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80-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宗统编年-清-纪荫-第36页

 高后丙辰三年。
  丁巳四年。
  戊午五年。
  己未六年。
  庚申七年。
  辛酉八年。
  文帝(諱恒高帝中子在位二十三年慈惠愛人曰文)。
  文帝壬戌元年。
  癸亥二年。
  甲子三年。
  乙丑四年。
  丙寅五年。
  丁卯六年。
  戊辰七年。
  己巳八年。
  庚午九年。
  辛未十年。
  壬申十一年。
  癸酉十二年。
  甲戌十三年。
  乙亥十四年。
  丙子十五年。
  丁丑十六年。
  戊寅後元元年。
  己卯二年。
  庚辰三年。
  祖付羅睺羅多正法 示寂。
  祖至迦毗羅國。彼有長者。曰梵摩淨德。一日園樹生耳如菌。味甚美。唯長者與第二子羅睺羅多。取而食之。取已隨長。盡而復生。自餘親屬。皆不能見。祖知其宿因。遂至其家。長者乃問其故。祖曰。汝家昔曾供養一比邱。然此比邱。道眼未明。以虗霑信施。故報為木菌。惟汝與子。精勤供養。得以享之。又問長者。年多少。曰。七十有九。祖乃說偈曰。入道不通理。復身還信施。汝年八十一。此樹不生耳。長者聞偈已。彌加歎伏。曰。弟子衰老。不能事師。願捨次子。隨師出家。祖曰。昔如來記。此子當第二五百年。為大教主。今之相遇。葢符宿因。即與剃髮。而付法眼。偈曰。本對傳法人。為說解脫理。於法實無證。無終亦無始。付法已。入奮迅定。身放八光。而歸寂滅。學眾興塔供養。
第十六世祖
羅睺羅多尊者。迦毗羅國人也。
  辛巳後元五年。
  第十六世祖羅睺羅多尊者嗣宗統(四十八年)。
  壬午五年。
  祖住世傳法。
  癸未六年。
  甲申七年。
  景帝(諱啟文帝子在位十六年布義行剛曰景)。
  景帝乙酉元年。
  丙戌二年。
  丁亥三年。
  戊子四年。
  己丑五年。
  庚寅六年。
  辛卯七年。
  佛滅後八百年。
  壬辰中元元年。
  癸巳二年。
  甲午三年。
  乙未四年。
  丙申五年。
  丁酉六年。
  戊戌後元元年。
  己亥二年。
  庚子三年。
  武帝(諱徹景帝子在位五十四年威彊睿德曰武)。
  武帝辛丑建武元年(始建年名)。
  壬寅二年。
  癸卯三年。
  甲辰四年。
  乙巳五年。
  丙午六年。
  丁未元光元年。
  戊申二年。
  己酉三年。
  庚戌四年。
  辛亥五年。
  壬子六年。
  癸丑元朔元年。
  甲寅二年。
  乙卯三年。
  丙辰四年。
  丁巳五年。
  戊午六年。
  己未元狩元年(驃騎將軍霍去病。討休屠王。獲其金人。率長丈餘。帝以為大神。列于甘泉宮。不祭祀。但令燒香禮拜)。
  庚申二年。
  辛酉三年。
  壬戌四年。
  癸亥五年。
  甲子六年。
  乙丑元鼎元年。
  丙寅二年。
  丁卯三年。
  戊辰四年。
  祖付僧伽難提法眼 示寂。
  祖行化至室羅筏城。有河名曰金水。其味殊美。中流復見五佛影。祖告眾曰。此河之源。凡五百里。有聖者僧伽難提。居於彼處。佛志一千年後。當紹聖位。語已。領諸學眾遡流而上。至彼。見僧伽難提。安坐入定。祖與眾。伺之。經三七日。方從定起。祖問曰。汝心定耶。身定耶。提曰。身心俱定。祖曰。身心俱定。何有出入。提曰。雖有出入。不失定相。如金在井。金體常寂。祖曰。若金在井。若金出井。金無動靜。何物出入。提曰。言金動靜。何物出入。言金出入。金非動靜。祖曰。若金在井。出者何金。若金出井。在者何物。提曰。金若出井。在者非金。若金在井。出者非物。祖曰。此法不然。提曰。彼義非著。祖曰。此義當墮。提曰。彼義不成。祖曰。彼義不成。我義成矣。提曰。我義雖成。法非我故。祖曰。我義已成。我無我故。提曰。我無我故。復成何義。祖曰。我無我故。故成汝義。提曰。仁者師誰。得是無我。祖曰。我師迦那提婆。證是無我。難提以偈讚曰。稽首提婆師。而出於仁者。仁者無我故。我欲師仁者。祖以偈答曰。我已無我故。汝須見我我。汝若師我故。知我非我我。難提心意豁然。即求度脫。祖曰。汝心自在。非我所繫。語已。即以右手擎金鉢。舉至梵宮。取彼香飯。將齋大眾。而大眾忽生厭惡之心。祖曰。非我之咎。汝等自業。即命難提分座同食。眾復訝之。祖曰。汝不得食。皆由此故。當知與吾分座者。即過去娑羅樹王如來也。愍物降跡。汝輩亦莊嚴劫中。已至三果。而未證無漏者也。眾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