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丙午二年。
丁未三年。
戊申四年。
己酉五年。
庚戌六年。
辛亥七年。
壬子八年。
癸丑九年。
甲寅十年。
乙卯十一年。
丙辰十二年。
丁巳十三年。
戊午十四年。
己未十五年。
庚申十六年。
辛酉十七年。
壬戌十八年。
癸亥十九年。
甲子二十年。
乙丑二十一年。
丙寅二十二年。
丁卯二十三年。
戊辰二十四年。
己巳二十五年。
庚午二十六年。
襄王(諱鄭惠王子在位三十二年按諡法辟地有德曰襄)。
襄王辛未元年。
佛滅後三百年(此後龍猛菩薩造中論。提婆諸大論師。造百論)。
壬申二年。
癸酉三年。
甲戌四年。
乙亥五年。
丙子六年。
丁丑七年。
戊寅八年。
己卯九年。
庚辰十年。
辛巳十一年。
壬午十二年。
癸未十三年。
甲申十四年(景德傳燈錄作十七年者誤)。
祖住世傳法。
祖付婆須密。正法示涅槃。
祖遊化至北天竺國。見雉堞之上。有金色祥雲。歎曰。斯道人氣也。必有大士為吾嗣。乃入城。於闤闠間。有一人。手持酒器。逆而問曰。師何方來。欲往何所。祖曰。從自性來。欲往無處。曰識我手中物否。祖曰。此是觸器。而負淨者。曰師識我否。祖曰。我即不識。識即非我。復謂之曰。汝試自稱名氏。吾當後示本因。彼說偈曰。我從無量劫。至於生此國。本姓頗羅墮。名字婆須蜜。祖曰。我師提多迦說。世尊昔遊北印度。語阿難言。此國中。吾滅度後三百年。有一聖人。姓頗羅墮。名婆須蜜。而於禪祖。當獲第七世。世尊記汝。汝應出家。彼乃置器禮祖。側立而言曰。我思往劫。甞作檀那。獻一如來寶座。彼佛記我曰。汝於賢劫釋迦法中宣傳至教。今符師說。願加度脫。祖即與披剃。復圓戒相。乃告之曰。正法眼藏。今付於汝。勿令斷絕。乃說偈曰。無心無可得。說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祖說偈已。入師子奮迅三昧。踴身虗空。高七多羅樹。却復本座。化火自焚。婆須蜜收靈骨。貯七寶函。建浮圖置於上級。
宗統編年卷之三
宗統編年卷之四
第七世祖
婆須蜜尊者北天竺國人也。
襄王乙酉十五年。
第七世祖婆須蜜尊者嗣宗統(四十七年)。
丙戌十六年。
祖住世傳法。
丁亥十七年。
戊子十八年。
己丑十九年。
庚寅二十年。
辛卯二十一年。
壬辰二十二年。
癸巳二十三年。
甲午二十四年。
乙未二十五年。
丙申二十六年。
丁酉二十七年。
戊戌二十八年。
己亥二十九年。
庚子三十年。
辛丑三十一年。
壬寅三十二年。
頃王(諱壬臣襄王子在位六年按諡法甄心動懼曰頃)。
頃王癸卯元年。
甲辰二年。
乙巳三年。
丙午四年。
丁未五年。
戊申六年。
匡王(諱班頃王子在位六年按諡法貞心大度曰匡)。
匡王己酉元年。
庚戌二年。
辛亥三年。
壬子四年。
癸丑五年。
甲寅六年。
定王(諱瑜匡王弟在位二十一年按諡法安民法古曰定)。
定王乙卯元年。
丙辰二年。
丁巳三年。
道教聖人老子生於楚(九月十四日。生于楚國陳郡苦縣賴鄉曲仁里。父姓韓。名乾。字元畢。母曰精敷。孕八十年。而生于李樹下。因以為姓。名耳。字伯陽。身長四尺六寸。願凸眉麤。反唇騫鼻。[骨*專]尖胯闊。聃耳髼頭。諡曰聃)。
祥符蔭曰。三教之道。用處不同。孔氏之教。倫理道德。無過不及。遵而行之。時中聖人也。老子之教。清淨無為。澹泊守玄。遵而行之。清修善人也。達秉彞之原。盡心性之量。則非佛道孰從哉。三代而後。人根不一。儒釋而外。自應有老子之教。介於二者之間。収攝流品。昔吳尚書令闞澤對孫權曰。若將孔老之教。比校佛法。遠之遠矣。所以然者。孔老設教。法天制用。不敢違天。如來說法。諸天奉行。不敢違佛。以此言之。實非比對明矣。老子生於周定王三年。佛滅於穆王五十三年。相去三百四十五年。
定王戊午四年。
己未五年。
庚申六年。
辛酉七年。
壬戌八年。
癸亥九年。
甲子十年。
乙丑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