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62-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五灯全书-清-超永-第642页

還別有麼。師曰。有即有。不堪舉似。元曰。因甚不堪舉似。師曰。恐嚇殺天下人。元拈拂子便打。師禮拜。元又打(一初元嗣)。
法雨行洪禪師
參永正元。元問。何處來。師曰石門。元曰。曾親迎阿誰。師曰。天童報恩福嚴。元曰。更見□□。師曰。兩眼對兩眼。元豎拳曰。向者裏道句看。師曰。道破即不堪。元便打。後再參。元問。風雨淋漓。遠涉不易。脚跟下曾打溼也未。師震聲一喝。元曰。猶帶泥水在。師曰。只為和尚老婆心切。元便打。師禮拜。元可之(一初元嗣)。
寓庸禪師
參永正元。依止數載。一日元問。子一向在此如何行履。師曰。著衣喫飯。元曰。此外更有事麼。師曰。有則辜負和尚。元曰。若道無。亦辜負老僧。師珍重禮三拜。元便打(一初元嗣)。
永正通濟上座
再參元。舉拂子曰。諸佛未出世。祖師不西來。還有者個消息麼。師便喝。元曰。祇如諸佛出世。祖師西來。又且如何。師曰。眾生度盡。元曰。座主見解。師曰。和尚又如何。元便喝。師豁然曰。謝師慈悲。元便打(一初元嗣)。
杲如證庵主
再參永正元。問向在什處躲跟。主曰。從來不覆藏。元曰。如何是你不覆藏底。主曰。山青水綠。雀噪鴉鳴。元曰。莫是舊時面目麼。主曰。溪山雖異。雲月是同。元曰。未在更道。主便喝。元打一如意。主禮拜。元然之(一初元嗣)。
普仁截流策禪師
□□峰示眾。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落在第二因緣。師拈曰。二大老。却似崑崙兒撞著波斯子。輥入大洋海裏。一吞一吐。一出一沒。手脚交加。甚生光怪。還有人鑒得出麼。若鑒不出。祇是個盲龜跛鼈。又舉藥山一日問飯頭。你在者裏多少時。頭曰三年也。山曰我總不識你。其僧憤然而去。拈曰。者僧三年苦行。勞而無功。藥山一期慈悲。却成多事。雖然。心不負人。面無慚色(箬菴問嗣)。
嘉興金明別傳化禪師
本郡屠氏子。年十九。依金明進。剃染受具。參三不是話。有省。命掌記室。後蒙記莂。出世秦溪。師性恬淡。凡上堂示眾。隨機開導。不容人錄(介庵進嗣)。
  五燈全書卷第八十二
京都聖感禪寺住持(臣)僧 (超永) 編輯
    京都古華嚴寺住持(臣)僧 (超揆) 較閱 進呈
  臨濟宗
南嶽下三十六世隨錄
  潭州大溈慧山海禪師
福建上杭林氏子。年十五。隨父經商河南。因窮途投宿菴。僧勸令出家。遂得發心。二十一歲。抵漢陽。依地藏菴剃度。參密印明於同慶。問來此何為。師曰參禪。明曰。我者裏無禪可參。師罔措。明又問。你為甚麼出家。師曰。要了生死。明曰。生死如何了。師無對。明打曰。求生死尚不可得。說甚麼了。遂打出。師自疑曰。和尚與麼說話。是何意旨。乃苦志參究。一日。因挑水失脚跌傷足。指血染草鞵。不自知覺。適明立山門外。一見便曰。闍黎草鞵。繩斷了也。師曰。今日捉敗和尚。明大笑。師撫掌便入。師侍明一十五載。乃辭往南嶽。結茅毗盧洞。明將示寂。遺手書并僧伽黎。命眾迎歸繼席 示眾。舉石霜慈明室中。常插劒一口。旁置水一盆。草鞵一緉。凡見僧參。遽曰。看劒。稍涉擬議。便喝出。師曰。慈明老人。與麼施設。大似做成圈繢。坑陷平人。大溈這裏則不然。有僧入門。便高聲曰。仔細。伊若眼目定動。連棒打出 天童弘覺忞老人。送法衣到山。上堂。舉迦葉因阿難問曰。世尊傳金襴袈裟外。別傳個甚麼。葉召阿難。難應諾。葉曰倒却門前剎竿著。師曰。如水投水。似金博金。不無二老。檢點將來。費力不少。若是大溈。見伊者般問。劈脊便棒。何故聻。不使者漢。向剎竿上著倒(養拙明嗣)。
慈谿白龍冰懷能禪師
山陰朱氏子。初在金粟堂中。看乾矢橛語。屢受悟老人痛棒。苦無入處。後依漢月藏於北禪。瞥見齋堂窗扇洞開。驀然有省。藏落堂。問曰。汝省底。道道看。師以足頓地。藏曰。你者一踏。與馬祖踏倒水潦和尚。是同是別。師曰。總沒交涉。藏豎竹篦曰。喚則觸。不喚則背。又作麼生。師曰。痛團流入長江水。藏曰。你如今正好做工夫。遂禮辭。深隱匡廬有年。後三峰致招師。相與激揚從上公案。一日見桃花盛開。乃得大徹。述偈曰。昔年落在葛藤裏。今日方纔出得伊。從茲坐破千峰月。換却人間眼與眉。乃晦跡雲頂。四眾迎主白龍 上堂。湖光接碧天。達磨水上旋。撞著王三老。打教徹骨寒。咄 上堂。拄杖不說法。拂子為舉揚。兩關同一貫。谿聲舌更長。靠拄杖下座 住寧波海會。小參。向日蟠居。花嶼湖濱。開山鑿石。官不容針。今朝落在十字街頭。豎拂拈椎。私通車馬。若有恁麼漢。以身擔荷拄杖。便乃兩手分付。其或未然。新海會更通消息。以杖畫一畫曰。龍潛古洞雲埋久。纔出頭來氣象新 師重興海陵比山道行。南北衲子爭趨。後退老祥符。康熙乙巳正月十九日。遊山歸。忽示微疾。至二十二日。跏趺而逝。塔于白龍。所著。有宗門或問。角虎集。并各會語錄。行世(梵伊致嗣)。
杭州淨慈豁堂嵒禪師
杭州衛郭氏子。母王撫師。七歲。聞隣人歌舌頭能有幾時肥。即矢不茹腥。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