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註

  經名: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注。元期道士衛琪撰,書成於至大三年。以圖書易學及內丹學理,注釋南宋道士所編《大洞仙經》。十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註序圖卷之一

  進經表

    具位臣衛琪謹言:天命之性,有生鈞受於一元。道與之形,品彙皆同於五緯。恭惟皇帝陛下,道參穹昊,德合神明,長追太古淳樸之風,遠纘曠世龐洪之緒,玉刻金編之簡,盡沐披行,巖棲野處之徒,咸蒙拔擢,故感草茅之奮躍,仰干鼎鑊之寬原,敬獻《文昌大洞》一經,仰祝聖躬萬壽,恭願堯仁廣覆,誕敷文治之休,舜孝彰明,丕顯昌期之運。玉燭調而春生秋肅,璇璣斡而雲潤星輝,天地位,萬物育,化已極於範圍,日月照,四時行,誠遂贊於幽顯。臣琪干冒天威,下情無任瞻天望聖激切屏營之至,頓首再拜,奉表以聞。

  至大三年九月日臣衛琪上表

  臣衛琪謹言:王化所基,古典載太妊太姒,國風所始,今人欽有娀界有新女恭惟皇太后殿下,懿範柔和,婉儀清淑,志靜已參於乾造,德方誠合於坤文,皷百姓之懼心,躋八荒之壽域,切念臣琪蓬萊隱迹,萍梗微生,稔知文母之承休,敢獻文昌而祝頌,伏願月華絢彩,法天象而統六宮,陰教敷明,體地元而育萬物,民子例.覃於慈蔭,華夷均被於殊恩。臣琪干冒慈嚴,下情無任惶恐望恩之至,頓首再拜,謹言。

  至大三年九月  日臣衛琪上表

  序

  經者,道之綱領也。夫道豈容言哉,上聖因言成文,因文演教,其所以經紀世道,類不可以測識,故凡經皆有難言之妙。近世學者方句評而篇註之,往往有得天人說經意,此大洞經之類是也,大洞自元始出,其言致玄總靈,超真歷劫,蓋所謂妙哉者。今中陽衛氏,乃能自出新意為之註釋,鋟以行世,見予京師,求所序引予觀之,詳乎而莫知其涯,真不可以測識也,抑聞演經之旨有萬遍,而道備者味之深也,今子於是蓋有得矣,苟明夫味外之意,則自萬遍而至無言,其為造元始闡域也無二道。皇慶壬子夏五月,特賜太素凝神廣道明德大真人、嗣漢三十八代天師、金紫光録大夫留國公張與材序。

  大洞仙經,蓋西蜀之文,中原未之見也。中陽衛君自蓬山來京師,示予一編,且求為序,引予諦觀之,皆世外之說。衛君以三教聖人有雜註於其間,旨意深遠,苟不能貫通三教之書,未易觀也。獨雌雄混玉房一語,所註陰陽交媾之事,頗涉形跡,豈中陽曲為今時而然耶!但恐不可對癡人說夢耳。且西方聖人有云:始從鹿野苑,終至跋提河,於是二中間未嘗談一字;吾夫子亦云: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老聖亦曰: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由是論之,文字語言者,聖人不得已而因言顯道耳,苟得其道,尚何文字言語之為哉!我作是說,中陽子以為何如。至大四年清和月望日、翰林學士承旨資善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吏● 疇齋張仲壽謹題。

  圖書未龜馬以前,五文開化,已見於靈寶之書。天道昌熾斯文,如善養元氣,浩然獨存,濁之而愈清,晦之而愈明,無絕續,無存亡,劫火不能焚,世變不能移也。蒼然而在上者,不有剛健中正純粹精為之情性,則機亦息矣,所以運行形體情性於不息者,其主宰之謂帝乎。七曲老仙以功行道德,經緯文章神而明之,大哉帝力,持是經籙.,溥覺眾生,造化之樞,性命之源,主宰在是,自未始有形之先,暨四達無窮之外,寥乎廓哉,萬殊一本,千劫一途,以法眼視之,洞然而無礙也。吾之所謂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即元始所傳《文昌大洞》也,中陽先生衛氏洞測玄妙,句解字釋,本之以道學性理,參之以丹訣禪機,聖賢千古心法,透徹發露,更無餘蘊,洋洋在上有神司之,覽者幸毋忽焉。至大辛亥仲夏旦、集賢待制奉直大夫蜀叟趙炞拜手謹書。

  文昌大洞經註序

  切聞玄圃之玉,昆吾之金,照乘之珠,連城之璧,或出合浦,或產崑崗,有明月之稱,具衣光之號,卞和所抱,隋侯所懷,世人雖有聞而知之者,尤起愛敬願見之心,豈特所謂玄珠黍米、蒼胡頡摩尼珠,天人之所貴重者,今文昌大洞是也。人人有之,而自見不自貴,其取棄賤,故聖人演之以覺眾生,託法象以取喻,非有形跡者也,敷光炁以為音,非有文字者也,至道無言,至真無象,自混淪剖判,三才之理暢然,元化之體歸一,不知我之為道,道之為我,以後五行錯謬,炁運變遷,有生之根,或拘於宰制,於是三寶君復闡其始初之因,以示天人,謂兆之身皆吾之炁,兆之神皆吾之真,欲使人人咸知,悉見則復歸於我,而不為炁運之所拘束,可坐致自然。因是元始重演三十六章之祕,該三千一百八十八言,以付玉宸道君,序結其始末之因,計九百單八言,以界太玄道父,二聖法語,總計四千九十六言。於是至真無象,而聖迹益彰,真宰無言,而玄籍愈阜,範圍天地,曲成萬物,大哉至寶,真所謂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然三十六章以應四九金數,即自己金丹之道,上卷十章,中卷十章,下卷一十六章,三卷皆以五言為句,共三十六章。章之上,復有大洞帝尊一章,以四言為句,自不相侔,總冠一經之首。三卷各有序經,下卷終有結經,皆玉宸道君演說,方見一經之始末。周初,帝命三真人下傳昊會張通真先生,此經是也。以其時考之,蓋二千五百餘年矣,所有茅山魏元君之泒,號《上清大洞玉經》,蓋靈寶天尊所傳,比此經缺二章,多八十字。又有宋明帝時陸脩靖,以帝一、雌一、雄一三經,或三言四言,句讀長短不一,以附各章之次,故其章句頗多,其正經並同。

  稽諸傳記,中載云:唐梓州王保和真人,奉帝命校《三十九章大洞經》,以付嗣師。又有宋真宗朝觀妙先生朱自英註,政和元年張商英進御劄子大抵相同,此經本一百二十卷,玉宸道君、太玄道父牛孳先生集其樞要,分其章句,三十六章為三卷,以便脩習。上則安鎮三十六天,下則統御三十六地,中以通人身中三十六宮神炁,豈非所謂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太玄無邊際,妙哉《大洞經》乎!此經所載,皆天真內名隱諱,與人身中神炁相接,故在《度人》、《生神》、《黃庭》之上,是故內外互顯,上下交錯,蓋取諸人身一小天地也。人能存養自己神炁,吟詠寶章,則天真下降,與兆身中神炁混融,是曰回風混合,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故致長生之道,可以提挈天地,把握陰陽,鞭策風雷,驅役神鬼,偃息於流霞之車,眷盼乎文昌之台也。人徒知誦經亦死,不誦經亦死,豈有長生之理!殊不知誦經者,蛻脫幻軀,以即真體,謂之尸解,不誦經者,幻軀與真體一齊俱斃。其上根者,不言而喻,愚不肖者,雖提其耳諄諄焉命之,渺莫知其所以,況章句字義幽隱,非天人再世,其孰能知之。琪幼蒙義方,至於諸子百家,靡不攻考,至元巳卯,時方弱冠,受誦此經,迨今三旬,惟恨文字訛謬,十本九乖,無所從正,每思幼小曾閱三藏,頗記一二字,而不敢擅自訂證,且天下經教,經大冶化爐之後,不復有聞。比歲薄宦西南,嘗以此勸人,家至戶到,往往好讀,而琪以訛傳訛,中心少寧,近因浪走江湖,旅邸靜坐,默有所悟,輒將曩者註藁翻繹,以平昔所記三教經書,其間旨意合同者,隨句解釋,仍以《大易》所謂無極河洛、先天後天卦象,金丹火候、蒼胡檀熾,帝尊玄炁等,各列一十三圖,以冠經首,俾人一披便喻,妄據管見語意膚陋,惟恐貽譴天道,取笑大方,敬謁注生真君採訪使者冥干印可,方敢布露同志,誠非所以贊揚大經,庶幾純根小器有所發明也。龍集至大己酉東蜀蓬萊山中陽子衛琪稽首謹序。

  無極圖

  周子作太極以括《大易》,予演無極以總《大洞》,蓋太極者,已具形炁之謂,無極者,無聲無臭無象無名,惟理而已。周子亦曰:無極而大極,蓋無極一動而為陽,以生玄炁,屬水,故曰太易,生玄光,靜而為陰,生元炁,屬火,故曰元命,生太初,靜極復動,為陽,生始炁,屬木,故曰太始,三炁周,玄元始三炁周備,炁形質具,未始相離,謂之太素,靜而為陰,屬金,故曰太素,梵行初三炁為天地之根,萬物各極其位,謂之太極,動而為陽,屬土,總領四象,故曰太極五靈沖,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是以五太五行謂之五老,五符玉經云生於元始之先是也,天王復演太易之玄炁,結一○寶珠,即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故曰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云。吾以此○寶光凝成萬炁,化生諸天,又以其光分敷百千萬億,結成《大洞仙經》,即玉經生天立地,開化神明,又曰五炁結十方,萬炁生萬神,即五行順布,四時行焉。又《度人經》五文開廓,普植神靈,無文不光,等同萬神萬炁仙,即無極之真,二五之精,二炁交感化生萬物,故文昌乃天地之祖,萬物之母,是以人人具一文昌,物物具一太極也。人能精修澡煉文昌大洞之道,究竟復歸於無極之中矣,虛無自然,人生自無中生有,至老復歸於無。

  看無極圖,方知二炁五行所生之自二炁者,陰陽也,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因理而有炁,因炁而有文,文者天干地支也,陽動而生壬子,一數也,為陽水,陰靜而生丁巳,二數也,為陰火,再動而生甲寅,三數也,為陽木,復靜而生辛酉,四數● ,為陰金,動而生戊辰戍,五數也,為陽土,靜而成癸亥,六數也,為陰水,動而成丙午,七數也,為陽火,靜而成乙卯,八數也,為陰木,動而成庚申,九數也,為陽金,静而成巳丑未,十數也,為陰土。雖曰天干亦有陰陽也,甲丙庚壬戊為陽干,屬陽,必動而成文,乙丁辛癸己屬陰,必静而成文。地支亦有陰陽也,子午寅甲辰戌為陽支,巳亥卯酉丑未為陰支。五文已成,其名號曰五太,而經中再有五太,是為十太,豈不貽識者所哂,蓋不知五行各具二炁,交感而方能生成五行,陽生之為一太,陰成之為一太,互相生化,以成天地之文,經云:真文肇生明,點火生真文,十德真文宣,橫文帝子賓-,十佺人文結,皆以五文開廓,故天地萬物莫不皆以之而生長。或曰:黃帝命大撓氏探五行之精而作甲子,豈在天地之先乎,其不知甲子先天地而生,此特因人而顯爾。天皇氏所起甲子十干十二支,先作攝提自寅上,今《爾雅》所載是也,後至疱犧氏作自甲上起,謂東方甲者,乃萬物始生木德之盛,故以甲始十干,陰陽二炁化生天干地支,在天為天文,在地為地理,仰觀俯察,探賾索隱,推究源流,六十甲子為天上六十位星辰,五行之炁所化八卦安鎮八方,今以六十甲子并六十四卦分布洞章,皆合妙道。

  九皇上真炁,其文壬子,生天一之水,為太易;

  太中六炁清 ,其文癸亥,成地六之水,為太中;

  天皇上真炁,其文丁巳,生地二之火,為太初;

  晨中黃景炁,其文丙午,成天七之火,為太和;

  太一上元炁,其文甲寅,生天三之木,為太始;

  金闕上景炁,其文乙卯,成地八之木,為太清;

  太素梵行初,其文辛酉,生地四之金,為太素;

  太真九光輪,其文庚申,成天九之金,為太真;

  太極五靈沖,其文戊辰戌,生天五之土,為太極;

  太玄啟十明,其文己丑未,成地十之土,為太玄。

  經者數之體,數者經之用,凡脩文昌之道,不可不知數。蓋天地以數而運用,萬物以數而有生,數者,即太極中陰陽動靜是也。易曰: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丹經曰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巳還從木生數,三家相見結嬰兒,其文昌之謂乎。道即經也易也,易即數也象也,經云:以玄一之炁,太玄一音,弘帝一真道,又曰:從道妙一,善貸生根,孕玄分元,誕始傳真,化生諸天,原其起因,皆從一數。蓋玄炁一動而生水,次生土木,静而生金火,‘從一至五,五行順布,又以六配一而成水,以七配二成火,八配三成木,九配四成金,十配五成土,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太極未判,此數混然於無極之中,是故天地人物生成也以數,敗壞也亦以數,而百姓日用而不知,至伏羲氏出,因河馬負圖,遂則而象之,以畫八卦。若知此數者,性命之道在其中矣,是以文昌咸備焉。故下卷言五太五行五老五符,生天立地,化育人物,莫非皆自九宮八卦中來,故宮卦是出乎二炁五行,蓋二五又起於太極無極而已。伏羲大聖人也,精思至道,玄感于天,泝天地之原,依盤古之化,得其身體髮膚,以為卦象。

  箕子作《洪範》,九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凡人在世所願者五福,而不知所以進脩之道,當自洛書始,洛書之九宮,即《易》之用九,《文昌》之示九也。人能於此用意,則《易》之純乾,《文昌》 之純陽,不約而會,故曰君子終日乾乾自強不息,又曰綿綿若存,於此所謂求福不回也。洛書者,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是也。以節炁順逆,游行九宮,縱橫者皆一十五數,與河圖絡繹錯綜以成三才之道,誠經天緯地之數也。渾淪既判,萬物賴以生焉,至大禹因洛龜負出,象數始靈,禹以之理水叙九疇,箕子因之作《洪範》,文王因之而移易卦位,即太極之數也,故《文昌》云:示九統之法,傳九光之符,皆以九為用,蓋九為純陽之數也,故經有三十六章,亦如乾元用九,無以異也,此三才之中性命根本,太易所謂易簡之道也,而人所不知,或流陰陽山水之家。欲求《洪範》五福,當窮究《文昌》九數而後可,上有九天,人頭亦有九宮以象之,地有九州,人身有九竅象之,斗有九元,人心有九孔象之,水有九河,人腸九曲象之。九數為陽,人非陽不生也,禹傷鯀遭殛,精思冥感,欲復大功,故天授之以理水,皆合天地大造化之體用也。

  河圖先洛書數千年出,是以伏羲得以畫先天八卦,即太極中所具五十五數是也。以此畫卦,似有次序,而先輩多以洛書九數為河圖,是以劉牧因而授受,至今存焉。玆因《文昌》中探索,得合以十為河圖,以九為洛書,故列其次序,無極之中已具此體,而秘蘊未露,始因伏羲時龍馬負圖而出,因之而畫八卦,以一五七陽奇輕清之數,上而為乾天,二六十陰耦重濁之數,下而為坤地,謂之天地定位,乃太極生兩儀是也。以五數配一二三四,而為老陰、老陽、少陰、少陽,是兩儀生四象也,以六七八九十交互配合而成八卦,曰一乾二兌三離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相對取象,曰雷風相薄,山澤通氣,水火不相射,縱橫皆九數,是謂四象生八卦也。是以人之頭圓象乾天,足方象坤地,身體象艮山,津液象兌澤,聲音象震雷,呼吸象巽風,血榮象坎水,炁衛象離火,豈非八卦皆備於我。故以易參同經旨,蓋《文昌》《大洞》之旨,尤為幽隱,人或以為難曉,不肯受誦,故今取諸經書中易見之意合之,庶幾善信男女,無問賢愚,悉皆省悟。天地未判,形如鷄子,中有渾沌氏,以清為天,濁為地,渾沌日長一丈,天地日開一丈,眼為日月,身為山,髮為草木,津液為水,名盤古。

  洛書後河圖數千年出,大禹得以理水,亦太極中之五行是也。蓋欲人順其性命之理則不汨之也,然則圖書止可以畫卦理水耶?曰:非也,實性命之體用也,先天後天,非圖書無以顯其體,而《大易》《文昌》,非先天後天無以著其用,故體用兼該,性命互顯,缺一不可,敬並書以示同志。經曰:八皇運九天,即八卦九宮也,八數九章相為表裹,故河圖洛書相為經緯,先天先地已有之矣,文王因取河洛,細繹而移位八卦,故以乾坤老陰老陽,已具三男三女,是宜退休於無用之位,故《易》乾於西北,移坤於西南,坎離陰陽正交於中宮,居子午正位,震乃陽交之初,故置之東方,兌乃陰交之始,故建於正西,艮巽陰陽駁雜而無交感,故位偏處一隅。而後天八卦周游於九宮之間,五居中而寄位於二,曰二五同功,易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悅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而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而易行乎天地之中矣。文昌與易,豈相□□● ,蓋人身一小天地,而文昌經緯於身中矣,人能純全而歸之,是無負於聖人之化育,則此經不為虛文矣。

  九光符者,乃混洞赤文九陽梵炁之所凝集成文,○初以始青之光炁開始青之天,凝太霄之宮於東北,次以太青之光炁開太青之天,凝青霄之宮於東方,次以始丹之光炁開始丹之天,凝碧霄之宮於東南,次以太丹之光炁開太丹之天,凝絳霄之宮於南方,次以始素之光炁開始素之天,凝景霄之宮於西南,次以太素之光炁開太素之天,凝玉霄之宮於西方,次以始玄之光炁開始玄之天,凝琅霄之宮於西北,次以太玄之光炁開太玄之天,凝紫霄之宮於北方,次以太梵之光炁開太梵之天,凝神霄之宮於中央。九統者,以一帝統一天之事,故曰示九統之法,以會帝傳九光之符以集神,人初生,受九天炁方具形神,修行人九月功行圓,十月聖胎成,方可溫養,上真以九炁凝而成文、曰九光之符,以度人天,在法籙中具載,玆以神霄生神九天上統三十六天星曜,下統三十六壘土皇,中統人身中三十六宮,且三十六宮者,皆係上天布流真炁,灌注官室,然後成人,《小救苦經》云:還將上天炁以制九天魂是也。三十六天三十六地,具在各章,今將人身三十六宮,分上中下三部以分布,凡人修誦是經,當須澄心默坐,存想自己心中三十六宮光明煥赫,宮中各有真人,放五色光芒,上接三十六天,下接三十六地,神炁凝集,上下相通,經所謂九統之法以會帝、九光之符以集神 是也。光炁凝定,然後調聲正炁,吟詠洞章,須以九遍為一過,誦訖一遍,回向上真并中下界鬼神,及自己祖先魂識,一一如意回施,略坐俟神炁稍散,徐徐離席,不可卒急,素亂神光,鬼神呵責,誦經時不可言語,今開于後:

  金丹者,乃人身中一點真陽也,與天地同出,日月並明,泄之則成人,聚之則為丹,經曰丹母,全真陽。真陽者,鉛也,產在坤,為地,曰玄玄叔火王者,汞種在乾,乾為天,故能奪天地以為爐鼎也,曰攜提日中王併羽月中晨者,故能採日月為藥物也,曰冥化混離坎、雌雄混玉房者,以黃婆為媒,歡合木公金母、夫唱婦隨也,曰紫華領胎仙者,十月聖胎圓成也,曰嬰兒為赤子者,陽神突然現形也,混合三五宮者,追二炁於黃道、會三性於元宮也,曰五炁結十方攢簇五行也,曰太極主四真者,和合四象也,曰黃庭涉北元者,真陽上沖心府也,曰九遍還返七者,以易卦進退抽添為周天火候也,曰體寶圓珠暎領玄蒼胡珠者,片餉工夫金丹立成也,曰舐煉五芽珠者,餌此金丹,則證品大洞天一帝尊也。經中金丹語意,不一而足,玆略舉梗既木。中者在中之中也,非上下邊傍,佛氏云: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方見本來面目,儒曰寂然不動,道曰念頭是也,不可聲臭求,不可著體相索,常虛靈不昧,若串其中,則此竅不明矣。

  昔薛幽棲註《靈寶經》,值仙人雙子辦白先生二人相訪,談云,論道言及五真遊神之妙,蓋謂此爾。五神在天在人在物,皆主生化之事,若不得此神主生生之運,則機亦息矣,故《度人經》云:執符把籙,保命生根,出入華房八冥之內細微之中,下鎮人身泥丸絳宮是也,故《文昌》、《靈寶》《黃庭》《生神》等經,皆具言之。五神散為萬神,聚則復為一嬰兒也,萬神之名,不可一一備載,玆略舉要,以便觀覽,在人精思冥想,自然相感化現出自己身中,今開于後:

  夫人之身以萬炁凝而成形,萬神具而始生,既生,為嬰兄,純和沖粹,天理混如,即大洞帝尊之本體也,若修《文昌》復歸於嬰兒,謂之形神俱妙。

  嬰兒既成,化為玄炁,謂之升入無形,與道合真,復歸於無極之中一○而已,始知根源自此而生,自此而終。《大通經》云:真空無相,湛然圓滿者也。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序圖卷之一

  ● 『吏』,疑當為『史』。

  ● 據前後文意,『四數』當為『四數也』。

  ● 據前後文意,『炁清』當為『清炁】。

  ● □□,此二字,原書不清。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之二

  東蜀蓬萊山中陽子衛琪註

  發明經題

  玉清者

  玉清已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炁,形質具未始相離,則有大洞高上混洞太無元天寶玉皇之炁,以生元始,時號高上大有玉清官,故大洞即太極也,時號龍漢上劫,《文昌》經所出之時也。

  無極者

  無極而太極,太極本無極也,五太已前,冲漠無眹,不可稱說,故曰無極。

  總真者,

  乃總括天真地聖人神精魂六緯之姓名,蓋有是形,必有是炁,有是炁,必有是理。理者,天理也,純粹不雜,誠實無妄,釋曰實際,道曰真,儒曰誠,其實一也。誠者,天之道也,子思孟子發明已盡,既有此誠實之理,必有主之者,即周子無極之真,二五之精是也。道曰杳冥之精,其精甚真,又曰真中有神,是以三才中各具此理此神以生。《莊子》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同體。此經包羅天地,囊括三才,無一處不實,故曰總真。

  文昌者

  文者,理也,如木之有 ,其象交錯,古者蒼頡制字,依類象形。昌者,盛也,大也,言天地之文理盛大也,如伏羲則河圖之文以畫八卦,立三極之道。此經所以推窮三才中之文理性命,皆自二炁五行中出,故文昌星乃土炁所化,坤土之卦辭曰;黃裳元吉,文在其中也,艮土之卦辭曰:生萬物者莫盛乎艮,成萬物者莫極乎艮,故周子所謂陽變陰合,遂生五行,《度人經》云:五文開廓,普植神靈,而南上文華,光彩煥爛,故十四章云:南昌發瓊華,乃南極長生朱陵上帝南昌受鍊真人所治,見有上帝所賜注生真君八角玉印,所謂南斗注生,不言文昌,而言南昌,蓋丹天世界文明之地,梵炁所化,是為南昌上宮,今南嶽衡山朱陵洞天,上應奎軫,始因奎壁垂芒,帝命主持斯文,壁位居亥,專主圖書,奎位居戌,專主文章,蓋奎宿有文彩,壁宿能藏書,昔贏火之後,於屋壁得古文,故壁之於文,與有功焉,是以文昌宮有東壁圖書府。太微垣中,有南斗第五星文昌煉魂真君,又有太上九炁文昌官,文昌上相次相上將等星,又有文昌圖流運以生化文物,是故天地之問,生成變化之道,莫大於此,故曰開明三景,是為天根,無文不光,無文不明,無文不立,無文不成,無文不度,無文不生等語,實基於此。《易》曰物相雜,故曰文,是以《文昌》一經維紐不貫,亦如易繫云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惟變所適,又曰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亦此義也,故文昌之在世者,乃教化之本源。

  大洞者

  大者,雖天地之大不可加也,洞者,通也,萬物通有此理,即太極之謂,太極既判,天地人三才各極其位,所謂物物具一太極,故總而言之是曰大洞,即邵子所演,箕子所陳,《皇極》之道同義,經籙法皆有三洞,而大洞最高。

  仙經者

  經者,由也,萬物公由之正路也,儒《詩》、《書》、《易》、《禮》、《語》、《孟》、《春秋》皆經也,修道之謂教,故曰,仙經。元始因人之所稟賦各具是理,故修明品節,以為教化之本,使鬼神并人各返本源,就所稟受處修進,以為學道求仙之捷徑也,人能原始要終,反求諸其身,則天地萬物皆備於我矣。

  文昌準易

  題曰:《無極總真文昌大洞》者,似為倒持,有所不合,當依無極文昌總真大洞。無極者,即太極中陰陽動静也,文昌者,五行也,總真者,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也,大洞者,化生萬物也。經曰萬炁生萬神是也。故曰太極圖是一部《周易》,無極圖乃一部《文昌大洞》,已於圖中明之,雖然久則難變,恐貽眾疑,姑仍舊貫。且此《經》與《易》無異,《易》以乾坤為門,《經》以大地為主,門,用也,主,體也,仰則觀乎天文,俯則察乎地理,理亦文也,天文者,六十甲子日月星辰布列三十二天也,地文者,六十四卦配於三十六壘也,人文者,凝集三十六宮三百六十骨節中神炁也,即《度人經》三十二天外彌羅天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三十六地者,九壘土皇,每壘分四土皇,共三十六土皇,總治方輿衍而伸之,則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二篇之策共三百六十,以應周天太陽行度之數也,小而陽爻因之,凡陽爻皆三十六,以應四九金數也。今大洞首章四言者二十二句,計八十八言,另安於上以應無極,外五言正經三十六章,計六百二十句,每句當易卦一爻六十四卦,計三百八十四句,應之以乾坤坎離四卦,計二十四爻,古人處之四正,非也,蓋乾坤為大父母,而生六子,坎離乃萬物之父母,生生之根也,當置太極之中,其六卦以三百六十爻句布於十二月,上應周天火侯,餘二百三十六句,將二百句分布四正,以應四象,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每方五十句,合得八句卦,每卦六爻,計四十八爻,外取二句以分卦之奇耦陰陽,而四象備矣,復取三十六句納於中官,以應太極得卦六,所謂金入土釜丹鼎圓成,經計四千九十六言,即《易》變四千九十六卦也。以此解釋,則知《文昌》乃一部《周易》也。《易》有聖人之道四,《經》有聖人之道五,窮天地之原者,尚無極,保性命之正者,尚總真,究陰陽之理者尚文昌,神變化之妙者尚大洞,咀辭味之奧者尚仙經,乾坤毀則無以見易,陰陽隔則無以見《文昌》,《經》亦易簡之道也。君子所居之安者,《經》之敘也,所樂而詠者,章之辭也。顧不妙哉。其餘觸類以長之,將以俟於方來。琪載拜。

  祖師太玄道父牛孳先生發問啟請并集經,祖師九天開化元皇帝君,重修玄契并敘經,祖師文昌皇人玄聖道君主文昌圖并掌經。

  《文昌大洞經》,以太玄道父為祖者,乃天上集經之師也,以元皇帝君次之者,乃此經初出流傳人問之祖也,文昌皇人次之者,乃斡運生炁、主持文物、輔佐皇猷之祖也。按《帝君內外傳》并《化書》及經叙,帝君於周武王乙巳歲,生於吳會,即今平江是也,受三真人《文昌大洞經》,後以看誦之勤,屢獲感應,受金像、法籙,行持救濟有效,遂證大洞妙行聖果。故作敘并玄契以開化天下,四海未嘗無之,然以累經兵火,或絕而不嗣者有之矣,今行于蜀,而蜀人深信者,以帝君在蜀為大神,自唐至今,累朝崇重,對王建廟,所以帝君專以此行化救人,其問亦多有因此得道者。要之,此經自周武王時流傳人間,至今已二千有餘年矣,故其字或少有舛失,亦無足怪,尚幸累世至人證訂有次,誦者亦不必疑彼惑此,但至誠精一,行得一句亦可以為上仙,或謂與《上清大洞》不同,琪曰今三山皆有經籙,法亦各不一,況此乃《玉清文昌大洞》明達之士皆歸一道,識淺者固有異。

  文昌勝會

  文昌會上,有通悟禪師、波淪禪師、蜀中諸禪師,皆觀音菩薩化身,並與嗣禄道場,號曰心珠會,仍以帝君為主,每歲各師生辰,諸山釋子大作勝會,廣化香火,慶贊稱賀,官貟士庶欽仰者比比焉,故凡二教經儀,多釋道混融互用。又有寶光天尊、圓通道場、敷座搖帝鍾彈梵語咒,九朝行道,亦有水陸科等,其間未喻者,或謂語意不純。非不純也,大抵道之一字,唯理是適,理之所在,其道大同,奚分於二教,唯其弗能推致窮極則生異見,是以疑惑,不能堅确此心,此心尚不能堅確,安能求道理於純一哉!矧大帝世稱碩儒,刻意墳典,於晋太康中,舉家歸風洞登仙,累朝崇重,以為斯文宗主,先遇太上賜丹,獲證道果,後遇釋迦授記,又證大乘,故於三氏門中,維持正教。今皇元累降璽書褒崇,易靈應廟為右文開化之祠,祠者國家之祠祀也,與諸神廟號不同,又加封輔元開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諸神中膺帝號者極鮮,琪蜀產也,蜀祠不在言宣,自訪海嶽,每至必訪靈迹,在在有之,昊山又最尤,是知香火之盛如此,其保安家國,利濟幽顯,其功用豈可量哉,又知文昌宮官屬總總井井,今將文昌家慶聖諱并誕辰開具,奉文昌香火者宜知之。

  大帝累世諱:善勳、忠嗣、孝仲、如意、勳、浚。已上不忌。古名惡子,後去中下二字,唯諱亞,字霰夫,書詞疏者,切宜避之。二月初三日誕。

  左司獨孤氏,七月十五日生,乃許旌陽後身,因斬邛州蜃功,累朝封八字王,今掌文昌左班,領官屬一千二百人,封廣佑嘉應昌澤孚惠王。

  右司李賦,八月十五日生,以破符堅功,累朝加封八字王號,今掌文昌右班,領官屬一千二百人,封英惠忠烈翼濟正佑王。

  紫微垣文昌將相星君,太微垣文昌三公內座星君,少微垣文昌處士博士星君,文昌上宮周文憲王,大成至聖文宣王,太清九炁文昌君,太清紫蓋官夫子君,東井清明君,清明了决吏,九奇宮五經孔炁君,文昌內侍六仙,白鶴蓬萊長壽桂花菊花桂香外殿如意四將,左右前後四金城文昌北府左右二丞相,左右二太史蘇黃二真人,御史呂真人,長史張真人,天簡註授司侯真人,隨機應感姚真人,逗機赴感秦真人,混一元皇君,北府統帥武經公,左金吾使昊將軍,右金吾使狄將軍,掌如意劉將軍,主管兵籍七聖將軍,木馬烽火快利巡獵鵰虎等將軍,鸞府省臺一百二十員大將,三十司諸靈官,監真宅監雷抒監邊疆將軍,文昌府左右通引判官採訪遊奕使、鳳凰山應夢土地真官。

  具位臣姓某,謹灶心香,虔伸供養:三清三境大羅高真三寶上聖金闕昊天至尊玉皇上帝,大洞祖師太玄道父牛孳先生玄天上帝,祖師九天開化主宰元皇上帝,祖師玄一真人鬱羅翹,玄二真人真定光,玄三真人光妙音,祖師東華大神方諸青童君扶桑山暘谷神王,祖師太素三元君。祖師青城山九天丈人儲福定命真君,廬山九天採訪使者應元保運真君。祖師太極真人安度明、徐來勒,霍山王元甫,鎬京杜沖,祖師申泰之,祖師西城總真王君王遠字方平,小有天王太素清虛真人王褒字子登,祖師南山司命夫人紫虛元君魏華存,女冠徐練師,周武穆公主,周惠抃真人,祖師三天左相保和真人王昌運,大洞嗣師王道淵,潤州太守唐若山真人,祖師全真達道真人張如珍,葆光襲慶真人張曇要,祖師楊大明,祖師銀青光禄大夫崇玄館大學士廣成先生劉元靖,祖師鄧欲之,祖師沖和見素真人施存,祖師楊太初,聶紹元,高雲舉,劉根真人,祖師天師真人薛季昌,薛幽棲,瓊瑶真人寶峰衛寶元字桂之,祖師黃廬子,廬山王三一,南嶽彭蔡二真人,謝脩通,聶師道真人,祖師龔長慶、向子文、田虛應、俞靈璝、陳與明、蕭靈護、蕭惟億、陳先生真人,龍虎山、茅山、閤皂山歷代祖師真人,歷代傳經傳籙傳道祖師真人,恭望真慈,俯降經筵,證明修誦,入意有玆願悃,控告上真,伏願垂光,印知修詠,臣某下情,無任戰慄之至,再拜以聞。

  平坐存想法

  謹出臣某頭面身中五臟六腑真炁,生炁神人一合凝集臣某身中,屯駐所居金房玉室,毋請散亂,急急如律令!

  髮神蒼華太元君,腦神精根泥丸君,眼神明耀英玄君,鼻神玉瓏靈堅君,耳神空閑游天君,舌神通命正倫君,齒神鍔鋒羅千君,面部之神自相守,攝魂還魄永無傾,急急如律令!

  心神丹元守靈君,肺神皓華虛靈君,肝神龍煙含明君,膽神龍曜英明君,腎神玄明育嬰君,脾神常在魂亭君,重樓一十二真人,五臟六腑身體精,皆在心內詠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急急如律令!

  九靈太妙白玉龜臺金真萬炁祖母元君,心中一真天精液君,字飛生上英,回風混合上真聖母中候元君,名啟珠,胃脘二真堅玉君,字凝羽珠,雌一帝真九光聖母,精血三真元王君,字黃寧子玄,斗中大女儔立蘭,肝中四真清明君,字明輸童子,斗中真仙少女郁墨子,脾中五真養兌君,字太昌子,斗中太一神君,字頻運珠,肺中六真上元素玉君,字梁南中童,大洞帝一太素尊靈父寧母精,腎中七真玄陽君,字真光,東方青帝彫梁際,膽中八真合景君,字北臺玄精,南方赤帝長來覺,泥丸九真帝昌上皇,字先靈元,西方白帝彰安幸上玄元父君叔火王,字左回明,北方黑帝保成昌上玄元母君高同生,字右回光,中央黃帝含神光紫素左元君翳鬱仞,字安來上,帝皇太一重冥空,字幽寥無,白素左元君啟明蕭仞,字金門上,九帝尊神日明精,字眾常生,黃素中元君圓華黃仞,字太張上,上玄九帝尊神君,諱明真,正一左仙仲成子帝賓,字西華,三素老君罕張上,字神生道,正一右仙曲文一光堅,字琳和,玄一老子林虛夫,字靈時道,左目童子飛靈,字陽光,太微小童干景精,字會文子,右目童子晨嬰,字陰精,玉帝君逢陵梵,字履昌,靈胎中元真精魂,字元君,無英公子玄元叔,字合符子,胎中白炁君務玄子,字育上生,白元洞陽君鬱靈標,字玄夷絕結,中青炁君案延昌,字合和嬰,白元君朱晶,字明師,節中黑炁君賦來生,字精上門,白帝君彰安,字西華胞,中黃炁君祖明車,字神無極,太一尊神務猶收,字歸會昌,血中赤炁君混離子,字叔寶堅,中央丈人理明初,字玄度卿,太一精魂玄仞子,字盛昌,中央司命君神宗,字理靈襟,元君精魂保谷童子,字明天,日中司命接生君,字道靈,帝真精魂幽臺生,字觀上生,命門桃康君孩道康,字合延精,天帝精魂理維藏,字法運珠,月中桃康君方盈子,字運梁,司命精魂發紐,字慶玄,泥丸天帝三一君伯史華,皇一之魂上歸,字帝子、三一帝真肇勒精,字中玄生,天帝紀魂照無阿,字廣神,絳宮中一丹元君神運珠,字子南丹,太帝精魂陽堂玉,字八靈君,絳宮中輔卿中光堅,字四化靈,天帝九關魂回禄道,字絕冥,命門黃庭元王君伯史原,肺部童子素明,字元英,黃庭君始明精,字元陽昌,九元真男拘制,字三陽,黃庭下卿歸上明,字谷下玄,九魂君玄精育日中王赤景,字翳逸,寥月母字靈素蘭,九魂神渾化歸三部八景神。三十六宮生炁君,照依八景運常寧,廣霞參神天註下,存想思玆不重贅。

  謹集臣某身中五體真官、五臟六腑、七政九官、十二神室、四肢五體、筋骨腦髓、皮膚血眿、九竅榮衛,一百八十靈關,三百六十骨節,千二百形影,萬二千精光,左三魂,右七魄,三部八景二十四神,身中三萬六千人神,吾是太上之子,元皇之孫,頭冠朱雀,足履玄武,左按青龍,右才處白虎,使臣某心不受邪,肝不受病,肺不受姦,腎不受死,膽不受怖,胃不受穢,一身清淨,萬邪不干,吏兵導引,五神侍側,急急如律令!

  精思法式

  凡欲持誦《文昌大洞經》,當以清旦人事未交之際,香湯沐浴,更服新衣,齋戒入室,然燭卄執火香,北面叙立,持咒灑淨,祝香告聖,敘意禮請,獻九分荼并果食隨意,如無茶,但淨水九盞亦可,務在至誠,不必拘執。然後面東安坐,朝取生炁,屏息定慮,毋得雜亂妄想,雙目內觀黃庭,空無所空,須是静定。久之,即存肝中青炁,化為青龍,立左肺中,白炁化白虎,立右心中,赤炁化朱雀,立前腎中,黑炁化玄武,立後,己身坐九色蓮花座,上下有九頭獅子乘座,三元將軍四聖元帥侍立。次思頭上天中三寶九霄生神上帝,放九道光芒進射兆頭上九宮,并身中九戶。次想三十二天帝六十甲子本命星官,並垂光下燭兆身中五臟六腑三十六宮,下至三十六地土皇君湧泉至泥丸,通天徹地,虛明晃朗,一一分明。次存肝青炁化無英,肺白炁化白元,心赤炁化司命,腎黑炁化桃康,太一在頭,此五神乃萬神之宗,故先存想。如道士朝元,冠服各隨方分服色,侍立左右前後。次存萬炁萬神,一一如法持咒,飭神心存口誦,事畢,即微微開聲誦經,不必麤炁哮吼,高聲唱叫,但在存想精密而已,此乃古仙持誦三洞經法,有侍經五帝玉童玉女護法,威神隨經匡護,不可輕忽也。所載經驗備悉,可以濳觀熟翫。或天真下降,或地祇鑒臨,或自己身中神識出現,如蕭唯億四獸現形,皆是存思精詳所致,好道之士各宜遵行。

  文昌大洞仙經叙

  九天開化主宰澄真正觀寶光天尊叙并玄契

  予生昊會,居事畎儈,忽於鋤下得一金像,詢之父老,曰乃元始天王相,昔大禹理水,冶金為像,以鎮方嶽,予香火奉事,未嘗少懈,因海風翻浪,人力不能支,予為眾捨金像,投駭浪中,由是風潮遂回,一境獲免。思仰之久,一夕,於沙磧中,有光亘天,掘之,仍得舊像,歸築宮安奉,同邦人共事之,積年靈感,不可勝紀。予考妣不幸,死於瘟疫,予喪葬廬墓,培壅既周,偶有三神人,葛巾羽褐芒鞋訪予,以《大洞仙經》一帙賜予,曰:晨夕誦之,必獲善果,於三才中,上可以資奉父母祖先魂靈出離幽苦,中可以滅罪消灾,延壽益筭,下可以庇族救人,同獲保全,汝可捨金寶拜吾三人,吾為傳奏。予即日依命設齋,貢金繒奉師受之,爾後,晨夕誦持不輟,屢獲靈應,因盛暑洪水奫浸考妣墳塋,予禮奉金像,誦《大洞經》,期以千卷為終,以保無虞。次年秋雨霖霪,傍溪湧漲,數流為一,予益恐及,水落視之,則墳前溪谷變成堅壠,廣一里餘,自是松楸無害。予嘗思父母死於疫疾,恨瘟鬼之害,切骨為讎,幽明路殊,力不能報,旦夕勤誦《大洞仙經》,虔禱金像,願賜威力,以治瘟鬼。又三年,忽夢金像語予曰:《大洞仙經》汝熟記矣,《大洞法籙》汝未見也,今當授汝,以治邪魔,非惟可以契汝初心,亦可以佐天行化,助國救民也。袖中出書二件,予拜受之,一曰《大洞籙》,二曰《大洞法》,既覺,此二書在予枕前,因設齋置匭收貯。擇日出而閱之,讀至大洞天騶甲卒一萬人下度之句,忽風雷晝暝,金甲朱綬者無數,列於予前,俯而請命,一人執紅旗立於眾先曰:願聽使令。予方恍惚,不覺厲聲謂之曰:吾要汝等往治瘟鬼,此鄉張屯使家,闔門病瘟,為吾驅來,語畢,一持旗者領百餘人入其家,俄頃,執鬼五人出,有蒙虎皮者,冠雄雞者,貌若人者,若烏頭者,若驢頭者,所執有水火羽霎斧鑿之具,予怒而叱之,將滅其形。彼乃有辭曰:元伯等歲運所生,歲炁所成,所遊有方,所病有人,陰譴重者受其灾,天命絕者致其死,亦非元伯等所敢私,始自三官五嶽上奏玉帝,呈世人罪狀,由是帝命行下三官五嶽行病,年王案分給牒,分遣元伯等一依定籍行之,若蒙真官賜以寬貸,自後願遵約束,遇有行瘟,見真官符籙所在,即不敢至。予因依經法授以教勑而去,閭里病瘟者,予與之符法,皆得全活。予因以此法籙救人疾疢眾矣,名聞遠方,士庶官吏踵門求治者,不可勝數,予積玄功妙行,皆由持此《大洞仙經》,而獲《大洞法籙》,故能全收神功,立正除邪,濟生度死,消灾延壽。其後冥冥中有大力鬼神社廟英爽來求予誦經,回施者皆謝云:乘真官經力增助威德,遷神善籍矣,或有沈魂滯魄不得往生,託夢附形來求予誦經資薦者,皆謝云:乘真官經力已出苦趣,俱得更生矣。應遇天行時疫,侵染不止,但誦此經,行法籙中遣瘟符絕瘟符止瘟符,差遣天騶甲卒已上收瘟食瘟吏,收毒食毒吏,收邪食邪吏,收炁食炁吏,收鬼食鬼吏,收殃食殃吏,收精食精吏,治病神醫吏,誅符破廟吏,乃正一威猛九等將等九部,各領甲卒,及北方黑騎天官五億萬騎、蒼老麻姑金剛力士等收捕之。先牒年王,次申岱嶽,分委城隍社令,劄遣瘟疫使臣,聞經不依盟約,拒止不伏退散者,然後奏而滅之。

  夫大道尚慈,太清常善,上帝好生,推仁止殺。行經法籙者,不可徇私苛暴,以招天譴,但以禮遣之,以經奉之,以法籙威之,以善功勸之,亦方便脩行之捷徑也。行此經法籙之士,宜在詳酌以立玄功,此經能解冤結,止譴考,釋口東咒,解觸犯,安墳宅,寧軍府,息甲兵,止疾疫,祈風雨,降祥瑞,致蠶穀,保形命,庇族屬,救鄉社,安邊陲,禁蟲虎,止旱澇,滅妖怪,息群凶,退消暗曜惡星,安奉祀典鬼神,資薦祖先魂識,賑濟窮魂滯魄,此乃文昌二十四種上妙功德以應周歲二+四炁皆可設齋誦經,行法以禳謝之。其餘治病馘毒,有紫庭天醫神方,乃禹皇金后之餘恩及乎萬世,使人無橫夭之傷,時免札瘥之患,奉教之士,當尋訪受習,以取玄功。予證果太上不驕樂育天帝澄真正觀寶光慈應更生永命天尊,實由誦經之勤,遂臻上清之貴,得受誦者,勉而行之,願與同文昌一會中人,齊登妙行。謹叙。

  元制誥

  上天眷命皇帝聖旨,維明有禮樂,維幽有鬼神,妙顯微之一貫,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嶽,形功用於兩間,矧能陰隱於大猷,必有對揚於懋典,蜀七曲山文昌宮梓潼帝君,光分張宿,友詠周詩,相予泰運,則以忠孝,而左右斯民,炳我坤文,則以科名,而選造多士,每遇捄於菑患,彰感應於勸懲,貢舉之令再頒,考察之籍先定,賁飾雖加於焕汗,徽稱未究於朕心,於戲,予欲文才輩出,爾丕炳江漢之靈,予欲文治,宣昭爾濬發奎璧之府,庶臻嘉號,以答寵光,可加封輔元開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主者施行。延祐三年七月 日下

  七曲聖號

  金闕昊天太師、混元內輔三清上宰大都督府、都統三界陰兵行便宜事、管天地水三界獄事、收五嶽四瀆真形虎符龍券、總諸天星曜、判桂禄嗣籍、上仙元皇真人、天台丈人五炁君、司禄職貢舉真君、編修飛仙列籍掌混天造化淪洞救苦天尊,筆端無一事之不言,分身無一民之不救,九十五化之昭乎日月,億千萬劫之拯乎黎民,全忠孝之大倫,示臣子之彝式,威光自在、道德無為、南極長生真王、九天定元保生扶教開化度人主宰、長樂永佑十號圓滿慈尊、紏察三界禍福事、證果定慧王菩薩迦釋梵正如來、太上不驕樂育天帝、玉清內境清淨道真、身現紫微巖、手執如意杖,普濟諸苦,統御萬靈、都統混天、誠心接物萬天教主、隨願慈應天尊、大聖大慈大仁大孝、無邊無量至妙至玄九鳳闕右丞相,元皇上帝新冊輔元開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祖師澄真正觀寶光天尊。詩曰:天封并寵錫,元始昇真靈,數足三百字,功侔三洞經,真仙互傳誦,陰符奠與京,若人持念者,世代享亨榮。

  十號圓滿尊號

  澄真正觀天尊、寶光慈濟天尊、靈感慈應天尊、注禄定籍天尊、消魔護國天尊、慈悲應感天尊、淪洄救苦天尊、消劫行化天尊、隨願靈應天尊、更生永命天尊。

  玄帝聖號

  北方太玄湛寂天大梵龍阿境、天一長生闕、瓊瑤紫極宮、體道凝玄、變真離相、化身萬億、普現諸方太極真宗太玄道父、洞神金闕祖、普光弘濟尊、靈通太妙仙、八威九光聖、執洞淵帝心印、秉陰明斗極符、統玄武右弼司判、左領勝府院大弘慈願變現威神、誓斷妖魔、救護群品、匡扶劫運、保濟國民、威德無邊、神通浩博、受蒼胡頡寶、持檀熾鈞音、萬行周圓、神通滿證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紫極元皇玉虛師相、玄天元聖仁威上帝金闕化身天尊。

  文昌皇人聖號

  太極上真九疑主宰文昌皇人玄聖道君、東海廣桑山真君、闡猷大帝、興儒盛世天尊。

  鄭淵藪真人大洞經贊

  讚嘆寶經 甲一

  大洞真經本大乘,淵深蘊奧極玄冥。

  十方三世諸仙聖,修習功成達始青。

  具宣玄妙 乙二

  三洞三乘未易涯,虛皇妙語絕纖瑕。

  諸經萬法歸宗祖,解悟登躋浩劫家。

  奉勸當世 丙三

  帝王宰輔及公侯,州牧諸官與庶流。

  富貴榮華無別事,總真大洞究玄猷。

  誠諭三教 丁四

  緇黃二教若殊途,聞禮聞詩君子儒。

  咸可誦持真大洞,先天先地一虛無。

  誘引勸諭 戊五

  全真學道眾王民,萬法千門枉用心。

  大洞仙經持萬遍,虛皇老子自知音。

  善信男女 己六

  世間文武眾曹僚,娼妓閭閻比比儔。

  咸可率心持大洞,罪根削滅與神遊。

  决定證果 庚七

  大洞真詮異眾經,登仙入聖謁玄真。

  饒經八萬塵塵劫,圓證虛皇無上人。

  憂嘆愚俗 辛八

  咄哉蠢蠢未明徒,豈識浮黎黍米珠。

  大洞度人元一體,等閑平地達玄都。

  方便勸勉 壬九

  若欲修行達上乘,争如大洞幾篇經。

  盡心盡性修身法,悟得高昇大有庭。

  因緣際遇 癸十

  予因諸子鋟斯經,述頌稱揚讚此經。

  功德巍巍無盡藏,虛皇妙道本無形。

  元皇大天帝大洞經贊

  因由緣起 歲君

  始自蒼胡檀熾音,結成雲篆度天人。

  太玄道父親求受,下世方聞大洞經。

  修真學道 立春一

  大地凡夫學悟真,仙源路杳實難尋。

  欲知捷徑无差錯,口誦心持大洞經。

  祈禄仕保子嗣 雨水二

  宗祖前生善力輕,今生禄嗣頗艱辛。

  禱祈欲得如君意,何似勤看大洞經。

  消弭灾異 驚墊三

  日月無光苦併吞,星辰錯度紊天文。

  上消天厄寧凡庶,至士同宣大洞經。

  祈風雨致蠶穀 春分四

  旱魃為灾雨若金,蟲蝗水澇穀無成。

  普教豐稔無饑饉,祈禱全憑大洞經。

  誘化凡庶 清明五

  工賈農商與四民,貪求不覺業隨身。

  忙中好割閑心力,習誦文昌大洞經。

  寧軍府息兵甲 穀雨六

  府庫資財甚滿盈,兵戈永息樂昇平。

  民歌有道圖長治,報國勤看大洞經。

  安奉杞典鬼神 立夏七

  社廟神祇與百靈,欲求陞擢蓋無因。

  遷名善籍增威力,旦暮須聽大洞經。

  資薦祖先魂識 小滿八

  眷屬宗親父母魂,久留地府不超升。

  欲思薦拔緣無力,齋戒勤看大洞經。

  除冢訟絕徵呼 芒種九

  冢訟徵呼累後人,又兼譴告在天庭。

  生生世世遺殃咎,解止宜看大洞經。

  解觸犯安墳宅 夏至十

  或為營修與築墳,興工動土犯凶神。

  致令宅宇多灾咎,解息宜持大洞經。

  除瘟疫 小暑十一

  行病年王統五瘟,遍州歷里害生民。

  保全鄰族無傳染,嚴潔同看大洞經。

  救疾病 大暑十二

  月厄年灾久染身,尋醫問卜與求神。

  不能解離無門告,命道皈依大洞經。

  拯濟窮魂滯魄 立秋十三

  六類冤親男女魂,冥冥漠漠在幽陰。

  普教受煉生天界,好與頻看大洞經。

  解冤結 處暑十四

  六道冤家結得深,冤冤相報幾時停。

  欲令各各生歡喜,除是聽聞大洞經。

  稱口東咒 白露十五

  或為争財或為嗔,一時忿怒叫神明。

  結成鬼訟何時了,解雪無非大洞經。

  息群兇 秋分十六

  疾病喪亡不離身,官灾盜賊苦侵凌。

  財消物散如冰雪,保佑當持大洞經。

  滅妖怪 寒露十七

  木石狐狸猴犬精,拋磚放火現人形。

  作威作福求淫祀,殄滅宜看大洞經。

  禁蟲虎 霜降十八

  居處山林與獨行,蟲蛇狼虎每傷人。

  尋聲迴避無遺毒,住坐留心大洞經。

  開心志啟聰明 立冬十九

  士子儒生茅塞心,神童應對不聰明。

  揮毫欲得如神助,先好常持大洞經。

  保形神 小雪二十

  如幻如泡是此身,炁精神裹好修真。

  保全形命同天在,熟玩文昌大洞經。

  教誠富家 大雪二十一

  莫恃家豪積萬金,天司奪禄易危傾。

  有時正好修功德,割己刊行大洞經。

  述古應驗 冬至二十二

  一片真心達上清,感通得授自三神。

  此身位證天尊果,只為勤看大洞經。

  普勸善信 小寒二十三

  聽我重言大洞經,斯文玄奧果難名。

  無邊功德莫思議,普勸凡夫不可輕。

  收因結果 大寒二十四

  元始天王說大乘,有緣方遇此尊經。

  若能終始勤修誦,共作文昌一會人。

  仰啟頌

  仰啟三清境無上三境尊、元始大法王大慈真教主、玉宸大道君、太玄真道父,仰稽大羅天無上玄穹主、仰啟三清界侍宸諸真,眾蒼胡頡寶珠所結《大洞經》,妙道難思議,玉章生萬神,大慈元始尊,金像出地戶,化現三神人,葛衣贈金寶,夢中袖二書,籙.法並相授,變化現文昌,隨願隨靈應。臣今淨三業,永斷血屍根,奉符入玉京,稽首黃金闕,一心頭面禮,元始大法王,惟願大慈悲,開受臣所請。願臣默想念,合符帝一前,越度仙黃庭,俱躋太漠外,七祖斷玄滯,受事會王皇。願臣諷誦時,百靈皆會集,音徹通萬天,流響達九地,成就一切願,如經所稱述,從此漸進修,成道事諸聖。

  禮請頌

  經筵諸孝友,金石矢初心,一禮一稱名,皈依七曲主,注想始青天,先天長壽母,注想紫雲巖,文昌真國土,後天慈父母,化現桂香宮,孝子及慈孫,列見侍慈容,願受真信禮,放大如意光,隨心隨夢應,嗣禄互儲祥。願我侍慈親,生生榮鶴髮,願我逢聖時,步步榮寵渥,願我處生方,厚生富財寶,隨念如意光,隨方.躋壽域,願我因緣熟,學道得神仙,願我業垢空,惟心即淨土,普與人天眾,出離諸苦門,漸進漸修持,量緣證諸果,金石一真心,真心歸七曲,諸佛諸天尊,心香同贊祝,願與諸經生,一心歸命禮。

  至心皈命禮

  玉清聖境,清微天宮。鬱羅蕭臺之中,森羅淨泓之上。現有為之梵相,具無極之神通。敷演真玄,破無有色空之礙;拯提趣類,絕智愚高下之分。妙用難窺,靈機罔測。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無量度人元始天尊。

  至心皈命禮

  北方境內玄武位中。始從金闕以化身,終輔玉皇而斷惡,修真學道,功成於四十二年,拯世度人,澤被於千萬億劫,有祈皆應,無願不從,威德稱遂於乾坤,願力洪探於海嶽,功過必察,賞罰無私。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玄武助順靈應真君、玉虛師相玄天元聖仁威上帝、終劫濟苦天尊。

  至心皈命禮

  始青天上元命化初。一炁未漓,含七曲真元之粹,九天肇始,包三光精體之全,鸞機無眹,兆之可名,鶴質仰清,高而莫議,先天先地之慈母,不古不今之婉容,陽回十月五日之春,教演三綱五常之祖,壽綿長壽,形賦無形,載觀本行集之跋經,莫測始青天之證道。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七曲初劫賦形先天長生壽母太極元君十月初五日誕。

  至心皈命禮

  桂香內殿文昌上宮。道體混成,含九十五回之化,真元未露,儲三萬六千之精,開後天不老之鸞書,本青霄莫測之熊夢,神父之大慈父,至人之上善人,脉壽三綱五常之根,心包百行萬善之體,皈依莫盡,稱讚何忘。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七曲聖父、顯應慈佑仁裕令德王、證果長壽王菩薩儲真衍慶天尊諱隆祖,二月十一日誕。

  至心皈命禮

  桂香內殿文昌上宮。淑質春和,含太真之淑氣,清光秋湛,蘊七夕之清輝,包龍象於未漓,隱鸞機於不露,劍泉之大慈母,蓬萊之上善人,產萬世之綱常,生九天之名教,皈依莫盡,稱讚何忘。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七曲聖母、昭德積慶慈懿恭惠妃、證果保光菩薩嗣慶儲祥元君戚氏,七月七日誕。

  至心皈命禮

  桂香內殿文昌上宮。九十五回,種善果於詩書之圃,百千萬化,培桂根於陰騭之田,自雷杼炳靈於鳳山,至如意儲祥於鰲岫,開人心,必本於篤親之孝,壽國脉,必先於致主之忠,應夢保生,垂慈憫苦。大仁大孝大聖大慈神文聖武孝德忠仁王、新冊輔元開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澄真正觀寶光慈濟天尊諱亞,二月初三日誕。

  至心皈命禮

  桂香內殿文昌內宮。懿範冰清,掬九天之霽月,仁心春粹,扇七曲之家風,婉儀入侍於親闈,慈淑天全於母道,上下一堂之和氣,古今萬世之春臺,應夢儲祥,因心演化。大仁大孝大聖大慈恭順淑應德惠昭懿皇后、證果定應菩薩沖和洞妙元君先仲氏諱質正,五月初三日誕,後興唐公主李氏。

  至心皈命禮

  桂香內殿文昌輔宮。聖德慈祥,一念嗣家聲之脉,神功顯著,九天寬帝父之心,戲綵雲巖,詳無體無聲之禮樂,問安月窟,傳有典有則之箕裘,錫五福於生生仁孝之家,榜三元於奕奕詩書之裔,因心立教,應夢儲祥。至仁至孝至聖至慈聖長子嗣德履孝王、文昌衍慶真君諱然明,□● 石三月初二日誕。

  至心皈命禮

  桂香內殿文昌輔宮。淑質春柔,粹婉容於侍問,貞心玉潔,儼懿範之清高,相成震長之家聲,默識兌和之閫則,教流愷悌,化洽沖和,應夢儲祥,因心錫慶。至仁至孝至聖至慈聖長婦、善助顯懿循孝夫人、文昌靜應天君韋氏,八月初一日誕。

  至心皈命禮

  桂香內殿文昌輔宮。父子一家,全克孝克慈之道,君臣千載,盡止仁止敬之心,模範人文,本綱常而立教,準繩世道,根詩禮之趨庭,幹蠱於陰騭之天,福謙於行藝之圃,因心演化,應夢儲祥。至仁至孝至聖至慈聖次子、昌德立孝王、文昌司禄真君諱懋陽,正月初一日誕。

  至心皈命禮

  桂香內殿文昌輔宮。孝德謙柔,稟一元之淑質,貞心坤順,婉七曲之閨儀,五婦嶺前揭問安之華典,三潮水上流積慶之清源,應夢儲祥,因心演化。至仁至孝至聖至慈聖次婦、助順惠懿克孝夫人、文昌嗣慶天君韋氏二月十八日誕。

  至心皈命禮

  桂香內殿文昌內宮。蟾魄凝祥,根父天之慈愛,鸞心斂福,陶母德之雍和,霜姿雪質之清,不物於物,春風秋月之抱,自天其天,內觀萬境之空幻,得九天之道,心清莫議,德婉難名。至仁至孝至聖至慈淑真妙靖懿孝公主、文昌萬壽天君四月十六日誕。

  至心皈命禮

  桂香內殿文昌內宮。凜凜天姿,道矩肅家聲之粹,挺挺風烈,仁聲流化冶之新,雷霆問發於春和,人人開悟,雨露旁周於天表,物物生成,應念儲祥,炳靈應夢。至仁至孝至聖至慈聖長孫紹應昭靈至孝侯、文昌積慶真人諱河,七月初三日誕。

  至心皈命禮

  桂香內殿文昌內宮。聖質天姿,粹出春風之抱,仙標道矩,割開秋月之

  清,四世一堂,印印閨儀之雍肅,百行萬善,天天家慶之精詳,應夢炳靈,隨機演化。至仁至孝至聖至慈聖長孫婦、淑應紹孝夫人、文昌積慶天君李氏,五月一十八日誕。

  至心皈命禮

  桂香內殿文昌內宮。談笑春風,字字仁心之發育,動容和氣,言言家法之流傳,子承聖子之心,根培陰騭,孫繼神孫之體,果證真仙,應夢儲祥,因心立教。至仁至孝至聖至慈聖次孫、承應宣靈順孝侯、文昌襲慶真人諱淮,十月十三日誕。

  至心皈命禮

  桂香內殿文昌內官。玉質金姿,父母熟栽培之地,恩光化日,子孫綿嗣續之天,生根榮陰騭之根,內資相警,休命續衣冠之命,婉出相成,應夢儲祥,隨機演化。至仁至孝至聖至慈聖次孫婦、慧應體孝夫人、文昌襲慶天君郭氏,七月二十三日誕。

  禮請已周,依光懺悔

  七曲慈尊真教主,慈父慈母同我生。

  子生聖子皆孝慈,孫繼神孫盡慈孝。

  一家和氣春無盡,萬世春臺月有光。

  慈光普照諸天人,細入微塵滿天地。

  我生同得乾坤體,一似文昌始劫時。

  聖非自聖凡自凡,流浪至今方覺悟。

  願逢七曲慈尊教,惟忠惟孝惟慈心。

  不以口業傲神人,不以身業累父母。

  不以意業欺天地,不以心業禍子孫。

  願從孝行與陰功,種種力行諸方便。

  懺贖多生諸罪垢,皈依元皇大慈光。

  求嗣求禄求生方,不求諸人求諸己。

  惟我文昌七曲師,歷劫待人存恕法。

  願放一種如意光,憫念眾生真懺悔。

  懺悔已周,次當發願

  父母願同長壽果,龜齡鶴髮映慈光。

  己身願拜大吉祥,仰事俯育無苦惱。

  子孫願嗅雲巖桂,嘉與己身同發榮。

  父慈子孝一家春,光明無負慈尊教。

  願蒙七曲親提接,指引登真選佛門。

  捨生受生正徧知,盡未來世俱圓滿。

  發願已周,次當贊頌

  桂香殿上仁孝主,教雨周流洗業根。

  業根化作桂花香,善本種成長壽果。

  一家骨肉無煩惱,七曲子孫同護持。

  普願今世與來生,紫雲巖前長得道。

  步步心心帝左右,生生世世天主張。

  骨凡可換心可灰,一點真心自金石。

  信禮澄真正觀寶光天尊

  文昌大洞經筵

  平座讚 梵音唱

  稽首虛皇天尊前 請誦洞經

  凡欲誦經先淨三業

  淨身業神咒

  淨水洒頂,盥手,左手玉訣,右手劍訣。

  身中之內境,三萬六千神,動作履行藏,前劫并後劫,願身常清淨,常住三寶中,當於劫壞時,願身常不滅。急急如律令!

  淨心業神咒

  傳手爐,嚥香煙一口,左手離訣。

  大道降真炁,吐納煉五神,願使攝諸魔,心業常清淨,斷除萬種障,驅蕩一切殃,降伏諸有情,動念歸正道。急急如律令!

  淨口業神咒

  仍各飲水一口,左手坎訣。

  口為太和宮,吐納降真炁,時時誦寶經,日日餐法味,勿發諸惡言,莫起邪淫意,願滅罪苦根,常論正真義。急急如律令!

  淨天地神咒

  以水洒經筵內外,左手四正訣。

  太一之精,東井之華,流灌一體,蕩穢除邪,淨如明珠,潔如蓮華,化金光身,步雲錦霞,登七寶殿,為真仙家。急急如律令!

  安土地神咒

  左手寅訣。

  元始安鎮,普告萬靈,嶽瀆真官,土地祇靈,左社右稷,不得妄驚,回向正道,內外澄清,各安方位,備守帝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護法神王,保衛誦經,皈依大道,元亨利貞。急急如律令!

  開經玄蘊咒

  玄元始炁分,玄元始三炁初分。

  清華開洞神。清明文華開啟大洞尊神。

  靈風回太和,神風鼓動太和之氣。

  玉音攝流精。琳琅之韻,玉振金聲。

  至哉本自然,至哉之道,非勉強為之。

  誰識此幽文。誰能識認幽隱之文。

  堅剛明一悟,人能勇猛不涉中小二乘。

  倏忽超三乘。傾刻之間頓超最妙上乘。

  寂寂無色根,寂然虛靜,不滯空色。

  永劫奚漂沉。歷劫不昧,安能流浪。

  胡能精修持,何不精進以成此道。

  究竟登玉清。終登玉清聖境,一云爾身得長存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之二

  ● 『□』,此字原書模糊不清。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註卷之三

  東蜀蓬萊山中陽子衛琪註

  道言:昔在龍漢劫初,元始天王出《大洞玉經》於高上大有玉清宮。

  道言,乃玉宸道君言說。昔在者,向來往古之稱。龍漢者,自一炁孕於空洞之中,太無之始,上無復色,下無復淵,混沌太虛,浩瀚流淇,七千餘劫,其炁周流,相去九萬九千九百九十里為一歲,言其炁,如龍變化莫測,故號龍漢,運推數極,三景開明,謂之赤明,梵炁彌羅,萬範開張,元綱流演,生天立地,開化神明,謂之開皇三劫分曉。按《大有金書》,天寶君生於龍漢元年,當年出書。靈寶君生於龍漢開圖,經一劫,至赤明元年出書。神寶君生於赤明元年,經二劫,至上皇元年出書。此三寶方有定名。而神王奏請云,數終甲申,洪流蕩穢,赤明以來,至上皇元年,受度者二十四萬人,開皇以後,數至甲申,諸天選叙,仙曹空廢,當於三代取十萬人充其任,又舉一十二萬人充儲官,又於死魂中有善功者,取三十二萬人以充。甲申驅除之後,開大有之民。儒書云:堯以甲辰即位,至甲申,已四十年,然後有洪水之患,以此言之,《生神經》當出於唐堯以前,而《大洞經》先出於龍漢元年,元始當生出書之時也,故號龍漢劫初,而候上皇元年太上出書時,三寶各有定位,一再傳授靈寶,就席付與太玄,故下經叙云,重出斯寶是也。《真武經》載,龍漢元年說法,舉往昔開皇元年之事,然以開皇居前,龍漢當後,此乃諸真傳經之誤,當從《大有金書》,參透三寶所生之劫,并出書度人之時,其他未可盡信。又曰:天地之始有五劫,一曰始劫,二曰成劫,三曰住劫,四曰壞劫,五曰空劫。五劫循環不已,天地皆因此五劫而成始終。人與物亦然,東方曰龍漢,南方曰赤明,西方曰延康,北方曰開皇,中央曰上皇,自子上起,三字為一劫,至戌亥為延康,以日言之為夜,以人言之為死也。六合之外,姑且存而勿論。且自天地分判以來,於六經中可考者言之,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兩儀者,天地也,四象者,四時也,陰靜陽動,故變焉,動靜有常,剛柔斷矣,四時代謝故化焉,變化不已,故有劫數,河圖洛書是也。二炁升降,五行錯綜,皆莫逃乎數也,大則劫,小則運,皆因年月日時,至微而起,時有刻,日有侯,月有弦望晦朔,年有春夏秋冬,故積刻以成時,積時以成日,積日以成月,積月以成年,積年以成運,積運以成劫。自太極既判之後,又不知其幾劫運矣。粵自龍漢元年,化生天寶君,出書時號高上大有玉清官,此乃元始天王之都,大洞尊神演說《大洞仙經》之始也。故為諸經之祖,諸法之王。諸經皆稱元始天尊,而《大洞經》獨稱元始天王,蓋尊之至也,有元始上帝、元始天帝,隨所見而稱焉,非實有名,乃眾真強名之耳。經云:大道無名,因生育天地萬物,故有名。

  演太玄重玄玄一之道,命之曰《大洞仙經》。

  玄者,黑而有赤色,蓋北方陽動而生水,陽炁赤水色黑,故曰玄,太玄、重玄、玄一,蓋水炁之盛,故為天地之根,又玄為幽深曠遠之稱,諸經有玄之又玄者,因此而云也。太玄者,先有玄炁元炁,然後有始炁次第生長,故當敷演太玄之炁,重玄為玄一之道,號日《大洞仙經》,藏中有三清《大洞經》一百二十卷,有茅山、龍虎山《玉經》三十九章。

  元始天王,始以太玄一音,流響玉清。

  蓋一者,萬化之本,萬善之宗,無一事不由心上起也。老子之得一,孔子之一貫,邵子曰:天向一中分造化,豈得是哉,天道一而已矣。太玄者,北方之正炁,兩儀奠位,以北為子。一音者,天一生水,而水為羽音,言天地始生,自一數起於北方,一陽初動而生水赤● ,猶人之生,以一陽之精結而為胞也,陽動則變,故曰流響,非以金口宣傳,乃靈風振響,遂成洞章。

  弘帝一真道,說大洞寶文。

  主宰謂之帝,人心是也,凡為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一乃誠也,無妄謂之真實,故曰弘帝一真道,故知《大洞經》即儒《中庸》也。帝一,乃大洞帝尊之號,有帝一、雄一、雌一,謂之三一之道,乃大洞之始也。弘,發也,大也,大發揚此道。說大洞寶文,欲令世人得一則萬事畢,若能主一無適,此道成矣。亦曰不二法門,此則名《文昌大洞仙經》,外有大洞骨髓,大洞演義,大洞玄契,按諸經註解,非敢專擅。

  示九統之法,傳九光之符。

  玄元始三炁各生九炁,是為神霄九帝也,故示九統之法以會帝,傳九光之符以集神,大洞之道,始於一炁而生三炁,三炁而生九炁,九炁而生萬炁,結成萬天。止云九炁,不言萬炁,舉其綱也。人之萬炁具足,遂生萬神,天地以有萬炁而立,人身以有萬炁而生,若神離炁散,則人道幾乎息矣。此帝一之道,於斯為盛,用九示九,已於洛書敷陳,九天生四九三十六天,九地生四九三十六地,具各注下。

  至士誦之,登齋修行,即得萬神懼慶,萬靈護持,萬聖感格,萬仙翕臨。

  齋者,齊也,言潔齊心地,靜定安慮,毋使雜亂,古人三日齋七日戒,又曰齊戒沐浴,可以祀上帝,蓋齋者夷心,戒者防息,但得顏子坐忘之心齋,便是《大洞經》了。此言至士修習《大洞仙經》當清齋入室,除垢止念,靜心守一,內則萬神歡喜慶悅,外則百靈護持,上則萬聖感格,下則萬仙翕臨。《生神章》云:一唱萬真和,九遍諸天朝之類是也。經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天地鬼神未嘗助桀為虐也。

  可以飛度三灾四殺、五鬼六害、七傷八難、九厄十惡。

  《斗經》具載甚詳,玆不重贅。為人在世,有諸魔難,若不精專至道,何以脫離煩惱。宗門有語云;磨刀石子損己利他,克己奉人也。

  登仙入聖,神生紫微,自然無為。

  《易》:無思也,無為也,正合大洞自然之道。一本云登仙入聖,悟矣。自己元神與諸天帝比肩,享受天堂快樂自在,豈有所為乎,皆自然之理也。昔唐楊泰明以儒登顯仕,為長安令,佐郭子儀幕府,後棄官入廬山結茅,一日探訪真君下降曰:太素三元君命我授汝九天太真道經,觀之,乃《高上大洞經》,泰明修誦不輟,至憲宗元和八年正月一日輕舉升仙,豈非經中登仙入聖乎。

  不係陰陽五行六炁之所拘束。

  六炁者,寒暑風雨晦明是也,天有六炁,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徵為五聲,淫生六疾,按醫書:陰陽五行五運六炁錯紐於天地之間,順則致祥,逆則見凶,祥則聖人出,天垂甘露,地產靈芝,五穀豐登,人民安泰,凶則天地閉,賢人憶,天變灾異,山崩海竭,人民死亡,此皆為五六之所拘束也。修行人當脫五行之殼,離八卦之機,八卦屬地,專至道者除,地道法天道,故陰陽不能拘束也。

  念念增長,趣入大乘,弘之無窮,諸天下觀,玉帝降鑒,飛天保迎。

  即這念頭便是金丹,機欲乾乾不息,綿綿若存,若人一念不移,念念相續,逐旋增長,進悟大乘,以至上乘,弘揚此道,則諸天帝王下觀其身,上帝降鑒,飛天魔王保舉爾身。昔高雲舉誦《大洞經》,一日,採訪下觀,相與語善,後雲舉成仙,豈非諸天下觀乎!

  億曾萬祖,歷劫種親,遊爽滯魄,俱得更生。

  己身未度,先度祖先,況千萬劫前祖宗無數,遊蕩英爽,沈滯魂魄,咸得上生。晉代許旌陽、吳葛仙翁,皆以祭煉孤爽鬼神而沖舉成仙,蓋孤爽亦是千生萬劫曾祖父母。

  世冑接仙,長為貴人。

  世代子孫華冑,與仙相續,在世長久,得為貴人,如張子房之類,天師繼嗣,綿亘無窮。

  功滿道備,骨肉同昇。

  功圓行滿,道德充備,一家骨肉同時飛昇,如許旌陽四十二口骨肉白日拔宅之類。

  乘龍駕雲,上朝玉清。

  化自己之陰陽二炁為龍為雲,乘駕以騰空,上朝玉清聖境元始上帝,為三清侍臣。

  元始天王嘯詠太玄,凝神遐想而說洞章。

  元始吟詠太玄之炁而成音,凝聚神炁深思遠想,使神炁精詳,而後說是大洞寶章,謂如慮而后能得者也,說洞章者,非謂口談也,乃凝集神炁,炳顧於空洞之中成音。

  高上洞元,

  此章名大洞帝一尊神高上虛皇君,總冠一經之首,章中之字有數斷章取義,故略而言之。元始生於太無無始之前,五太未露眹兆之初,一炁化生於空洞之中,無形無名,無炁無象,無色無光,周子所謂無極,一動一静,一陰一陽,陽變陰合,遂生五行,即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今曰大洞,即《易》之太極也。高上者,高高在上不可名言,即無極也。混沌太無元者,即元始之祖炁,生於混沌未分,空洞之中,太無之始,元者,始也,故號元始,或云混沌,亦通。今本無元字,當添置之,蓋元始謂之高上混洞太無元,靈寶謂之赤混太無元,老君謂之冥寂玄通元,總謂之三元,非天地水三元,乃生天立地之祖炁也。天寶者,元始號天寶丈人天寶君,玉皇者,非常所謂玉帝,玉以比德,以其性溫潤而勁硬,皇者,大也,元始以其本身至大至剛之炁,成立天地,開物成務,孟子所謂浩然之炁充塞天地是也。

  元生九天。

  元者,善之長也,蓋元為萬化之祖宗,今言元者,三元也,言三炁生九炁,即生神九天也,天地萬化,自非三元所育,九炁所導,莫能生也。故三炁為天地之尊,九炁為萬物之根,人能修之,是與三炁合德,九炁齊并也,自此已往,生生不窮之道著矣。故《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他本云:高上洞玄,必誤。

  炁祖太無,

  玄元始三炁,生於太無之前,合虛而生炁,炁生於空,空生於始,始生於元,元生於玄,故曰炁祖太無,此大道所出,自無中生有。

  眾風胤玄。

  一云宗風,非也。風,炁也,眾者,非一也,混沌太無元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炁,赤混太無元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萬炁,冥寂玄通元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萬炁,蓋萬炁根於九炁,九炁始於三炁,三炁歸乎一氣也,故曰眾風胤玄。胤者,嗣也。繼也,續也,根胤出自玄炁,是名回風混合。

  曾親絕散,

  一云統散,誤也。既有所統,是有拘係,豈得散耶,人修本洞,則三曾九祖五族六親各遂生化,而無胎根結滯之病以阻隔之。

  四清撫閑。

  四清,四炁朗清也,蓋天地既判,四方廓爾,喻人祖宗滯識皆得生化,則無所殃連,故四方備守,安處無為,即得生天,快樂自在。

  帝一上景,連眾攝煙。

  大洞帝尊名帝一也,上乘玄景之龍輿,招神攝風以度苦爽,亦如靈風聚煙之說。

  長契一運,七世投閑。

  長遠契合嘉良運會,儔靈運良辰會同義,七世祖補皆得投閑,致散良會皆得度世。

  託靈屬命,反華自然。

  一點靈光皆有投託,本命元辰亦有所屬,還返光華無虧無欠,不有勞費,故曰自然。

  泯邈流輝,六曜沈遷。

  泯邈,遠大貌,流輝者,精彩流布,靈光備體,六曜,南斗注生之司,六府凝定無有變遷。

  凌梵御暉,西華彰安。

  玉帝君,諱逢凌梵,字履昌靈,又曰神丈人白帝君,諱彰安,字西華,人之肺腑安和也。

  併編帝簡,盡得解源。

  西華玉靈瑤府編修青簡玉籍,以奏玉帝,若修煉,則惡根地根魔籍鬼帳盡得解去。

  胎田邃路,世發玉蘭。

  上田泥九,中田絳官,下田炁海,胎息之所,道路深邃,黃庭之迴紫抱黃入丹田,世世生生發育玉潤芝蘭,《生神章》云耀玉葩同意,言人能存養下田,則精華遍體如玉階之芝蘭也,蘭者,取其清香,故《黃庭》云:體生光華,香炁如蘭,此下有丘蘭素蘭,同義。

  靈光八輝,混生萬神。

  自己一點靈光洞照八室,所謂八窗玲瓏。人之欲生,萬炁不備,萬神不具,終不生也。

  右件玉章天篆合八十八字,總冠三十六章之首,三十六天地神明並備此章。

  《玄契》曰:兆脩大洞太玄帝一洞章,誦之一遍,消一切罪,身神六根皆獲洞清,六天自降,群魔束首,萬炁齊正,得無礙門。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一,一月生胞,金丹一還。丁丑、戊寅、豫、隨。

  始熙生混炁,其色蒼,為東方九陽木炁,凝成天境,號鬱單無量天,劫號龍漢,此天精魂開陽之炁,主泥丸宮,帝真胞命元一黃演之炁生胞元。

  高上宴紫清,

  《文昌經》,古以此章為首,驗之《玄契》并經之數目,字相合,今從之。《上清大洞》一本以東華發胎暉為首,且中卷十章,諸本皆將前後互相換易,今以六根順列為叙,上卷體生神章,具受胞胎神炁為叙,庶幾覽者有所倫次。然寶章不特為受生者說,蓋修行人內鍊金丹,亦必因此月分次第行之,如婦人懷孕,牝雞抱卯,專心愛護,念念不忘,自初啟首,以至十月聖胎完成,突然而見陽神,兩途而一轍也。人生胞元,《易》曰男女媾精,萬物化生。父精母血,憑虛交感,此乃太玄之炁生於太無是也,天一生水以為其根,先有西北壬水一生,與西南之丁火相合,謂之水火既濟,陰陽相感,會於元宮,懸附於脾,脾屬土,故萬物得土,自然化生,因之結胞,所以水土同胞於己,己為六陽純全之地,為乾屬巽,此乃回風混合之所,男左旋十月至寅,為三陽交泰,故生男,女右轉十月至申,為三陰全得否,故生女。故經曰:高上宴紫清者,高上太有玉清宮,乃元始所居,在紫清天,元始遊宴其上,幹運始炁,以生人之泥九宮,次第生長,人之初生,先有鼻,故後生耳,古人云鼻祖耳孫,此生人之始末也。鼻貫於顆,故先得始炁生泥丸,次玄元二炁生中下部,人之生也,陰陽二熙五行而已,得炁之清明者為聖賢,得炁之重濁者為民庶,得炁之駁雜者為萬物,故下云五老輔玉根者,言各炁之分數也,如東方九炁之類。輔玉根與五臟植玉根,同有揮絳華飛玉駢等,皆以五方降真炁,然後成人之神無形體。

  五老輔玉根。

  所謂四玄稟元禁,長保五帝城,是五臟為一身之根,五神守之,故輔玉根,五子歸根,壬子木至庚申九數,是為東方九炁,戊子火至庚寅三數,為南方三炁,甲子金至庚午七數,為西方七炁 ,丙子水至庚辰五數,為北方五炁,庚子土居中央,是為一炁。東方青靈始老九炁天君,南方丹靈真老三炁天君,西方皓靈皇老七炁天君,北方五靈玄老五炁天君,中央元靈元老一炁天君,輔玉根,言五臟之炁歸根復命也,精神魂魄意,乃心肝脾肺腎為根。

  太素拂渺景,

  太素即三素母,其神拂過遠景也。渺,小也,盡也,見三華炁注。太素者,乃隨品所證之妙果也,有太素清虛真人之號。

  合符帝一前。

  無英公子名合符,又將所執之符將.合之於帝一前面,符節既合,受生無疑矣,合符又名玄元叔,主守肝臟之戶。

  白帝皓鬱獎,

  白元尊神皓鬱獎,主西方肺炁,又名白元洞陽君,鬱靈標字玄夷絕,以西方七陽金炁,主鎮申酉,下統兌宮中守肺。

  回金太霞鄉。

  肺炁屬金,故回風混合入太霞之鄉,上有太白金星西方七宿,經緯天文,下鎮西嶽,分野中通人之肺腑,以注真炁。

  度我死戶閉,

  既度我以生門,當遏塞其死戶,人身中有三十六處生門,三十六處死戶,慶雲開生門,祥煙塞死戶,祥煙,真炁也。

  拔出三塗梁。

  欲拔出三塗苦海,當架玄津橋梁,若過三關,當架鵲橋,古人云,上鵲橋,下鵲橋,天應心,地應潮,蓋與飛玄梁不同。

  十通由斯生,

  六度十通,萬行圓成,於是得長生久視之道,人以十月胞胎具足,萬神備體,然後降生,先因此胎根堅固,方至十通。

  妙行由此興。

  三千妙行因此興起,圓滿具足,人之神炁已布,日吉時良於是興起,而生金丹之道,修十大洞妙行,可證十大妙果。

  洞明光景中,

  在太陽道境,光景不凡,人之濯質太陽,方見光明境界,華景與光景同,古仙云:溫溫鉛鼎,光透簾帷,此乃光景洞明。

  帝一真玄玄。

  帝一者,大洞帝尊之名。人修金丹亦證此果,豈非玄之又玄乎,經有帝一雄一雌一,號三一之經,蓋帝一乃北方水數,玄亦北之色象,故雌雄帝一之真,至此玄之又玄矣。昔劉根先生宦遊四方,為政有德,常修大洞帝一之道,即得玄化成仙。大凡天道流行,發育萬、物,其所以為造化者,陰陽五行而已,莫不先有是理,而後有是炁,及其生物,則必因是炁之聚,而後有是形,故人物之生,必得是理,然後有健順,仁義禮智之性,必得其炁,然後有以為魂魄五臟百骸之身,周子謂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人以初月受炁,結成胞胎,以至十月神布炁足,而後乃生,修煉金丹之道,一一如之,三百功圓,聖胎堅固也。

  右件玉章天篆計六十字,上鎮太皇黃曾天,下統第一壘色潤地土皇君。

  《玄契》曰:兆誦《文昌大洞仙經》,修行帝一真道,妙行方全,始證十通聖功,初積玄理幽深,常誦百遍,自然通炁,千遍不輟,通神通靈。正一科有自稱曰小兆真人臣某之語,是知玄契中凡云兆,并真人者自稱也。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二,二月生胎,金丹二還。己卯、庚辰、蠱、臨。

  混炁生洞炁,其色赤,為南方三陽火炁,凝成天境,號上上禪善無量壽天,劫號赤明,此天精魂陽明之炁,主明堂官,帝真胎命元洞明,紫戶之炁生胎根。

  玉虛順玄歸,

  此乃二月生胎之徵,先令太一精魂,名玄歸子字盛昌,主管生育之事,玉虛即玉帝官。人之頭有九官,此其一也,第五章帝臨登玉虛,故知其為玉帝官,又曰上方玉虛明皇天尊,仙傳有玉虛尊師赴南淇夫人并安期生之會,故玉虛者,隨所證果位而得名也,今玉虛乃太精魂所居。

  天晨金霄遊。

  天晨,日也;金霄,黃道也,又曰雲漢。玉帝登殿時,太陽之炁旋轉於虛空,後云玉帝乘朱霄,如人陽精乍凝於空無中。

  朗朗生帝景,

  天日遊行,霄漢明朗,以生帝一玄景,龍輿又雄一神名也,蓋精為九,入光彩明亮,而欲生腦官,後云駕景發絕霄是也。

  欽爾駕玉洲。

  歡者長生可馬● 名,姓栢成欻生,乘日光車遊玉洲,即玄洲,為兆身胎元九天司馬,不下命章,終不生也,欻爾,倏忽也。

  左攝始童神,

  木王之炁,故有東方青靈始老青童君,又云太微小童名,在人之左攝,召青炁以主肝部三魂,始童乃初生之童子。

  右命起常符。

  起常符,帝卿佐名也,西方有白帝君,主事在人之右,則命令白炁以生肺部七魄,陰陽二神侍立左右,運輔神炁也。

  明真焕九霄,

  心玄九帝尊神君,諱明真,如日輪焕明於九霄之上,日月交合日明,陰陽交會於空無之中,丹經云會二炁於黃道。

  三日映玄敷。

  玄敷即玄圃,在西北崑崙之山,亦曰北極,三日者,南方三炁,太陽帝君以真火照映北方之玄圃,此非既濟之道乎。古人有言,積分成寸,積寸成尺,尺寸不已,遂成丈疋,人自一時覺悟,勇猛進修,以至一日二日,乃至三日,則玄炁通暢,如《湯書》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漸洗以成吉人。

  干景併生矜,

  一云千景,必誤,刀● 太微小童名干景精,字會元子,又諱矜視,水火既濟,陰陽交感,將有生育之兆,故併意矜憐愛惜。

  內有幽寥無。

  上玄帝皇精魂名幽寥無,即太一也。此神為變化之主,胞胎之精,至人得此,可以為聖胎之根本,金丹以此為藥物。

  令我得長年,

  能令人長生久視。虛靜天師云:道不遠,在身中,物即皆空性不空,性若不空神炁住,炁歸元海壽無窮,此謂長年。

  千劫始一周。

  一千劫方為一周歲,循環無窮,天堂有拂石之年,其於地獄受苦者,時亦不少,《度人經》禁戒,八萬劫一傳,《玉皇經》四萬劫一傳,《生神章》自非天地一開,其文不出,然則其受苦者,何時而出離,方悟正因也?見是經宜早省悟,以臻千劫長年之樂可也,是經亦無冒濫,傳受之責,人人有分。

  黃籙保劫仞,

  仞俗作初,度深七尺曰仞,《書》云:為山九仞,《孟子》:掘井九仞。明真黃籙可以保制劫運,人既得受生,天上則黃籙書名,經云:黃籙白簡削死上生,天地真宰聞人生則懼慶,黃籙書名其上,以為祥瑞,而人甘欲棄生以就死地,哀哉!仞者,高也,尖也,極也,蓋劫數之將極盡處,故以黃籙保之。

  披錦入神丘。

  丘,空也,大也,聚也,在崑崙之東南,四方高,中央下,故曰崑丘,在人曰神丘,天谷也,或云玉枕,言幽寥披錦衣以入帝庭也,此乃陰陽之炁上貫於腦門也。下巷云:太一儔丘蘭同義,錦者,五色雜錯也,言五臟之炁薰染成文,謂之錦衣,又云綉衣,皆執法真君所衣之衣,執斧鉞行刑罰也。

  太一務命根,

  此章名太一尊神章,太一者,先天水之精炁也,天地未形,天一生水,此神主之,神為長生之主,在人身中,形如嬰兒,不著衣服,長四寸,所謂大洞返胎始形之神也,名務猶收,字歸會昌,常守人玉枕下,人之初生,執符而混合百神,專掌人之命根,此下有十處太一字,事見中卷解註。

  公子召合符。

  左曰無英公子,名玄元叔,字合符子,太一召之,以符節相合同,則謂之真炁,乃能生人,不同,謂之邪炁,即當卻之。

  十回度初心,

  即《度人經》周迴十過十回度人同,初心者,將信將疑之問,似有似無之際,故以十回數足得不退轉地,《傳》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百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雖柔叉強,若能以十回試初心,即此道成矣。蓋欲人下死工夫精進不退也,欲轉心至道者,當對高真上聖,發大誓願堅固初必。

  得入大信根。

  以《大洞仙經》開化引導,叉使得入大定信,實無妄之根本,與物無違之謂信。蓋信屬土,土成數十,亦河圖之數也,此卷十章,有十回十善十方十華十德十仙十真十通等語,皆以足格言之,缺一不能成生化之道,蓋十為地數,取喻土能長養化有之義,信者誠而已,故以誠信為根本。

  右件玉章天篆計九十字,上鎮太明玉完天,下統第一壘元德君。

  《玄契》曰:誦之二遍,得入性根,善因不絕,仙籍書名,萬炁齊和,得定觀門。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三,三月生魂,三還一返。辛巳、壬午、觀、噬嗑。

  洞炁生浩炁,其色白,為西方七陽金炁,凝成天境,號梵蓋須延天,劫號延康,此天精魂始陽之炁,主上丹田官,帝真魂命元長靈明仙之炁生三魂。

  玉帝玄上旛

  一云:玉帝有玄上之旛,制命九天之階,蓋多三字,大凡靈書玉章之屬,每一句只說約一字或二三字,如亶簍阿薈四字說多少文義,如高上洞元一句說幾箇字義,章中皆有五言為句,豈得如此多加三字,必所傳之誤,太微玉帝有回黃旂命靈旛,以為攝召之具,欲使陽魂歸體。

  制命九天階。

  此旂旛制命出自九天之階,天不可階而升,故號令以旂旛,其貴重如此,天階言其等級次第,不可造次而升進也。

  七覺乘妙道,

  覺者即釋之圓覺妙心也,在天為七星,布炁於人,名之曰心,降靈於中,名之曰神,賞監七覺神王之職也。七覺者,人之良能良知之心也,心有七竅,故曰七覺,言乘大道力,以落死籍注生名,七覺凡三見,同飛七覺元,太和度七覺,蓋人覺則為善,人不覺則為凶器,又七覺注在他處。

  歡熙神風回。

  歡者喜慶,熙者明亮,人身中之炁太和雍熙,則神明自來,一曰神風,一曰靈風,神靈皆自己之元神回風混合也。

  飇燦北停華,

  飇俗作飆,炎風暴至,又云巨焱扶搖,謂之旋風,又云日魂名停者,亭樓臺之屬,本亭字,後人作停字,留也,集也。

  紫英唱東隈。

  長靈明仙之炁,化生三魂,如善芽增長,紫英發達於東方仁德之地,飇燦紫英二神歌謠大洞寶章,上聞於九天也。

  琳和九霄外,

  正一左仙名琳和,蓋如琳瑯振響,聲徹九霄之外,如《語》: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天人之間,和氣致祥,皆欲聲政洋溢也。

  玉符徵太微。

  玉帝以玉符召太微小童名干景精,令在左右,命之執回黃旂,使無英執命靈嬸以召幽爽,《生神章》云:太微回黃旂。

  三素生泥丸,

  素者,純也,三素者,純而不已,泥丸者,頭有九宮,兩眉間入一寸為明堂宮,太一居之,左有紫房,右有朱戶。卻入一寸為洞房宮,中有三真,左無英,右白元,中黃雲。卻入三寸為泥丸宮,萬神出入之所,皇老三素君名罕張主此宮。入四寸為流珠宮,五寸為玉帝宮,明堂上一寸為天庭宮,洞房上一寸為極真宮,丹田上一寸為玄丹宮,流珠上一寸為天皇宮,總謂之頭上九宮。皇老三熹君生神於泥丸宮亦曰三田之炁青黃白也。《黃庭》云:泥丸有節皆有神。三素亦丹名,昔王先生煉三素丹,詔入中嶽得道。又周武穆公主周惠抃修三素之道,遇西靈聖母傳經,士女景慕者數百,自云世代亂,我將往,後百年再來,遂化去。

  發曜金靈輝。

  三素發泄金華,靈輝照耀上下,如人慧眼一通,無所不見,眼為五臟之華蓋,以表日月之明,黃庭眼神明曜英玄君。

  老君罕張上,

  罕張,三素君之諱,此生泥丸之神也,人之生也,自上天降炁,然後受父母精血,始形之初,自泥丸發仞,次第生長為完形。

  守衛死節機。

  誦之三遍,三魂自生,蓋三素君當守閉死炁關節機鞬,務令受生,下巷云,守閉死炁闡同,蓋罕張字神生道,神職也。

  十善生玄中,

  人性之善,皆可以為堯舜,人無有不善,而人自流凶惡之地,以政其殃禍。善惡報應之說,儒者或以為虛誕,又曰王維畫鬼神,以恐人不知,書中有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虞書》曰: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又曰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易》曰:積善之家叉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叉有餘殃,此聖人之所以訓人者,如此其諄諄,善惡報應之理,如此其昭昭,聖人何嘗不云?而但以汝未暇讀書講明之爾。人有十善,即生玄炁之中,顏子得一善,則拳拳服膺,禹聞善言則拜,蓋人能止於至善之地,謂如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則舉止進退,莫匪至善。

  度厄而自然。

  過度厄會,即得自然無為也。叙經云:飛度三灾四殺,以至自然無為,不係陰陽五行六炁之所拘束,至此諄諄章義。

  右件玉章天篆計七十字,上鎮清明河童天,下充第一壘元德君。

  《玄契》曰:誦之三遍得自在智,度ㄧ切厄,入玄上關,萬炁齊清入希夷門。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之三

  ● 『水赤』,疑為『水者』之誤。

  ● 『可馬』,疑為『司馬』 之誤。

  ● 『刀』,疑為『乃』之誤。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之四

  東蜀蓬萊山中陽子衛琪註

  元始天王曰:大昌大洞玉章第四,四月生魂,四還二返。癸未、甲申、賁、剥。

  元炁生旻炁,其色玄,為北方五陽水炁,凝成天境,號寂然兜術天,劫號開皇,此天精魂太陽之炁,主洞房宮,帝真魄命元碭尸冥演由之炁生七魄。

  太真統九炁,

  太真,太玄一也,即玄元始二炁● 生九炁,一云太玄九炁,上下卷九章云:太真九光輪,光即炁也,統九炁以生萬神也。

  洞景寄神通。

  洞陽之館為真仙煉魂之所,絳宮光景為神明寄跡之舍,通者出入無常,孔子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

  玉帝乘朱霄,

  玉帝君乘朱霄之輿,以統御萬靈,朱霄,一名丹霄,一名絳霄,此名上田泥丸,有玉帝宮,總制人身之萬神,萬炁之主。

  绿霞焕金墉 。

  墉者,築土壘甓以為小城,又曰堂中北墻也,言玉帝入城威儀,青绿霞帔,焕爛金城,中巷五章云披朱巾绿霞同義。

  上館雲珠內,

  自兩腎上夾脊透雙關入泥丸之時,惟一光明之珠。雲珠者,五雲之珠,五雲者,五臟所化之炁也,雲珠則玄珠宮也。

  仰接無刃峰。

  玉京山之頂上,玄虛無有尖刃,此言人頭直上,亦接玄虛無刃空洞寥廓之景,西北崑崙山有金城玉樓,人頭是也。

  靈關太漠下,

  靈關,三關,即上中下三田,冥漠無眹,虛曠幽玄之下,蓋上無復色,下無復淵之謂也。雙腎間,皆謂北陰酆都幽陰境。

  靄沫竟冲空。

  真炁薰蒸上冲空洞之中,言人至大至剛之炁,充塞天地之外,無窮無極之所。靄沬者,皆祥煙慶雲之屬,冲者和也。

  冥化混離坎,

  人所不見則曰幽冥,故坎水離火二炁交會,故曰晦冥,變化者,混合水火之道也,丹經云:取將坎位中心實,點向離宮腹裏陰,故知水火乃道之真體也。伏羲先天水火,乃文王後天日月也,其名異而實同,仙輩云:此竅非凡竅,乾坤混合成,名為神炁穴,內有坎離精。卦名但提要而已,蓋坎離為萬物之母也,其他卦觸類而長之,無不全備,誦之者,六位已升,體變純陽,鍊化紫金,升入金門,六位者,六爻也,坤變乾至第六,為純陽全體,坎離乃文昌之要。

  玄玄叔火王。

  上元玄父,隱名叔火王,字左回明,玄父者,道父也,或云叔火生,考之下卷十四章,作叔火王,今從,王字出《上清玉經》。

  璋寂高同生,

  上元玄母,隱名高同生,字右回光,玄母者,道母也,璋寂,牝門也。或云高同王,既上句為王字,此當作生字,守玄牝門。

  無極保谷童。

  結中二神精魂君名谷童,無極,無盡也,保,養也,又曰黃寧童。居於脾中宮戌巳上,掌水穀尅化之神,披黃裳,立黃庭中。

  圓塗無凝滯,

  一云無滯礙然,不如凝滯尤妙,圓塗者,乃真中之一竅,無凝滯者,三宮升降,上下往來不息之謂,道塗通則圓明。

  綺合有九重。

  真炁交合如綺羅之文,其勢錯綜混合,光景九重之厚,真仙朝帝,但見金光勃勃,不見粹容,人修真,鬼神唯見紅光。

  南拔七祖根,

  拔,一云披,亦可。南七,火也,披,拂也,拂取七祖根塵,必令清净,則九魂遂生,九玄七祖皆在身中,自己清净,彼自化生。

  西解累劫凶。

  西方屬陰,以肺魄主之,魄專引人情欲,以墮凶釁,非大洞解之,縱經千萬劫塵,元由解脫,以此拘制七魄,總領肺炁。

  體矯萬精波,

  矯,強貌,身體強壯,精炁潤澤也,矯強哉矯之矯,萬精波,乃北方之真水,化為真陽之炁,腎中起,上至泥丸宮,滴下心。

  神王攝十方。

  十方飛天神王,風生炁也,一云神生,誤矣。《生神經》:神王之職非小,而玉經令五老取俯仰於神王,即玉輔上宰之職。

  大歸返胎轅,

  既已返胎更生,大歸其所游之轅轍,即无飛爽浮游,轅,車名,取其運轉真炁不息之義,歸者,返本還源,胎者,聖胎也。

  三合乘天龍。

  三變列位,三合成音,形神已備,乘龍而登,天龍字有五天龍,龍山龍臺龍光龍琳,皆同一義,天龍乃天帝所乘之龍。

  右件玉章天篆計一百字,上鎮玄胎平育天,下統第一壘元德君。

  《玄契》曰:誦之四遍,根塵漸享,業網自解,劫還不隨,萬炁齊臨,得自在門。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五,五月生五臟,五還三返。乙酉、丙戌、復、無妄,

  旻炁生景炁,其色黃,乃中央一陽上炁,凝成天境,號波羅尼密不驕樂天,劫號上皇,此天精魂上陽之炁,主絳宮常真臟腑,命元五仙中靈之炁生五臟。

  太微天帝宮,

  太極中有太微,太微中有二十四真人,專主降神布炁生育之事,人有中墮而不育者,蓋由太微之炁不接,故難養。

  八浮入雲營。

  八識飛爽浮游,來入五雲之營,五雲,五臟也,皆有金房玉室,故曰營,經云:流響雲營,言炁運於五臟,成一部音樂也。

  神宗理靈襟,

  中央丈人名神宗,即心主也,言神明宗主,條理靈臺胸襟也,五神以心神為主,而四神次第降生,以生五臟,布五神。

  龍山秀玉京。

  龍,木也,在左為肝,神曰無英公子,又曰龍陽物也,變化莫測,言人之頭成形,陽氣秀盛,而顏色悅懌,仰接無刃峰同。

  金房鬱明霞,

  金房為肺臟,有神曰白元尊神,金華西方太華元老所主,金炁化成擁鬱明亮之雲霞,言肺炁甚威,薰蒸葱鬱之景。

  九戶朗高瓊。

  心有七孔,以應七星,下有玄牝二竅,以應輔弼,故為九戶之瓊瑤,明朗而高,又曰頭有七竅,下部水火二竅,通九竅。

  黃庭涉北元,

  中央脾宮,《黃庭》云;脾部之宮屬戊己,故曰黃庭,涉北元者,以其上通心竅,有黃庭內景外景,經上下四方,至此得中。

  元父左回明。

  三素三真上元玄父君,字左回明,守玄牝,元父凡三見,第八章云:元父結胎仙,中卷第十章曰:元父左回明,見前註。

  朱晶啟明師,

  朱晶,本名司命之神,守心右,白元洞陽帝君名朱晶,開啟日月三素之光,明師,一曰白素君,一曰陽精,皆有兩呼。

  幽寥登上清。

  太一名幽寥,人之腎水上升,與心火凝合,以上田為玉清,中田為上清,下田為太清,又曰,帝皇太一重冥空,字幽寥。

  四玄秉元禁,

  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秉執元行之禁令,四天門王禁斷天門,魔鬼毋敢輒入,道家齋醮,清旦則有命魔法,以卻不祥,迎真降聖,人之五臟具,四靈守之,三合、四玄、五帝、六明、七覺、八景、九光、十真,皆取十月聖胎堅固、脫爐換鼎之道,蓋以肝為青龍,肺為白虎,心為朱雀,腎為玄武。

  長保五帝城。

  心肝脾肺腎為五帝城廓,五帝:青帝曰彫粱際,赤帝曰長來覺,白帝曰彰安幸,黑帝曰保成昌,黃帝曰含光細。

  右件玉章天篆計六十字,上鎮元明文舉天,下統第二壘剛色地土皇君。

  《玄契》曰:誦之五遍,永絕死炁,浸茂生根,萬炁齊生,得長生門。

  元

  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六,六月生六腑,六還四返。丁亥、戊子、大畜、頤

  景炁生遁炁,其色碧,凝成東北天境,號洞元化應聲天,此天精魂元陽之炁,主中丹田宮,帝真靈府命元高真冲融之炁生六腑。

  紫精太無中,

  紫精天在太無空洞之中,無色天界三清所都之境,在人則腦門是也。亦曰天谷,萬神聚會之所,太無者,無色無象。

  三元上景衢。

  三元者,混沌太無元,赤混太無元,冥寂玄通元,三炁在上景之衢,言人之炁自上中下田循環無窮,復歸於泥丸宮。

  秀朗大寶輝,

  大寶,玉帝位也,清秀光明,言人之玄珠烜赫,即蒼胡頜黍米珠,皆謂之大寶。天真貴重,有光明輝映,故曰大寶。

  昭昭扇帝敷。

  一云眇眇,遠大也,昭昭,顯著也,扇動也,言玉帝登大寶,而清光威燄扇動其中,亦如煉內丹,光燄迸射於中宮也。

  伯史啟三素,

  命門黃庭元王君名伯史,原即三一神也,上一赤子,中一元皇,下一元王,又名始精字元陽,一名嬰兒,胎啟三素君。

  帝臨登玉虛。

  主宰之謂帝,人身非萬炁無以育萬神,然萬神之中心為帝王,心之所向,萬神聽命。登玉虛者,上泥丸宮腦門是也。

  慶炁育五雲,

  五色慶雲祥煙捧擁玉帝,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五為本生數,三家相見結嬰兄。五雲一曰五靈。

  司命神明初。

  司命乃宰制心宮之神,名理明初,心宮乃神明之宅,初者,肇形也,心腑是也,虛覺知覺,人壽夭皆應修心,故曰司命。

  十華妙行仙,

  十方光華,妙行圓滿,證登神仙。十華,即青華、丹華、素華、玄華、黃華、瓊華、金華、綠華、碧華、瑤華,共為十華所修妙行。

  制魔生六明。

  六明者,六根也,在人則先生五臟,後生六腑,臟腑流通為六明之府,六腑者,膽、胃、膀胱、大腸、小腸、臍,通作六府是也。

  右件玉章天篆計五十字,上鎮上明七曜摩夷天,下統第二壘皇德君。

  《玄契》曰:誦之六遍,六天大魔永斷鬼鋒,六根清靜廣明,發生萬炁齊光,即得度世,進登仙門。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七,七月開心七竅,七還五返。己丑、大過、坎。坎離無支干。

  玄炁生融炁,其色黑,凝成西北天境,號靈化梵輔天,此天精魂正陽之炁,主元穀宮,帝真元府命元高仙洞笈之炁開心七竅。

  真陽帝賓老,

  《禮》:天子袒而割牲,跪以進匕。待三老之禮,所謂養老乞言,今真陽為玉帝賓老,又正一左仙名諱賓老,又名仲成子。

  受事會玉皇。

  每聚會於玉虛,以受玉帝之事,如真陽之朝泥九也,謂之默朝上帝,法用紫河車,自尾閭搬運入腦,十二年成仙。

  滅魔除穢尸,

  魔王伏慝,滅馘妖魔,除其穢雜尸血之炁,陽氣既生,陰炁自滅,理之然也。魔者,諸天帝王皆是試驗人心有無堅固。

  百司詣絳宮。

  人丹田宮謂之絳宮,即心府也,百關之神常詣此宮,以聽命令,蓋心為萬神之主,萬神朝其所主,萬事萬物之理在焉。

  逸宅丹玄內,

  安逸之宅在丹田之內,丹田上一寸為玄丹宮,在頭上,見元神聚凝萬炁,上歸逸宅玄丹之宮,煉習陽神出入之門。

  五炁結十方。

  五方之炁,即東方九炁,南方三炁,西方七炁,北方五炁,中央一炁,亦如五臟之炁流通,遍滿身體內外,無所不至也。

  七轉司命至,

  七返九還,丹道成矣,司命至者,長生久視之道備矣。司命即心神也,又曰七轉召司命,七轉者,七陽金炁遇火成丹。

  三回召仙公。

  三合成音,所以召仙公,亦神仙中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爵也,有太極仙公之類,今仙公者,即東華木宮主司肝臟。

  太山主鬼者,

  太山主者管領鬼神公事,即東嶽聖帝是也,太即泰也,山在兖州,為五嶽之宗,故曰岱宗,屬東方木,乃為生化之地。

  急校三官中。

  校録天地水三元三官宮府中所有生死罪福,急者不疾而速也,三元官府百二十曹,每年正七十三會,考校不差。

  十德初成基,

  十德,中央之土數,主脾胃穀炁,以生津液。蓋十德為成全之福基,雞有五德,人有十德,物類咸有一德。人之明德,天之所賦,人物之所稟受,無虧無欠,而情欲所蔽,所以昏昧,故元始欲令人修飾此道,以為全德之根,此謂知本在明明德也。十德,具在下巷第八章《玄契》中載,玆不重贅。

  同飛七覺元。

  悟則圓覺,不悟則凡夫。七覺者,心也,心之神,上通眼鼻舌七竅,故七竅開聰,七星朗明,與兆同升七元斗中。七覺者,識神也,一則生而知之,二則知而能見,三則見而能從,四則從而能習,五則習而能堅,六則堅而能成,七則成而不居,此謂之七覺也。人

  能行之,進登妙行,得成飛仙。

  右件玉章天篆計六十字,上鎮虛無越衡天,下統第二壘皇德君。

  《玄契》曰:誦之七遍,七元斗辰皇妃下降,為兆削落死籍,移注南宮,萬炁齊超,得飛仙門。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八,八月八景生神,人還六返。庚寅、離、咸。

  融炁生炎炁,其色丹,凝成東南天境,號高虛清明天,此天精魂通陽之炁,主極陰宮,帝真華府命元真靈化凝之炁生三部八景。

  太素三華炁,

  三華,三部也,每部八節,又曰三華,即神炁精也。三素元母雌一之神,於子時聚下元,午時中元,酉時上元,三宮升降。

  晨登廣靈堂。

  廣靈堂,心府也,以雞鳴之初登朝絳宮,蓋陽炁初生也,三素元母亦劾奏罪福之神,呈世人罪狀,故侵晨誦經却之。

  玉京表玄籍,

  玉京山,諸仙版籍所在,人之修道,常以子時一陽初動,靜坐澄心,以朝萬炁,以避人神奏牘天上之罪福於玉帝前。

  守命核道康。

  桃康君守臍之命門,王叔和以右腎為命門,人之生死皆在腎,腎絕則命脉絕。一本核作孩,誤。又,桃核合延生華芒。

  回風散萬魔,

  當其子時,陰陽混合以成帝一之道,故能除散萬魔,陽生而陰息矣,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之時也,乃回風混合之道。

  金符召廣鄉。

  以金符召於廣漠之鄉、極陰之境,使魂爽咸得受生。一本云:度卿,可疑,廣鄉者,北陰酆都也,腎部屬水,金能生水也。

  輔衛地戶內,

  呵護輔弼於地戶,蓋存下田以受生炁,《書》曰:顧諟天之明命是也,地戶乃下部命門,當愛惜輔衛之,不以色慾敗之。

  保此長生王。

  在天則有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專主生化之權,在人則存心保守我長生不死之王,即浩劫不壞元神,為聖胎根本。

  轉入十仙門,

  妙行觀門,仙有十種門者,無礙門、定觀門、眾妙門、希夷門、自在門、長生門、進仙門、飛仙門、飛神門、登真門之類是也。

  八景齊洞陽。

  八景八門皆身中所具之門戶,為神炁之所出入,又曰:三部八景齊入洞陽之宮,朱陵

  火府,玉眸煉質,黃華蕩形。

  右件玉章天篆計五十字,上鎮太極濛翳天,下統第二壘皇德君。

  《玄契》曰:誦之八遍,八景神生,八威神王疆護修真,四方八天注舉仙名,斬絕地戶,永斷惡根,萬炁齊明,得飛神門。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九,九月九家開通,九還七返。辛卯、壬辰、恒、遁。

  炎炁生演炁,其色白,凝成西南天境,號無想無結無愛天,此天精魂萌陽之炁,下丹田宮,帝真嶽府命元自然玄照之炁闌通九竅。

  紫精毓華林,

  紫精字凡四見,皆天名,至有訛舛,今并解註。上卷一章高上宴紫清,下卷一章逸绿登紫清,皆元始所都之天。上卷六章紫精太無中,蓋紫精天,乃三元之炁凝而成天,有道君主之,名曰三元紫精君。此卷九章紫精毓華林,乃上清境紫精天,有毓華林,葉如竹,華如鏡,實如李,天人得而食之,長年不老而登上仙,古詩:紫精天上毓華林,絳實朱柯竹葉深,咀嚼繁英人不老,下觀鳥兔换光陰,然非下界所能見也。在人則腎水黑,心火赤,二炁交媾,化為純陽,紫金精華成林,華茂果實,自己真人餐之,亦可政長生之道,如《生神章》耀玉葩黃華野森瓊林之柯於命門,《文昌經》亦曰:丹林森朱柯,皆同此意,以喻人之所養也。

  長眠太無外。

  眠者,一定不動之謂,如人睡而不去。太無者,虛寂中也,如布袋和尚陳希夷一睡數月,塵積遍體,蓋真息定也。

  玉房生寶雲,

  玉房,一云眉間,乃臟腑關節之竅也,自然生五色雲炁,蓋生炁則生神也,經有金房玉室、紫戶玉闕一時生神,同義。

  九扇胞胎內。

  九轉九還,丹道成矣,受胎九月,九炁合成,人道完矣,此一節謂八月已滿,進臨九月,炁滿神具,聖胎完全,待時而動。

  帝賓奉玉符,

  帝君奉吾符,非也,第六章有真陽帝賓老,蓋帝賓乃陽神,主祛陰邪,奉玉符而行事,如國之三老奉上命而正議也。

  三光回紫蓋。

  天上三光日月星,人之三光兩目與心,日月失度,星辰留伏,天地灾變,目有所惑,心有所感,身體傾危。回紫蓋者,以其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收視反聽,則神全而炁凝,紫蓋無所不覆,故人以兩目為九竅之華蓋光明也,日月星能照天地,雙目與心能顧一身,不令外物之所蔽。

  蒼玉斌來生,

  珷玞者,石如玉也,所以亂玉者,今變而為真玉矣,節中黑炁君名斌來生,專主內明人之德。蒼或作倉,非,蓋青蒼之玉,謂有文縷生也,玉以比德,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內有所蘊,光彩發泄於外,如玉之在山,草木無不冲秀,珠之在淵,江河無不澄湛,寶之在懷,面部光澤,身體康健耳。

  衛此長夜會。

  長夜會在絳宮,是為靈府,血所生之處,覺則長明,不覺則長夜,衛者匡救其惡也,不能愛惜者,冥冥長夜何時旦也。

  五靈度符籍,

  五靈者,即青靈、丹靈、皓靈、玄靈、黃靈也,度者,授也,五老授我長生之符籍矣,茅山《玉經》無以下六句,蓋止於此而已。

  九統合九光。

  九統之法,以會帝九光之符以集神,此乃回風混合之道,數遇九則陽已盛,此陽純而不已也,(大洞經)自一炁生二炁,二炁生九炁,九陽為極之數,則變雙,故變為三十六,有雌一帝真九光聖母,專主生育之事,或曰:元經,必誤。統,紀也,上古九皇,時有九紀,出古典。

  三玄出太清,

  三玄,即三三九玄也,出太清者,下田也,外應北都羅酆,內應雙腎,言祖禰超出此界之外,則神升九天,永為真人矣。

  紫陽發萬生。

  紫陽玉匱乃注生之府,所以發越萬世生根,而萬神皆備,人無貴賤,一是出於紫陽發生,此生生之理永不息矣。

  玄精育九靈,

  玄精育乃九魂名,天以北為玄,人以心為玄,九靈即心之九竅,九玄受生,即因九魂得育,方結胞胎,故濯質太陽。

  元父結胎仙。

  元父見前註元父,心之官則思亦意也,胎仙者,有炁而無息也,下卷云紫華領胎仙,(黃庭)云:琴心三疊舞胎仙,同義。

  右件玉章天篆寄七十字,上鎮赤明和陽天,天統第三疊石脂色地土皇君。

  (玄契)曰:誦之九遍,九統帝會,九光神集,混合百神,與天齊年,八會游集,朝應九天,萬炁齊仙,得登真門。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十,十月堅固形神,脫胎神化。癸巳、甲午、大壯、晋。

  梵清景炁其色青黃白,凝成中央天境,號玻黎答和天,此天中陽之炁,主中元黃庭宮,帝真冲和之炁,降神布炁,堅固形質,生於人道。

  青靈扇八極

  東方始老乃發生之地,故扇動八極世界,八極,乃四正四維是也,八卦,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門,開休生傷杜景死驚。

  皷輪三華城

  三華,神炁精也,城者,三華所居之地,青靈之炁鼓動發生意也,輪,舌神名,言人皷動舌根,攪取華池津液,灌溉三田。

  披此胞胎結,

  披,一云拔,《生神章》云:斬伐胞樹一滯,此意亦同,披,拂也,解也,解其胞胎結習之根也。《生神章經》云:胎結解根,即此義爾。

  七祖受福生。

  九玄七祖受此福惠而得生天,受用快樂,若能精進,修持不輟,升無色天,登不退轉地,竟陟上真大羅三境侍臣之位。

  宿對滅五道,

  《生神章》云:對盡大運通之,對除其宿昔之仇,對消滅五道凶惡之事。五道者,地獄、餓鬼、畜生、脩羅、禽蟲等,難得出離。

  常守帝一營。

  茅山於此分作兩章,雌一雄一帝一謂之三一之道,今惟守帝一營寨,蓋尊大洞帝一也,藏教有雌一經雄一經。

  公子執五符,

  左无英公子玄元叔字合符,乘東方九陽生炁,執把五靈之符,發育萬物,招集肝臟中九魂神,流布天下,人道生矣。

  太一居紫房。

  太一在頭,即紫戶也,人身中皆有金樓玉室紫戶瓊宮,紫戶者,泥丸之別室也,太一君居之,掌管列仙得道之籍。

  三合地戶下,

  三炁合德,三合成音,以生炁合於下元宮,地戶下是死戶也,乾為天門,巽為地戶,即下田是也,已於輔衛地戶下註。

  拔命玉帝宮。

  以人合生之命脉,拔出躋之於玉帝宮,在頭上腦中是也,玉京山有玉帝宮,上元所主,天仙所居,修道作善,人方到此。

  少女郁墨子,

  斗中真仙在人心中,主掌壽夭貧富,亦雌一之神也,乃仙女之屬,先天之真炁,能助天地而育萬物,體大道贊萬化。

  衛兆七炁窗。

  衛兆,乃道人自稱,曰小兆臣某甲也,七炁窗者,七竅心也,比喻窗牖,取其明朗,即八窗玲瓏之謂,是皆善譬巧喻也。

  拘制盟血液,

  九元真男名拘制守,左耳下通於心,心主生血并液,拘制而盟誓之,使之不得為血炁所勝,邪炁相乘,咸歸正大爾。

  盈滿五臟充。

  人能精煉至真,不為色慾所損,則津血炁液,盈滿五臟六腑、三百六十骨節之間,充積強壯,顏貌悅悍,壽等松樁。

  十真登紫房,

  一云黃房,非也,紫房在腦中。十真,乃十華真人,自下而上升於紫房,即腦中明堂宮是也,見下卷太玄九炁上玄契。

  帝子化金仙。

  皇一之魂上歸字帝子,金者以庚辛白虎煉成還丹,餌之則變化炁質為金玉,故後章云:骨肉金玉,實此之謂也。

  白玉飛符招,

  白玉玉京飛符,見招至人,得此脫胎換鼎,飛化自然。《生神章》云:慶此嬰兒蛻,此十月胎完而生人之道,神仙脫胎也。

  引升龍臺天。

  相引上升龍臺之天,龍臺即龍變梵度天,言變化不測之謂也。如軒轅黃帝千口白日駕龍車而登天,晋代許旌陽輩,是皆乘龍駕雲上朝玉清,具在方冊,昭昭可考,乃自己陰陽二炁所化,成雲成龍乘駕而去,非由外來也。《玄契》所謂變化自然,但教十月聖胎完全,便可脫胎神化,命宗煉金丹,十月功圓為了當,性宗務參機,忽然於一言之下大徹大悟,便是了當,至於鈍根,三二十年不得悟道者,二者有頓漸之分,志於道者,不可不兼有也。或謂道不足學,其不知三教本歸一揆,亦必極其至善之地方止,道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視不得見,聽不得聞。釋曰:圓覺真如,與生俱生,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儒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此三教聖人之體也。道曰:真常應物,常應常静。釋曰:圓陀陀,光爍爍,活潑潑,赤洒洒。儒曰: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此三教聖人之用也。釋無我無人,儒毋固毋我,是皆至當歸一之語,何滯而不通,何遠而不致,欲求最上乘者,當留意于此,不可執殺賺人性命也。

  右件玉章天篆計九十字,上鎮玄明恭華天,下統第三壘帝德君。

  《玄契》曰:誦之十遍,于形中元命結帝一真人,九和十合,體自洞真,能召制十方,御元回靈,萬炁成真,合德冥慧,玄玄無邊,變化自然。至此修行,名曰玄關,亦曰玄會,六度十回,功滿道備,位登仙公,初心十信,次興十善,次發十華,次成十德,漸進十仙,遂化十真,六位已陞,妙行大全,形神炁煉,號曰真人。十信、十善、十華、十德、十仙、十真,謂之六位入眾妙門。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之四

  ● 『二炁』,疑當作『三炁』。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註卷之五

  東蜀蓬萊山中陽子衛琪註

  道言:爾時

  此卷以六根并性命、精血、津液、手足等修證妙行,若六根清净,不墮酆都六洞。所謂六洞者,紂絕陰天,泰殺諒事宗天,明晨耐犯武城天,恬照罪炁天,宗靈七非天,敢司連宛屢天。性命清净,不墮五嶽地獄,精血清净,不墮水府地獄,手足清净,不墮九幽一十八獄,津液清净,能生無英、白元、太一、司命、桃康等五神,共得十通妙行。《文昌大洞經》行於蜀者久矣,而蜀本尚有訛舛,蓋自來無人考驗諸實而板行之,字經三寫,鳥焉成馬,且如經首,道言爾時四字,乃玉宸道君所叙,當時天王說經,如此起發因緣,亦猶佛經如是我聞,《論語》子曰之類是也。故不可缺略,當添置之。琪寧受專擅之責,成全經旨。凡經皆有叙分,正宗分,流通分。舊本無此四字,是無叙分,當以道言已下為叙分,三十六章為正宗分,結經為流通分,且此經行於蜀何也?蓋元皇帝君始生於昊會,即姑蘇是也,獲受此經而證果為蜀神,仍將此經開化人天。元皇再生於丁未,帝命為南斗陽官,乃注生之司也,於是祈嗣者多禱焉,始知文昌即南昌也,詮德鈞物長養之職。按史記,景德末,樂學士為西京留臺御史,忽夢一人具冠服,稱帝命來召,樂遂往,俄見官闕壯麗,因問使者,曰此帝所也,既陞見,帝謂曰:汝主求嗣,吾為擇之,少頃,選一人至,帝曰:中原求嗣,汝往勿辭,其人頓首求免者三,帝曰:往哉!傍拱立者曰:此南昌赤腳仙李守微也,明年果生仁宗,是知文昌為嗣禄之司者明矣。此經每句主一事,人能行得一句,亦可作上仙,況全帙持誦,豈無報應乎。夫今世,有為黃冠,至老死不知有《文昌大洞經》之名者,有見經中不言善惡報應之說而束之高閣者,有心雖好誦而不知義理者,且善惡報應未嘗不言,謂如拔出五苦毒,超形過始青,若無罪安到五苦,若無福安到始青,如此等類不少,其他諸經皆曰誦持是經,是經者其意果安在哉、蓋是經者指此心而為言也,若人不能謹持此心;欺謾恣縱,放僻邪侈,干犯非理,生則致於惡疾狴牢,死則委之溝壑蠅納,天地鬼神奚暇置之阿鼻無間以逐逐於考掠哉!佛書云: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傳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豈非善惡報應哉!今將經驗比附於此,庶幾覽者起敬信心,逐一修習,以期登十仙門。若根器淺薄,亦得明了前境作尸解之道,尸解有五,水解者投水,火解者自焚,金解受刃,木解倚樹化,土解鑽山入石,玄女有修五解法可脫大難,避陰追遁他所,投胎奪舍。

  元始天王眉放青毫,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觀三教祖師垂世立教,未嘗偏執,而人強自分別,曰釋氏主性,道家主命,儒家主理,殊不知三者一而已,釋迦說法,眉放白毫,元始說法,眉放青毫,兩聖人示現相好,豈異致耶!蓋白毫西方金炁,雖是表性,命在其中,青毫東方陽炁,雖是表命,性在其中,性命之道相因以成人。《中庸》不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上天賦與我者命也,我禀受而生者性也,凡言性,則命在其中,言命,則性在其中,故此中卷七章云:性命宗本堅,性命果何物也?以性言之,則曰仁義禮智,而四端五典,萬物萬事之理,無不統於其間;以命言之,則曰元亨利貞,四時五行、庶類萬化,莫不由是而出。此天理之灼然,而人以私欲蔽之,而不能克復本源之清净,故聖人因人所稟賦而修明品節,垂世立教,俾人盡至誠之道,則本來面目復見于前,所謂惟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至於參天地,贊化育,如示諸掌。或曰:子註道經而引佛經儒書,得無過乎?琪曰:三教聖人,本以匡救人惡,欲人皆歸善道而已。故曰: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如人入城,必由其門,至於長府則一也,門戶雖異,所致不殊,若人各極其志,何往不可耶!琪是以將典誥會同而釋之,奚罪焉!

  頂旋紫炁,萬華寶蓋,浮羅覆形,

  紫炁者,陰陽二炁合成為紫,以此示命元也,紫炁之中,化成萬華寶蓋,覆廕法身,人之頭上,亦有華蓋而自不見也,經云:紫雲覆黃老,是為三寶君,正謂此矣。人能修道,則鬼神莫能窺其際,唯見紅光勃勃射目。

  玉光金霞,紆絢晃曜。

  如玉之光輝,金之霞彩,紆絢晃曜,爍射天人之眼目,如十七帝光是也,皆自身中出。

  玉宸道君,太玄道父,稽首顒竚,願聽洞章。

  洞經題下有太玄道父牛孳先生集,至此方見玉宸道君太玄道父,玉宸乃靈寶太玄,人或以為太上,余亦疑之。正釋此,向夢故家廳事前群牛,又一牯見觸余,以杖禦之,中其左目,牛足著吾臉,予咬得一趾,驚寤。一日,偶見《實錄》云:太上八十二化身為玄武,號太玄,又《仙降》曰,牛者玄武之精,方憶《禮記》,牛曰一元太武,因知太玄牛孳乃玄帝也,前夢無虛。玄帝生於黃帝時上天開皇初劫,紫雲元年歲甲午三月三日,《真武經》云:甲辰,誤。至十五歲,童子學道修行,四十二年飛升於紫雲,五十七歲庚寅九月九日也,拜太玄元帥,永鎮北方。至上天龍漢二劫,殷紂無道,魔鬼流行,傷害生靈,毒炁上衝,元始命之收捕,有功,令復坎位,拜鎮天玄武大將軍。後於上天真化三年即嘉祐二年也,三清委玉帝考功,三官四聖位當亞於天帝,下翰林修撰玉冊,拜太玄為玄天上帝,因知此經在拜太玄時重出,本一百二十巷,太玄集此三十六章,亦三十六部尊經之祖,以便修習,亦猶《大度人經》上品妙首無異。顒竚者,仰望也,誠敬而已矣,願聽者,俯聽也,整齊嚴肅,主一無適,惟恐禮貌之不恭,俯仰之失節,所謂齊莊中正足以有臨也,道父之心,推己及人,所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豈不忻忻然有喜色而嘯詠哉。此下以六根并六洞宮順取,庶不紊亂大旨。

  元始天王怡然嘯詠曰:文昌大洞玉章第十一,眼根洞觀,道眼始通。乙未、丙申、明夷、家人。

  叙經,乃玉宸道君所叙經之因由緣起,謂之叙分;正經,元始天王所宣珠光之音,謂之正宗分;結經,亦道君結括一經之旨,謂之流通分。

  皇上超無景,

  眼之於色,為業甚大,眼見心欲,心動神疲,是以五臟之神,皆從眼漏,為第一根,眼竅通心,心乃神宅,眼既見,心必動也。皇者,大也,上者,高也,言道之大而高超,出乎無色之界,無色無光,謂之無景,經中景字三卷,共二十八字,八景運常寧,八景齊洞陽,八景照泥丸,太清八景觀,四句同義。洞明光景中,太一景中王,携此景中人,炁出華景中,常保景化內,一義。太極元景王,太素拂眇景,赤景翳逸寥,洞景寄神通,太極玄景童,羽景太無庭,金闕上景炁,混一玉景炁,晨中黃景炁,同類。皇上超無景,太虛空無景,一類。乘景晨中暉,駕景登絕霄,一類。帝一上景朗,朗生帝景● 二元上景衢,一類。八真合景君,千景併生矜,一類。三天焕九景,義別,字雖同而義各異。有以車輿冠服講者,有以旌珮節幢論者,有以光景炁色辮者,有以神真名字說者,諸經傳中,有景晨明霞之冠、之服、之節、之輿,不知其為物何如也,而以琪意度之,便如今時官,貴有七寶冠帽束帶鞍轡之類是也,《玉皇經》九霞流景,飛雲玉輿,同,今無景者,無色也,人能收視內觀,自到虛無自然境界。

  輪轉九曜停。

  一云九曜生,必誤,如日月停景、璇璣不行之謂也。人之一炁,在乎鴻濛混沌之始,而不能存育,以眼根所漏,今則既知而修,即超出無色之界,故漩璣玉衡一時停輪,以俟兆之所證也。在天則運轉機軸,以九炁化育天地萬物,惟北斗七元日夜循環,所謂漩璣玉衡以齊七政,在心則有七元運用,與天之九元同此不息之機也。是故為人終日乾乾,自強其志,以應天機也,曜者眼神明曜,眼光一定,則九竅俱息矣,詩云:子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同義。

  迴風混帝心,

  帝心,即道心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蓋心之為物,湛净虛明,如鑑之空,衡之平,所以為一身之主,包萬理,應萬事,雖鬼神有不能窺其際者,一動一息,莫不繫於其間,所以《大學》之道在正其心也。《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人以物慾障其心目,不能見天地之化,故聖人立教,收視反聽,黜 聰明、離聖智為急務,若能存其心,養其性,則天地萬物森然見前。《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人能寡欲,則得顏子坐忘之心齋,故聖人洗心退藏於密,欲道成也。此章以眼根修證,蓋眼有數說,佛經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蓋肉眼者,凡夫也,世人云俗眼是也。佛眼即道眼也,以常人之情,以俗眼觀天地,真人以道眼觀天地,道眼何在?必曰一心也,內而有五臟六腑,以膚體隔絕,外而有五運六炁,以天地隔絕,若俗眼觀之,皆不得見也,若以道眼觀之,則徹視表裏,九天之外,塵芥之微,無不洞燭也。回風混合者,天地之炁相交,以成帝一真道三昧帝心也,人亦如之,以津為龍,以無為虎,運轉之道,在此二物。《易》曰: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理相近也。後九章云:帝心大玄通。昔俞靈璝,河間人,受習大洞回風混合之道,一行二十年,坐見天下事,然自晦不為異,貌常若三十許,衣弊自若,人或問遠年近日事,對如目擊,人敬之,且曰偶然耳,非所知也,口不絕誦《大洞經》,或絕粒而飲酒,後忽登仙,是得回風帝心焉,人以雙目回光返照,則真炁.隨而聚於元宮,謂之回風混合。

  八景運常寧。

  一云八炁,非也。以心為天,以腎為地,心腎相去八寸四分,天地相去八萬四千里,神風橐籥,故天地安鎮,人以真炁運動,故身體長寧。人之三部八景,自尾閭至百會,三節為一關,三八二十四節,以應二十四炁。上部八景:腦神覺元子,字道都;髮神玄文華,字道衡;皮膚神通眾仲,字道連;目神虛監生,字道重;項髓神靈模蓋,字道周;膂神益歷輔,字道柱;鼻神沖龍玉,字道微;舌神始梁峙,字道岐。中部八景:喉神百流放,字道通;肺神素靈生,字道平;心神焕陽昌,字道明;肝神開君童,字道青;膽神龍德拘,字道放;左腎神春元真,字道卿;右腎神象地無,字道生;脾神寶元全,字道騫。下部八景:胃神同朱育,字道辰;窮腸中神兆騰康,字道還;大小腸神蓬送留,字道廚;胴中神受亨勃,字道靈;胸膈中神廣瑛宅,字道仲;兩脅神辟假馬,字道成;左陰右陽中神扶留起,字道圭;右陰左陽中神苞表明,字道生。在人常以紫河車搬運真精之炁,上升泥九也,常,久也,寧,安也,使身體常安也。或曰八景八門,即遁甲所運也,昔施存事黃盧子,得《三皇內文》,乃八門遁甲,能行遁變化景之法,役御虎豹,晋永康元年四月七日乘豹登天,號冲和見素真人,乃八景明驗。

  廣霞參神天,

  天神一萬八千,人神一萬八千,共三萬六千,同理陰陽造化者也。《詩》云:神之格思。按青城丈人說,髮為青城君,頭為三台君,兩眉為紫極君,兩目為玄爽君,左耳為聰明君,右耳為决明君,鼻為天妙戶君,口為牙門君,唇為玉戶君,齒為二十八極元士君,咽為校尉君,喉為九卿君,肝為絳宮君,肺為華蓋君,膽長命君,心為丹田君,脉為紫帛君,胃為太倉君,脾為黃庭君,左腎為玄妙君,右腎為玄元君,大腸為食母君,小腸為導引君,腹為太道君,三焦為玄老君,左足為雷電君,右足為雲炁君,凡三十六生炁君,皆應於一身,通身相體,同滋識用。《易》云:陰陽不測之謂神,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又曰:神無方,《陰符》云: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而所以神也。蓋神之為物,惟意所主,故廣大之雲霞參謁神天,亦名谷神不死,蓋泥九為百神聚會之所,人身之神相聚會合於此,其聚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然神用藏於視聽,若不從眼耳之漏,則方可凝集也,故《度人經》云:下鎮人身泥丸絳宮,中理五炁混合百神是也,人身與天地無異,同此神炁。

  五帝散日精。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日月星辰繫焉,蓋神天之上有日月,如人之頭有眼目。五帝,見上卷長保五帝城注,並同,此卷第三章云:日中開五暉,正與此句同義,蓋五帝者、青帝護魂,白帝侍魄,赤帝養炁,黑帝通血,黃帝中主,乃五行之炁。天有五星,地有五嶽,人有五臟,上下相應,但人恣一情之慾,如喜怒哀樂動之於中,發之於外,則本方之鬼神,十目十手之指視,是其所以,灾祥禍福,莫不相應而至,所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日精月華,若人服之,能令面色光澤,身體強壯,所以上卷云:慶炁育五雲,五炁結十方,五靈度符籍,盈滿五臟充,五老輔玉根。此卷云:血凝五華平,日中開五暉,五臟植玉根,俯仰邀五靈,五神回孩嬰,舐煉五芽珠,拔出五苦毒,兆有五符籍,魄伏五道密,五符閉地結,五符編紫房,五籍標圓庭,逡巡五老翁。下卷云:五辰號發紐,嚥沬生五芽,斂神保五籍,混合五日房,五道秀金華,五老變孩蒙,太張上五符,五臟暎清夷,五魔伐六陰,五炁理中頜,五道焕三天,五老飛玉耕,五嶽應命到,五嶽啟靈戶,五嶽一來庭,五雲鬱絕空,五老揮絳華,左把五符籍。如此等類,皆五行之炁,流通於三才中,為剋化生育之本,散日精者布陽和之炁,參贊造化發育萬物也,人常以日精之炁條理五臟,保合太和,所謂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也,五臟和則五典備,不為五神所劾,五嶽所按,五星所照,五帝所奏,則五籍改注,豈有五運五道五苦之拘束哉!君子所不可及者,惟人之所不見乎!

  液逸玄中膜,

  逸字七處,逸宅,壽逸,逸紫,空逸,绿逸,上清逸。寥,安也,樂也,天地以水運轉,循環無窮,故不朽壞,人以津液流灌五臟,是以不死,若津液一乾,神無所滋,形必壞滅。玄中膜,是北方之水幽在一層之內,人身中腎水亦在脂膜之內,津液血炁常使充滿,灌溉滋潤,則身體強壯,顏貌光澤。

  血凝五華平。

  紫绿緋華,非正色,皆為外物,雖目擊華嚴富貴,天堂快樂,亦不足戀於心,五華者,青華、丹華、素華、玄華、黃華,言內自有華色,人以血炁滋養五臟,則玄珠自生,《黃庭》云:灌溉五華植靈根。五華既凝,化為四靈,備守中央。豫章道士蕭惟億字勉之,雲遊至江州廬山祥符觀,喜幽勝而樓焉,日誦《大洞經》,忽暝目見四靈備衛,遂大驚悟,由是神采頓異,出言非常,忽自能詩,年九十餘,而白髮反黑,步履如飛,淳炁中辭眾坐化,有徐欽鄰師事惟億,後亦坐逝去。

  體寶圓珠暎。

  《大洞仙經》之號曰蒼胡頡寶,而上中二卷不見,至下卷方顯言之。寶與珠一也,即身中一粒金丹是也,謂之摩尼寶珠,又曰黍米珠,玄珠,明窗塵還丹,神丹,玉壺丹,紫金丹,金液還丹,刀圭大藥,聖胎嬰兒,千名萬號,不一而足,大非外料金石草木之比。蓋以自己神水華池、金晶玉液、朱砂水銀、真鉛真汞、龍肝鳳髓、姹女嬰兒,修合煅煉之所成也。故上卷云:秀朗太寶輝,上館雲珠內,中卷云:舐煉五芽珠,寄頗携運珠,下卷云:領玄蒼胡珠,友寶赤炁王,蒼胡頜光華,日中一運珠,洞焕圓珠藹,皆此義也。儒書所謂天地未判,形如雞子,寶之一字豈苟得,貴能應用無窮,隨心所欲,無往不備。至如世間亦有如意寶,人之所求,悉如其心,魏王有珠,前後照十二乘,隨侯之珠,卞和之璞,為世所珍,況天上人間,天堂佛國,龍宮海藏,豈無至真至貴之寶。今元始寶珠有二,《度人經》云:元始於大浮黎土虛空之中,懸一寶珠,大如黍米,元始先登,真仙後從,皆入珠口,不知所在。由此言之,珠雖小而容眾甚多,何哉?釋氏所謂芥子納須彌,微塵之中亦有剎土,蝸角之上能戰蠻觸,朱子所謂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善財樓閣,皆見彌勒,無量珍寶,以為莊嚴,及其一悟正覺,向來富貴皆在普賢身上毫竅之中,維摩丈室能容三萬二千獅子座,《玉皇經》云:十方天宮皆有上帝應化法身,說法既畢,俱復一體,何小大之不一,分合之有異耶!所謂散之彌滿六虛,斂之則不盈一掬,前輩謂看一部《華嚴經》,不如看《周易》一箇艮卦,誠如是也,蓋人收斂真元,寂然不動,則天地萬物森羅在前。《老子》云:致虛極,守静驚,萬物並作。微塵可以包乾象,一真可以應萬方,六合之大不足以容其身,一芥之微尤可以騁其游耳。此寶珠,一曰蒼胡頡,一曰圓覺,一曰如意輪,又曰圓如金彈,色同朱橘,皆諸聖強名托象,無非化導未悟,魚兔既獲,當捨筌蹄而不用。

  流耀瑩兆形。

  道不遠人,常引伐柯之誚,人能弘道,當存責己之規,有諸己而後求諸人,有諸內則必形諸外,所以發輝流彩,瑩徹一身,所謂見於面盎於背,濳雖伏矣,亦孔之昭也。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如此,人能以道自重,潔己避地,晦迹韜光,不求人知而人自知,不欲人見而人自見,可謂盛德。

  號為壽逸阜,

  壽逸阜,日精之名。人身中,精神光彩,自然享壽,釋云:若有人我眾生壽者,即非菩薩,大率壽非人間之壽也。人生百歲,七十者稀,何名為壽?若以此等見識,安知本來亘古歷劫不壞之壽相哉,此壽相充塞天地,量等乾坤,與萬物均齊,與眾生同體,露堂堂,赤洒洒,豈有限數拘束哉!

  亦曰澄源亭。

  欲升高必自下,欲登阜必自原,亦左右二眼之分,澄源亭,月帝之名,源澄而流清也,亭,古文如樓臺,諸仙所安集也。

  俱滅三惡機,

  三惡者,貪嗔癡是也,人能斷此,則不墮三惡道,得見三寶天君。機者,動之微,吉凶悔吝繫乎此也,所以君子見機而作,不俟終日也。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此三者,極陰之地,難復人身也,故修煉純陽以滅其機軸,經云:請滅三惡,斬絕地根,同。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自然滅惡機也。

  啟籍登大明。

  大明者,明四目也,一云太明,非也。坎水永隔於離明正照之境,故聖人南面而正天下,玉帝所居通明大殿,故人登仙,開示仙籍注名,然後朝謁玉帝也。後云:捧籍登大明,此則喻人以明明德為上,自己德性明白,不為色慾所蔽,即為大明之人,為賢聖,為真仙,皆欲不昧靈性為自任。

  令我保仙真,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盈天地之間者惟萬物,萬物之中,最靈者莫若人,而不能修省其身,以致墮三惡道。以《大洞仙經》修煉,至此方且滅其機,而登大明保仙真矣。一云使子保仙真,上之諭下云使子,下之告上云令我,兩皆不妨大義。保我自己之真炁,為仙須要自保,人不能保我也。

  仙綬披绿青。

  玉帝賜青紫之綬,使兆披服以朝謁,謂之選仙舉進士,亦如人間登第,先授青衫,下章云:披朱中绿霞同,皆仙衣也。

  解禍冥途中,

  既已登仙籍,則禍沈九地之下冥冥之途矣,人間得官,則封妻廕子,榮庇族屬,為一時之榮,人能冲虛,豈不貴重哉!

  超福晨上靈。

  諸法官能斷决疑異,雖無所養,死為陰鬼,取為陰官,四十九年一轉,人皆如之,若能內外交養,福慧雙修,即證仙道,以自己之真靈,受福於景晨之上,快樂逍遙矣。凡晨一十一字,天晨金霄遊,太陽化三晨,晨中黃景炁,高晨暎上清,乘景晨中暉,七晨回帝席,玉戶暎晨霞,超福晨上靈,併羽月中晨,晨登廣靈堂,晨登天老室,不可以一槩論,當隨經義解釋。人不能閱藏教,而據他人所傳之本,而擅自更改經典者,愚懼其冥責莫逃,豈可不戒之慎之焉。

  度世登玉鄉,

  過度劫塵,登入玉鄉,玉比溫和也,太陽道境無炎寒之苦,四時如春炁之和,故曰玉鄉大羅,無日月故無晝夜寒暑。

  累祖返胎嬰。

  累世之祖禰玄曾,反胎更生,皆變嬰兄之形,謂之大洞帝尊示現人,或以為不載禍福,既無罪,何用救拔,為此經拔度者一十六處,可見念念在乎玄曾祖禰升度,方許己度,天王之用心至矣哉!今鑽類于此:南拔七祖根,七祖積尸結,七祖絕滯塞,七祖返胎仙,七祖斷玄滯,七祖散積滯,七祖生福堂,解結生七祖,七玄登朱官,七玄離幽肩,散禍寧九玄,九玄解重結,西解累劫凶,累祖返胎嬰,累祖落克名,此等即《度人經》五苦八難、七祖升遷、魂度朱陵也。又曰:為上世亡魂斷地逮役,人欲求仙道,當令身心清净,清净者,無染無著,不增不减,自己清净,可作功德,感動天地,超拔祖先,廣度群有,然後自度己身,則無愧矣。

  洞觀無礙空,

  洞者,通也,即十通妙行也,以俗眼為觀,平聲,以心目內觀,去聲,上視九天,下視九地。中卷十章謂之十洞,此大洞之標題也,洞觀無礙空,洞微無障玄,洞空清净玄,洞虛清净和,洞靈清净行,洞真清净身,洞玄清净光,洞源清净光,洞明清净光,洞清冥智慧,謂之十大洞,妙行妙果圓滿。

  始通生因明。

  《易》曰: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往月來則寒暑生,人無日月則道理不見,天無日月則冥冥長夜,故明字以日月二字合成,道眼始通,無所不見,雖纖塵如秋毫之末,無所逃遁。經云:聖日聖月照耀金庭,又曰:聖人以日月合其明,大人者內明而外暗,常人內暗而外明,故隨事物轉移。

  驪珠湛方瞳,

  聖人方瞳,舜有重瞳,言人道眼始通,如驪龍頷下之珠,明瑩透徹,若了達之士,通身手眼,觸著磕著何啻千手大悲。

  內外洞照清。

  表裏洞燭,清净無障,是天與其鑑也,人能修大洞之道,仰觀九天之上,俯察九地之下,萬事萬物之理,秋毫無所隱漏,大洞金丹,須採鉛汞,古云:潭底日紅陰怪滅,鉛為陽炁山頭月,白藥苗新,汞為陽精,以陽歸陽,則雙目如金星,能通乎晝夜之道,日用左目,夜用右目,以代日月之明也。

  右件玉章天篆一百二十字,上鎮曜明宗飄天,下統第三壘帝德君。

  《玄契》曰:真人得洞觀清净,道眼始通,無障無礙,內外洞明,照見一切,能斬酆都山紂絕陰天宮惡根,地根魔籍鬼帳,常以天花飛香供養元始天王,元始天王,即我歷劫不壞元神,非由外有。散花飛香,進登人仙。中卷十仙,即胞胎魂魄靈元華嶽藏府元命是也,自一月生胞次第生長,已至轉入十仙門,已於中卷意根妙行全十真下注,法人必難省,今於修真書中取十仙以益之,人仙者,壽至百歲已上者,歷見人之世數,如老子九百歲、彭祖八百歲之類是也。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十二,耳根洞徹,聖耳梵通。丁酉、戊戌、睽、塞。

  玉晨九天司,

  耳根者,但聞音聲,感動靈明,隨聲旋轉,為善為惡,頃刻有異,毫釐之差,千里之謬,所以舜好問好察,禹聞善言,盜跖喜聞為惡,紂樂聞音聲,皆耳之聽。昔有僧坐禪,有鴉噪其上,或問曰:聞乎?僧曰不聞,曰:何故不聞?曰:聞中不聞。以此觀之,聞亦未嘗不聞,但不留之於心。玉宸靈寶在九天之上,九天有三,自一炁生三炁,是為三寶,三炁生九炁,是為九天,乃生神之天,謂鬱單無量天之類是,又有八梵九天,始青天,太青天,始丹天,大丹天,始素天,太素天,始玄天,太玄天,大梵天,亦謂之九天。又曰:高上神霄。南極長生大帝,東極青華大帝,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九天雷祖大帝,上清紫微碧玉宮太一大天帝,六天洞淵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韓君丈人九天採訪真君● ,是為神霄九宸,掌生殺之權,發號施令,雷動風馳,故萬物莫不由此而成始而成終也,所以玉宸道君主之,在人中院。

  太上大道君。

  道君者,有道之君也,昔靈寶降生為西那國王,天下太平,百姓稱之曰有道,道者蹈也,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皆明德新民之事,自家及國,以至天下,皆能上行下效。《老子》曰:修之身,其德乃真,至天下之普。《中庸》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修齊治平。天下之大事,豈不由修身正心誠意,然後可以平治天下乎!然有道之士,務在濟世利人,桀紂無道,百姓罹禍,周文商湯拯民於水火之中,為解倒懸之苦,後世歌之為有道之君。

  常保景化內

  《玉經》:天子王侯得奉之者,致國太平,故富國安民,強兵戰勝,外無寇盜之撓,永保社稷。持誦是經,專為國王帝主君臣父子安鎮國土,保天長存,喻人精炁充滿,身體強壯,無有邪炁所侵,自保壽康,故保持光景造化之內,毋使失墜,毋令外邪亂其至道,敗其靈根,盜其至寶。可保景化。

  九回鏡中清。

  九和十合如鏡之清明,洞見事物,《玉皇經》云:敗其靈根,盜其至寶,蓋不能得保守景化也,以致鑑不空而衡不平矣。昔陳與明得明鏡之道,修鍊十八年,以晋太康元年三月初一日飛升。又太康中,新野先生鄉人張如珍,遇神人降於室,傳明鏡洞鑑之道,曰夫燭物理者天也,鑑物形者道也,天之道以清,鏡之道以明,審而無差,形定於此,物應于彼,故川嶽之狀,鬼神之情,無所逃而隱也。天以清而容萬有,水以澄而鑑眾形,若夫天清鏡明,澄心静神,而得內外洞徹,則至道成矣。倘外役於物,而內勞於神,心神昏濁,不能澄清,則去道遠矣。此法吾受之於長桑公子,長桑公子受之於太清天帝,子若修之,能洞達玄通,遐照八極。夫洞真法中有四規之道,依四時而行,亦與此同。體古人所謂虛其室,白自生,定其心,道自成,信矣哉!如珍修之九年,徹見千里,無一物可隱,以梁天鎰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飛升,號全真達道真人,此乃九回鏡中清之旨趣焉。此經一句主一事,若人行得一句,即與道合真而為至人也。又有李士寧軒轅鏡之說,具在別傳。

  解帶玉暎室,

  玉暎室,乃上清玉宸宮,在人中脘,神室既解結滯,則如玉之輝映,《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乎屋漏,恐懼乎其所不聞。

  乘素入四明。

  素,空也,耳之於聲也,乘空素而達四聰,肺都童子素明字無英,明者日月交合而成字,始制文字者,其知造化乎。

  携提日中王,

  日中司命接生君,字道靈,携提者,不暫捨也。凡言日者十句:混合五日房,三日暎玄敷,日中一運珠,日為三矜交,五帝散日精,日中司命童,日中開五暉,混化啟明日,飛霞散天日,海日自東生之類,日中真靈乃太陽之精,在人則坎中之陽,兩腎問一點明瑩者,日中王也,以子時建生。

  併羽月中晨。

  兩耳分陰陽,故有日中王月中晨,如祖天師鬱儀結璘之真訣,皆主宰日月之神也,携提併羽者,欲常提省接連不昏聵也,昔陳先生與楊太初遇真人聶紹元傳二景高奔之法,後得道飛升。《古詩》曰;聖人奪得造化意,手搏日月安爐裏,微微騰倒天地精,攢簇陰陽走神鬼。又曰:若人間我修行法,遙指天邊日月輪。又曰:日月交合時,便是生身處,本來面目真,勸君勤照顧。經云:聖日聖月照耀金庭,日月合璧,乃月晦夜交合也,內丹於此下乎修合。

  太一召天魔,

  上卷略釋之,太一乃水精元之炁所化,天地之先,一數生水以成象,人生之前,一炁之精感化而成形,非水無以立天地,非精炁無以立人身。《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萬物得一以生。所以太一為萬神之宗主,故能執符以召制六天大魔。《大洞經》中,凡言太一者有十,如上卷太一務命根,太一居紫房,中卷太一召天魔,携提太一真,下卷太一上元炁,太一儔丘蘭,太一楊威明,上携女太一,羽節命太一,太一景中王等。是太一之神,於五神中併而為一,是故五臟皆有太一,亦猶天地之間無處無水也,在大道中,謂之太一天尊,諸天謂之太一帝君,九天之中謂之碧玉宮太一大天帝,專主水事,斗中謂之太一,五福諸地謂之太一尊神,雌一女真謂之太一元君,在人謂之太一之神,隨處莫不皆有。太一居人腦中,人有罪福,小則太一簡閱奏帝,大則三尸奏事,重則三官鼓筆,所以太一乃人神之領袖也,得一則萬事畢。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人得一而生,既已生矣,復能守一,則此道大明,及至成全,一亦何在,識者宜盡.心焉。僧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丹經》云:既至成時一也無,蓋欲人無所執著,欲求魚兔,須藉筌蹄,魚兔既獲,筌蹄可捨。又云:過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船,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帝君較萬精。

  帝君,一名七靈,一名逢凌梵,常守人兩眉之上,執符把籙,攝召六天大魔。《金書》云:太一執符,帝君品命,即此二真也。

  拔遏死積炁,

  《小救苦經》云:祥煙塞死戶,蓋魔王檢較鬼精,遏塞死戶,保舉仙人也。《生神章》云:元君遏死戶是也。以此為生生之命根。

  越度仙黃庭。

  黃庭,中央仙庭,四方八面朝此,在人脾胃,主管穀府,有神曰黃寧童,消散尅化以滋養四靈,故越此庭則立三關已。

  帝立三關上,

  三關,天地水,亦天地人,上關泥九,中關絳宮,下關炁海。亦曰三要,在易為三極之道,《黃庭》云:三關之中精炁神是也。

  八風舞神兵。

  《莊子》曰:汝聞天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入則;八風,八方神炁也,四正四維皆起思風和暢,則千真萬聖懽慶鼓舞,人身之炁暢快,則萬神怡然;炁一不和,脉一不調,則人神悲泣,人神悲泣,則將離去身體,神離炁絕,人將死滅,可不慎歟。即上開八門飛天法輪運轉精炁也。

  左抱福醴液,

  福醴,香美之酒,亦曰瓊漿玉液,蓋一身之炁液,灌溉本源本根者腎也,腎炁上通於耳,兩腎居下,而腎之門戶在上,所以下實則上聽聰。福醴亦謂之水銀,神水、木液、黑龜精、赤鳳髓、金液、金華、玉池、金精、鉛汞,皆丹料之異名也,惜精以養炁,惜炁以養神,惜神以養虛,大洞之道備矣。

  右提慶元瓶。

  慶元瓶者,謂之玉池,華池、偃月爐,懸胎鼎,玄門、牝戶、黃庭、真土、金鼎,皆丹房之器皿也,二者缺一不可,故丹道成矣。

  洞微無障玄,

  洞聽隱微無有障礙,蓋洞微者,乃聖耳通之妙果妙行,此即六通之一也,人能修習,可洞聞九天之外,九地之下。

  梵通生虛明。

  虛明者,心也,自誠明謂之性,心者性之宅,得誠明之性,自然視思明、聽思聰,梵通是聖耳,無所不聞,無音聲可逃也。

  貫顙聞十方,

  顙,額也,上窮圓頂,下盡方輿,無不洞達也,十方,四正四維上下共十方,蓋自己梵通虛明,普徹上下四方,無不洞聞。

  豁落一切聲。

  一切大小音聲,豁落響徹,不逃聰聽,蓋同聲相應,無往而不聞也,如聾聵者,疾雷震山而弗知,豈可容易回其本性哉!人能六根六塵悉皆清静,即能運六神通,得大自在,耳根在腎,多以色慾撼搖,精炁耗散,早致聾聵,須仗大洞招真致靈,返回神明,宣通開導,復全本體,方證洞微妙行。

  右件玉章天篆一百字,上鎮竺落皇笳天,下統第三壘帝德君。

  《玄契》曰:真人得洞微清净,聖耳梵通,無礙無障,內外虛明,聞一切音聲,能斬酆都山泰殺諒事宗天宮惡根地根魔籍鬼帳,常以丹果供養元始天王,結帶生核,進登鬼仙。鬼仙者,人死而英靈不昧,焄蒿悽愴昭明,能禍福於人,如今天下州縣城隍土地、關羽、張飛之類是。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之五

  ● 疑此處脫一字。

  ● 此句疑有舛脫。

  ● 此處字有舛誤,所引出《注子□齊物論》,原文為:『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之六

  東蜀蓬萊山中陽子衛琪註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十三,鼻根洞空玄息炁通。己亥、庚子、解、損。

  太清浮絕空,玉清、上清、太清,謂之三清,在大羅之上無極之中,雖天真上聖亦所罕到,貴重莫極于此。下卷云:上清絕霞升,玉清萬華宮,釋氏所謂一體三身,先曰毘盧,次曰盧舍那,三曰釋迦,在人則上中下元是也,皆在一身之中,三者不可須臾離,鼻聞馨香,心所欲嗜,鼻竅通肺,肺主炁,炁必耗矣。昔有僧坐禪,聞香積之炁,心念曰必是齋供,或見天仙來請赴天厨供,僧於定中便去,日每如是,或日明,眼師見之,謂曰汝墮一廁中矣,僧不信,遂令再赴供,回,師取廁中一蟲殺之,僧方悟,以此觀之,鼻之於香,亦能引人為異類,不如香嚴童子,聞香便悟其所從來,立躋果位,一般香炁迷悟兩途,可以謹之。太清仙境浮於絕空之中,乃人之下元也,謂之元始祖炁,人能存之,謂之大丹,回風混合,百日通靈也,下元或下丹田,即炁海,是一身命脉,神炁皆聚於此,若能愛惜存養,不為色慾所耗,則成丹。

  三天寶神符。

  清微、禹餘、大赤三天,乃三寶君所居,寶神符者,貴重大洞寶章鎮安天地,人之愛惜三田,貴重神炁,專以保固形命。

  日中開五暉,

  日中司命靈童敞闢五靈之房,光明輝映,照耀天地,亦如人之心神,光明煥赫,照徹三田,五臟百關九竅,無所不見。

  青帝圓常無。

  東方屬木,青帝主事,圓常無,蓋其名也,肝炁上升於東方歲星所鎮之地,保肝護魂於八冥之內,人與萬物均霑炁。

  捧籍登大明,

  文昌大洞玉章間有相同,前初一章云:啟籍登大明,今大明出於東方,故青帝乘明捧仙籍登玉帝大明之殿奏閱。

  受籙金華樓。

  既登仙,當於金華樓上祇受寶籙以入定籍矣,金華樓,乃肺筒十二重樓也,蓋鼻炁下通於肺府,故肺炁自重樓出。

  五臟植玉根,

  鼻之於臭也,得其正則五臟和,上天之五行各具其根,人之五臟亦各有根,玉以比德取溫潤也,根既溫潤,則枝葉敷榮,五臟溫潤,則精神外發。王叔和《脉經》云:智者能調五臟和,《黃庭》云:鼻神玉隴靈堅,又鼻為山根,亦取諸此,上卷五老輔玉根,蓋五老即五臟神也,互相發明俾易曉。

  魂魄亦凝和。

  《經》曰:還將上天炁以制九天魂,蓋陽魂為神,陰魄為鬼,若非和炁拘留,則事為兩途,在人之陰陽和,則魂凝魄聚而有生,陰陽判,則魂升為神,魄降為鬼。《易》曰:精炁為物,游魂為變,故知鬼神之情狀,左三魂,右七魄,各安其位,自然凝定,其炁和暢於四肢也,精神魂魄意,乃大丹之母,豈非《度人經》本命之日誦詠是經,即得魂神澄正,丹經云:日魂月魄,若人知識者,便是神仙,子煉之餌之千日期,身既無陰那得死,學人當煉陰魄以助陽魂,則易輕舉。

  洞空清净玄,

  空洞之中,外無纖塵可入,內無神炁可出,則凝和清净,玄之又玄矣。洞空者,鼻觀之妙行,人當炁息清净,不染香臭。

  炁通生清明。

  眾寶香中之馨炁透遠者,莫若乎腦麝也,然而係屬外物,不若自己五分真香,薰成道德無為,清净自然,又不如夜光玉女所聞微妙解脫自然之香,最為殊勝,在人肺炁上通於鼻,則清净純粹,無所駁雜,修習大洞帝一真道,至此則香炁普薰,遍徹上下,無不周及,一切聞香皆得度。

  定和妙明覺,

  一定不易,冲和於妙明覺地,則妙明之心自然納太和之炁,蜣蜋推丸,象龜引炁,皆能羽化,釋氏云圓覺妙場同。

  玄息自長生。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豈容以聲色笑貌求之,務欲闐寂無聞,自然有真聞矣,鼻觀之道甚大,謂之胎息,諸仙輩所說胎息之法,常以鴻毛置之於鼻之端,數息炁之出入,自一至十,十取百,百取千,千取萬,以致於一定不能往來出入者,或深淵下坐數日不出者,則饑渴永除,寒暑無畏,人有饑渴寒暑者,為元炁出多入少故也。昔蕭靈護遇至人傳胎息法,行之後,於弘道二年中秋日玄化,香炁滿室,後人多見之,雖死而不亡,豈非長生久視之道乎。

  右件玉章天篆六十字,上鎮虛明堂曜天,下統第四壘潤澤地土皇君。

  《玄契》曰:真人得洞空清净,玄息炁通,無礙無障,內外清明,香薰正炁,普徹上下,能斬酆都山恬照罪炁天宮惡根地根魔籍鬼帳,常以信香供養元始天王,傚大成夔王,進登水仙。水仙者,因落水沈淵,魂魄不散,河澤岸際,出入隱顯,如屈原、郭璞、柳毅之類是也。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十四,舌根洞虛,玄舌華通。辛丑、壬寅、益、夬。

  太極元景王,

  談玄論道,綺語妄言,貪愛滋味,皆舌也,所以舌根最重,人所當修。《易》曰,言行君子之樞機,自當言顧行,行顧言,不綦於味,恬恢為上,自有太和真炁下通絳宮,蓋心通舌也,太極未判,元景溟涬,既判之後,元景開明,蓋尊元景為王,經云;開明三景,是為天根,故太極為王,物物皆有太極。

  三天攝神生。

  三天,即玉清、上清、太清,攝神生,一云神王,非也,蓋三炁合德,九炁齊并,然後生神,上天有萬神,然後人身亦有萬神。

  紫素翳鬱仞,

  紫素左元君,客翳鬱仞,字安來上,乃無英之別號,故後云白素白元也,紫素之炁障翳鬱絕之仞,仞杪也,尖峰之上也,人能潔素自守於頭上,自有此炁覆蓋,前上品第三章:仰接無仞峰,蓋指玉京山也,此三素者,後有黃素中元君,白素右元君,謂之三素老君,前後互顯其言,重複易喻。

  安來上玉京。

  紫素君字安來上,會玉京山,下卷第五章上玉名同義,元景王三天攝魂生神也,元者善之長,故為眾神之領袖也。

  拔出五苦界,

  五味令人口爽,五味者,酸苦甜辛鹹,嗜之者夭壽,又墮五苦界中,既已超上玉京,則必先拔萃而出類於三塗五苦,上卷一章拔出三塗梁,中卷舌章拔出五苦界,手足章拔出五苦毒,性命章絕滅三塗尸,精血章斷息三塗苦,下卷八章拔籍三塗下,十三章拔絕三塗疾。三塗皆誤,奈何久則難變。徒者役也,天徒諱可韓明,人徒興生轉,地徒獨隸遷,斷絕天徒界上尸道色慾門,免天官驅雷逐電之役,斷絕地徒界中尸道愛慾門,免地官擔沙負石之役,斷絕人徒界下尸道貪慾門,免水官連汲溟波之役。五苦者,度第一色累苦心門,免泰山地獄苦,度第二愛累苦神門,免風刀地獄苦,度第三貪累苦形門,免擔沙負石苦,度第四華競苦精門,免填海作河苦,度第五身累苦魂門,免吞火食炭鑊湯苦。修煉文昌大洞,當斷絕三徒,飛度五苦,三五共為八難,上經叙飛度五苦八難是也。

  返胎七元庭。

  七元,水池,陶魄之所,《北斗經》主司陰府,宰御水源,舌下左曰金津,右曰玉液,乃下灌於心,心有七孔,以應七元斗辰。

  九玄解重劫,

  七玄九祖,並解釋累劫重陰之苦,文昌大洞回風混合修行帝一真道,能解上世萬劫,千生冢訟徵呼并復連冤對。

  累祖落冤名。

  累世祖禰削落克債之姓名,咸得超升於上境,逍遙遊宴於秀華下,即《度人經》紫虛鬱秀宮,以侯運周遷度升化也。

  徘徊秀華下,

  甘辛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二炁屈伸華蓋下玉京,如華蓋覆諸天,人五臟肺為華蓋,徘徊者,逍遥遊宴之謂也。

  俯仰邀五靈。

  五靈即五老,見上卷末章注,古人云:行法無難,在乎俯仰之間耳,人能常常俯視五臟,仰呵真炁,則元神見形矣。

  兆身升玉堂,

  金馬玉堂,世間之貴,爾身得道,登升玉堂,乃玉帝宮,在頭上,五炁朝元蓋朝此也。《度人經》云:上遊上清,出入華房,同此。

  五神回孩嬰。

  五神者,左無英右白元太一司命桃康合延是也,回孩嬰者,皆化為嬰兒孩童也,修行至此,謂之大洞帝尊示現。

  俱躋太漠外,

  升入無形之外,上品第三章亦曰:靈關太漠下,蓋飛升於冲漠無眹之外,無何有之鄉,廣漠之野,故知前太真無疑。

  養素朝圓明。

  無肉謂之素養,古人云:甘酒珍饌,伐性之戈矛,婬聲美色,破骨之斧鋸,善養素者,恬惔無欲,希夷養素也,朝圓明者,天象圓而光景焕明也。老君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以喻人能清虛淡薄,自然見其本來性天虛圓靈明也。圓明,即玄關一竅也,非心腎口鼻之屬,若知此一竅,則冬至在此,藥物火侯沐浴脫胎並皆在此,古人云:玄關一竅子,天地大根源,契合五千字,妙通三百言,即此是也。亦謂之默朝上帝法,昔張曇要,天真降授內養元和默朝上帝之道,行之十二年輕舉,上帝復賜混神合景之液,餌之,變化不測,賜號葆光襲明真人。經云:默朝上帝,一紀飛升,然不遇明師指之歸趣,則默朝之路亦荒矣。

  洞虛清净和,

  食其時,百骸理,淡薄正炁停,人嗜辛辣耗真炁,嗜鹽醬人夭壽,凡有所嗜,皆傷五臟,不如食淡,精神爽,洞虛妙行也。

  華通引玄明。

  華舌一通,自然引取玄明之液,嚥之,以溉靈根也,舌神通命正倫洞虛者,乃修舌根之妙行也,不染五味為清净。

  舐煉五芽珠,

  五芽珠,乃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秀炁.,青赤白黑黃五炁之正色,五臟之津液也,五炁朝元,化為精液,自腦中下降於絳宮,謂之五芽珠。《黃庭》云:存漱五芽不饑渴,芽者,肇萌也,未成叢林,人之五味除而去之,自得天然道味之腴,養嚥太和,則能生五芽,經曰:金飯玉漿,向求皆至是也。

  含善味長生。

  《傳》曰: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味也,善者,水善利萬物,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味者,春酸夏苦、秋辛冬鹹,四季甘,若能隨時吐納本藏之味,津液下灌脾胃,則炁脉通暢,含英咀華,滋味善美爽快,體貌悅懌,手足輕便,自得長生久視之道。吐納五味之法,呼呵噓呬吹,各隨四季能去疾。

  右件玉章天篆九十字,上鎮觀明端靖天,下統第四壘王德君。

  《玄契》曰:真人得洞虛清净玄舌華通,無礙無障,內外正倫玄明,池中神水凝酥,嚥味五芽金液玉漿,能斬酆都山宗靈七非天宮惡根地根魔籍鬼帳,常以法食供養元始天王,通一切味,結大米珠,進登地仙。地仙者,隱顯出沒,多在名山洞天福地,人忽見之,如桃源避秦人并山中毛女之類是也。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十五身根洞真,真相道通。癸卯、甲辰、娠、萃。

  無英真上玄,

  修之身,其德乃真,蓋身體受觸志意轉移,身修則道立,人之有所親愛傲惰畏敬哀矜,皆不得其正也,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反求諸身。此章以身體言,無英乃東方青靈始老,在人身左,主肝臟,上玄元素號無英公子,諱玄元叔,字合符子,但凡人物皆得先受五真炁,然後生五神。

  玄中元素炁。

  《經》云:天上混無分,天炁歸一身。故元素君無英所乘之炁也,蓋東方元王九素之炁,生於玄門,陰炁生於牝戶,《大洞經》以炁為主,有是理然後有是炁,有是炁,然後有是形,故元始初生,以混洞太無元天寶玉皇之一炁,以生三炁,三生九炁,以至萬炁,成天立地,開物成務,使天地鬼神各有攸司,井井不紊。人亦如之,自一炁生三炁,至萬炁備萬神具,然後乃生,自幼嬰兒至長,自老至暮年,歸根復命,仍如一嬰兒,修此嬰兒,復歸於一,此大洞修行法門,成始成終也,所以末章絕句云:符化玄炁王是也。《易》曰:同炁相求。蓋炁之相類者必混合也,今將經中炁字集之于此:上卷五行六炁,高上洞元炁祖太無,慶炁育五雲,五炁結十方,太素三華炁,中卷頂旋紫炁,拔遏死積炁,皇初紫炁中,玄中元素炁,中央黃素炁,青精上華炁,太初九素炁,玉皇之炁,凝成萬炁,下卷九皇上真炁,天皇上真炁,太一上元炁,白炁育上生,友寶赤炁王,浮黃翳神炁,太中六炁清,辰中黃景炁,金闕上景炁,五炁理中頡,太玄九炁上,萬炁生萬神,守閉死炁關,死炁自今絕,萬神萬炁,一炁同龍光,混一玉京炁,西元九靈炁,符化玄炁王,初曰通炁,共三十四炁字。大洞經以炁為主,有炁則能養神,有神則能養虛,果能虛靈,則合虛無自然之理矣。

  寄頻携運珠,

  寄頻,斗中太一之神,常斡運心珠,亦曰丹臺、靈臺、交梨火棗等類,亦曰夜明珠,其實心神名神運珠,能守乎晝夜。

  渾化啟明日。

  九魂神名渾化歸,冠通天之冠,衣青袍,履朱舄,執劍,常乘九炁青光,主人元陽,啟明日開青陽之館,降炁以為生根。

  正一左右仙,

  正一左仙帝賓,正一右仙琳和,二神共守鄂鄞二門,正一者心也,心正則身修矣,天之日月,地之剛柔,人之性命。

  長護靈虛室。

  虛明靈覺之室,即人心神宅也,欲長久扶衛,毋令外魔來攻,直使此身與太虛同體,包含法界,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兆有五符籍,

  人皆有五炁五嶽符圖版籍,有此籍者,即得仙道,《玉皇經》:若人能佩五方真文五嶽符圖,入山修道,即得百靈畏服。

  合仙得真一。

  真即《中庸》誠字,所以行之者一也,真一者,嬰兒也,言主一無適,誠實無妄,真者不雜,一者不二,得真一不二法門也。

  魂生太無中,

  三魂名胎光、爽靈、幽精,而每魂有從者二,總謂之九魂,九魂生於太無之中,神仙之道,從無生有,復有歸無,成始成終。

  魄伏五道密。

  七魄名尸狗、伏矢、雀陰、吞賊、飛毒、除穢、臭肺,共七,務養陽魂,伏陰魄,魂既生,魄當伏,五臟邪炁,道路遏塞,不復出也。

  世世解冤結,

  文昌大洞回風混合修行帝一真道,能解上世祖先萬劫,千生冢訟徵呼,復連充寃對父母宗親,悉得消落,咸得超升。

  七祖絕滯塞。

  薛幽棲乃蒲州寶鼎人,開元及進士第,弱冠調陵郡尉,秩未滿,有林泉興,遂拂袖入首● 城山,峨眉、鶴鳴,訪天師治所,後遊南嶽,修誦《大洞經》,第子數百,日集左右,進玄微論,明皇稱賞,注《靈寶經》,專以煉度父母祖先幽魂孤爽,後得道升化,弟子數百皆得尸解,豈非先度七祖,方度己身!

  神風吹胞樹,

  《度人經》:神風靜默。神風者,出於乾坤橐籥,鼓舞生化者也,胞樹乃胞胎尸血,臭穢根本,神風即身中神炁,能拔死度生。

  根葉已斷絕。

  胞胎之根蒂枝葉,盡皆隳頹無餘矣,修習妙行至此,賴回風混合之道,披拂惡根地根,胞根胎結一齊拔去,我遺類。

  胎中眾鬼殃,

  胞胎之中,鬼神最多,陽神欲人之生,而有所依,陰鬼欲人之死,而有所享,與之為黨,故太微小童常持旂旛攝召其魂,降神而布炁,俾之生成人,有未產者,眾鬼殃害也。凡修金丹,亦當愛護聖胎,昔魯郡人唐若,先天中為尚書郎,連典劇郡,開元中出守潤州,有惠政,乃弟為衡嶽道士,與兄同受胎元谷神之要,常召入內,後求歸山,許之,若山至楊子江中,乘五色霧而仙去,其弟尸解,蓋善毓胎元者,不為鬼害,身登神仙,此經生死受賴其福難勝也。

  五符閉地結。

  五符,五老所受之符,天有五符,則長運生化,地有五符,則安靜和平,人有五符,則身體康泰,所以遏塞地戶之結滯。

  長為神真仙,

  仙為真仙神仙,仙有五種,曰天仙,曰地仙,曰水仙,曰鬼仙,曰神仙,此章以身根修證,蓋就此養彼,依幻修真故也。

  應化續萬億。

  既為仙道,當應化人間,接引群類,老君至尊至貴,猶且有八十二度降生,以其應接受度,千變萬化,何止續萬億也。

  洞真清浄身,

  天下之本,係一人之身,五體百骸,係一念之主,儻失存攝,必作禍亂,欲修其身,先正其心,一念既正,榮衛自然調和,所謂志一則動炁,丹經云:磁石吸鐵,隔礙濳通,一念之間,萬炁萬神一時同會,此身地水火風結成,於此修持,則身外有身,前輩云:兩□● 一般無異樣,始知功滿出塵埃。

  道通自然質。

  《易》曰:苟非其人,道不虛行,道之在身,不可須臾離也。大道所通,自然體質,卻非地水火風穢濁所結之身也。佛書云:惟有法身常住不滅,又曰金剛不壞身。皆天然之質也,號曰妙體,迎不見前,隨不見後者也。蓋湛寂真空,彌綸天地,而不知其終,範圍乾坤,而不見其始,乃吾自然之質。

  真應化現相,

  真常之性,靜而能應,故曰真陽,變化示現之相也,如老子所謂三十二相好,千變萬化,散赴人間之請禱,所求如願。

  不動住黃室。

  其真身一定不移,所化之身,以應人心而已,如月之在水,千江同一,釋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黃室即黃庭也,中宮也。

  應化無方在,

  應化之身,無一方不在,千江萬水無所不見月,且千器萬器之水,亦皆有焉,唯隨其器量大小,其真應化現之相,亦隨人根器淺深耳。蜀梓郡人王昌遇,世為史,後於江安遇落魄醉仙,自號玄黃真人,授以赤龍大丹,大唐太中十三年重陽日,登梧桐樹而仙去,賜號保和真人,帝命登三天左相,後政和間,化為鐵罐道人,貨藥梓市,與其孫王道淵言曰:吾爾祖也,帝命我校《大洞經》三十九章,今當付汝,又授以《回風合景混一成真飛仙上陽內禁秘籙》三卷,以此可知人既登仙,亦必化身下降,廣度人天,其真身依然復在天位,亦如玉皇分身變化,未嘗不在金闕之類是也,即人身中萬炁萬神,聚則一,散則至十方。

  骨肉金玉實。

  骨肉與金玉同固,蓋文昌大洞回風混合之道,修煉極至,則骨肉同飛,蓋以南方真火煖煉白虎金精,以成金丹至道,譬如金之堅、玉之潤。傳云:德潤身,心廣體胖。丹以身為鉛,心為汞,二物交媾,可如金玉之堅矣。釋氏以為舍利子,火燒不壞,鐵擊不碎,蓋人身中精炁不散而成者。

  静真明至道,

  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至道者至善之道也,以寂静真一,昭明此至善盡美之道,人能堅持,可以為上仙。

  至老長不易。

  雖至老朽不易此志,此為世人言,非上仙之道也,上仙則長生久視,死而不忘,蓋老者歷劫不壞,亘古亘今之身也,此身先天地而不為始,後天地而不為終,卓然獨存,所謂本體也。釋唯有法身常住不滅,人多錯認四大假合為實相,一旦神炁離散,等於臭腐,委而棄之,畜獸不若也。

  右件玉章天篆,一百三十字,上鎮玄明恭慶天,下統第四壘王德君。

  《玄契》曰:真人得洞真清静真應身相道通,長存化無量身,無方不在,法身常住玉山上京,應變自然,十方皆現自身,他身皆得自在,能斷酆都山敢司連宛天宮惡根地根魔籍鬼帳,常以天衣地裳供養元始天王,上下垂覆,進登神仙。神仙者,出入洞府,變化不常,忽住人間,改頭換面,人所不識,此乃四果羅漢、五通神仙之類是也。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十六,意根洞清,大意元通。乙巳、丙午、升、困。

  太初九素炁,

  意屬中央土,脾胃為之宅,太初炁之始也,九素者九陽也,喻人之肇受父母之炁也。素字凡一十有三,上卷云:三素生泥九,蓋指三素老君,諱罕張,伯史啟三素,太素三華炁,太素拂眇景,此數句同義。中卷乘素入四明,義理不同,素啟蕭仞為白元君名,玄中元素炁,蓋指無英也。中央黃素炁,云黃老.君太初九素炁九陽之炁始萌也。下卷太素梵行初,此指五太炁形質未離也,左携元素君左無英,與此中巷玄中元素炁同義,太素洞元靈,與太素三華炁同義,三老素罕張,與三素生泥丸同義,素空也,潔也,皆三田之真炁也,九素與三素不同,紫素、白素、黃素,乃三仞君之炁,即人之肝肺脾青黃白之三炁凝結是也。

  炁出華景中。

  此九素出於光華景界之中,以喻人之始傳於父母精血之炁,景者,色象也,胞胎始形,精神備體,燦爛閃爍迸射也。

  法垣舞仙旂,

  法垣一云法坦,誤也,乃紫微太微天市三垣也,又云垣墻也,城也,腦後為玉城,但修行人以之為默朝之路,亦乃斗中太一之名字。舞仙旂,以旂旛攝召魂靈也,此章以意根修證,故生智慧,誠意而后致知也,下卷法垣興朱霄同,蓋斗中太一,乃招真致靈之神,人得之,真靈降神布炁。

  悛巡五老翁。

  悛巡,疾速之義,言疾催五老各布真炁,接引魂魄也。五老者,玉清昊極元老,虛皇靈光始老,玄華寶天真老,露渺太靈祖老,婆鬱洪京仙老,即先次五老之異客耳,蓋太極中五行之祖炁也。人得五炁,方能成形,丹得此五炁,方能成金液大還,即經云:天地得之以分判,日月得之以運行。

  夫人名啟珠,

  回風混合上真聖母中候元君王夫人名啟珠,又曰:夫人即泥丸神也,《黃庭經》云:泥丸夫人當中立,蓋雌一之神也,人或疑天上安得有夫人之名,殊不知天上人間,其實一也。昔晋武帝左僕射魏舒女名華存,字賢安,幼讀書,喜《莊》、《老》、《春秋》三傳、五經百子,年二十四,父母迫令嫁禮,適太保公掾劉乂,字幼彥。女禮有行,時不獲己,遂為劉婦。逮子息已長,劉氏有繼,求為別居,時乂為修武令,夫人遂修大洞帝一之道,忽夜空中八音嘈獻,望之,旌斾自天而下,至室坐四真人,乃曰太極真人安度明,東華大神方諸青童君,扶桑暘谷神王清虛真人,小有天王王子登,夫人再拜求教與,夫人受道畢,託疾尸解,或見太一元君乘颷輪來迎之,即東晋咸和四年也。位為紫虛元君,領南上司命,又加南嶽夫人,秩比仙公,即今上清大洞祖師也。是知天上亦有夫人之號,職等三品,乃女仙為之也。

  執籍歸紫房。

  夫人把籍入紫房,在腦後,亦名紫戶,面奏玉帝,言已召魂魄遂得生化也,經中多紫房,或曰黃房者,乃中央黃庭。

  元父左回明,

  上玄元父,即意神也,總統四象,見上卷第四章註,行法經心想如猿猴,無有暫停時,若欲折伏者,當須誦大乘。古人云:攝心一處,即是善提道場,散意片時,便落眾生境界,蓋意乃五臟之中四神之首,上下中停為得中之地,人能晝夜照顧,省察提撕,毋令昏積,常惺惺地,百日自通靈。

  混合太微童。

  意神混合水火,則太微小童布炁降神,以生我身,此胞胎始凝之神也,丹則鉛生初始,當採之得法以煉玉液還丹。

  洞清冥智慧,

  《度人經》:冥慧洞清,《生神經》云:耽咀洞慧,蓋我之智慧七覺,洞徹清明,所謂物格然後知至,知至便有智慧般若是也。

  大意朗元通。

  一本無智朗二字,又一本安得獲二字?意,志也,脾所主,心所發,故心正而后意誠,所謂誠真意者,毋自欺也。《華嚴經》云:若有欲知佛境界,當净其意如虛空,《孟子》曰:志,炁.之師也。故在丹道為黃婆,以其能媒合五臟之炁,集而為一,金木間隔,非媒無以成就,青衣女子素練郎君,須使猿馬調伏,則龜蛇交合矣。大意一得通徹,朗明瑩净,先劫後劫,無障無礙,悉知悉見,在道為十通,在釋為六通,在中界鬼神為五通,皆不離於中道,凡事得中,自能七通八達。

  根塵悉消滅,

  六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者,色、聲、香、味、觸、法,一切幻妄隨即消散,蓋誠意則無妄動之理。人無十全,但一根穎悟,相緣修證,則能滅六洞魔王之劫賊,即得六根清净,六腑調和,不為六炁所拘,故六慾俱全為凡夫,六慾俱無為真仙,《度人經》有麤塵初净,細塵未净,故不能出於三界。

  有無皆虛空。

  有無二見皆歸空寂,蓋得中庸之道而行之,如惡惡臭,如好美色也,此之謂自慊,古德云,虛空粉碎,方露全真。

  妙行全十真,

  大洞妙行三千圓滿,以全十真之道,不息則久,久則懲,以至成物成己,皆出此道。《大洞經》以修習妙行為上,結經云:六度十通,萬行圓成,然則六度者何也?合於下卷六章解釋,以字數多於中卷,故於此下註。上卷之九《玄契》曰:六位已升者,是所謂初心十信,次興十善,次發十華,次成十德,漸證十仙,遂成十真。一、初心十信者,起信心動,同信之機,念信不忘,為信而行,五信在中,記信金石,至信大成,善信能終,堅信進趣,方名正信。二、次興十善者,上卷之二云:十善生玄中。聞善則玄上貫顙,六丁洞光,視善則丹元方瞳,八史洞明,語善則通命含漱,五文王華,履善則挾就力通,地關生命,念善行善,至善不踰,住善保安,定善崇基,全成十善,但得十箇善字為是。三、發十華者,出下卷之七,玄契十華觀門,謹按上卷經云:十華妙行仙,十通由斯生,乃河圖數也。五行成生,八卦成列,言天地人物皆察此以生,既生已,復知之而修煉,貴使脫五行之殼,離八卦之機,即證登妙行,已見題下。四、次成十德者,卷下之八玄契、上卷之六經云:十德初成機,下卷之八經云:十德真文宣,用德合體,進德坦平,成德廣大,智德內清,惠德發光,明德圓華,靈德普應,玄德太方,太德自然,普德濟攝。五、漸證十仙者,出下卷之九玄契,胞仙、胎仙、魂仙、魄仙、靈仙、元仙、華仙、嶽仙、藏府中仙、元命神仙。六、遂成十真者,下巷之十玄契,上卷之九云:十真登紫房,中卷之十云:妙行全十真,下卷之十云:妙行登十真,下巷十一云:十真妙行全。精真玄珠,炁真玄力,神真玄通,性真玄一,元真玄妙,命真玄光,形真玄全,德真玄洞,道真玄應,令真太玄,此六謂之六度十通,六位已升,妙行大全。

  名大心神通。

  心中之神感而遂通,通則變,變則久,神能久駐,則天地造化豁然見前矣。世間一切事,皆從心起,心神既通,不隨物轉,意誠而後心正,至於天下太平,國安民富也,夫名豈不大乎,未有身不修而蚤有譽於天下者,詩云: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庶幾夙夜以永,終譽神仙。傳載云:昔武昌人劉元靖,師王宗道,傳三洞經籙,常修回風混合之道,絕粒煉炁,而飲酒斗餘,寶歷初,敬宗求方士,監軍呂令琮起之。元靖曰:某有山妻穉池西妾,以牛肉為命,若以為術士,恐將軍有罔上之名,因請彘肩自剌,以蒜葅而食之,呂疑而起之,辭不獲已,登道至京,召於司政殿,問以神仙之事,語不契放還,會昌三年,再召入對,稱旨,敬宗拜授法籙,除銀青光禄大夫崇玄館大學士,賜號廣成先生,大中五年十月,雲鶴天樂羅浮空際,遂尸解,餘杖履而已。豈非名大心神通之驗乎,人不肯為,有為之者亦若是矣。

  道備登玉清,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生知安行成功一也。洞經至此,可謂優入聖賢之域,道德圓滿克備,登上玉清聖境,修習至此,可出陽神於泥丸也。或云:宅舍壞,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玉清上境,乃人之泥丸宮眾妙門,投胎奪合皆自此出入,人之死亦由是出去。

  位為聖仙公。

  仙階聖位,當作仙公,前有五老翁,不應重當作公字,中卷十章,以眼耳鼻舌身意、津液手足、精血性命為主,因此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有此幻妄之體,當依此幻妄修證真乘,毋使六根誘引於人欲之私,則不墮六洞魔宮,身飛六合之外,位證玉清仙公之果。釋云: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大率不欲人之執著虛假以為實際,自然超脫凡質,得證真如矣。昔日聶師道字宗微,世穎悟,事親以孝聞,受大洞經録,深詣其精要,遇彭蔡二真人,又遇謝修通真人謂之曰:吾與彭蔡隱此二百年,適被東華君命主玉筍山地仙,兼清虛館,爾與我素有道緣,故來相報,汝宜善修,當有仙公之位,忽然不見,師道旋亦羽化,豈非仙公之徵驗乎。大元蓬州衛桂之,平昔修混合之道,常誦《大洞》、《靈寶》二經,《周易》手不釋卷,往來蓬山,居玉筍山,或日坐盤石上,俄有虎遶其傍,公略不顧,虎亦自若。又一日,忽如夢,入一巨穴,深邃數里,或明,有宮室,遇人謂曰:非君所宜來,可速出,遂登山,松竹瀟洒,鹿鳴鶴唳,人又語曰:時未至,姑暫還,後召復到,自後舉止不凡,至元甲午五月二十八日晡,聞人呼曰:帝命召,宜疾來,公矍然起行,至中道冉冉而逝,豈非登玉清證仙公乎。

  右件玉章天篆八十字,上鎮太涣極瑤天,下統第四壘王德君。

  《玄契》曰:真人洞清冥慧大意元通,根塵斷盡,世法除滅,有無二累,皆悉空寂,全真妙行,得大心神通,能斬酆都山明晨耐犯、武城天宮惡根地根魔籍鬼帳,常以法財供養元始天王,施及一切,普令具足,成大富王圓滿十方進登飛仙。飛仙者,飛行虛空,乘雲駕鶴,形棲華表柱,朝起扶桑,暮宿咸池,如丁令威、徐子真等是也。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之六

  ● 『首』,疑當作『青』。

  ● 『□』,此字原書模糊不清。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之七

  東蜀蓬萊山中陽子衛琪註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十七,手足洞靈,手足力通。丁未、戊申、井、革。

  皇初紫炁中,

  或曰:人有六根,胡為又有手足等類,殊不知情欲一起,皆是根塵,即釋氏所謂五陰、六入、十二根塵便是,蓋手足之力,在乎養炁,神炁全和,躭樂五道,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皇初紫虛元君在紫炁之中,亦云紫戶,在玉京山後戶,或以紫炁為紫元,以其字相類,故傳染誤,人間十二菩薩曰:擔屎漢在乎負荷有力耳,手力者勇猛精進不退初心,遇大難不屈縮,即傳謂擇善而固執,二教謂堅持固守,非謂以手執持之也,足力者,真履實踐於步趨。

  暉光鬱霄明。

  其光暉暎鬱明於重霄之上,人之手執足行,無非正理,故有紫炁生腦而焕明,霄字有九:天神金霄遊,琳和九霄外,明真焕九霄,玉帝乘朱霄,法垣興朱霄,駕景登絕霄,三秀登霄庭,暉光鬱霄明,回霄飛垂漠。共九霄,而義不同,非特為霄,而蓋有冠佩車蓋之稱也,隨人所見而得名耳。

  三天焕九景,

  三炁生九炁,是為三寶九天,皆清淨太陽道境,景光焕燦長春不夜之天,手足頭名三關,以護九竅,務欲聰明光景。

  離合億萬生。

  乾坤其易之門耶,離合即闢闔也,《易》曰闢戶謂之乾,闔戶謂之坤,乾坤變通,則有生生不窮之理,其道炁離而復合。

  披朱巾绿霞,

  言皇初紫虛元君,頭包赤朱之巾,身披绿霞之被,上卷第三章绿霞焕金墉,一云六霞,錯誤,以音類而誤書字。

  上回寒童靈。

  寒童,乃青童君東方蒼龍之地,皇初紫虛元君恐其尸位而苟安,不能生育萬物,故回其靈於萬物上,使各得其所。

  拔出五苦毒,

  拔出三塗五苦之荼毒,前篇拔出五苦界,今曰毒,蓋五苦界中,尤有五苦之毒在,謂火車寒冰嚴寒酷熱辛酸之炁.。

  超形過始青。

  八梵九天,東方曰始青天太青天,此言人超度形神,使其越過始青之天,方至欲界色界無色界,方至四梵種民天,方至神霄九天,無上三天,子細歷數各天,動計數萬里,信知其不可階而升也,然而有道之士,通達明了,不涉關津,不勞登陸,動一念之頃,可以直造圓頂之外矣。

  白素啟蕭仞,

  白素右元君名啟明,蕭仞即白元尊神開啟蕭臺之仞,前云紫素無英也,此名三素三仞,乃三神名,一云黃素,太謬。

  金門衛朱兵。

  西方七寶金門,其門森衛,皆朱兵也,此其以喻真火煉真金,而丹道成矣,此言白素右元君字金門上,兵衛森嚴。

  七祖積尸結,

  西方七炁之天,尸結陰凝也,所以七祖神靈結媾,其尸血之根凝積穢濁之炁,不得解散,以俟運通數合道炁流行。

  一化百惡傾。

  以真火一化金無重鑛,以陽消陰也,以道炁解釋七祖之尸結,使千邪百惡,一時消散矣,累劫祖禰,一時更生矣。

  受福東霞室,

  東霞室,一名青華長樂官,太陽所出,仁化大行,萬物各得其所,故曰受福,前曰超福,如善財受記於福城,東是表命。

  反胎朱火庭。

  雖云受福東霞,先當赴南丹朱陵火府金液煉形,方可居之,藏教載,神仙并人道不度南宮,不得升化在南嶽衡山。

  洞靈清淨行,

  人能證得洞靈清淨之道,功行方為圓滿矣,蓋洞靈清淨妙行,務欲精進,不染一切執著之想,若執著,則力不通矣。

  力通自冲明。

  得炁力通,故冲哲明達,剛勇強壯,此非常之力也,乃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之力也,智仁勇之力,在人力行之耳。

  淨真手握斗,

  清淨至真,能以兩手握挽斗樞,非挾山超海、舉鈞扛鼎之謂,乃人為天地之道盗,竊炁其以自奉,故得大壯大神通。

  足躡九元星。

  雙足可以踏躡北斗九元星,北斗本七星,外輔弼二星,故曰九元,經云:足躡北斗跨踞魁罡,皆在心存,非實以足踏。

  揮執天地關,

  以炁力通,故把執揮荷天地之關,天關地軸乃斗樞也,晝夜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地軸三百六十,遞互旋轉以運風輪,以皷載方輿,昔共工氏争天下,怒以頭觸不周山,所以折其地軸是也,玆言天關,不言地軸,蓋總言之也。黃帝《素問□ 天真論》云:上古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陰陽,獨立守神,故壽蔽天地,蓋同此義。此章言炁力通,蓋力在乎養炁,炁充則力充,炁衰則力衰,故在貴其炁,固其根,始得強壯,故能揮執天地之關軸,人之關在乎陰陽二炁也。

  精神生命根。

  精者神之本,炁者神之用,形者神之宅,故神太用則歇,精太搖則竭,炁太勞則絕,是以形之生也,以其有神也,神之有托者,以其有炁也,精竭則炁耗,炁耗則神離,神離則形死矣。比之於燭,燭盡則火不居,方之於堤,堤决則水不住。故精神者,一身命脉之所關係,可不慎歟,人所當厚。此章以力通為妙行,力者非手執足行之力,即釋氏五力十力也,五力:信力、念力、精進力、定力、慧力。一是處非處如實力,二知三世報業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力,四知眾生諸根上下力,五知眾生種種欲力,六知世間種種性力,七知一切道至力,八得夙命智力,九得天眼能觀一切力,十得漏盡智力,通為十五力,具載藏教,不可誣也。

  右件玉章天篆一百字,上鎮元載孔昇天,下統第五壘金粟澤地土皇君。

  《玄契》曰:真人得洞靈清淨手足力通,把握揮荷,飛步矯躡,往來指措,一切無礙,能斬九幽地獄惡根地根魔籍鬼帳,常以靈茶黃芽金蘂供養元始天王,輪步九光,進登天仙。天仙者,修煉內外金丹,功行圓滿,飛行三十六天,遍觀天宮妙境,快樂自在,如鍾呂真人是也。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十八,性命洞玄,元命靈通。己酉、庚戌、鼎、震。

  中央黃素炁,

  此經順性命之理以立三才,故三極之道各有攸司,若能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則歸大道矣。故心生則性滅,心寂則性見,所謂成性存、存道義之門。黃素,黃老君名。此章以性命主意而言,故脾主中央戊己之土,其色黃,其炁亦黃,故《度人經》云:黃帝中主,萬神無越,中理五炁,混合百神。又曰:黃中治炁,總統元君,所以人之性命根本在乎脾胃剋化穀府,滋養四靈,則性命可以長保,丹道謂之地魂、丹母、刀圭、黃芽、黃華、黃男、黃牛、黃庭、穀府、真土、黃婆、土釜、八卦爐之類是也,故五獄,五獄皆屬土。昔向子文,寶歷中,官衡州,遇龔長慶謂曰:吾師司馬隱元為委羽洞天仙官,人之功過,皆隸五嶽洞天,聞于九天使者。我師授我以中黃太一默朝上帝之道,吾今修之,子文告願從南遊,長慶止以不可,翩然而往,是知能修中央黃炁,其道可致神仙,此言黃素中元君圓華黃仞所主之洞章。

  圓華玉壽靈。

  圓華,亦名黃華,乃胃脘也,亦諱玉壽靈,主剋化穀府之神也,能剋化穀府,則炁渾而有壽,夭壽不二,皆在修積致之。

  太張上玉門,

  太張上,黃素老君之字也,玉門者,人腦中玉帝宮也,人身之萬神所朝,萬炁所聚,皆萃于此,一曰天靈,一曰天谷。

  伏雲三仞明。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三仞者,三界之上渺渺大羅天也。故性命雙修者,登此三界之上,故伏五雲於三關之杪,則光明照曜。又三仞者,即青黃白三色之雲炁,蓋紫素左元君翳鬱仞字安來上,黃素中元君圓華黃仞字太張上,白素右元君啟明蕭何字金門,謂之三仞。

  赤景翳逸寥,

  赤景,日也,逸寥,陰也,如月受日而光之謂月,咒云:芬艷翳寥,又日中夫人名陽中陰,如房日兔,兔四足為耦屬陰,日屬陽,故曰陽中陰畢月烏,烏三足為奇屬陽,月屬陰,故曰陰中陽,遞相互取其理而名之,此言日中有夫人,亦如人陽神中有雌一,陰中陽,陽中陰,互換交感以成文昌。

  提携太一真。

  常提太一之真,太一者,乃水之元炁所化,常居人頭上,布流真炁,化為紫雲華蓋,廕覆兆形,提携,常提省令惺惺地。

  帝女抱定陵,

  泥丸,雌一帝女,又曰斗中中女,常抱真陽精魂,名定陵,而誦《大洞仙經》玉文雲章,以接上天之真炁流注以生人道。

  吟詠玉清經。

  吟誦《大洞仙經》玉文雲章,如司馬誦《洞章》以生人之類,有衛房聖母監生大神,天神地祇同詠玉音,監護生育之事。

  玉符編紫房,

  紫房在天中之天,收掌符圖之所,注見前篇,即無英公子白元尊神,執符把籙齊到帝前者,皆同此義,乃生人之理。

  五籍標圓庭。

  五方符圖版籍,皆紀得仙之名,圓庭亦名天庭宮,在腦中明堂上一寸,萬神皆聚於此,攝魂魄生人道,致神仙亦然。

  七祖反胎仙,

  七祖皆反胎更生而得神仙,人之生也,諸天稱慶,萬帝設禮,然後乃生,非不貴也,然人自取輕賤,不能保重也。

  絕滅三塗尸。

  《度人經》永度三塗五苦八難,同斷絕消滅三塗五苦之穢。尸亦三尸神,彭蹻、彭踞、彭躓,在人身中,專奏罪狀於三府,三尸居人三田,每尸管三蟲,共九蟲,復管萬蟲,咂嚙身體,如《涅槃經》載,蟲皆有名字,該載不盡,人生陽道八萬四千諸毛竅中,皆生一蟲,人死則此蟲皆飛走,遠遁著物。

  流風斷血滯,

  流風者玄炁也,周流一身,所以斷絕尸血,尸血凝滯,蓋得真炁方可流通宣布,其不得凝結滯塞,所以有生化之自。

  玄業位黃寧。

  其性命玄業,皆在黃寧,乃精血之神名,三生字黃寧,即中央脾土也,土得天地渾全之數,故生成之理始終賴焉。

  洞玄清淨光,

  脾胃調攝得所,自然清淨光華也,下云性命即元神也,古人云:常喚省主人侖,惺惺著休受人謾,又自應諾以警悟。

  元命靈通成。

  《生神經》云:胞元結長命,惡根應化消,蓋元命通靈,成就大洞帝尊也。此章理性命兼該,《語》曰: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路有聞,未之能行。斯言過矣,三千之徒,顏子、曾參、子思、冉伯牛、仲弓等,皆稱德行,豈不得夫子性與天道乎!後之儒者談此為口實,不復考之《周易》、《中庸》等書微言奧旨,以究其至極之地,便云我儒家無此等性命之學,良可恥也。《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易》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豈相遠哉!上天所賦與而我稟受而生者是。

  性命宗本堅,

  一陰一陽之謂道,成之者性也,又曰:自誠明謂之性,性猶命也,《書》曰:克明峻德。德,性也,釋教所謂福德,性宗本堅確。

  孝道成明王。

  《語》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昔虞舜時,太上下降為帝師,號尹壽子,教帝以孝悌之道,蓋上天有星辰主之,斗中真人號孝悌王,名弘康,字伯中,昔曲阜蘭公得此道,傳之媅母,媅母傳之許太史,皆證上仙。人世能修其孝悌忠信,即證此位,故始炁為大道,於日中為孝道仙王,元炁為至道,於月中為孝道明王,玄炁為孝道,於斗中為孝悌王。蓋綱常之道,倫理當然,非外爍也,然而在上之人,寬柔以教,則孝悌忠信有可望於此,此若苛政急迫,則下之人應酬不下,奚暇治禮義哉。諺曰:禮義生於富足,盗賊起於貧窮,豈得己也,若能上行下效,自家及國,則普天之下,率土之濱,皆為忠臣孝子也。《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斯之謂歟!昔田虛應字良逸,齊國人也,性樸拙,開皇時,官湖南,事親以孝,躬耕以盡子職,父母去世,乃受《大洞經》籙法於天師薛季昌,行誦不輟,後潭州旱,祈雨不應,召之使禱,良逸但蓬頭弊衣至郡,無言而雨,又久雨不止,良逸但默然岸幘而坐,雨即霽,唐憲宗遣使召,不起,而尸解,豈非因孝致仙乎。元蜀人姚文起,性好善,事母孝,年過五十而嗣未立,居武昌而游仕婺州,值元皇垂訓云:汝但誦《大洞經》,而後嗣可期,後文起誦至千卷而表散,次年生一男,名曰文昌保,豈非至孝之應乎,蓋《文昌經》言天地人三才之道,皆以陰陽和暢為生生之根,若陰陽駁雜,則炁數乖戾,有生之根幾亦息矣,文,理也,昌盛也。

  生根得太和,

  天地之大德曰生,蓋根本滋生得太和真炁,此生生不窮之根本也,《黃庭》云:何不食無,太和精和也者,天下之達道。

  無為登上清。

  《易》曰:無思也,無為也。蓋自然之理,大丹之道,無為而無不為,登上清境見靈實天尊也。脾炁上朝絳宮,皆太和之炁也,大抵中卷以六根取喻,釋云: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一往來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名不來是名阿那含,實無有法是名阿羅漢,此道家所謂四果仙人,佛家名四果阿羅漢,未到究竟不輪轉地,所以暫養太和遊憩上清,終期成上乘果位,釋子不知命宗,稍見性,謂幻殼無用,不肯愛惜,只修沉空滯寂,不能性命雙全。

  右件玉章天篆一百字,上鎮太安皇崖天,下統第五壘人德君。

  《玄契》曰:真人得洞玄清淨元命靈通,自天尊天帝、真人神仙、天趣神趣、人趣魔趣,及一切眾生性命宗本,一切大通,無礙無障,能斬五嶽地獄地根惡根魔籍鬼帳,常以神水靈液供養元始天王,滋潤玄英,進登真仙。真仙者,先在人世燒丹煉藥,救濟貧窮,咒水書符,祭孤度爽,飛升如葛仙翁之類是也。

  元始天王曰:文章大洞玉章第十九,津液洞源,津液神通。辛亥、壬子、艮、漸。

  青精上華黑炁

  津液之在身,如水之在物,雖無可得乎,前輩云:涕唾精津炁血液,七般皆是屬陰物,雖然,非藉此無以滋養生根。

  太微玄景童。

  一云景精,乃太微小童名字,此章以津液主義,故以太微小童流布華景之炁,通暢百關,毋致津脉凝滯,所以易生也。太微,蓋經中有五,上卷云:玉符徵太微,太微天宮,此中卷云:太微玄景童,混合太微童,下卷云:越轉入太微。蓋神九天之上,復有太微天帝、太微大帝、少微大帝等類。

  神化玉室內,

  窮神知化,德之盛也,身神凝結於心宅之內,乃透金貫石,入水不溺,入火不焚,亘古今胎佛母,亦謂之元始天尊在保守耳。虛静先生云:欲要身中神不出,莫向靈臺留一物,物在心中神不清,耗散真精損筋骨,神若出時急收來,神返身中炁自回,如此朝朝與暮暮,自然赤子產真胎。神化者,萬炁萬神變化也,玉室者,即人身中金房玉室,若能毓以天和,千日可以變化。仙集載,純陽真人遇一長者會賓,真人曰:予有一部樂,作一曲以侑酒,可乎?主人曰諾,真人取腰間一瓢,傾出十二女,各執樂器,二女持旌前導,連奏數曲,其音清雅,進退有節,真人曰此鈞天妙樂也,與人間凡樂不同,眾賓歡笑,酬酢以酒,真人復引瓢,接羣女入瓢,真人將瓢吞訖,曰:此乃身中五臟六腑之神也,人炁和則神和,故為樂音。又仙傳載,仙人嘗聞腹中有音樂之聲,文昌大洞修習至此,身中亦有一部音樂,善養者亦聞知也,豈非下卷六章并第十四章云檀熾鈞吉祥乎,蓋此經聚則為蒼胡頡寶,散則為檀熾鈞音,務以陰陽炁和,然後乃可為音,文昌之道可謂盛矣。

  飛羽逸紫空。

  禽之制在炁,故神炁既煉,陽神現形,則羽翰自生,可以飛升逸樂於紫空之中。昔薛季昌,西蜀漢州人,世為官族,酷愛山水,遊青城,父母謂不遠可從行,後南遊桃源,遇正一先生於南嶽,授《大洞經法籙》,研窮真要,唐明皇詔赴京,問道德稱旨,賜天師號,後乞回山,上賦詩贈之,滿朝欽崇。一日謂弟子曰:今夕祝融峰有會,予被召當往,戄起凌空而去,不復回顧,此乃洞經逸紫空,魏元君自茅山乘雲至南嶽,虛空動計千里,雲至化為石,今存於南嶽山。

  日為三矜交,

  矜字凡三見,上卷為首章,曰:干景併生矜,中卷八章曰:日為三矜交,下卷末章曰:携矜太帝房,皆同一義,蓋太微童子名三矜交,能生津也。又云:三矜,心中三神也,一曰靈朱君,一曰靈明君,一曰靈黃君,日與之相交也,與干景併生矜同義,日者太陽之精,內有三足烏,在人為必。

  奉符登帝墉。

  太微小童既與心神交會,當奉符命登上玉帝之城,腦後謂之玉城,下卷第三章云;披霞升帝墉,同,即人玉枕骨是。

  開關把金節,

  持節方可開關,節,符契也,出入關津,當執符而行,至關則合符,稍有差異,同詐冒,金符銅符竹符,今曰金節,又貴重。

  閉戶扣瓊鍾。

  但口眼鼻耳,皆謂之窗牖門戶,閉者,合也,塞也,瓊鍾,乃扣齒,左曰鍾,右曰磬,中曰鼓,故伐魔當扣鍾,朝謁當鳴鼓。

  滅魔三酆野,

  三酆者,《伏魔經》所載酆都山,在天地間東北隅艮地,蓋艮為鬼門也,高萬里,分三層,上層齊天,號上元六洞宮,仙官所主,中層中元六洞宮,大魔王所主,下層下元三十七獄,四方三十六,中央一獄總其事,故因三元號三酆,以其曠豁故曰野,非魔王无以制禦六陰六洞冤,魔下皆係累世死軍敗將,強魂義魄,好勇鬥狠,殺心未散,結為群伍,或假忠臣義士廟食於人,或為瘟疫使臣荼毒於物,修行人當防警之,恐其害道,或化為美艷,戕人靈根,盗人至寶,故執符把籙,鳴鍾擊鼓,欲戰陰魔也。三酆在人雙腎之間,大率是極陰之境,《參同契》云:群陰剥盡始見陽和。仍須戰退陰魔,然後方見純陽,結集輕舉飛化,位為真人。

  招靈上清宮。

  攝招魂靈赴上清真境,即中元絳宮也,上天有招真致靈之符,可以攝召天真地聖、三界鬼神魂爽,有此易得凝集。

  明出窮陰關,

  即下關腎府,人當出此陰關,進登陽境,乃腎炁朝心炁也,《丹經》:鉛遇癸生須急採。此乃北方陽炁一動,便立丹基也。

  入精六合房。

  六合者,天地之內也。《傳》云:六合之外,聖人存而勿論。具六根之身,亦謂之六合,即《易》之所謂周流六虛也。或云在人腦中,謂一身之神聚此,人死則魂魄據之,故枯髏所在即靈,人之精,乘炁而行於四肢骨髓之間,故四肢健,及男女交媾,神炁聚於下元,精乘炁驟亦會於下元,人得秘固之術,則將聚於六合房,與神炁合成一團,復自腎間夾脊雙關入泥丸,謂之還精補腦,故下卷第八章云:桃君守六合,勒精衛泥丸,正謂此也。世多有之,謂之御女術,或云三峰黃谷子,一云房中術,一云黃河逆流法,今世往往有之,初不離海底尾閭也。六合有五,此中卷云:入精六合房,下卷云:凝焕六合房,混化六合室,高觀六合庭,桃君守六合等類,衍文有云:制魔生六明,大中六炁清,五魔伐六陰,堅我六仙府等,蓋中卷專以六根修證,若能六根清静,則六明發生,六炁清爽,六洞魔伐,六府登仙。

  回老變皓形,

  能令人身強體輕,駐顏悅色,復形如嬰兄之狀,故曰回老變皓形,髮白反黑,齒落更生者,世嘗見之,蓋修養至此妙。

  還白返嬰童。

  一云反魄還嬰童,必誤,蓋髮白返黑,齒落更生,如嬰孩之童,《玉經》:白首面皺,皆得化度,專炁致柔、復歸於嬰兄之性。

  洞源清静光,

  洞源,洞淵水源,津液所出之處,清静而有光華,老子曰:清者濁之源,蓋源清流長,則混混不已,不捨晝夜,循環無端。

  津液具神通。

  咽液之道,常以赤龍攪華池,令滿口,分作三咽,仍存一嬰兄於絳宮迎接下,一度謂之一通,至三十六通,謂之小成,三百六十,謂之中成,一千二百,謂之大成,如此日久,則精神光彩,故曰具神通。經中津液之義凡九:上卷云:體矯萬津波,中卷液逸玄中漠,左抱福醴液,津液具神通,咽液生萬神,下卷云:咽味生五芽,百關納津液等語,皆同理義。大抵人之津液,以流通關節、灌溉腑臟為上,而人或惡而唾之,則五臟枯槁,精神不爽,遂生他證,以至殞亡。

  咽液生萬神,

  神者本一心神而已,今分萬神者,蓋一炁生萬炁,所以有萬神也,天地亦一而已,其間日月星辰、風雨雷電,變化無窮,至如人,目視耳聽、口言手執足行,亦千變萬化,故能遇之善則吉,遇之惡則凶,養之則長存,棄之則死亡,所以有津液,然後萬神有所依養,無津液,則萬神離去不存。

  神水華池融。

  華池者,口也,赤龍者,舌也,以舌攪取神水,自生舌下二竅,左曰金精,右曰玉液,人有病,則舌枯,則神去,神去則人死。

  湧升灌而潤,

  水性就下,激而揚之,可使過顙,神水本自下生,湧騰上升,灌溉五臟,則身體顏容,光澤潤色,亦如水之在天地間也。

  往來無有窮。

  自下而上,自上復下,三宮升降,上下往來,無有窮盡,人之津液為炁所使,炁行則津液流注,炁滯則津液滯,故成疾。

  通生道之源,

  往來不窮謂之通,言津液上下通暢百關,滋潤一體,故曰道之源,《老子》曰:水善利萬物,故幾於道,水性柔順,故同道。

  天根常茂豐。

  天根,亦曰神谷,亦曰玄牝,《老子》曰:玄牝之門,是謂大地根。人身以腎為本根,故曰天根,房色過者腎必損,腎損則精無所依,故泄,泄之太過,則炁無所歸炁散● ,炁散,則神無所主,故離,離則形體枯槁,亦摧殞矣。故修行人常使天根豐茂,愛惜精炁,存養得所,所以為一身命脉,故曰天根。

  右件玉章天篆,一百一十字,上鎮顯定極風天,下繞第五壘人德君。

  《玄契》曰:真人得洞源清静津液,神通湧升,灌潤華池,神水往來,通生帝心一玄,是曰真中之神,長生大君,左生无英,右生白元,名異太一,司命冲靈,桃康合延,執符把籙,宗孝尚道,妙行全真,名曰真人,位證聖仙。聖仙者,曩日在世誅鉏凶惡,為民除害,功成道備,一家骨肉拔宅飛升。如許旌陽等是也。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二十,精血洞明,精血神通。癸丑、甲寅、歸妹、豐。

  太陽化三晨,

  剛健中正,純粹精也,乃性之所寄,命之根也。寂然不動,實性命之所關係,可不貴之耶。晨亦日之名,日為太陽,晨景車輿也。凡人修煉,以子為冬至,得復卦,蓋一陽初動於地下,當此之時,敷座習定,除垢止念,淨心守一,令陽炁漸生漸長,至丑二陽,寅三陽,全為乾坤● ,如車輿之上升也。

  紫軒徹玄路。

  紫軒,日輪也,乃紫河車搬運陽炁已升入腦,玄路,乃雙關夾脊上入玉城關,至泥丸宮凝集,若出陽神,自此出入。

  元君保谷童,

  結中元真精魂名,元君即太一元君也,在頭,常遏死戶、開生門,令人長生。谷童,即黃寧童也,居胃脘,主消谷散炁,克化飲食,所以太一元君保此以為一身根本,俗諺:人無根本,飲食為先,既有飲食,無神主之,不得消化,元君謂之雌一,蓋女人為之女仙,得道皆號元君,最為極貴之稱。

  守胃塞死戶。

  死戶者,人所懼入也,精炁為物,遊魂為變,變則化矣,安能復生,離者不可復合,可不慎歟。谷童守胃脘,遏塞死戶,飲食既消,則人道生矣,《得道經》云:仍節飲食,祛遣尸鬼云云,或曰精血三真元,王君字黃寧,即結中元真精魂,保谷童子是也,故此章專以精血為主,修證妙行妙果是也。

  金符焕北華,

  金符玉契,皆真陽煉成,至真所寶,焕北華光華,焕爛爍瑛,北方十方皆有華,故經有十華妙行,即肺金生腎水之徵。

  玉契拔七祖。

  一云披七祖,非也,蓋得真陽所凝之金符玉契,七世祖彌皆出類拔萃,飛升朱陵火府,陶魂鑄魄,然後方可仙化。

  帝真灌上生,

  節中帝真精魂名灌上生,一名嬰兒,欲人生天界,丹在念頭一動為帝真,故《生神章》云:結胎守黃房是也,亦名幽臺生。

  斷息三塗苦。

  已於舌章五苦界下注訖,但三塗五苦之中,酆都太山泉曲十二河源地水界中,多少冥官獄吏,蓋由在世有英雄豪傑,剛毅勇猛,能决判疑異,伸曲就直,有大饒益於世務者,死則為善爽鬼,為地官選舉充地下主者,於三塗五苦、九幽地獄、酆都太山之中,取為幽冥官吏,冥冥累暗,處長夜之境,不睹三光,决異事斷疑訟,三百年一遷轉,此乃生不知道、不作善,因以政如此受任幽禄,開絕生根,修文昌大洞上乘帝一真道者,遠離此等幽官冥職。

  洞明清淨光,

  洞達明了本來清淨之靈光,輔以津液,皆水炁也,故曰洞玄洞源洞明,蓋洞源比津字,洞明比精字,洞玄比炁字。

  帝心太玄通。

  得帝心通徹照見無礙,與釋氏菩提心同,儒曰人之良知良能是也,人能反求諸身,收斂心神,凝集虛靜,自有通悟,釋云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同義。大丹為汞,水銀也,下入鉛鼎,以文武火烹之,結成金液,或者以帝心為章題,奈七曲祖師《玄契》以精血為章題,故從之,蓋心乃血府。

  宿命過去智,

  宿命因緣,劫前劫後,過去未來,智之所知,無不了然,蓋得宿命通,故佛之六通,宿命通為最,其他神仙未能臻此。

  根本元由中。

  原其自根自本,皆莫由中道,正心誠意,格物致知,無外是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由中及外,粹然純全,內本外末。

  未來及他心,

  《中庸》謂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故釋云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又云過去心不可得,見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可得者,不可住此境界也,具六神通者,方知此。所謂六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如意通,具此六通,可以知先劫後劫三世所得因緣業力果報之自。

  一切無礙融。

  三界十方,無礙無障,混融一身,所謂萬化生乎身,《莊子》宇泰定者,發乎天光,故有知見生,又謂得解脫,然後有知見。

  洞源與洞明,

  已前篇洞源言液,此篇洞明言精血,皆水之屬,人能以此修證妙行,乃得六通具足證果,不退轉地永無失脫之憂。

  萬道由通生。

  萬道萬法,皆從水生,通則無所不知,過去未來之事如指諸掌,故經多以十通由斯生,十通成真通,則變化自然。或者謂語意繁劇,琪曰:且天王說經,始因靈風振響,寶光成音,集光中之音,反復敷演,方成洞章,玉宸序次其始末、太玄編集,經三聖人,然後成書,一經聖人手,議論安敢當,所以聖誥諄復,帷恐人天一語不能反正,故至再至三也,釋之者,不得不隨句命辭,雖前後委曲重重,亦欲人於一句下信解不及,則再於一句下得悟,又何難焉。

  右件玉章天篆,八十字,上鎮始皇孝芒天,下統第五壘人德君。

  《玄契》曰:真人得洞明清淨精血神通,則生洞明帝心太玄真道,先劫後劫,三界十方,他我根源,過去未來,七通八達,備悉知見,能斷江海水帝祁波、水虒泉曲河源、地根惡根魔籍鬼帳,常以洞源金酒洞明法燈供養元始天王,生炁潤根,通明朗慧,妙覺大度,進登玉清上品上仙之貴。上仙者,昔在人間修煉至真,已後白日冲舉,為玉帝保明,進大羅天,位三清侍臣,如張天師等是也。《玉清文昌大洞經》,乃元始天王所宣,而人或問曰:天尊天王有異乎?琪曰:元始之號不一而足,有稱元始天尊,或云混沌自然元始天尊,浮黎元始天尊,元始上帝,元始天帝,元始一炁天君,或元陽上帝,蓋諸天說法時,天人各以己見稱尊之而已。道本元名,非實有相也,志道據德之士,著名相,殢言語,是非道也,然未喻者不容隱,不得已著為書。昔天地未判,元炁始凝,形如雞子,中有混沌氏生焉,盤踞中央,自分清濁陰陽二炁于上下,頭乘乾天,腹盤坤地,混沌氏日長一丈,天地亦長一丈,如此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劫,兩儀方定,以身中九宮之炁,上結九天,下凝九地,炁中之神王● 九天,炁中之靈主九地,以心腎為坎離日月,五臟真炁為五星,九竅之精為北斗,以呼吸為巽風,以聲音為震雷,以津液炁血為兌澤,以身體為艮山,堪輿河嶽,似混沌氏形質,故崇卑不等,故有山崖峰嶺凸凹之不齊。混沌氏飛神昇化于九天之上,是為混沌自然元始天尊。身中蟲虱化為甲子十二相二十八禽,如子為鼠丑為牛,如角木皎亢金龍之類是也,形居坤腹而光射乾首,是為星辰,須髮毫毛為草木,形化為土,骨化為石,涕唾津液血尿化為江海河瀆,唯中和之炁集而為人,身長數百由旬,然人身尚未完,或為人首蛇身,或牛首人身,各以炁類相感,或飛行,或履地,上天下地,任有攸往,或相吞啖,無有鈐制,於是三皇氏迭生而治之,遂尊混沌氏為盤古先生,天皇地皇人皇即洞真洞玄洞神是也,是知天地人及萬物,皆是元始一無化生,而物物具有元始,皆因元炁始生,故曰元始。唯人得其炁之最靈者也,豈不大哉!今人所生之質,皆肖混沌氏,故伏義氏畫卦,體混沌氏之形,曰乾為首,坤為腹,巽為股,震為足,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不以象之而直以為字,當知是體混沌氏明矣,皆一炁流傳並隸其子孫冑胤,豈不貴哉!世人多以酒色財氣戕賊元始,鑿破混沌,故天神演此洞章,令人吟詠,情性感召,元炁圓融,始相以合夫混沌自然元始之天,則欲壽得壽,求仙得仙,坐致自然,永為真人矣。中陽子衛琪稽首。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之七

  ● 此句,疑當作『則炁無所歸而炁散』。

  ● 『坤』,疑此字為衍文。

  ● 『王』,疑為『主」之誤。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之八

  東蜀蓬萊山中陽子衛琪註

  道言:爾時

  道者,真净明妙,虛徹靈通,天地未判,父母未生,卓然而獨存,天地萬化,萬事萬物,無不混然其問,萬殊一本者也。《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是也。在人為心,變化莫測,隨事隨應,静而為性,動而為情,情逐境移,移而不止,化而為欲,心性情欲四者,同出而異名也。人能静而守心,則本性自見,若逐情欲境界流而忘返,則汨於生死苦海,何由出離,故天人說經以道言者此也,玉宸道君演元始之妙音,故曰道言,守性為玉宸。

  元始天王以大洞高上混洞太無元天寶玉皇之炁,註見上卷高上洞元句下,結一寶珠,

  名曰黍米珠,又曰摩尼珠,註見中卷體寶圓珠映下,此第二節既知道之所在,即壁立萬仞,兩手放下,閉眼一跳,坐虛空中,上不頂天,下不履地,浩浩蕩蕩,渾無際涯,於混沌洪濛中自有所得,所得之妙,如病得藥,如夢初覺,如獲尺璧,如得寶珠,此乃玉皇之炁聚而成珠之時也,豈不樂哉!第三節既知樂處,逐處圓通,通身手眼,無有隔礙,纔到此地,不可執著以為自足,須是把他撇下。

  命之曰蒼胡頡。

  蒼者,青陽正色,胡者,大也,元炁光明正大,頡者,直上而勁,故下品十一章云:五炁理中頡,言元始以其至大至剛之炁,結成寶珠,而命稱之曰蒼胡頡。命者,天命之也,蓋天理流行,賦與萬物謂之命,人稟受以生謂之性。蒼胡頡者,性之德也,以其剛健中正純粹精神所發。

  曰:吾以此寶珠,從道妙一,善貸生根。

  寶珠非有象,乃人之性命也,《魯語》曰: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豈下格小僊之所可與聞焉,蓋元始自稱曰,我以此寶珠,從天一生水籍以為根,以立天地。善者,水善利萬物,故幾於道,或曰:從道妙善一貸生根,必誤,一者道之子,道炁一動而生水,故一為天地之根,萬善之長。《老子》曰:夫唯道,善貸且成。善貸者,假借之而已,天地萬物,無非假此以為生成之根。

  孕玄分元,誕始傳真。

  孕玄者,包含太玄也,分元者,開明太元也,誕始者,發生太始也,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寶君,父子相承,師資授受,故曰傳真。三炁,太玄之炁所生融炎演三炁,太元之炁所生旻景逐三炁,太始之炁所生混洞浩三炁,總謂之九炁,所謂三炁合德,九炁齊併。

  化生諸天,

  九炁各生萬炁,以生成四梵種民四天、無色界四天、色界一十八天、欲界六天,謂之三十二天。此下又生八梵九天,與日月星辰羅列空界,《度人經》五文開廓,普植神靈。《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炁交感,化生萬物,自此已往,人物芸芸,蕃衍盛大,唯人最靈至貴,位乎其中,當體道法天以神明之。

  凝成萬炁。

  此句當在化生諸天上,元始凝聚本身之炁,開演以成萬炁,方可化生諸天,《大有金書》:玉皇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炁。

  大哉至寶,惟我獨存。

  元始自稱,如《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至大二字,惟乾坤當之,獨存,獨有也。今《大洞經》又在乾坤二卦之上,故謂之无極,無極而太極,《易》曰:太極生兩儀。兩儀奠位,混沌氏立,頂天踏地,混沌日長一丈,天高一丈,地下一丈,即元始是也。

  今為玉宸道君重出斯寶,

  《易》曰:苟非其人,道不虛行。元始久蘊此寶,待其人而後傳,玉宸道君即靈寶天尊也,元始以此大道傳之與靈寶也。重出斯寶者,蓋元始於龍漢元年化生,當年出書者,出此書也,今為玉宸重出者,此經當在開皇以後一再敷演之耳,諸天諸地各有定位,孔子所謂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書》所謂五典有序。道經曰吾乃汝之根,亦此意也,亦猶乾坤坎離,始有四象,便有八卦,亘古布列,不知其幾劫塵後,至伏羲氏出,仰觀俯察而畫八卦,方且顯露,文王重爻,孔子繫辭,經三聖人手,始得廣大悉備,將以順性命之理,兼三才而兩之,此《大洞仙經》先天先地已有之矣,至是元始重出之,道有所待,豈可輕易,道君昇付太玄道父,亦經三聖授受,然後三界鬼神及諸人天,方知所生之自,蓋自乾知太始一元之炁也。

  諸天帝王、天真大聖、瞻望寶光。其光分敷百千萬億,結成《大洞仙經》。

  真仙翹首仰望景光,分輝散彩,光華文縷,有百千萬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之光,結成《大洞仙經》。又《玉經》云:蘊發光芒,又載十七帝光之類,皆自己身之中靈光,所以能結成文章也,又如五方真文玉章,皆係天光神炁凝結成文也。

  王文● 凝而成雲,絢而成章。

  王● 者寶之至也,言其寶文凝結成雲篆,絢綵成文章,雲漢昭回。

  諸天帝王、天真大聖以清明識,以始通觀,以華舌通,齊聲宣詠大洞雲章。

  諸天帝王,如三十二天帝,釋氏以天王稱,道以帝者稱,諸天各有天真大聖,既見空中雲文玉章,各以清净明了知見識認,以始通道眼觀睹,以玄明華舌通議,諸天帝王真仙萬口一辭,同聲唱和吟詠洞章。

  音徹萬天,流響九地。

  《玉經》云:流響雲營,又曰:六合至邇,三景非遼,同其音聲,響徹九天九地。前三品並不言地,惟一向說天道,至此方見有九地,蓋先陽而後陰也。九地者,九壘土皇也。一曰元德,二曰皇德,三曰帝德,四曰王德,五曰人德,六曰地德,七曰里德,八曰福德,九曰昌德,此九壘也。每壘一重土、一重水、一重風。各有四土皇,分掌四方之域,號三十六土皇,各有土父母宗正令卿、丞長將佐二千石等官僚曹局,各以萬眾分掌機務,上有五嶽名山,總制綱權,每壘動計萬里,而天真在諸天高高之上吟詠洞章,其音聲下達地水二司,如此周徧可謂大矣,蓋以元始一炁周流通天地之外,無遠弗屆。

  天界地界、水界神鄉,一切神靈,不離本座,俱睹雲章絢目,仙梵歷耳。

  天界,上元天官所統,地界,中元地官所轄,水界,下元水官所管,三元各有攸司,主管鬼神及人天罪福,每年正七十三會,考較實非細務,故下云:三元乘晨回,太一上元炁,因知首章係上元九府四司也,諸天大聖為能宣詠洞章,其餘三界鬼神不動其所,惟能得見雲章絢耀其目,喜聞仙梵一歷耳根,頓悟大乘,蓋諸天人民雖受快樂,終不悟道,今見洞章,心所渴仰。

  皆悉百生障滅,萬劫塵消。

  清炁為天,濁炁為地,冲和之炁為人,而人自曠古以來淪洄其間,不知其幾萬劫塵,或為天人,或為鬼神,或為世人,或分男女,或入異類,千生萬生,出彼沒此,升沉濳躍,不知幾何,不可以筭數譬喻,經云:百生萬劫。誠如是也。幸而今日得復神靈見聞妙理,敢不兢兢戰戰進修,以滅往者不知不悟之因,於是此心一悟,則前生今世一切過惡普皆消滅,鬼尚如是,人胡不然。釋云: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慧日者一心也。

  三塗九幽,十方惡趣,

  三塗註在中卷拔出五苦界下。九幽者,東方風雷,南方火翳,西方金剛,北方溟泠,中央普掠,東北鑊湯,東南銅柱,西南屠割,西北火車,總謂之九幽地獄。諸天諸地真仙鬼神,既以各分尊卑職分,定位不紊,則又有刑憲賞善罰惡之司糾正,真仙則有流金火鈴及雷神,謂之杖直繩法,鬼神則有天一北獄女青條律,地下考人之功過,則有三塗五苦九幽酆都諸大地獄,故十方三界羅列凶惡鬼趣,以治其事,考驗功過。

  咸承光音,所及十纏九結六染七塵,於時頃間,一時解脫。

  十纏者,十惡大罪,不孝父母,不忠君王,不敬三寶,殺生、偷盜、邪婬、貪嗔怒愚癡、綺語妄言、惡口兩舌等是也。九結者,負命、負財、負呵罵、負心、負人、負國、負鞭撻、負力、負恩義等類是也。六染者,即釋氏所謂眼耳鼻舌身意也,聲香味觸法是也。七塵者,喜怒哀樂愛惡欲是也。三界鬼神皆承仗大洞寶珠之光,檀熾鈞之樂音,所有風世纏結染塵,咸於此時,頃刻之間並得解脫,所謂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玆以人身言之,蒼胡頡者,即《度人經》之黍米也,人之一點靈光便是,化生諸天者,即人之五體百骸血榮炁衛也,諸天帝王齊聲宣詠者,即心念一動,一身之炁血運轉流通也,萬天九地者,即人上至頂下至踵也,天地水三界者,即人三田也,障滅塵消者,乃炁體和暢也,三塗九幽者,即腎部情慾也,咸承光音者,心個所極也,一時解脫者,諸塵漏盡也,中田之上諸天真仙,即清明神識上部人神也,中田之下地獄鬼神,即下部人神也,若修清明,則此神化為真仙,若染情慾,則尸穢皆化地獄,一善一惡,不出乎一身,為鬼為仙,在反掌間爾。

  於是太玄道父前詣蕭臺,再拜稽首,求受寶珠所結《大洞仙經》玉文雲章。

  於是太玄道父慇戀前進,請受大洞雲章,須知此文章乃自己真炁所化,能養浩然者。充塞天地,周流六虛,化生萬物,上通泥丸,下達湧泉,需蒸關節,煉成陽符玉文,及至成全,復化玄炁,歸于虛無自然矣。

  庶以導化人天眾生,俱兔萬灾,咸消眾罪,不沉苦趣,俱等一乘。

  忠恕為道不遠,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道父之心,欲推己以及天下,故令眾生皆與我一體,可謂用心普矣。導,一云道,非也。道父請曰:而今而後,庶可以導引開化塵世人天及諸眾生也,三界鬼神已得聞見,惟人天眾生尚未及此,故專為請受以化之,使之但得聞是經,免釋萬灾千障、諸業眾罪,自今已往,更不沉淪惡趣,皆得升入一乘果位,三界鬼神元有仙職者,俱升一等,亦如人間恩例,普覃一體,故幽明普利,人能掃除一切根塵,萬事萬物一無所染著,是名一身清净,一身清净則多身清净,多身清净則一世界清净,一世界清净則無量世界悉皆清净,豈有眾生灾罪之說。

  弘是願言,慇懃啟請。

  道父發弘大願元始前,勤勞前進啟問請受寶章,三寶貴重,正法難遭,當盡禮。

  元始天王命元神大聖、玉宸道君具俯仰威儀,手付太玄道父蒼胡頡寶。

  元神大聖,或云八聖,訛謬太甚,殊不知三寶尊重,況授受之際,以心印心,口傳心應,威禁至重,其孰能與之哉,以八聖而篷三寶之席,其不為火鈴之擲幾希矣。元神大聖玉宸道君當作一句念,蓋道君乃元始之元神也,如華嚴善財即釋迦之精神變化也,若以為八聖人在玉宸之上,則三寶何以為貴,道君老君在八聖之下,理叉無此。具俯仰威儀,元始本為道君重出,而道父請受之勤,於是元始就席命玉宸傳與道父,遂具俯視仰望之禮貌,威者可畏,儀者可象,言其進退俯仰之節威嚴如此,則玉宸親手將《大洞仙經》蒼胡頡寶付與太玄道父,由此觀之,三聖遞相授受灼然可見,何從別有八聖焉。以人言之,太玄者,即兩腎間一點真陽元命也,前詣蕭臺者,乃升中央黃庭也,求受寶珠者,真陽合於祖炁也,元始命玉宸者,乃意以歷劫不壞元神會於元官也,手付寶者,丹已成也。由此觀之,則修習是經,即是修煉金丹大藥,一體當反求諸其身,不可向外馳求以招譴。

  元始告曰:此蒼胡頡寶與檀熾鈞音,若非太玄,何能求請,唯子慈深願重,可界寶章。

  元始重告道父曰:此經聚則為蒼胡頡寶,散則為檀熾鈞音,深為貴重,若非道父,誰敢求請,惟道父慈愛眾生之心甚深,救度眾生之願頗重,故可以昇付寶章,三寶師資授受之間,尤且諄切至再,保護至重,況下格小仙豈容易聞,切見世人輕傳竊漏,或生謗訕,豈無冥責者在焉,此以內言,若非太玄者,一點真陽可以成丹,故曰可畀寶章。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二十一,天一生水,一玄妙行。乙卯、丙辰、旅、巽。

  九皇上真炁,

  九皇,天上有九皇,地下亦有九皇,星中亦有九皇,真仙亦有九皇,如近世張平叔等皆九皇真人,因較劫運之謬,謫降人問,《度人經》:本命曰誦之,得九官真人。皆是玄元始上真之一炁化生,即上卷所謂九月所受之九炁是也。又喻人頭有九宮以應九天,身有九竅以應九地、九州。或以為九真炁,心中一真,胃脘二真,精血三真,肝中四真,脾中五真,肺中六真,腎中七真,膽中八真,泥丸九真,即生神九帝真炁,同出而異名,乃三十六宮之總會所在。

  四司天仙王。

  四司,即四天王也,常以八節日,命三界四帝煉化學仙之人,東華宮青童主之,朱陵宮上元君主之,西華宮王母主之,北上宮玉宸君主之。亦喻人四靈也,故四靈金木水火也,土無正形,寄旺四季,辰戌丑未是,戊己乃中央真土,謂之天地土皇。又曰四司者,司命司禄司非司危,乃天上四司,司命司禄司功司殺為地下四司,經曰:天仙土者,叉天上四司也,人之四司,眼司視,耳司聽,鼻司臭,舌司味,儒書謂之五官,視聽臭味皆欲得其正,不為邪炁所乘。

  飛霞散天日,

  天玄而地黃,散天日者,各現其正色也,蓋諸天各有日月星辰天真,飛霞散彩,光奪天日,喻人四炁朗清,照爍元陽。凝焕六合房。凝,結也,焕,明也,言天真飛霞散彩,凝結焕耀於天地之間,喻人大丹成就,光明烜赫於上田,謂之六合房,即腦宮是。

  上真朝玉清,

  諸天真仙亦當整肅威儀,以朝玉清上帝,喻人修行以中為主,凝集四靈之炁,上升泥九,謂之朝元,久之可政神仙。

  乘景晨中暉。

  景晨,日月之域也,於人乃兩眼是,此言乘日月之車輿也,言諸真上朝皆乘車輿,光暉煒爍。大丹之道,牛車鹿車羊車三車搬運,上通崑崙之頂,天真有景晨明霞之輿,後云駕景登絕霄,故知景乃車與左右之日月也,暉者,光彩焕爛,言丹自黃道上昇之候,經云溫溫鉛鼎,光透簾帷。

  五辰號發紐,

  辰非北辰也,乃司命精魂君,名曰發紐,即五炁五辰,壬子戊子甲子丙子庚子是也,謂之五子歸庚,亦謂之五老啟途,紐,關鍵也,五臟氤氳之炁發其關節,方得凝集於四靈,辰者,亦皇極之辰之元會運世也,循環天地之間源源不已,《度人經》云:旋斗歷箕,回度五常。五常,五辰五行。

  捧籍啟虛皇。

  諸真各執版籍,言世人罪福,虛皇,即玉帝也,專一主管上方上界之事,以喻人真炁,自九關百節之中聚於泥丸。

  逸绿登紫清,

  紫清天,即玉清聖境元始所居也,逸绿,輿也,一云逸绿與回禄同,九關精魂名回綠,道字絕冥,此绿字作顏色字看。

  金符刻羽宮。

  金符玉冊乃紀神仙之名,羽宮者,蓋梵炁所化輕浮之宅,亦水為羽音之謂,大丹非金無以為體,故金為丹母生水。

  領玄蒼胡珠,

  諸真咸受五色蒼頡之珠,以喻丹成,萬炁凝聚,而領受百靈拱衛以侍之。蒼胡見中卷註,乃人之性命鉛汞所就也。

  弘濟登普光。

  弘,大也,濟,渡也,必令皆得其所,在人可以大弘利濟而登上普光明殿,聖人之用心无不普,必令上下咸得其所。

  運度玄中人,

  太易為玄炁,應度者,以劫數無運論之,合道者當度。玄中人,如《生神經》云:應合得度者幾萬人。既以成道,當出世度人。

  嚥味生五芽。

  味者,舌下之津液,以應天之水,謂玄炁中人得漱咽灌溉之道,當生五芽珠也,即五臟之精華凝結五味,酥辣可咽。

  結集成胎仙,

  婦人懷胎在下田,與腎相對謂之胎田,男子常能存養胎息,凝結神炁故無饑渴寒暑之所撓,陽神出入,謂之胎仙。

  丹母全真陽。

  大丹之母,以純陽為之,若不尅化陰炁,不成丹也,謂之金鼎龍虎大藥,坤為母,經云:產在坤,種在乾。女子十六天癸降,男子十五天精泄,人之初生,為純陽之質,為乾卦,自十五泄精,至二十五,拆初爻為陰為姤卦,三十五,拆二爻為遁卦,四十五,拆三爻為否卦,五十五,拆四爻為觀卦,六十五,拆五爻為剥卦,七十五,拆六爻為坤卦,純陰也,陽爻消盡,則去死不遠。陰陽和合,本有生生不窮之理,人到中年,女男已具,便可止慾,煉丹母以全真陽復本性。

  主伴合元範,

  宗門云:賓中主,主中賓,如善財,參見五十三位善知識是,今以先天炁為主,以後天炁參之,元範,法度也,循合法度,規矩準繩而已。煉金丹,須慎言語,節飲食,省睡眠三者,次則厚鋪坐褥,解寬衣帶,端其身,直其脊,唇齒相著,舌拄上腭,微開目,常視鼻端,八者不可缺一,合元範者此也。

  太易生玄光。

  太易在混沌之初,無極動而為陽,生天一之水、太玄之炁,故曰太玄。玄者,黑也,言水炁之初生而色黑,故曰玄光,乃先天一點靈明,是曰性,從虛無生靈,是曰神,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也,未入殼子內,則上下與天地同流,既歸人身,各有所附,人無此靈,則頑然一物而已,神居泥丸。

  右件玉章天篆九十字,上鎮太皇翁重浮容天,下統第六壘金剛鐵澤地土皇君。

  《玄契》曰:太易一玄妙行息門炁通,初入性根,始於心地,次第生長,滋茂成林,蓋由斷疑,遂生信解,乃曰一度修證,一曲水天,行一百功,從聞入見,一和含攝,皆起初聞,由是天寶為之開光,黑帝為之通血,北斗落死,定名玄籍。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二十二,地二生火,二元妙行。丁巳、戊午、兌、渙。

  天皇上真炁,

  前云:九皇上真炁,今云:天皇,蓋天皇大帝在紫微垣勾陳宮,眾星所拱之位,故云星中之尊,總司天府星辰之事。又流珠上一寸為天皇宮上真炁,皆自元始所生也,王弼云:實三元之胎祖,鼓舞裁成。正同此論,此乃混沌太無元、赤混太無元、冥寂玄通元所生玄元始之三寶真炁。

  三元乘晨回。

  晨,一云神,非。三元,天地水,三元各列百二十曹,主掌世人罪福,每年三會,考較簿籍,按《生神章經》並《三元經》、《三官懺》等所載,三元考較,實非細務,蓋三元上朝玉帝,奏人罪狀,乘景晨之輿,以喻人以三元之炁導養形神,所謂三元導養,二象攝生。《中庸》云: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體物而不可遺,元亨利貞,屈伸往伸相感而利害生,罪福之報咸在是矣,雖係人之感召,然亦有鬼神司其分數也。

  法垣興朱霄,

  已於中卷十章解釋,朱霄,絳霄也,乃九霄之一,太丹之光炁開太丹之天,凝絳霄之宮於南方,法垣,紫微太微天市等。

  帝昌啟玉扉。

  泥丸九真帝昌上皇字先靈元,其時開玉戶以相待,炁隨神往,咸歸眾妙之門,禪宗云:別具一隻眼看,正謂是也。

  拔尸命門內,

  拔取尸穢之炁,令離命門,雙腎右曰命門,一身命脉之所關係,人不能貴其炁、固其根,貪愛婬慾搖動命門,死不遠矣。

  解結桃康階。

  解釋結滯根蒂於桃康之階,桃康乃真炁正神,即腎神字合延,又云玄冥字育嬰,人神之名,或一神而兩呼,兩神一呼。

  斂神保五籍,

  聚斂一身萬神,端以保守五臟,上以應五星,中以應五炁,下以應五嶽,皆有版籍存焉,乃註記世人得道之仙名。

  越轉入太微。

  太微乃南斗之垣,經由三界保舉,乃得入太微,皆自下而上,展轉陞遷,由太微而登三境,是為三清侍衛之臣。

  單入而雙修,

  以一身而入道福慧雙修,利及幽顯也,喻人存念一誠之明,參究一竅之妙,而先天後天之炁並為一家,打成一片。

  一曲水天聞。

  始因天一生水,而方得地二生火,故下曰海日,蓋水性就下而行地中,其聲響應于天聞者,不聞之聞,君子恐懼乎其所不聞,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況暗室屋漏之下,十目視,十手指,敢不恐懼!其獨鶴嗚九皋,聲聞于天,謂修行人靜極,則天上地下無一聲可逃,悉知悉聞,或以聞為開。

  海日自東生,

  地二生火,故曰海日,蓋日出東海上扶桑山,喻人欲結胞胎,陰陽炁凝聚於己,六陽純全為乾卦,乾體具方得成形。

  元命昇太初。

  元命,元炁也,天地根於天一而至地二,形炁眹兆之始,人命根於精炁交感,真陽凝聚,方結胞胎,化太初欲形之時。論性不論炁,不備,論炁不論性,不明,蓋性神也,屬陰,命炁也,屬陽,修性不修命,不免宅舍易敗,修命不修性,雖千萬歲,終是不明妙理,故性命雙修為上仙果位。

  右件玉章天篆六十字,上鎮無思江由天,下統第六壘地德君。

  《玄契》曰:太初二元妙行息門,通觀起性心動得性之機,念信不忘,守信不失,為信而行,夫五信在中,心和見和,乃曰二度二點火地行五百功,從見入觀,觀定則澄神,神澄則炁清,始名正觀二和含攝神目方瞳,由是靈寶開長夜之幽,赤帝養通和之炁。南斗上生注記丹文。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二十三,天三生木,三始妙行。己未、庚申、節、中孚。太一上元炁,

  茅山《玉經》無此章。太一見前注,前已兩見上真炁,今日上元炁,泥丸宮亦謂之上元宮,主司天府事,或曰禁,無義。

  日中司命童。

  太陽宮中有日中司命接生君,字道靈,又曰司命靈童,以喻人心,屬陽,而司命者,心之神也,一名丹元,字守靈。此章言人心屬火,火生於木,母隱子胎,五行顛倒術,龍從火裏出,《陰符》云:火生於木,禍發必尅。木中生火,而反燎於薪,於事上有反害之禍,於丹道,木三火二為五,有變化機。

  煥然神光明,

  心為離明之象,神明之府,其靈光煥爛。修此《文昌大洞》,如揩泥中珠,拂塵中鏡,吹寒爐火,復取其本然之光明而已。

  披霞升帝墉。

  霞有五色,彤霞、丹霞、絳霞、朱霞、紫霞,皆陽炁也,此言心神披此紅霞,上升泥丸玉帝之宮墉城也,註在前,字多互顯。

  列坐震靈席,

  萬神皆列坐席於震位,東方木德,乃發育生炁之地,帝出乎震,少陽之位也。下見二震靈,註至此,見坎離震三卦也。

  混合五日房。

  五日為一侯,言精神混合於紫房,五日後方各還宮室,大丹之道,片餉工夫立躋聖地,此蓋言火候當以時日守之,抽添進退。傳曰: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又曰:回心三月不違仁。人既得此竅妙,當力守之,則將終身,然何拘於一候也。五日,亦五帝散日精,日中開五暉等同義。《靈寶經》云:七日七夜諸天日月星宿一時停輪,此皆以神炁凝集,陰陽混合於空洞之中,目不瞬、心寂定為是。

  白炁育尚生,

  胎中一元白炁君,名育尚生,字盛昌,一名玄歸子,後章云:右輔歸盛昌,《生神章》云:務玄育尚生,又云腦宮玉帝名字。

  青君案延昌。

  結中青炁君案延昌,字合和嬰,乘東方木德歲星之炁,流布正真生炁,降注人身及萬物肝部之中,以生三魂之精。

  左携精上門,

  節中黑炁君賦來生,字精上門,蓋青君携之,以生左目童子名飛靈,在頭為日,日有九色光芒,輝煌熠耀為九魂真。

  右抱合和嬰。

  白炁君右抱青炁合和嬰,合以太和之炁,以生右目童晨嬰,在頭為月,月有一十四曜精彩,清明瑩潔為七魄之真。

  我生日月華,

  人之兩眼如日月之代明,天地之心元不洞見,而天下豈外我耶,天道流行,化生萬物,凡有聲色貌相,而盈於天地之間者,皆物也,既有是物,則必有當然之理,而自不容己,是天所賦非人所能為。《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地萬物皆備於我,二炁備體,則雙目如日月之光華,金丹謂日月合璧是也。《參同契》:兩弦合其精,乾坤體乃成。又曰:晦朔之間,混沌洪濛,陰陽炁全,此日月交合之時也。呂仙曰:曲江上月華瑩净,有箇烏飛。

  友寶赤炁王。

  友取和諧,寶取貴重,赤炁王乃心之神也,當愛護之,使安靜和平。或曰:友寶乃赤炁王之字,即靈臺虛明不昧之理。

  八景照泥丸,

  三部八景,乃脊梁三八二十四椎,歷其關節,上照泥丸,三部八景之神,內名隱諱,註在中卷,在人精思,神明自來。

  朗然洞房中。

  洞房宮在腦宮,元陽真炁自二十四節上升洞房宮,明朗洞照八室,至此下視六極之境,如在掌中,所謂三境非遼。

  嬰兒為赤子,

  下丹田之神名嬰兒,如初生之赤子,即我修此道,復歸於嬰兒,兒復化為玄炁,《傳》: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

  混合生玉容。

  坎離交姤,水火既濟,陰陽混合,凝聚成丹,於元宮溫養得所,抽添得宜,自積于中,而形諸外,見於面,盎於背。

  五道秀金華,

  五道即五行,具體於地,而炁行乎天,如人之五臟具於內,而五炁沖於外也,故五臟皆發秀。金華者,天中之山名也。

  位為上清公。

  當列位於上清真境,作仙公之貴,公侯伯子男亦如人間五等之爵,上清中脘是也,萬炁一定位為中宮凝而成丹。

  七祖斷玄滯,

  七祖九玄有滯礙不得出離者,自此如刀割斷,一齊解脫,幽夜冥關,更無阻滯,同與飛升上境,證聖成真,快樂自在。

  身神乘仙風。

  一身之神飄然輕舉,如列子乘風而行,上古三皇時,人多身輕,飛行虛空,後世因食五穀甘味,故沉重不能飛行。

  徘徊三清上,

  優游於三清之上,位在三清,而遊宴可至三清之天,生能游神於三田,死則可以陞三清之境,在三十二天之上大羅界。

  和樂返胎嬰。

  《易》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蓋大洞至此,返老還嬰,和樂且耽也,頤養和炁,嬰兒自生臍腹之中,如懷胎狀。

  大始三炁周,

  太易太初太始,即太玄太元太始也,玄元始三炁周備,是為天地之根也,人生至此,界已具備,丹亦如是,火候周備。

  真文肇生明。

  真文如五方雲篆,煉之於洞陽之館,冶之於流火之庭,方始成文,天真皇人書之,以鎮安天地,此《大洞仙經》,元始以混洞太無之炁結成珠,珠光分敷百千萬億,凝而成雲,絢而成章,演成《大洞仙經》,其真文寶符肇明於此,人生至此五臟具也,謂之五文開廓,五神各守五臟精華故曰文。

  右件玉章天篆一百二十字,上鎮上揲阮樂天,下統第六壘地德君。

  《玄契》曰:大始三炁妙行觀門通,定記信金石,至信大成,善信能修,堅信進趣,方名正信,十信大全,意和則生炁延,志和則大美益,炁和則三炁就,乃曰三度中三真天數,分一千大功立,從聞入見,從見入通,由是神寶為之制萬靈,青帝為之護魂爽,東斗注長生之筭,木公書青簡之名。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二十四,地四生金,四梵妙行。辛酉、壬戌、小過、既濟。

  元靈黃房中,

  此章當以金為主,色黃,以應中央脾臟,黃房乃黃庭也,《易》曰: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正謂此,元靈即虛靈不昧是。

  內有黃寧童。

  精血三真元王君,字黃寧子玄,住黃房中,主管尅化水穀之府,披錦衣黃裳,坐金臺之上,周圍城郭,亦謂之太倉。

  左有堅玉君,

  胃脘二真堅玉君,字凝羽珠,守胃脘之左,主管胃炁水穀,滋養四體,令如金玉之堅,真炁如碧雲之色,下布太倉之府。

  右有帝昌皇。

  泥丸九真帝昌上皇,字先靈元,守脾胃之右,分散水穀,灌溉五臟肌膚,俾之昌盛。一云帝昌童,必誤,不應重作童。

  浮黃翳神炁,

  脾炁屬土,土色黃,真炁蒸翳,蔭下田之神明真炁,丹經云:名為神炁穴,內有坎離精。所以精炁神三者皆聚於此矣。

  鬱鬱虛靈谷。

  葱葱鬱鬱,覆蓋虛靈之神,保護容顏,此乃堅玉君帝昌皇之真炁,下注於脾胃之府,如塊葱鬱之盛,所以潤澤顏色。

  青肝明輪子,

  肝中四真青明君,字明輪子,受胃炁而雙目明朗,肝屬木,木色青,故曰青肝,明輪者,日月也,諸天日月為飛精,諸洞日月為伏根,人間日月為明輪。若吞明輪者為仙,服日月光華各有法,能澤五臟潤顏容,木屬東方甲乙之地,乃日月所出之門戶,地衹於此、旦望迎送鬱儀結璘之神。

  開朗徹八窗。

  日月所出,容光必照,況八窗玲瓏,豈不明朗。一本作八聰,必誤,蓋八景照泥九之類,言其光彩熙媚,照耀三部黃道。

  太一儔丘蘭,

  儔丘蘭,斗中大女名,又曰下脘神名,皆比喻也,如僧問西來意,曰庭前栢樹子,又曰濂溪窗前草,與自家意思一般。

  奉符入玉宮。

  奉太一之命,捧符執節,升入腦後玉帝宮中,呈世人罪福,凡初一、十五、庚申、甲子、本命之日,上奏人魂神問之所作。

  拔赦七世罪,

  超拔七祖之魂,赦宥愆咎,蓋魂神聚於泥丸,呈人所行善惡,首先超度七世祖欐,若人無善因,則累及祖禰受罪。

  回元期十通。

  《度人經》所謂十回度人,十通亦土之成數,回元即返本還元之說,期以十遍周過,可以度脫七祖九玄之幽魂滯魄。

  混合帝一室,

  回風混合於帝一之房,帝一室在玄關之中,或謂《大洞經》無倫序,互相參維,難可尋詳,蓋此經以回風混合為目,故前後上下左右互換,實由珠光交映絢耀叢雜所以成文,不可以一槩論。昔鄧欲之字彥達,隱於洞靈臺,修混合帝一之道,每夜誦《大洞經》,或感魏夫人下降,告之曰:君有仙分,且誦經不倦,故來相訪,一日忽見三青鳥至,如鶴鼓舞飛鳴,移時方去,欲之謂門人曰,青鳥既來,朝會至矣,遂玄化成仙,豈非帝一之徵焉。

  五老變孩蒙。

  五老見前注,今以修大洞回風混合之道,皆變為蒙昧,為無知識孩提之童,五老者,五行是也,故曰老● 即五臟神也。

  太素梵行初,

  炁形質具,未始相離,謂之太素,修進梵行,未滿之初,火候未足,金丹未圓,梵行妙果方至第四,更宜饉恪,精進毋怠。

  一善四金通。

  一者水也,善利萬物也,所謂五行不順行,虎向水中生,丹之道,天地生成之數,地四生金,名太素,水生金,子隱母胎,金為神性,居上丹田,是謂頂門,人呼為性門,性最靈,故性門未合,尚知前世事,及其合則不知也,寄體於心,以應萬事,人能知性門,可以修太素妙行觀門,化為金仙。

  右件玉章天篆八十字,上鎮無極曇誓天,下統第六壘地德君。

  《玄契》曰:太素四梵妙行觀門,通生初弘一善,精水沾濡,枯朽發黃,是曰精和,精和則神和,神和則炁清,炁清而和,故曰清和。四度克成四金,地數五百功分,由是太一以具神身白帝,以侍魄元,西斗記名玉靈瑤篇。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二十五,天五生土,五靈妙行。癸亥、未濟、乾。

  太極主四真,

  四真,乃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也,太極為之主者,以其五太至此方始得離,而各具其體,所謂物各有一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即四真也,又有皇極為君臣民物,炁運為年月日時,數為元會運世,人為形體性情,天地人物莫不由此而生,在天則有太極真人、太極仙翁、太極仙官,掌管仙籍,徐來勒、霍山王元輔、西粱子王總真、安度明、鎬京社沖等,皆號太極真人,《玉皇經》中四真人與釋教《楞嚴經》之四真,其實一也,在人為心肝肺腎,為四真。

  凌羽逸上清。

  凌羽,奮迅其羽衣,以逸遊上清之天,古詩:刀圭入腹生羽翰。人服黃精,不食五穀,即生毛羽,可以飛空步虛而行。

  七轉召司命,

  七轉,七返九還也,丹道至是,火候足矣,可以召心中司命之神,與之同遊上清也。上清,即心府絳宮,萬神所朝之處。

  太一揚威明。

  太一在頭,明揚其威武,在人硬打塵勞,勿令睡魔陰邪之所侵撓。昏睡則精神散失,魔鬼欺凌,故為武備以鈐飾之。

  司録保儲命,

  《度人經》有司命、司禄、延壽、益筭、度厄尊神,同此義也,司禄神君主生生不窮之理,所以保舉儲二之命,為大根大本。

  三舉登震靈。

  太極既判,天地定位,乃立東王西母為萬物之父母,今來司録神君,常三舉其長子以主震器,俾不墜其緒,故知立天地之道,與皇極之道無異,誦之者,以此祝頌東皇千秋者。

  魔王來受事,

  得道之人,非魔王保舉不得過三界,既得過度三界,承奉玉音,令掌管機務,則向來遏截吾之大魔,必來拱聽受事。

  仙官束鬼精。

  《易》曰:精炁為物。言精炁聚則為生,遊魂為變,魂升魄降為死,既死則為鬼。孔子曰:昭明焄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酆都有六洞宮仙官,雖管魔鬼,亦係仙職,隸天官所治之府,故仙官將為修行人束縛其鬼精,不令返道敗德,此舉陽抑陰,則性圓而情滅,可以陞進三境,果證真仙。

  月中青帝母,

  一云日中,非也,青帝亦陽也,母者陽中陰也,亦離宮腹裹陰,後云月母寧素蘭,同義,日陽月陰,一合而生成萬彙。

  號曰芬艷嬰。

  此乃月魂名,號雌一之神,道經:月中桃康君,燦爛黃房內,月宮仙方盈等語,皆同,天地以陰陽交,而生化之理具。

  太張上五符,

  黃素中元君圓華黃仞,字太張上,進五靈之符,安鎮天地,如人亦以五炁安鎮五臟也,此章應土,總統四象,故言五符。

  安來上玉名。

  紫素左元君翳鬱仞字安來上,玉名,玉字也,一本作安來生,太誤,蓋三素君玉諱白素,右元君啟明蕭仞字金門上。

  混化六合室,

  混化歸乃九魂名也,當混合變化於六合者,方輿所載,皆謂之六合八紘,在人則腦宮泥丸,萬神所聚處。

  洞房列火兵。

  洞房即絳宮也,《玉經》:朱陵大帝赤騎神仙、兵馬赤童斬邪籙,役使火兵咒曰:開明靈童總御火兵,南方赤帝玉司君,治朱陽之臺,使火精赤丙之兵,總統上真之權,役丙丁之神,以行天德,使巳午之神,以正地炁 ,其實即心火也,用之正,則練成金鼎大藥,用之邪,則起無明火坑黑暗地獄。

  太極五靈沖,

  五行全備則沖和,不全則戰剋,太極未判之前,五行混然其間,太極既判之後,四象各尊其位,而太極居中屬土,所以寄形四象,託旺四時,今則太極五靈既以沖合,則無戰剋也。五靈者,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老五帝五嶽,在人為五臟,和合,五炁沖粹,五華自生,五體康健,至為真仙人。

  橫文帝子賓。

  帝賓,上卷見之,曰帝賓奉五符,又真陽帝賓老,蓋此神在人五臟之上,能入腦後玉帝宮奏人罪福。橫文者,五文也,即太極五行是也,河洛縱橫十五數也,此乃皇一之魂上歸字帝子,萬神之一也,在天則為帝子賓客,在人則為心之賓客,能糾正邪炁,降流真炁,以滋育萬神,縱橫有理。

  右件玉章天篆八十字,上鎮皓庭霄度天,下統第七壘水制澤地土皇君。

  《玄契》曰:太極五靈妙行觀門思神,次興四善,五數居中,屬脾土,主意根,故曰思神,心之宮則思,思索蓋出於意根,即洞清冥慧妙行,故天五五度五橫文即)文也,總五方,共為十佺聞善,則玄上貫顙,六丁洞光,即中卷貫顙間十方,乃耳根洞微妙行。視善,則丹元方瞳,八史洞明,即中卷驪珠湛,方瞳乃眼根洞觀妙行。語善,則通命含漱,五文玉華,即中卷舐練五芽珠,乃舌根洞微妙行。履善,則扶就力通,地關生命,揮執天地關精神生命根手足力通洞靈妙行。一性初合五度,剋成五橫文,就天五太中五百功,成總炁中靈帝君,由是結元命形,黃帝中主,萬神衛屯,中斗大魁總監眾靈。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之八竟

  ● 『王文』,疑當作『玉文』。

  ● 『 王』,疑當作『玉』。

  ● 『故曰老』,疑當作『或曰五老」。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九

  東蜀蓬萊山中陽子衛琪註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二十六,地六成水,六合妙行。甲子、坤、屯。乾坤無支干。斗中四真人,散花玉清臺。

  北斗位處坎宮,坎為水,四真,即前所謂四象,前曰上清,今曰玉清,又一層之高,在人為腦宮。四真,在太極主四真註。燒香散花,旋繞步虛,此真仙之樂,身中香花真氣所發,不可泥象執著以為有物。玉清臺,即人之上丹泥丸宮是也。

  帝卿中玄生,

  泥丸上元帝卿諱中玄生,領括眾仙也。一云帝鄉仲玄立,皆誤矣,一云三一帝卿肇勒精,字中玄生,二號即一神真。

  一回眾真來。

  中玄生起初一來時,眾真畢集也,意之所之,炁為之奔走,非敢後也,蓋志者,炁之帥也,聽其役使,一真聚則萬真聚。

  香風扇三寶,

  香風拂拂飄扇三寶之上,以為供養也。三寶,即兆身中之三寶,若能精修存鍊,五炁薰蒸,則有香風外泄,亦由此《玄契》中云,常以天香天花供養元始之類同也。《天童經》云:金飯玉漿向求皆至,皆自己身中所有,切勿外求。三寶即三田中神,香風即真炁薰蒸,扇乃勤搖之物,皆法於自然。

  五臟映清夷。

  上文皆說天上事,此一句卻說身中事,蓋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此言天上有清夷宮,人當以五臟之炁映之。釋氏書云:五分名香以為供養,又誓堅此念以報佛恩。《書》云: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皆同此義。常見人以燒香插花,造作百味珍羞,以為供養,己謂作福德爾,殊不知一誠未盡,天地不享,及獲暴殄之過,冒瀆之愆,何如精鍊自己五分真香,供養身中三寶,則自然五臟暉映,清爽平夷,豈有鬼神之害,又且福德最多,人何苦而孜孜向外馳求。

  蒼胡頡光華,

  有是炁而然後有聲,聲有上下之相應和,故為音律,靈風鼓動運轉遂成樂,只這一點靈光洞然無礙,暉映八表,在人乃一粒金丹積成於內,言語音聲發之於外,故六炁分明,六陰魔伏,《度人經》黍米珠,釋迦摩尼寶,其實一也,大丹曰龍虎大藥,須以真鉛真汞和合而成,方有光華渙燦。

  檀熾鈞吉祥。

  和炁致祥,元始所出之音聲,謂之檀熾鈞,《玉皇經》云:鈞天妙樂,秦穆公到天門,聞鈞天廣樂,唐明皇到月宮,聞霓裳羽衣曲,皆天樂也,如世間軒轅之咸池,堯之大章,舜之九韶,禹之大夏,湯之大濩,皆治世之音也。樂聲所至,吉祥所集,和之至也,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況天上之樂,豈不致瑞。所謂樂和則神和,神和則天地和,天地和則五穀豐熟,國民安泰,豈鄭衛之徒可得致之哉!人之五臟安和,則語音清響,聞者皆是清净法音。

  太中六炁清,

  太中,五太之外又有五大,以足十數,即河圖之數,是一本六炁分,蓋太中則五運六熙清而不駁,此接前樂和之意。六炁者,亦應地六成水之義,六炁在天地間生殺萬物,醫書甚詳,亦由人之所感召,寒暑風雨晦冥謂之六諿,或逆其炁則致疾疫,甚至死亡,修此大洞太中之妙行卻之。

  曲水襄天河。

  前云:一曲水天聞,蓋天河注於東井,而循環於天地之間,古人云:水出崑崙,之下注出尾閒、復上,謂之天河,此天地之河也。人之河,自尾閭泝流而上崑崙,與天地同焉,黃河九曲,人腸九盤象之,呂仙云:曲江上月華瑩净,有箇鳥飛,此與一曲水天聞,同在前太初章下,可以互看其旨。

  六度功圓成,

  六度萬行之功已圓全成就,以六應水也,六度六陰六合,皆成數也,人之進修圓滿,三千功八百行,亦可以為上仙。

  五魔伐六陰。

  五魔者,青天魔王巴元醜伯,赤天魔王負天擔石,白天魔王反山六目,黑天魔王監醜朗郁,黃天魔王橫天擔力是。

  中結元始王,

  四正四維,皆為太陽道境,方顯有元始,如人卻盡陰炁,鍊成純陽,方見大洞帝尊示現,《生神章》:高結元始王,同一義。

  高觀六合庭。

  既結元始在中,仰可以觀見六合之內,亦猶人神可以內顧臟腑。張天師修行千日,能內顧五臟,外集萬神等類是。太中妙行以炁為主,有天地之氣與父母之炁混而生人,在胎中臍帶與母相連,母呼亦呼,母吸亦吸,既生,剪去臍帶,各自呼吸。炁藏于炁海,謂之命元,修命者修此也。

  右件玉章天篆七十字,上鎮淵通元洞天,下統第七壘里德君。

  《玄契》曰:太中六合妙行觀門,念善行善,無礙無障,至善不踰,住善保安,定善崇基,全成十善,十華通榮,命同智合,曲水襄流,六度功圓,一千功成,自初至六,三千六百,滿證太勳,由是九天為子生真人,五帝為子伐六陰,旋斗歷箕而度天關,八景冥合而肇玄玄。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二十七,天七成火,七覺妙行。乙丑、丙寅、蒙、需。

  辰中黃景炁,

  辰,日也,日中有黃色景光之炁,言初生之日也,喻金丹子時黃庭陽炁初動,則作用也,此鉛遇癸生須急採之時。

  三秀登霄庭。

  三躍而方登霄漢,以圓軸而輥上重霄,其難矣哉,三秀,乃天中山名,仙人呼靈芝為三秀草,乘黃景炁游太霄之庭。

  滄臺飛羽輪,

  東海蓬萊,有山曰滄浪,有臺亦名滄浪,得道神仙,乘黃景炁,駕羽車飛登此臺,入三秀山,歸霄庭宮,而領職任事也。

  迎延道已成。

  得道真仙、元辰真人佩帶迎延之符,乘颷輪飛羽車,為逍遥之仙,此乃修習《文昌大洞經》之所致,非小仙之格也。

  司命奉帝書,

  主心之神,奉承帝旨告下十方,以保全生根為念,金書司命定筭人之壽夭,皆由存心能善用其心,則可以稱壽者相。

  號曰玄度卿。

  中央司命丈人理明初,號玄度卿,專一守心絳宮也,人壽本百歲,以有善惡多少,故有神明司其予奪,少有八九十者。

  保生太霞宮,

  保生護命於太霞之宮,即絳宮也,此章專應火數,人為離明之象,屬火,光彩輝霞,故曰太霞宮保生生之根。

  列賓館上清。

  羅列賓客之館於上清宮,亦絳宮也,蓋萬炁萬神所聚之處,古人云:一竅通則百竅皆通,一神集則百神皆集。

  命門合精延,

  命門右腎,其神桃康字合精延,七叠見之,一云:左曰父寧在,右曰母精延,亦曰大洞帝一尊神君之名,皆兩存之。

  守我身黃寧。

  桃康常仰望黃寧以承炁,蓋脾胃所得之水穀,散之於五臟六腑也,前黃寧以有註,乃精血三真之玉諱,亦可互見。

  左携元素君,

  無英之別字,見前註,乃火沼之主,即紫素左元君翳鬱仞字安來上,乃主保肝護魂,上應木德歲星,下主東嶽泰山。

  右攝朱鬱靈。

  白元調陽君,名朱晶字鬱靈標,乃水池之主,見上卷朱晶啟明師注,又字玄夷絕中,通人之肺炁,下鎮西嶽華山。

  太和度七覺,

  七,火之成數,故引意相合,七覺者,天之北斗七元也,人之七孔心也,太和真炁通入,所以有知覺發生,文章渙燦,故下文言真文宣人,但能致中和於一身,吾身之天地位萬物育,則身外之天地亦位萬物育,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凡夫也,仙云:何不食炁太和精,武當謂之太和山,釋氏七覺,支則曰:念覺、擇法覺、精進覺、喜覺、猗覺、定覺、捨覺,此亦謂之七覺,大抵只是人之先天先地靈明不昧之精神是也,虛靈知覺一而已矣,圭峰裴相所說甚詳。

  點火生真文。

  二點為火,地二生火,天七成之,結為南丹朱陵火府真文,即前所謂五方雲篆,冶之流火之庭,洞陽炁赤,故號赤書。

  紫華領胎仙,

  即經玉眸鍊質,黃華蕩形,紫華真人引領胎仙證登仙果,但經南昌鍊度,方可生天生世,仙凡一換也,此言十華仙。

  元命真中神。

  即胎仙也,又曰元命真人,《傳》曰:五十而知天命。然則天者不得聞道矣,元命者,元受天之明命,真中有神長生大君,即浩劫長存之神,先天地而獨存,歷劫運而不壞,圓明虛静,妙有真空,此其體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千變萬化,應事接物,此其用也,唯以和氣養之,是為七覺妙行。

  右件玉章天篆八十字,上鎮太文翰寵妙成天,下統第七壘里德君。

  《玄契》曰:太和七覺妙行十華觀門紫華天..一精通太无丹華地,二炁通凝玄青華天,三神通萬生素華地,四梵通十方黃華天,五始通太清瓊華地,六始通冥陰金華天,七始通太玄绿華地,八元通上清碧華天。九元通玉虛瑤華地,十玄通玉清混洞● 。太无十華接空地居天中千行,始登點火赤混惠合冲真,聞合見合,合德變形,是曰玄中太皇,真中有神。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二十八,地八成木,八景妙行。丁卯、戊辰、訟、師。

  金闕上景炁,

  金闕,乃三清所御之殿,一云金闕,必誤,梵清景三炁,乃清微天之妙炁也,此經欲召元神岳真三官,先以景炁為主。

  十方暉紫煙。

  言景炁遍滿,十方暉映成紫色煙雲,《黃庭》云:紫煙上下三素雲。蓋人之妙炁凝集而出於眼目,即水火之正色。

  三合太一尊,

  太一,按太史公書云,在紫微帝座,見上卷太一務命根注,三合者,玄元始三炁合德也,即前所謂梵清景三炁同義。

  帝招太元神。

  太元神,乃北方精魂名字,玉帝常以招真符召之,問考較三宮五岳所管人世罪福之事,即人之歷劫不壞之元神。

  七轉召嶽真,

  五嶽有五真人、五真君、五聖帝,其下分司列曹,管領生死簿籍。七轉者,攝召時以符摇拽,宛轉至七數,七為生數。

  玉符告三官。

  太一尊神以玉符告下天地水三官,人之元神凝聚,五炁循歷三官聚頂朝元也,人修習大洞之道,當去三官之籍。

  拔籍三塗下,

  令三官五岳,將罪人名籍削落於三塗五苦之下,赦除之,三塗五苦共為八難,人能離脫八難,方可有受生之兆。

  受生高上辰。

  人能修習《文昌大洞》之道,脫離五行八卦,煉煅身中鉛汞為丹,功行滿時,其真神自然超過三界,受生於高上辰極。

  太帝八靈王,

  太帝乃精魂,名陽堂字八靈也,王稱尊也,《生神》云:太帝號陽堂,字曰八靈君,亦曰八識神,八靈八景,木之成數。

  一化回慶雲。

  自此一變化之間,回取慶雲以開生門,丹經:夾脊雙關至頂門,修行徑路此為根。金丹火侯在人參訪,不可臆度。

  桃康守六合,

  中卷入精六合房註,桃君乃腎神名,蓋宜懲忿窒慾,惜精愛炁,以為一身之主,性命之根,色念動時,存思桃康在臍。

  勒精衛泥丸。

  勒精蓋有自然之理,若以房中之術是炊沙作飯,縱蒸千劫,只名熱沙,不名為飯,《黃庭》云:腦神精根泥丸根。先師云:此精非婬慾之精,乃混元至精,玉皇口中涎,在人尋師問道,究其玄妙,饒君聰慧過顏閔,不遇師傳莫強猜,三一帝卿肇勒精,當存此神運真炁入腦中泥丸六合。

  太清八景觀,

  妙行觀門皆去聲,內觀三部八景也,太清下田是也,《生天經》云:即引太和真炁,注想丹田三部八景,則在心目一注耳。

  十德真文宣。

  聖人仰觀俯察而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元始演大洞真文,以凝集真神,作成人之德,其揆一也。德者,人之所察賦,性中之所有,發之為四端,蘊之為五常,所謂明德使德。性為道之體,德乃道之用,故曰性之德也,合乎內外之道也。人有純全之德,則無過不及之差,乃天理至公至當。

  保子神中神,

  《度人經》云:真中有神,此令兆愛惜此身,如保赤子,回光返照,心目內觀,静定久之,自然見真中之神,與之和合為一體。

  元命生自然。

  前二章云元命生太初,蓋人元命真人始生之初,自然而然,非人力強為之也,此乃地八成木於東方,以表命元也。人之受命于天,自當保守固窮,毋為泛濫以危天命,則可,孔子聖人,飯蔬食飲水,顏子賢人,陋巷簞瓢,蓋安天命所謂樂,知天命故不憂,聖賢尚且如是,人而胡不為乎。

  右件玉章天篆八十字,上鎮太素秀樂禁上天,下統第七壘里德君。

  《玄契》曰:太清八景妙行,十德貫形,用德合體,進德坦平,成德廣大,智德內清,慧德發光,明德圓華,靈德普應,玄德大方,大德自然,普德濟攝,三千行滿,真文下敷,滿願成真,理合化合,德合道合,保子萬神洞耀八冥,由是中理五炁混合百神。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二十九,天九成金,九光妙行。己巳、庚午、比、小畜。

  太虛空無景,

  太虛太空,了無一物,無光景色象,寂兮寥兮,人我兼忘。又肺神名皓華虛成,以應金方,蓋彭室帝君在太虛之中。

  霞中有彭室。

  綵霞之中,恍惚若有真神之宅,人身有三彭之室,即三尸神也,常以庚申甲子本命之日,上天奏人功過,一云靈中。

  九雲合重扉,

  九雲,一本九靈,蓋九陽妙炁擁閉其門,言九竅閉塞,纖塵不入,亦如君子退藏於密,括囊無咎,齋戒以神明其德。

  帝君静幽密。

  太一帝君居處安静幽密之地,蓋在人頭上,無所關撓紊亂則靜,《老子》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全在静定工夫。

  八真合景君,

  膽中八真合景君與肺神通暢,金木間隔,到此混合而金丹始成,此神諱北臺玄精,當存想青衣天尊像,守膽中間。

  上携女太一

  提携太一仙女入泥丸宮,亦謂之太一元君,雌一神也,見前注。膽真與太一交會於人之百會穴,又謂之眾妙門。

  雌雄混玉房,

  雌一雄一帝一謂之三一,守之有法,在人參訪,蓋雌雄者陰陽也,混玉房,洞房中交媾也。《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人或詫神仙安得有此,殊不知天父地母日陽月陰交媾以生萬物,《易》以兌女艮男相配為咸感也。《辭》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是以立人之道有五,《經》曰夫婦有別,又曰天下之達道五,夫婦一也,若夫正婦貞,所謂家齊也,家人之辭曰:男女正天地之大義,《傳》曰:夫婦之愚不肖,可以與知能行。蓋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孤陰獨陽,豈得成人道哉!但止於至善則可,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易》首乾坤而重咸恒,《詩》首關睢而戒淫泆,《書》記釐降禮饉大昏。神仙未嘗無之,劉阮之天台,柳元之海島,皆遇仙女,昔有隱者貸藥為生,聞樂工嫁女有姿色,索五百千,隱者出七百貫,得女歸,後數年事畢,二父母憶女往詣焉,山中樓觀甚麗,女夫迎拜,留數日,一飯不復飢,臨別以黃金五錠贈歸,後錢盡復往,不可見,唯空山爾,豈非神仙中夫婦乎。《丹經》云:休妻謾遣陰陽隔,絕粒徒教腸胃空。祖天師、葛仙翁、許旌陽,何嘗逐妻屏子然後成仙?金丹之道,須命黃婆媒妁,歡合青衣女子素練郎君,夫唱婦隨,陽唱陰和,十月聖胎圓成,嬰兒姹女突出現形,方顯雌雄混玉房之明驗矣,亦非世俗之所謂夫婦也。

  九遍還返七。

  乃天符火侯也,十一月冬至行復卦,為一還,十二月臨卦為二還,正月泰卦為三還一返,二月大壯卦當沐浴,三月夬卦四還二返,四月乾卦五還三返,五月姤卦六還四返,六月遯卦七還五返,七月否卦八還六返,八月觀卦當沐浴,九月剥卦九還七返二陰符陽火,進退抽添,欲七十二侯周天足數,至十月行坤卦,則脫胎神化矣。一陽生於子,二陽生於丑,三陽生於寅,故三陽為三還,則陽已盛,故火生於寅為一返,至九月,火已墓故七返,足十月,火絕而燼矣。《崔公》曰:一年內,十二時,意所到,皆可為。又曰:勸君不用尋冬至,身中自有一陽生。以此言之,周天符火不容無,而不可執著也,至人傳藥不傳火,當求明師矣。

  分形散六合,

  《大洞經》至此以得陽神出入,分形散彩,游宴六合之外,乃天地之外,當演習去此幻殼,初出殼去,一里復回,勿令亂。

  泥丸易分別。

  出入一自眾妙之門,以分別去來,古人云:若人通得泥丸穴,何必區區煉大還,去而復來,候出入純熟,即投胎奪舍。

  太真九光輪,

  九乃金之成數,上皇太真即我之元陽正炁,生發九色光象之輪,以聚集萬神,即九光之符,九光以應天九成金。

  十佺)文結。

  佺者,古仙,名偓佺,堯時服松實而眼方,得道,)只如《度人經》云十轉回靈一般,即五方五臟縱橫錯綜之真文,故《玄契》曰:含漱乃五臟之液也,)字,《文昌大洞》之本文,不宜改易,如《靈寶經》亶婁阿薈,如《圓覺經》奢摩他三摩鉢提禪那之類,如可改,則譯經者必為漢語,當從古文。

  保子元炁通,

  保護兆身中玄元始三炁變通而不塞,人之血榮炁衛,務要流通,和暢則安樂,不染沉痾,若凝滯則別生他證,不保。

  五炁理中頡。

  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炁,結為蒼胡頡,理,道也,中者,大本也,合而言之,德性命也,發出乎外,情也,發而中節,和也,和者達道也,達道達德一以貫之,故時措之宜也,五炁理中,頓文在中矣,頜直項也,又曰頡頑言涵養,至大至剛之炁,浩然充塞天地,釋云金剛,又曰舍利子,皆同此意。

  變化飛上清,

  可以變化無窮,陰陽不測者也,以陰炁為玉女,化陽炁為仙童,彩雲龍鳳,皆自己身中出,可以乘駕飛入上清真境。

  三千行超越。

  三千功八百行,務欲圓滿超越,或有陰騭大功,一起救拔數千人性命者亦可,使當圓滿大勳,立躋三境侍衛之臣。人多以富貴聲色耗損精炁,一旦身體性命委而去之,雖妻子至親亦掩鼻而睥睨,曩時洞房花燭恩愛何在!唯獨隨業輪轉而已,又安望項負九光輪證太真之妙行。

  右件玉章天篆八十字,上鎮太虛無上常融天,下統第八壘大風澤地土皇君。

  《玄契》曰:太真九光妙行十佺捨觀雙修仙化,胞仙胎仙、魂仙魄仙、臟腑中仙、靈仙元仙、華仙嶽仙,元命神仙,梵炁始炁,元炁玄炁,道炁中理,真人變真化神,三千行成,)文含漱貴炁,自然十轉回靈,萬炁齊仙。十佺者,太真妙行,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是也。)文乃天地十佺之文章也,即人之五臟六腑精華玉液,故曰含漱貴熙。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三十,地十成土,十明妙行。辛未、壬申、履、泰。

  太玄九炁上,

  太玄太元太始三炁在九炁之上,後結句云:太玄啟十明,妙行登十真,又曰:太玄都九炁丈人所主之祥煙生炁也。

  煙回太暉間。

  三炁合德,九炁齊并,合成雲煙,回轉於太虛之間。太暉者,宮殿名也,他本有作太虛者,必誤,此乃玄炁出於九炁上。

  神光秀空峰,

  神光寶光即靈光也,蓋無形可捉,發秀暉彩於長空杳冥恍惚之表,在人,則精神光彩,發秀於雙目,空峰者,頭面也。

  五道煥三天。

  五道即五老,煥明於三天之上,言朝謁上帝冠冕燦斕也,大丹三花聚頂,五炁朝元也。無上三天,即人身中三田宮。

  駕景登絕霄,

  乘景輿而上升、重絕霄漢,言人紫河車搬運崑崙之頂,前云乘景晨中暉,蓋同義。絕霄者,上無所維,下無所基。

  乘風蕩滯神。

  仙人身輕,又所服者六銖衣,所駕者飛輪羽車,皆可乘御風炁行。蕩滯神者,三界之中剛風浩炁,五帝大魔統領諸天魔鬼,把截要路,若能大功圓滿,上帝鑒觀,魔王保迎,流金火鈴,五老啟途,方得上升,亦如修行人真炁強壯,慧力貫通,則夾脊雙關天柱玉城,自然開通,終無滯神。

  日中一運珠,

  終宮中一丹元君名神運珠,中宮常運轉,如日之寶珠,一云中有運珠理,一云運一日中珠,不通。西王母握固法,存心中有日如崇寧錢大,運轉如火之熱,下至湧泉,上至泥丸,經由三宮,千日可以出神。日中司命接生君,中央丈人司命君,與神運珠,皆守心之神,心中萬神,此其大略也。

  理心入清閑。

  以正理此心念,使之清净安閑,不為物撓,《圓覺經》: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遺教經》:制之一處,無事不辦。一處者,澄清心念。前說天,此說心,蓋此心天心也,內修而外應,不一其內,無以制其外,不齊其外,無以養其中,內外交養,動靜感應,此大洞之本旨,道經只滅動心,不滅照心,亦同。

  混合三五宮,

  金水同源一五,火木同鄉三五● ,中宮戊己三五、四象五行交媾於中宮也。昔女冠徐鍊師、張惠明遇南嶽右英夫人傳道,行三五混合之法,咸得尸解神仙,人能行三五混合之道,自得脫離三塗五苦,升入三五天宮, 得天堂快樂自在,動經拂石之年,自此不貪快樂,進修真造上境。

  累變億萬年。

  動經億千萬年,永無失墜,修天人之福,如箭射虛空,力盡還自墜,如修大洞金丹之道,直登究竟地位,豈有輪轉耶。

  伐絕胞樹土,

  此句當重說,蓋以胞胎為一大事,非此無以生化,此言土配合不謬,一黃演之炁結為胞根,附于脾,皆屬土成數。

  永斷尸血根。

  九玄七祖咸被道炁,解釋前世積滯之冤結,胞樹血根皆有深根固蒂之喻,得此大洞寶章之功,咸得伐絕永斷。

  七祖散積滯,

  人之上世有因相争,結為口東咒於靈壇社廟,政連逮子孫塚訟徵呼,積滯幽扃,不得解散,今聞大洞玉章即脫。

  反華生幽玄。

  反回善芽增生,長育於北方幽玄之圃,乃天一所生之地,三才之始也,如人歸根於下元是也,炁海乃一身之所主。

  萬炁生萬神,

  人之炁以萬計,《孟子》謂浩然之炁充塞天地也,若不能貴固根本,耽戀酒色,炁漸隨散,至中晚之年,不及數千,所以神疲力倦,若知而存養,則萬神復為之生矣。仙傳載,廬山太平宮三一王先生,夢神人告曰:上帝令汝住金華洞天,賜丹一粒,還汝精神,復汝元炁,翌曰遂化,故知人之得道,神炁不備不成仙矣。《傳》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也。人多以酒色財炁損傷身體,幽冥之中不逃譴責,何望神仙!

  齊仙成仙王。

  見賢思齊。既與諸真仙比肩而行,成就仙道,為諸仙推戴,故曰仙王,仙亦有王者之服,文昌仙職,至此亦為極貴。

  太玄啟十明,

  太玄開啟十明妙行,以接度有缘。太玄乃三炁之祖,生育天地萬物,至此為足數,合十明妙行,乃得登十真。

  妙行登十真。

  十明妙行圓滿,則證登太玄真人之位。十明十真,地十成土之數也明矣,河圖至此為足數,六爻純陽為乾,屬金明,則識認一切境物如幻,一切事務如夢,理法如眼翳空華,有為如鏡中像,所以視聲色如寇讎,視軒冕如糞土,等生死如旦暮,故應事接物,鎰空衡平,方證太玄妙行。

  右件玉章天篆九十字,上鎮太釋玉隆騰勝天,下統第八壘福德君。

  《玄契》曰:太玄十明妙行十真:圓成精真,玄珠炁真,玄力神真,玄通性真,玄一元真,玄妙命真,玄光形真,玄全德真,玄洞道真,玄應全真。太玄十真,妙行梵行,諸天橫文,固根萬行,周圓六位,已陞妙行,大全形成,炁精鍊化紫金長生無窮太玄真人。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三十一,表乾兌二卦,其音同金。癸酉、甲戌、否、同人。

  上清絕霞外,

  上清在太清之上,故云絕霞外,人即絳宮是也。此章表乾兌二卦,乾象高高在上,故絕霞外,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洞仙經》普資萬有,而不矜其功能,他經則云持誦之者即得如何,是矜其功也,乾之體剛健純粹無有息時,人之學道,當乾乾不息,綿綿若存,永成。

  八皇運九天。

  八皇,八卦也,九天,九宮也,見前洛書數,玆不再舉。乾元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元亨利貞乾之德也,故曰運九天,言自強不息也。八皇,老君運轉九天之上,即八靈王也,皇與王一也,天地之大,豈離陰柔陽剛二氣,二氣運轉無窮,豈離乎一元之會,故天地之大,萬理兼備,其為體一而已,一元之運,春夏秋冬,弦望晦朔,未嘗一息之謬。《易》曰;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信哉,在丹道,謂之火候,以應太陽一年一周天,三百功滿可以吞服。

  幽寥玄帝子,

  注見上卷第二章,帝皇太一重冥空字幽寥無,又皇一之魂上歸字帝子,二神共守下丹田,存思法:幽寥黑帝子赤。

  携此景中人。

  幽寥、帝子二人能提挈此景中之人,乃自己法身歷劫不壞之象,得此提省常惺惺不昧,無私欲之蔽,無愛惡之侵。

  晨登天老室,

  子時夜半上升天老宮,天老帝君七星神咒經載,即人之肝臟,咒:日出東方,赫赫大光,此卯時真炁傳送至肝之時。

  夕宴金華庭。

  晚夕遊宴於金華之庭,人肺也,以表兌卦。一云金華便,必悮。酉時,真炁傳送至肺臟,宴者飲金漿玉液,餐交梨火棗。

  羽節命太一,

  以羽葆之旌節命召太一帝君,見前注。太一在頭,執符以召內境萬炁萬神,神隨炁行,皆得聚凝,而朝太一帝君。

  錦旛召萬神。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也,章中多有錦旛錦旂,所以招真致靈之具,方以類聚,物以羣分,是以羽節錦旛,各以其類。

  堅我六仙府,

  六府,大腸為尚書府,小腸為元陽府,膽為蘭臺府,膀胱為太和府,胃為太素府,三焦為無極府。聖人時乘六龍以御天也。天以六炁流通,宰制品彙,人以六腑和暢,捍禦外邪,故曰堅固兆身中五臟六腑之炁,固則成六仙府,散則為六洞冤魔,遞相殘賊,皆因情慾所撓,敗壞六洞六天。

  伐滅胞胎根。

  戕伐胞胎之根胤,毋使滋芟,蓋此死根當盡去之,死根伐絕,然後得生根增長,蕃衍盛茂,即葱鬱成功德之林。

  解結生七祖,

  解釋七祖之結習,令上生天堂,享受快樂無為也。一云解結七祖生,有此顛倒錯亂?但令用心向善,自然七祖生天。

  散禍寧九玄。

  消散九玄之禍,令得安寧,六陰剥盡,九陽始成。《易》:夕惕若厲無咎。當一得永得,綿綿若存,禍自散失,深沉九地之下。

  赤城丹臺女,

  赤城,一云日帝玄洲赤城蓬海螯宮,在九霄之下,謂之初霄,丹臺紫府乃陽明之宮,多女仙之瓊館,楊太真之銀闕。按《山海經》,東海蓬萊山,扶桑山,方丈山、滄浪山,四山最高極大,下有三島十洲,一曰玄洲,二曰瀛洲,三曰祖洲,四曰聚窟洲,五曰炎洲,六曰麟洲,七曰流洲,八曰長洲,九曰元洲,十曰生洲。此章下有玄洲絕三津,上有滄臺飛羽輪,校仙登扶桑,皆在東海境上,得道者莫不經由此處,脫蛻幻骨,拜職受服,然後上升天境,朝見三清至尊。

  扶兆入金門。

  乾居西北,屬金,為天門,故曰金門,此兌之少女仙,扶持我身同升入金門,一云符召入金門,必悮,世主之門亦曰金門。

  月母靈素蘭,

  兌卦為月,月神乃太陰之精,諱靈素蘭,或寧素蘭,必悮,正法月咒作靈素蘭,《斗經》云:主司陰府,宰御水源是也。

  守閉死炁關。

  月精常饉守下元,閉塞死炁。此四句皆雌一之經,丹臺女陽神欲人上升,寧素蘭陰神能為人遏塞死戶,注流生炁。

  死炁自今絕,

  既塞死戶,則死炁斷絕,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蓋大洞之道,知生知死,亦如《易□繫》云:原始要終,故知死生之說。

  生津從玆延。

  求生之津涯可望而度也,釋曰:無生忍● ,既無生,安有死,若了無生,須求解脫,釋一切法縛,直得萬緣清净,了無可得。

  萬神萬炁仙,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故曰萬炁生萬神,萬炁仙即萬神歸之為一體,太極圖中化生萬物是也,乃天地生生之根。

  超脫位真王。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故超脫過越生死之關,則證品為大洞真王之位,前章成仙王,今次修習至此,為長生真王位。

  十真妙行全,

  十真者,誠實無妄之謂也,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至誠不息,不息則久,故得十真妙行,全備前章妙行全十真。

  太玄會明陽。

  九天之上,陰炁不侵,九地之中,陽光永隔,故令我身中太玄之炁,會於明陽之天,後章我身會明陽,同義者二焉。

  無上大洞尊,

  於此利見大人也,自己大洞帝尊出現,乃無極無上品之貴人,與天同其匹休永無墮落,此皆無色界上大羅天也。

  一炁同龍光。

  乾,陽物也,故以龍為喻,曰濳龍、見龍、飛龍等語,皆是元始一炁化生,若仁以行之修己身大洞,則與元始同炁合德乾健也,自強不息,兌,悅懌也,喜慶難言。修煉至此,陰爻剥盡,化凡質為純陽紫金之體,神抱炁,炁抱神,精神粹明,炁脉調暢,如夫婦之歡合,如子母之留戀,待時神化。

  右件玉章天篆一百二十字,上鎮龍變梵度天,下統第八壘視德君。

  《玄契》曰:己身精炁全命鍊化紫金六位,已昇妙行大全長生無窮太玄真人,至此回光開度胎根,七玄九祖並解充結,斷除債訟,閉塞死戶,應同炁同根蘇懋生津,延益萬神,同超真王,和合萬炁,妙行並全,皆號太玄會明陽天,我獨超出,證大洞尊帝一龍光,號無上玄通。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之九

  ● 疑此處脫一『天』 字。

  ● 『三五』,據上下文意當作『二五』。

  ● 『無生忍』,按文意,當作『無生死』。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註卷之十

  東蜀蓬萊山中陽子衛琪註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三十二,表震巽二卦,其音屬木。乙亥、丙子、大有、謙。

  東華發始暉,高晨映上清。

  判府東華方諸宮,亦救苦天尊所舍,蓋崇仁重生之地,有九龍符命拔度幽魂,發始暉者,初生一陽爻,如日之昇,高晨,一云青童君,名晨日也,日之升高,必映上清真境,言人真氣會於心府,而出自肝臟,方始傳送,午時至絳宮。

  洞煥圓珠靄,

  光彩洞耀煥燦於蒼胡寶珠之中,煙靄鬱勃,是皆取喻於心珠之炁,神光圓明,洞照八室,空其五蘊,靄然粹然之寶。

  朗朗紫暉明。

  朗明也,日光生紫暉,而朗朗然明,又肝神龍煙含明君,此木應肝也,蓋震巽皆屬東方之木,上應歲星,下主肝部。

  七晨回帝席,

  太陽神名七晨回者,上朝天帝之几席,蓋帝出乎震、齊乎巽也,少陽為震,升於巽,屬乾,乃六陽純全之位,故曰帝席。

  五老飛玉軿。

  上聖出入,必令五老啟途,羣仙翼轅,真仙及修行人亦皆如是,乃人之五炁所化。《度人經》:五帝侍衛,三界稽首,同。

  太一景中王,

  太一在頭上,為景中之王,見前注景中人。又曰:景中王,人當貴重,頭為一身之首領,故以此人神為王者呼之是也。

  司命攝萬靈。

  飛玉符軿攝召萬靈,皆乘巽風,故招神攝風,司命在心,總制萬神,心為雷之主。《雷經》云:心火不發,鄧君不鳴,肝神不怒,辛帥不靈,意神不起,使者不行。蓋肝屬震巽乙木,而以心火發之,此擊搏之象也,故能收攝萬靈聽命。又震為雷,在人為音聲,巽為風,在人為呼吸炁,故以八卦表身。

  泛然雲波間,

  水會東南巽地,言此時真炁薰蒸,津液灌溉,而吾元神湧升也,二卦在先天相對,取象曰雷風相薄,故能鼓舞萬化。

  寂盻泥丸城。

  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毅然作色,中天下而立,攝召三官五嶽,泥丸城闕在最高峰頂,寂者無聲,盻者顧視之。

  七轉召三官,

  七轉招真符命以召三官,在人則三田之神也,進退利武,人之貞,非威武不能,政不順,非風雷不足以警動萬物。

  北君稽首行。

  北方為首,啟行其五方,隨時而升元神,自腎臍中起,去歷遍五臟,而上登泥丸,其三關五臟之真,並隨侍而行上升。

  五嶽應命到,

  五嶽隨應召命而至,五炁皆相感化而朝也,雷霆掌生殺之權,賞善罰惡之司,故雷動風飛,萬神畢集,豈容少延。

  拔死書長生。

  三官五嶽皆削落死籍,書上生之字,二象倒取得益卦,《辭》曰:君子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其斯之謂歟,在人力行之爾。

  三舉震靈符,

  上天有震靈符,主召生炁,制伏魔精。撓萬物者,莫疾乎風,鼓萬物者,莫疾乎雷,故雷主生殺之權,如雷水解百果草木能甲拆,是主生也,雷動風馳剪除禍亂,是主殺也。故此章上下句云:拔死書長生,玄解大魔精,示生殺之柄也,前太始太極章,震靈凡三見焉,並見前註詳解。

  玄解大魔精。

  巽戶為神霄府,乃風雷所出之地,能妙解六天大魔,不令惱亂,學仙之人,震來虩虩,震驚百里,皆當恐懼修省。

  七祖生福堂,

  九玄七祖皆生天上大福堂中逍遥,此天人之福也,福盡,不自下生異類之中,修《文昌大洞》,乃上乘法門,到三清界。

  玄華保黃寧。

  以玄華保養黃寧童於脾胃之間,使永無失墜,此長生久視之道也。二象合成恒卦,《辭》曰: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益,《辭》:天施地生,與時偕行。凡修大洞不拘時候,但隨所寓,一念不動,天地之炁 ,發生始於復,終於坤,一升一降為一周天,以一年之炁侯鑽於一刻之間,身中天地造化。

  右件玉章天篆九十字,上鎮太極平育賈奕天,下統第八壘福德君。

  《玄契》曰:七祖九玄上生天堂,億曾萬祖玄華齊生,內保黃寧種族俱升,皆注仙品,列籍南昌,萬世代族墓山塚訟考謫鬼帳,隨《大洞仙經》一時和平,地根惡根削除落滅,興道為一,長生自然。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三十三,表坎離二卦,既濟之道。太清仙境玄炁所化。

  太帝九老京,

  潤萬物者莫潤乎水,所以品類之眾,莫不皆賴以生,水由地中行,江河淮漢朝宗于海,皆有攸司,故扶桑大帝、東方九炁天君共治水府,乃為水府總會之所然,其論水之源生自北方,天一生之,地六成之,起於坎位,故此章以坎卦表之,《易》曰:水洊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校仙登扶桑。

  檢校仙籍,應得道者上東海扶桑山,言人精炁生腎而傳於肝,以至心府,故下云:神綱精炁在人身,如水流行天地間。

  七轉召天帝,

  天帝即玉帝也,以元始之命召之,在腦中宮泥丸也,考校三界真仙并世人功過,莫不皆由三官五嶽呈奏玉帝。

  司命乘神綱。

  以表離卦,在人為心,以主心之神乘其神綱而上朝也。心為神宅,故有綱領,離乃麗明之象,故心神好明察理事。

  五嶽啟靈戶,

  嶽者即面部是也,靈戶者眼耳口鼻是也。開其靈則能制魔,閉之不靈隨魔轉也,五嶽皆啟敞靈扃,以聽帝命。

  傳制大魔王。

  奉傳玉帝之命以制遏大魔,臍中皆北陰之府,陰邪所勝之地,故傳命以制遏,毋使妄動撓亂。魔者,眼耳鼻舌身意也。

  河海皆受事,

  今夫水一勺之多,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河海之主魚龍之屬也,受事聽扶桑之命,自天一生水於坎位,以至成天立地,生賢生聖,皆由是焉。河伯海神水族神仙,皆稟受其本來合任之職事。如陶弘景為都水少監,郭璞為水監仙伯,又四溟夫人多管水中女仙,人與水族混為神仙。玆以琪所歷江河淮海水府龍宮,西自蜀江,南自衡潭,西南自沅靖,三水皆會洞庭,下流漢江,會大別,至廬山,東南自吉贛會彭蠡,下流至儀真,見淮黃二河,自北而南會鎮江,下流崑崙山,東入于海。又自鎮江歷常蘇,秀● 入太湖三百六十頃,至吴山會浙江,又東南自福信江會浙,又自維揚泝流經淮過呂梁入濟,又自太山會于濟,又自濟泝流至臨清,入滹沱,東北會小直谷入于海,又自直谷泝流入京,沿程看瞿塘、洞庭、彭蠡太湖,龍宮壯麗,又見馬當山采石金山三水府,豈得不受事於海。

  立示應會方。

  潢潦無根可立而待,江漢朝宗于海,亦各有時,丹經:天應星,地應潮,天上金生,地下水生,蓋每月弦望晦朔,海水隨為消長,每日一潮,自東海發軔,捲如雪山,過海口泝洄,經浙止淮西釆石,東南止嚴陵灘,東北止小直谷,日夜應會不爽。亦如人身中每一日一夜,血炁一朝於囟門,遇其潮時,即默然靜坐,凝定神思,但聞血炁自踵至頂,奔走凑理蔌蔌之聲,如羣蟻相緣,五臟六腑轉動聲.響,內外相應,見于四體,達乎聽官,久之,又徐徐散去,闐寂無聲,此亦修行之大端也。聖人運化,豈可託之空言,善譬巧喻,俾人易曉,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若未能遠觀海潮,但近聽血榮炁衛一萬三千五百息之潮,豈非示人應會方乎。

  保符泥丸內,

  樽酒簋二用缶,亦可與獻於王公,薦之宗廟,況所保符契,皆在乎泥丸之宮以待桃康乎,陰符陽火,皆聚於上元宮。

  守神曰桃康。

  激而揚之,可使過顙,水生於腎,而搬運有道,則泝流於泥丸。桃康乃腎中之神,專一運陽精於腦後,以輔元陽,以成金丹。

  回名易死籍,

  既得生生之根,則回改名姓於死籍之中,無過可書也,死籍者,黑簿也,人有過咎灾厄并死亡事,皆得具載其中。

  記仙叔火王。

  上卷第三章云:高同生,叔火王,今此止云叔火王,蓋雄一之經也,叔火王道父也,專掌列仙之籍,凡得道者系焉。

  拔絕三塗籍,

  《坎辭》曰:係用徽纏真于叢棘。蓋囚執之所,思過之地,如周文之羑里,太甲之桐宮也。今絕三塗,易死籍,豈非此義乎。

  去禍生上英。

  心中一真津液君,字飛生上英,主血液。《易》曰:坎不盈,秪既平,無咎,姑且去禍而未大也,削去灾禍之根,生上英華。

  七玄登朱宮,

  朱宮正在離卦上,七玄九祖進登朱陵火府,鍊化自然,蓋水火炁二交媾水火鍊度,葛仙黃玉陽宮皆以祭鍊得道。

  我身會明陽。

  兆身朝會光明太陽道境,《易□先天》曰:水火不相射。此經以水火交而成道,《斗經》:水火乃道之真體,非此不能成生化。

  上友方盈子,

  月中桃康君方盈字運梁,上則友愛之,乃眷戀留連之意,上下二神互换,流運神炁,滋茂生根,毓養太和,以立四大。

  下携理維藏。

  胞中天帝精魂,名理維藏,字法運珠,守小腸水海,以分別水源清濁,順導發泄之功如禹功之大,在人宜善導精血。

  左攝明車君,

  胞中黃炁君,諱祖明車,字神无極,守肝正斗明輪同,人非萬炁萬神流注運用,則百骸五體四肢皮肉只是一塊頑物。

  右輔歸盛昌。

  胞中白炁君在右,諱玄歸子,字盛昌,守人肺上,二神乃胞胎之中神靈,共守五臟之上,前章云:白炁育尚生,同此義。

  混一玉景炁,

  一云玉京,必誤。蓋左右陰陽二炁混合,如玉之景炁妙合而凝,以成兆之形,此炁呵之可以煮茗,含之可以乾汞。

  化兆吉以昌。

  欲變化我之炁質,俾吉俾昌,蓋得此道者也,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君子順之吉,小人背之凶,非由外爍,我固有之矣。

  反嬰元命童,

  反我衰老之元命靈神為嬰兄之童,亦曰元命真人,修習大洞之道,鍊萬炁萬神,還歸一真如嬰兄之形,復化為玄炁。

  檀熾鈞吉祥。

  不孔笛吹無生引,沒絃琴操太平歌:先生年來窮到骨,何事欣欣樂天和,除非只是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彈。

  天一元根仙,

  天一貴人出入丑未,而為水之元根,所以江海為百谷王以受水,實由天一生水,根源起於此,坎卦之義因玆著焉。

  自在光明輪。

  大吉小吉為日月所居之位,北斗擎羊陀羅主事之所,故北斗位處坎宮,名同月曜,輪轉光明亦青肝明輪之說,同明輪為日月為水池火沼。凡鍊度先鍊己,心為離火,腎為坎水,務要既濟,其法常令此心虛無,纖塵不入,一念不動,二炁相合,化為水火,在前亡魂自腎左出,歸池沼鍊化。

  右件玉章天篆一百三十字,出於大赤天,下統第九壘洞淵無色剛維地土皇君。

  《玄契》曰:至此無上乘門,兆身祖族皆證真仙,可以弘慈回度人天證。太清太極仙王真人此四章乃三清玉帝四天,無卦象,亦猶乾坤坎離四卦無支干,乾坤大父母,退居幽靜,坎離為萬物之父母,故貴重,三清退居無為,玉帝主事,俱當貴重,皆在無色之境,故不拘於卦象之內。人能修習文昌大洞妙行,亦當超出三界,直造三清玉帝之天,不為五運八卦之所拘束。五運即五行支干是也,八卦亦乃五行所化,乾兌屬金,震巽屬木,坤艮屬土,坎屬水,離屬火,修行人脫殼離機也。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三十四,表坤艮二卦,同音屬土。上清真境元炁所化。

  玉清萬華宮,

  萬華宮乃玉清元始所居,皆金玉珍寶以為莊嚴,如華嚴之富貴無異。前云:看華嚴不如一艮卦,今萬華宮者知其所止也,君子思不出其位又君子素其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也,以喻人安分守常,在至善之地,無偏執,不妄求,守天理之正,富貴乃自然之理,人皆可享萬華官富貴。

  高仙藏帝經。

  坤有該載生化之理,《易》曰:坤以藏之。高仙者,天真藏經籍之所,三十六部萬八千篇。佛經五千四十八卷一藏。自古帝王之制,天下皆有所藏圖書,如神農之連山,軒轅之歸藏,大禹亦曰連山,商湯亦曰歸藏,歷代寶之以為神器,上天亦有圖書,乃天帝所藏,以統御萬天,宰制萬品。

  主圖九天表,

  艮止於此,為文昌盡善盡美之道,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含之以從王事,此人臣之道也。高仙上聖主管圖籙於九天之上,斡運化機,生育萬物也。九天有東璧圖書府,奎宿主文章,居戌,璧宿主圖書,居亥,天帝命文昌皇人玄聖道君孔丘主宰,文昌生炁圖,流運真炁,生化萬物,輔佐皇猷,帝命登封:太極上真九疑主宰、東海廣桑山真君、闡猷大帝興儒盛世天尊。人或難之曰:是非孔子之道,大聖人豈可流於異教哉?殊不知在天為列星,在地為河嶽,幽則為鬼神,明則復為人,此特昭昭然爾,況大聖人垂世立教,為萬世帝王之師,受累代封崇,享天下祀典,在天地人中豈無果位耶,今附於此,以俟明者證知。

  洞觀無中生。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人與物之生,從無而有,得坤之全炁,故曰坤厚載物,德合無疆。洞觀非可以眼觀,當以心目內注,自無中生有,非無為無,湛然常寂,不可向外馳求,妄以為有,如善財所見,盡在普賢身中,此道乃虛無自然,無可捉摸,但宜回光自照,故曰洞觀無中生。

  七轉召萬真,

  與七轉召三官同義,萬真即萬神,天有萬真,人有萬神,以天之真混人之神,以天之炁合人之炁,自然成道,豈不貴重。

  五嶽一來庭。

  坤輿艮山,五嶽為最,一撮之土,載華嶽振河海,一卷之石,草木生寶藏興,況五嶽在乎掌握矣,金丹謂之攢簇五行。

  三官招眾魔,

  三官即三關,號令一施,則萬天拱聽,志帥所在,炁為奔走,三關廓通,則三華聚頂,三才中,非三五無以宰制萬化。

  司禄校所呈。

  三官五嶽呈人禍福,帝命司命司禄重復較勘,方定其休咎。昔聶紹元好讀書,攻莊老,一夕夢入一城宮府,嚴肅中,有朱衣按几謂曰:此司禄之所也,可自開籍看平生事云云。後受大洞畢籙,修混合返還之道,一日晨浴,有四鶴集于屋,村民見火起,奔之,紹元已化,非司禄較所呈乎!

  拔籍重泉曲,

  泉曲十二河源,乃水府之分曹也,掌人間生死功過事,柳元傳水府屬陰,女仙治事,在人即十二經絡是十二河源。

  記名書上清。

  此句下文,按茅山《玉經》有云:七祖解牢結,穢血悉沈零,反胎朱火室,更受洞中生,伯史衛神軀,令我保黃寧。六句續前句,為一名曰三素老君章,其文義重疊,今依川本較正,續後十五句,隨前十句,二十五句依舊作一章,更不專擅紊亂添答,以疑人心,但依此行去,亦證上仙。

  玄洲絕三津,

  坤至柔而動有剛,至靜而德方,故方輿之內,玄洲赤城府,在東海之外,三島神山,玄洲十洲之一也,三津弱水三萬里,各有三關津人靡克,至今修金丹者絕此津涯,不歷關隘,一步便到家,古云:剖破藩籬即大家,修文昌大洞之道,不歷三界諸天二十五,有頓超無漏之鄉,方為了當。

  羽景太無庭。

  上乘羽葆,景輿登升,太無之庭遠在無色界之上,《傳》曰:德輯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羽景有形,太無無色。

  回霄飛垂漠,

  回還於九霄之上,諸真車筆甚眾,碾消雲路,所以飛揚沙漠垂下,昔禹時有鳥自丹州來,吐五色氤氳之炁,名曰憑霄雀,能羣飛,銜青砂珠,輕細,風吹塵起,名曰珠塵,如沙漠飛下,人得而服之,身輕不死,其此之謂歟。明了之人,不動腳根,一念纔起,直造圓頂也。一云飛重漢,字頗相類。

  委化混萬精。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此坤之德,人能收斂涵泳,與時偕行,與萬物同體,無一物不遂,生成委身,混融於萬物之精。

  五雲鬱絕空,

  五方五靈五色雲炁,靄鬱於絕空之中,五臟之炁,薰蒸於心腑,凝結成圓明之珠,彩霞暉映,即五色鬱勃,洞焕太空。

  七霞落圓明。

  七霞,七覺,一本云:一靈落圓明。一靈亦虛靈,心圓明乃心之神,此言七色雲霞光奪日月。《度人經》:璇璣玉衡,一時停輪。此數句言高仙與司命司録三官五嶽同會之時,車輿鸞鳳之眾,光景如此,蓋言人能凝聚萬炁,命元靈之神乘之,自下田至泥九,萬炁凝萬神集,亦是落圓明也。

  朗朗幽寥子,

  臍下嬰兄朗朗顯現,二卦合德,謙卦彖欲辭盡之也,天道虧盈,地道變盈,鬼神害盈,謙尊而光,君子之終也。言人晦迹隱光,安守本分,不期著而著也。蓋得謙光之義,君子隱居,求志行義達道,自然名聞上下,蓋以幽寥隱然無形無聲之物,而朗朗顯明者,所謂溍雖伏矣,亦孔之昭之謂。

  梵昌濟黃寧。

  梵昌心神,黃寧脾神,言以心血濟養脾胃也,五行生克,在人運炁以合之,各有其道,謂如心病,運腎水以濟之,五臟皆倣此。蓋二卦反對得剥,《辭》曰:君子尚消息盈虛是也,黃寧,中宮也,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暢於四肢,發於事業,人之動容周旋,合道中禮者,盛德之至也。

  五老揮絳華,

  五老乃天地始祖,人之五老亦同一炁,蓋五神聚於絳宮,揮把丹華也,燒香散花,皆身中神識,絳華丹華一也。

  散香携玉靈。

  五老遍散五香,以薰蒸五臟靈明之神,上卷玉壽靈亦胃神,欲見此神,當一心注想,如貓捕鼠,眼睛不瞬,即得凝集。

  金質濯帝川,

  此即玉眸鍊質,黃華蕩形,以凡胎濁骨,今變為玉靈金質,前云骨肉金玉,實俾此金姿玉質,灌濯於帝一之川。

  绿煙靄流瓊。

  青绿之煙鬱鬱勃勃,如瓊玉之欲流,前云五雲鬱絕空,皆真仙陞降,祥煙瑞彩藹然粹然,洞焕空無之境,光景殊勝。

  上清玉皇師,

  上清宮乃玉皇之師,蓋靈寶為玉帝之尊師也,玉清上清太清乃為三寶,

  三清之下,玉皇為尊,玉皇即昊天玉皇上帝,乃萬天至尊,位亞三清,《天公經》:三清退居無為,玉皇治事。

  玉宸大道君。

  玉宸道君靈寶天尊所居之宮曰上清七寶紫微宮,在太清之上,玉清之下,是為中元宮,三清即儒書所謂三皇也。

  與心絳宮神,

  虛静先生云:瞥起是病,不續是藥,不怕念起,即怕遲覺。又古德云:若人静坐一須臾,勝造浮圖七寶塔,寶塔終久化為塵,一念不生成正覺。蓋此心一念不生,立躋聖地,故曰飛證太玄尊。心者主乎一身,而其體虛靈,足以管天下萬事萬物之理,理雖散在萬事萬物之上,其用之微妙,不外人之一心。前賢有詩云: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是也,靈寶與心神為一心,乃天心,非肉心也,神乃歷劫不壞之神,非祭祀之神也。《詩》曰:人心若與天心合,顛倒陰陽只片時,故曰玉宸與心神飛證太玄,蓋天心不出於大公至正,無分毫所私,人心若能體而則之,行無私曲,一是皆以至正處己,則果證大洞太玄無疑矣。

  飛證太玄尊。

  飛昇證果太玄真尊之位。此下茅山(大洞)又云:神拔三途積,仙胎纏兆形。多有此二句,蓋太玄三真人乃極尊之位,天地之外曰虛無,乃元始所居,號虛無自然,以其無心故虛,空盡故無,虛面能容,無則能化,故曰藏帝經,人能虛無,則神明自來,來則靈而久,故取坤艮,喻其能容且久。

  右件玉章天篆一百三十字,出於禹餘天,下統第九壘昌德君。

  (玄契)曰:至此,登上上清真王太一真人。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三十五,以表坎離二卦交媾之道。玉清聖境始炁所化。

  三真生太無,

  三真者,南方三炁天君,生於空洞太無之始,下云南昌,即文昌也,今衡山上應軫宿,下鎮離宮,有朱陵洞天,乃三十六洞天之第三也,人生從此鍊化,方許成人,又在人即精血三真元王君便是。或曰:三真即前太玄三真,又曰:太無乃太元字,多誤,此乃太無中太素君大洞玉章。

  玉戶映晨霞。

  大人繼.明照于四方,夜初盡而日繼照,正大明出於東方之時也,南方位處離宮,名同日曜。玉戶者,鳥馭所出也,晨日也,暉映晨日之霞,亦早朝之謂也。南獄山朱雀頂有日觀亭,天色清明早朝,登此亭觀日輪之出海,一出一沒,一進一退,有欲昇而不能昇,然後一耀而上,此處備悉。

  太素洞元靈,

  日月麗呼天,容光必照然於南方丹天洞陽之館,凡有得道,由此鍊形,方許飛昇帝庭。上卷云:太素三華炁,三華炁亦南方三炁,太素乃三素母,蓋主持鍊度之事,元靈名也,亦名罕張,蓋衡山有福地,名曰洞元靈光天等壇,皆上仙得道之所,文昌鍊化皆在此處,故此洞章多言及之。

  丹林森朱柯。

  百穀草木麗乎土,以其南方赤色,故生長皆丹林朱柯,《黃庭經》:丹青绿條翠靈柯。醫書:南山多靈芝瑞草,餌之皆神仙。

  回神九重府,

  還神於九重之府,蓋朱陵火府九陽梵炁結成,今南嶽山勢亦九向九背,以應陽數,此言修習之徵,心府現出光景。

  南昌發瓊華。

  燥萬物者莫熯乎火,故以南方火德增助太陽,以麗品彙,俾各遂其生。南昌受鍊司,乃鍊度之所,得道者無不經,名洞陽宮,有流火池黃華水,皆發生瓊瑤英華,《度人經》:修誦是經,皆即受度飛昇南宮,同此,言人心府神宅如此之盛。南昌即文昌也,元始以符圖真文鍊之洞陽之宮,故曰文昌中有不死之神,長生之君,司命司禄延壽益筭真君,《度人經》:南宮南昌皆與此同,即今南嶽衡山是也。元炁上連熒星,太陽炎老君所治,其中主夏炁長養萬物,天下萬神,常以立夏日升此赤石玉闕謁炎老君,受天玄符,各還四方,以行夏令。赤帝玉司君諱景度,如知其神,存念九年,致長生之藥,丹霞飛雲,下迎兆身,而升玉清。雖然如是,而南嶽相去數千里,豈得人人親往以觀之哉,但人身亦有一衡嶽,知此則文昌鍊化之司不遠矣,道不遠人,在身中,在人參訪,造詣真實,不可臆說強為。

  百關納津液,

  世界皆以水為潤澤之物,故能生育萬物者水也,以此表坎卦為至當之議。人有一百八十靈關,三百六十骨節,一千二百形影,一萬二千精光,三萬六千根源本始,八萬四千毛竅,關鍵中咸生津液之潤,人無津液則枯槁云亡,天地得水而覆載,萬物得水而生成,其實一也。

  停玄三秀阿。

  藏隱玄根於三秀之卷阿,南嶽名太虛小有之天,《古詩》云:小有洞中三秀草。即靈芝是也,山有五芝,餌其上者得仙。

  兆身騰玉清,

  己身已證上仙,故能飛騰遊宴玉清聖境,朝見元始上帝,先賢多有骨肉同飛者,然此肉身皆蛻藏名山,惟神可去。

  七祖離幽扃。

  幽扃,水府泉曲河源也。身未得道,七祖未免沉墮幽扃,既已成仙,當先度本宗祖彌出離幽扃也,即地水二司幽都。

  長保不終劫,

  永保無盡之劫塵。大洞一經乃最上乘,大非下格小仙所可擬議,修鍊至此,永無退轉,豈可與天人之果同日語哉。

  萬世承仙家。

  《玉經》云:世世不絕,長為人君,千萬劫中,永遠承繼,上仙之家,天下名山,皆有異姓繼承仙位,唯張天師嗣今已四十代。

  位為聖統尊,

  繼天立極,位為聖統之尊,於人中,此大人之事也,正如大洞帝尊,總統萬神,最為極貴之尊位,仙人至此,世亦罕有。

  玉清大洞仙。

  稱號曰玉清大洞神,最為尊榮,此坎離交媾而真體完全之時也,有大洞尊、大洞神,其實一也,即自己本命元辰是。上火下水,有交媾之道,人徒知火炎上、水潤下,而不知抑心火升腎水,為生生之理,火大燥水大濫則死,在靜寧一心,屏絕萬慮,則化紫金光,見於目為徵,非按摩存想。

  右件玉章天篆七十字,出於清微天,下統第九壘昌德君。

  《玄契》曰:至此,登玉清聖王天一聖君。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三十六,表兌艮二卦,悅而止也。彌羅天境梵炁所化。

  西元九靈炁,

  此章表卦先兌而後艮對取也,兌正西之卦,故九靈太妙白玉龜臺金真梵炁元君,即西王母,主管女仙,居閬苑極高之地,九靈真炁所成也,已經億萬斯年,誦此經者,祝延后妃嬪主遐筭齊王母之壽,婉儀同拂石之年。

  金丹流雲宮。

  大丹以金為母,流雲宮入泥丸宮也,流雲宮亦王母之居,昔申泰芝字廣祥,其先洛陽人,因守官湖外,世居長沙,一夕於祝融峰頂遇真人傳金丹火龍之術,鍊之有年,功行俱備,而能乘虛游神,隱顯不測,唐明皇夢,請為國師,後飛昇為真仙,此金丹之驗,因此於前立金丹大藥圖。

  上極旋曜杪,

  杪者,末也,盡也,崑崙閬風王母所主,故高與天齊,高上窮極璇璣七曜之顛。此句下,按茅山《玉經》,有暉景太霞中,運回九天輪,静沉八流剛,室有胎仙母等四句,不在蜀本中,姑略之以俟後之君子,或補添亦可矣,大率經籙法各從其所傳宗派,不必拘滯同異,量較多寡,以取奇特。

  携矜太帝房。

  矜大微名諱干景精,又諱三矜交,又曰矜子,矜天衣也,提天衣而登太帝房,此乃太微大帝,亦九魂名,即中央黃庭。

  玄一靈時生,

  玄一老子林虛夫,字靈時,道通導玄炁,俾之靈通變化。結經曰:初曰通炁,即太玄之炁也,貴使鼻息玄炁凝定也。

  三老素罕張。

  三素老君名罕張,上卷二章云:三素生泥丸,老君罕張上,同義,《黃庭經》云:三老同坐各有朋,亦與朝廷三老同義。

  左把五符籍,

  言三素老君,左則執五靈五老符圖版籍神咒誥命,叱叱不祥而開黃道,上真遊宴並神仙得道者,皆以五老啟塗。

  右携萬神宗。

  兌,悅也,順乎天而應乎人,先民犯難,民忘其勞死,此人極之道,人之得道,左提右挈,萬神並歸掌握之中,一任驅役。

  同登龍琳闕,

  《易》曰: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也。《大洞經》至此謂之六度圓成,相與兆同登龍鳳琳琅之宮闕,謂之選仙舉進士。

  稽首玉清房。

  上元泥丸宮,修行至此,金丹已成,當脫胎換鼎,神化自然,稽首而朝謁王清● 元始於洞房之中,請受仙職充仙官等。

  上證聖中尊,

  證品大洞天一帝尊,聖中最貴極品地位,永無淪墜矣,此三境至尊之前金闕侍臣之位,難同三界有漏之因所可擬。

  符化玄炁王。

  艮,止也,止於至善極盡之地。傳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人能修習至此,抖擻迨盡,歸之○無極。符者,陰符也,以陽火銖化陰符為玄炁,位證玉清,初以精炁毓神,遂成嬰兒,又以嬰兒鍊成陽符,又以符化為玄炁,此所謂昇入無形,與道合真也。釋氏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云:不可以具足色身見如來。又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來,我也,若以聲色隱障,則不能自見本來真佛,大率此經以知命見性為了當,在人堅守。

  右件玉章天篆六十字,出於彌羅天,下統第九壘昌德君。

  《玄契》曰:至此道備,位登聖尊,形化為雲符,符散為玄炁,炁聚為真形,炁藏為真炁,觀之則為玉符,聽之則為玉音,不可思議,功德洪深,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搏之不可得,玄玄至道宗,《大洞仙經》,至此大通。

  結經

  玉宸道君言:我師元始天王授我此《大洞仙經》,其旨玄奧。

  靈寶天尊說,我師元始天王授我此《大洞仙經》,其旨玄奧,靈寶尤言玄奧,人豈易知,若非內外雙修,凝静自然,洞觀無礙,則何以探賾索隱,鈎深致遠,此經乃天真隱諱,與人神同。

  修真妙門:

  修道之妙行觀門,先自持戒而後習定,戒定既立,則習炁以收神明,息炁凝聚則神明自來,神明來,則慧光發生,以為了當。

  初定通息,

  《圓覺經》云:無礙清净慧,皆以禪定生,人若不靜定,安能慧光發照。又《法華經》云;在於閑處收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又曰:定水澄清,心珠自現。古人云:探珠宜静浪,動水取應難,故曰禪定。儒曰静而後能定,蓋心静方定而後能慮。此三氏理歸一,胎息法,少飲食,不言語,心中默數,注在鼻觀。

  太和一千,

  心若一念纔動,則不謂之太和,不和反生他證,直要一念不動,方謂之和,仍數其炁,至一千數足為一通,一千通為圓滿大和。

  中觀變真,

  自己於內觀中能變化我真昇天入地,往來無窮也,觀中觀者內觀也,功行既滿,乃能內顧五臟,外集萬神,可以變化。

  離相消塵。

  與此身別無關涉,他自他,我自我,所謂離種種邊也。釋氏云:若人以七寶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持此經,乃至四句偈,而此福德勝前福德,按《金剛經》四句偈有二,前云:若以色身見我云云後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老子》云:大象無形。又曰:大道無形。孔子曰:神無方易無體,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精詳三教聖人垂世立教,至于窮極,其實一也。此經者此心也,若以此心窮究四句偈,則此身皆屬幻妄假合,有為之法,皆是虛設耳,若能於此趁逐,得見本源,須要兩頭放下,與之剛崖血戰一場,一日命根瞥然斷了,方是到家的漢,所謂離相消塵。古人云:森羅萬象體,不掛一絲頭,誠哉是言也。

  元合五千,

  收拾太和,圓滿五千,其數雖多,從一而起,所謂磨磚作鏡,利杵成針,至此方見工夫,圓滿具足,不缺絲毫,曰工夫不到不成丹。

  坐在立亡。

  坐則有,立則無,復歸乎杳冥恍惚之間,無聲無臭,無思無為,何有聲音笑貌為哉!道經云:坐脫立亡,同如普化和尚摇鈴上天。

  大定全真,

  若自心炁大定,永不出入,則無饑渴寒暑之所撓,兵甲不能傷,毒蟲不能螫,水不能溺,火不能燒,視不見,聽不聞,近不見前,隨不見後,方謂坐在立亡大定全真也,雖天地鬼神莫能窺測,至今世間多有古德坐禪不欲出定者,如蜀中縉雲滴水、江南普庵四祖,皆在世目擊道存,此乃大定全真也。

  妙行通靈。

  妙行者,上卷十仙十門,中卷十洞十根,下卷十華觀門,八卦六位妙果,皆曰大洞妙行。通靈者,妙行純熟不已,自然通達靈妙。

  初曰通炁,

  始學胎息,令息炁出入各知其數目,若數炁閉至一千二百息,亦謂之大胎息也,古葛稚川之大胎息法,即《圓覺經》分別念數。

  次曰通神。

  二則我元神輿萬神交會,真炁相合,則神變莫測矣,非所以通外神,乃邪鬼變化為妖為魔,必敗道德,不可交通,切忌,隨他去。

  終曰通靈,

  程子伊川釋《中庸》前知曰:如蜀山人董五經之徒,亦能前知。此特小事爾,至極處,則一點靈明湛若水鑑,天地造化,吉凶悔吝,無不見其中,善與不善必先知之,皆《中庸》至

  誠之道,佛書所謂解脫知見,儒書云:物格知至是也。美在其中,而暢於四肢,發於事業,皆是自己神炁通靈,非自外至者。

  十通成真。

  予前夢牛觸,蓋亦自己本命元辰也,溈山云:安在溈山二十年,只看得一箇水牯牛,若落路入草去便牽出,若犯人苗稼便鞭撻,如今看得露炯炯地,趕亦不去。予亦守欄三十餘年,方始見牛,其勞不易,自初定通息至十通成真,豈容少間,一處通,逐處皆通,神鬼有五通,佛具六通,天仙具十通。

  道備登宸,超脫飛昇。

  功滿道備,證登紫宸,脫去凡骨,真神飛昇。古人雖云拔宅飛昇,骨肉同飛,然此凡濁胎質,非可入見帝前,須是藏之名山,或投海外,惟此一真,飛神御炁,方得過度三界,上朝玉京。釋云:不可具足色身見如來者,亦此義爾,如玄帝藏金骨於武當山之類。

  過度三界,

  往來三清。三清在三界之上,渺渺大羅之天,雖高在上,可以往來,修大洞者,渾不經由三界也。

  證品大洞,天一帝尊。

  大洞帝尊在諸天之上,當兆所證所登之位。天一,即太玄,此乃上真上仙之可證。

  六度十通,萬行圓成。

  六度萬行,六位十通,圓滿告成,無虧無欠,須是一關一津,逐一打破,透過方見真如。

  千和萬合,自然成真。

  《度人經》:九和十合而迴風混合之道,專以和為貴,若能千和萬合,自然成真仙之道。但前三品,凡云真者,誠實無妄之謂也,人能反身而誠,樂莫大焉,蓋人之所賦,皆全德之天真,而至年長,為物欲之障,所以琢喪本源,逝水滔滔而不知返,故元始天王,玉宸道君,太玄道父,三師父子,啟迪良因,設為答問以救度之。而此經乃三寶玄奧,義理幽隱,難可尋詳,琪因就章句之次,輒以膚見略簉筆舌,誠不自揣,以平生所學,得之於心傳口受之間者,盡以附之於此,其文雖曲直不一,性命互顯,然其大綱不過安天理,守本分六字而已。或曰:泄漏秘語,其罪莫大,琪曰:寧甘伏受,欲使圓蓋之下,方輿之內,凡見聞者咸依《文昌大洞仙經》修證,上以贊聖人之萬壽,繼天推堯舜軒黃,下以福黎庶於八荒,易地皆禹稷顏子,人人共德,物物同仁,琪之願也,又奚畏焉,臣琪頓首再拜謹書。

  《玄契》曰:大洞仙經,元始天王為玉宸道君演,玄披元極始通梵自天及人俾獲成仙,真要文也,學士誦之,悟入登仙,鬼神誦之,悟入登真,凡夫誦之,悟入長生,幽魂聞之,魂魄更生,永度死厄,上生天堂,枯朽老病聞之延津,嬰孺神童聞之聰明,上士得之飛騰玉清,位為聖尊,與道合真。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之十

  ● 『秀』,疑當作『流』。

  ● 『玉清』,當為『玉清』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