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洞天丹山間詠集

  經名:四明洞天丹山圖詠集。元代曾堅、危素等編。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記傳類。

  四明洞天丹山圖詠集序

  滄海逸史臨川曾堅撰

  四明山在東海上,山有四穴通,光晷天宇。澄霽望之,一如戶牖。土人名之日石窗,故山以名。唐置州治今餘姚,又因以明名郡。宋改慶元舊治,更置縣。本朝陞州而山屬餘姚,在州南百里。圖則山麓祠宇觀所刻也。其一日元建觀之圖,其二日唐遷觀之圖,槃言之則日四明山也。木玄虛云:天下洞天三十有六,四明第九,其號日丹山赤水是也午按.山接大蘭山,形勢蟠結,周回三百八十里,有二百八十峰,高二百一十丈。常有雲氣覆冒於中,凡二十里不絕。二十里問名日過雲,南曰雲南,北日雲北,山隴行三十里有峰日三台山,日屏風,日石屋,日雲根。石屋,雲根間有瀑布,如懸河旁,日潺湲洞。三台之側有龍漱,後漢下那劉綱為上虞令,棄官同妻樊氏雲翹居潺湲洞偶,從白君得仙衛,其上有洗藥溪,學成會交友,登大蘭山頂,攀巨杉升其上,一畢手別呼夫人,次之俱仙去,遣復山下,化為臥虎。後人名其山曰以奉其杞。榭日樊榭,梁隱者孔祐仍居之。嘗視山谷中錢數百斛,樵者爭取之,化為瓦礫。有鹿中矢來投祐,祐為牧豢,癥。可復去。故祠側建鹿亭。陳永定中,有放一建觀,因其舊祠,故日柯宇云。唐天寶亡一年;遣使檮祠,病其險遠,勁道土奮街、、處士李建移置潺湲洞外,一市油水官。宋龍虎山=一華院昊君真陽,號混朴子,從一虛靜張天師學,游歷勵此止一焉。徽宗一以凝神殿校籍,召不起。政和六年,韶大其觀,建玉皇殿,書其榜而門日:丹山赤水洞天,封劉綱昇玄明議真君,樊氏昇真妙化元君,而混朴子授丹林郎。禁樵採,鐲租賦。高宗丞相張魏公知其徒孔容,因表混朴子為真人,許歲度道士一人,以甲乙傳次。嘉熙初元,理宗檮嗣於會稽之龍瑞官,竣事分金龍玉簡藏焉。"今毛尊師永貞由三華嗣主之。山之木曰青櫺樹,其實味甘而不可伴破。山之獸曰鞠猴。唐咸通中謝遺塵隱此。陸龜蒙、皮日休時時往還,各賦詩九首,取以為題。宋陸游記之:余再以使事航海,出慶元洋,掠餘姚,竟上者四,西望縹渺如輕雲,插入天末。舟師指以相告日:大蘭山也。至京師,適薛君毅夫由毛尊師所來,示予二圖,想見其山川奇秀,思欲得相羊上下,從一二瀟灑士,坐鹿亭,酌潺湲;呼鞠猴,一洗其塵土之累而吏役驅迫。昔者舟行,徒悵.望咨嗟而已。一近世士大夫汨於利達,上之不能效劉網脫屨簪紱,次之不能如皮陸忘形賦詠件宜乎,高世之士,椰榆哂唾而目其地曰洞天也。余故詳其本末,使有志物外者,得以覽觀焉。

  四明洞天丹山圖詠集

  唐木玄虛僎 唐賀知章注

  四明山名赤水天,靈蹤聖跡自天然。

  二百八十峰相接,其問窟宅多神仙。

  按《記》云此山四面各有七十峰,計二百八十峰,相連如屏也。

  其山束面如驚浪,七十高峰列姻蟑。

  一條流水入勾章,二仙聖德彰玆養。

  二仙者,是董黯、鮑全。全有聖德之行,黯有孝道之功記云此乃四明山地仙俱出後漢時。

  秦皇神將有王鄞,驅山塞海溺其身。

  葬於水底不填築,號作鄞江今見存。

  四明山名勾章,其江因鄞江,此通大洋也。

  大雷山前靜水洞,謝眺曾居玆讀誦。

  因名大慈屬慈溪,泉源水脈皆相統。

  大雷山昔多禽獸,每有獵人常污觸其洞問。後有神仙偶為大雷雨阻之,因而為名。晉漢時多有賢人得道之士,皆隱此山中。內亦有金鷂洞。

  數峰狀似蓮花葉,葉勢與梨洲洞接。

  一派清泉下小溪,數百餘家安活業。

  內有芙蓉峰與梨洲洞相近。晉時有興子孫公戊進此山,見道邊梨熟,因喫三兩顆,便覺飽。再來尋,已失其所。後因名之。

  傍聳高峰形突兀,頂頭石匣盛仙蜜。

  下有龍潭湛百尋,藏書石室深牢密。

  名蜜岩峰,上有石匣盛仙蜜。曾動星象,下有龍潭公私禱祀。向下更有一潭,名石質。潭內有石室,貯藏神仙秘典。禹時有逸士王真親曾開看,甚奇異也。

  其山西南如奔牛,當燒次第相連鉤。

  大峰小峰計七十,山足兩岐通越洲。

  山腳下便是餘姚、上虞兩縣,屬趙洲,水陸皆通。

  伏龜山如鸚子狀,隱岫嵯峨百般樣。

  山中三朵五朵峰,仙人日日遊其上。

  西南山多異狀,兼有三五朵奇峰出沒山嵐中。

  漢時曾有張平子,駐前割木呈其仗。

  板木餘殘三五堆,紫金聲色真神異。

  四角仞雕獅子守,塵劫雖移終不朽。

  毛竹千叢生澗邊,藥苗仙果般般有。

  漢時張子平曾割木於此山。有板木三五堆,作紫金色,常有雲霞覆之。昔時張充曾見此板,得五寸,往見會稽太守令,割作蝴蝶,其木充天去也。

  翠岩中問有石壁,礙石遮雲數千尺。

  內生異果能飽人,兼有澗泉通海脈。

  晉時葛仙翁到此山,澗中有魚,長六七尺,仙倉以杖擊之,勿見山神日:勿恰綠,澗水通大洋,此魚常從海而來也。

  魏時有人楊德祖,路傍曾與山仙語。

  二仙把火覓金刀,像形刻字因玆起。

  楊德祖遊此山,忽見一老人,云前行見二仙把火覓刀。可詳之。德祖果見之,乃言兩火是炎字,更覓金刀是到字,因名刻漢也。

  其山南面如驅羊,七十峰巒形列張。

  漢時劉阮迷七日,人間六代子孫亡。

  有劉阮二人同行探藥,到仙家七日卻回,人問已過三百年矣。歸家猶見第七代子孫也。

  中有大池數畝地,穴內仙蛇常吐氣。

  化為雲雨作樓臺,水應簞溪入數處。

  因水流出仙葷,故老人相傳名葷漢是也。

  白巖瀑布如飛練,俱入紫溪流汗漫。

  中有一山如覆盆,林木交加華卉亂。

  兩峰各名大小晦,蔽日陰沈輕霧翳。

  樵夫應則昔時遊,石床數丈祥雲益。

  宋時有應則入山,忽適巡境色秀麗,即復來,已不見。但冥晦不敢久住;因名大小晦。紫溪即白水近觀。

  其問仙獸有犀牛,范顏捕得皮為裘。

  服之對面人不見,隱藏形質無蹤由。

  梁時有范顏到此山,見犀牛數頭,脯得一頭,裂其皮作裘,服之便失其形,人睹不見,因號隱形裘。山在日西山南是也。

  其山北面如走蛇,危巒疊幛無津涯。

  七十之峰數亦足,八囊腎網相交加。

  北而有入靈山,其狀如賽,網加有走蛇之勢是也。

  又湧二山為兩陣,引開長澗分牆仞,

  抱子山頭石室平,泉如甘露靈仙隱。

  鄭宏曾竟山海經,經中具列此泉名。

  名為聖水味甘滑,得而服之當長生。

  有山兩陣相向,中央澗水流分四面,今俗呼為大小皎是也。宋時鄭宏曾尋得此泉水道服之,其石室中見有聖像在焉。近代不聞神仙異邊。

  四明山中如伏虎,遍生青石為其祖。

  鑿開七竅出祥雲,竅中各可興風雨。

  四明山中心名伏虎山,有赤石植梓之木,皆有七竅,皆泊龍神。按《山海經》云:山嵩無竅不為名山也。

  石庫藏書倉貯盥,食之其味多甘甜。

  一條搓木二百尺,光明夜照覃山尖。

  梅福曾宿此庫,見書,莫知其數,云:齊時樵人何昕者,遇一倉鹽,以少許歸與母食,其味甘,不數日,白髮再黑,韶顏如童,再往取之,已失其所也。又見一搓木,長二十餘丈,橫在山腹中,常吐光明,人皆見也。

  束連勾章西舜窟,南嗣天台通地骨。

  北包翠竭愛其源,地聖天仙時現沒。

  此是四明山之四至也。

  周迺盤廣八百里,古來靈瑞難遍紀。

  梅福為仙居此山,劉綱作宰妻樊氏。

  周景時,義士益昌遊此山,先得昇仙。後有梅福又遊此山,一宿室內夢一人謂福日:周時益昌化於此山室,其骨秘天井。乃明早,果於天井中獲得,其骨未朽,遂與埋之。後漢劉綱,字伯經,任上虞令,與夫人樊氏雲翹居四明山,皆得仙道,一日至大蘭阜丘山上,登巨木飛昇。

  吳上虞令劉公傳讚

  令君,字伯經,諱綱,下那人也。初居四明山,後為上虞令。師事白君受道,歷年道成,邀親故會slJ 。飲食畢,登大杉木上,去地十餘丈,舉手而別,忽然飛入雲中而去。妻樊夫人亦有道衛,俱昇天。今白水觀乃其遺邊。云事載葛稚川神仙傳及白水觀碑。讚日:

  天人幾何,同寄一塵。士局耳日,分妄與真。劉公登天,如適其鄰。以水投水,同則相親。

  宋孔先生傳讚

  先生史佚其字,諱祐,敬康曾孫也。至行通神,隱於會稽四明山。嘗見山谷中有數百斛錢,視之如瓦石不異。釆樵者競取,入手即成沙礫。曾有鹿中箭來投先生,為之養創,愈然後去。太守王僧虔欲引為主簿,不可屈。先生子道徽與杜景齊友善,少厲高行,能世其家風。隱居南山,終身不窺都邑。· 齊豫章王疑為楊州,辟西曹書佐不至。鄉里宗慕之,道徽兄子總有操行,遇寒饑不可得衣食,縣令丘仲孚薦之除竟陵王侍郎,竟不至。事載南史隱逸傳讚日:

  貪夫徇利,或死懷璧。公不動心,視同瓦礫。素風薰陶,猶子絕識。一門清節,迺祖遺德。

  四明山銘

  應奉翰林文字文林郎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脩官臨川危素撰

  餘姚南去七十里,有山二百八十峰,束連句章,南接天台,北包翠竭。中峰最高,上有四穴,若開戶牖,以通日月之光,故號四明洞天。恆有雲氣覆其上,秦皇命臣王鄞,驅山塞海,百靈勞役,奔入此地,因名鬼藏山云。漢上虞縣令劉綱,字伯經,下那人。後居山中,從白君得仙衛。他日會別親友,登大蘭丘,援巨木飛昇。其妻樊氏從之,遺履木下,化為虎。事聞于朝,即其地立祠宇,春秋祀焉。宋隱者孔祐視山谷中錢數百斛,與瓦石無異,樵者爭取之,即成沙礫。有鹿中矢來投祐,祐為豢之,創愈而後去。唐天寶三年,玄宗以劉君祠宇險遠,命道士崔街、處士李建改築于山麓二十里劉君修煉處。宋末高士謝遺塵隱於是。陸龜蒙、皮日休皆至,為詩各九章以相倡和。宋政和問,徽宗書其榜,日:丹山赤水洞天。命建玉皇殿,用方士法,所真金龍玉簡,至今存焉。主領焚修,以甲乙相傳。國朝秩祀名山,頒賜香幣閤亦及,然楝宇傾撓,莫有留意。其先出於龍虎山三華道院,故廣信。毛永貞嗣居之,乃斥大其屋廬,足稱夫仙靈之宅。毛君之門人,臨川昊國洪來請篆銘,將勒山石。銘日:越山之峰,石穴玲瓏,天欲雨,浮雲蒙。真人上昇遺木履,潺湲古洞,聞流水。白鶴裴回,拎蓋戾止。玉童採得青橘子。子能食之可不死。史素作銘,式告千撰。

  白水觀記

  至治問,余讀書信之龍虎山,適里中朱貞一先生同館舍。其門人毛君永貞,執侍左右,簡默粹門,退則過余,從容款洽。既去,隱餘姚山中,聲邇邈不相聞。後二十有八年,其徒昊國洪來京師請銘其所居四明山,始詢君無恙。既叔而銘之。又後一紀,先生門人薛毅失擁所刻山圖,復請書其所未備,於是與君不相見者四十年矣。顧余竊祿班行,汨役塵壇,聞君飄然高舉於海岸孤絕之地,志慮凝重,無毫髮外求於世,但慕羨之。所謂上虞令劉綱夫婦登真,隱者孔祐化錢療鹿,唐玄宗遷祠宇,陸魯望、皮襲美倡和,宋徽宗書洞天之榜、建玉皇殿、投金龍玉簡事,此叔之所及者。若乃舊祠宇之所見者,有昇仙山、昇仙木、雲南、雲北、過雲。《會稽志》謂謝遺塵隱於南雷。今有大雷峰,圖之所未者。觀圖有三台峰、雲根石屋、龍揪、洗藥溪、潺湲洞。《四明郡志》則云:束北百三十里,湧為二百八十峰,中有三十六峰,束西南北各有門,由餘姚言之,為西四明,則叔所未書者。宋虛靜天師張公之門人昊真陽,學于龍虎之三華道院,號日混樸子,來遊是山,徽宗以丹林郎、凝神殿校籍召之,不起。封劉綱昇玄明義真君,其配樊夫人封昇真妙化元君。丞相張魏公與昊君門人朱孔容交,表為真人。孔容之後世以甲乙傳次。此亦叔所未書者也。君構清暉亭於瀑布之下,營石田山房以自休息。在余作銘之後。其賦詠留山中,唐自陸、皮之前,有孟束野、劉文房,宋有謝師厚而下若干人。迨國朝黃文獻公而下若干人。君又將刻而傳之。按《會稽志》云:俗謂之白水宮,又云有白水觀碑。蓋祠宇觀字義重複,故今當稱為白觀。余得鄉貢進士番易徐勉之《保越錄》,越之禍亂極矣,四明之山風塵不驚,君優游其問,甘食而安寢,古所謂武陵桃源者,信有之矣。故為之記,使與銘并。刻之。君字善卿,薛君字茂弘,相其後者,潘文信、盛元朴、許用和。至正二十二年三月丁未朔,通奉大夫、中書參知政事、同知經筵事、提調四方獻言詳定使司事臨川危素記。

  石田山房詩序

  餘姚州南百里日四明山,神仙家丹山赤水洞天在焉。漢上虞令劉綱嘗修煉飛昇于是,有觀日祠宇觀,傍屋日石田山房,則毛尊師永貞之所築也。初,三十代虛靜張天師以道術授上清宮三華院混樸昊真人,阮得其傳,居是山。宋徽宗聞賢,召之不起,即所居斥而廣之大。故祠宇之系出於三華而三華世視祠宇,則其所處之館也。我仁皇時天下無事,玄教張昊二大宗師相繼在朝,三華院有貞一先生朱本,初亦以博洽文雅見稱于卿相問。毛君皇從之游,先生固愛之,二宗師尤器重焉。以教檄歸領祠宇觀事。祠宇時頗廢,自毛君主之,圯無不興,敝無不茸。今垂四十年矣。勒厲如一日,飭理之。暇則退處于山房,焚香燕坐,外物一不以累其心,蓋其左右有穹崖峭壁,流泉瀑布噴灑交射,勢若縣河。其下則磊確犖誦,衡亙從合,畦呵萬狀,無非石也。莒蒲、河車、芝草、蒼耳,隨釆而足。稻梁糜芭之植,十不收一二焉。故日石田名之。薛君毅夫亦學貞一之學,隱居白屋山。山在上清之近繼至石田,樂其幽勝,首為賦詩。至京師告于文士大夫曰:石田其地勝,毛君其人賢,吾亦將從而老矣。則各為賦詩,得若干首,來屬余叔觀老子倡知雄守雌之說以為道。惟得其傳則能致虛守薄捨繁華盛麗之美,而安於寂寞荒僻之陋,以息其神,以怡其真,以全其身,益其道然也。若毛君者,幾其人矣。世當承平時,夫人疲精竭智以爭夫膏腴衍沃之區,而肆其高廣壯麗之構者,天下皆是也。視夫石田奚啻霄壤之問哉。兵興十年,自夫維揚河南蕃富甲天下者,刻削蹂踐無餘。昔之東阡西陌者,荒姻野草矣。凍臺燠室者,頹垣敗礎矣。欲求彷彿於石田山房也,可得乎?吾是知毛君之智也。以是知夫能得其師之傳者也。謹序之而因夫薛君以請焉。至正二十一年冬十月朔臨川魯堅序。

  唐賢詩

  送蕭鍊師歸四明山孟束野郊閑於獨鶴心,大於高松年。迴出萬物表,高柄四明巔。千尋直列峰,百尺倒瀉泉。絳雪為我飯,白雲為我田。靜言不話俗,靈跡時步天。

  遊四窗      劉文房 長卿

  四明山絕奇,自古說登陸。蒼崖倚天立,覆石如覆屋。玲瓏開戶牖,落落明四目。箕星分南野,有斗掛簷北。日月居束西,朝昏互出沒。我來遊其問,寄傲巾半幅。白雲無本心,悠然伴幽獨。對此脫塵鞅。頓忘榮與辱。長笑天地寬,仙風吹佩玉。

  九詠     陸魯望 龜蒙

  石窗石窗何處見,萬仞倚晴虛。積靄迷青瑣,殘霞動綺疏。山應列圓嬌,宮便接方諸。只有三峰客,時來校隱書。

  過雲

  相訪一程雲,雲深路僅分。嘯臺隨日辯,樵斧帶風聞。曉看衣全濕,寒衝酒不醺。幾回歸思靜,髻彿見蘇君。

  雲南

  雲南更有溪,丹礫書無泥。藥有巴賓賣,枝多越烏啼。夜清先月午,秋近問嵐迷。若得山顏住,芝菌手自擭。

  雲北

  雲北近陽川,人家洞壑連。壇當星斗下,樓摻翠微邊。一半遙峰雨,三條古井姻。金庭如有路,應到左神天。

  鹿亭

  鹿亭岩下置,時引白塵過。草細眠應久,泉香飲自多。認聲來月塢,尋路到姻蘿。早晚吞金液,騎將上絳河。

  樊榭

  古榭何時築,人應白日飛。至今山客說,時駕玉麟歸。乳帶懸松嫩,芝臺出石微。憑闌虛目斷,不見羽華衣。

  潺湲洞

  飛瀑瀉雲根,潺潺萬古音。似吹雙羽管,如奏落霞琴。倒穴漂龍沫,穿松濺鶴襟。何人乘月弄,應作上清吟。

  青櫺子

  山實號青櫺,環岡次第生。外形堅綠穀,中味敵瓊英。墮石樵兒拾,敲林宿烏驚。亦應仙吏守,時取薦層城。

  鞠猴

  何事鞠猴名,先封在四明。但為連臂飲,不作斷腸聲。野蔓垂纓細,寒泉碾玉清。滿林遊宦子,誰與作公卿。

  石窗皮     襲美日休

  窗開自真宰,四遠見蒼崖。苔染渾成綺,雲漫便當紗。櫺中空吐月,扉際不肩霞。未會通何處,應連玉女家。

  過雲

  粉洞二十里,當中幽客行。片時迷鹿跡,寸步隔人聲。以杖控虛翠,將襟惹薄明。經時未週得,恐是入層城。

  雲南

  雲南背一川,無鴉到峰前。墟里生紅藥,人家發白泉。兒童皆自古,婚嫁盡如仙。共作真官戶,無由稅石田。

  雲北

  雲北晝冥冥,空疑背壽星。犬能諳藥氣,人解寫芝形。野歇遇松蓋,醉書蓬石屏。焚香住此地,應得入金庭。

  鹿亭

  鹿草多此住,因過白雲楣。待倡傍花久,引塵穿竹遲。經時飲玉澗,盡日嗅金芝。為在石窗下,成仙自不知。

  樊榭

  主人成列仙,故榭獨依然。石洞聞人吠,松聲驚鹿眠。井香為大藥,鶴語是虛篇。欲買重柄隱,雲峰不售錢。

  潺湲洞

  水流萬丈源,盡日瀉潺湲。敲碎一輪月,鎔消半段天。響高吹谷動,勢急飲雲旋。料得深秋夜,臨流盡古仙。

  青櫺子

  山風熟異果,夜是供真仙。味似雲腴美,形如玉腦圓。御來多野鶴,落處半靈泉。必共桃源種,花開不記年。

  鞠候

  堪羨鞠猴國,碧巖千萬重。姻蘿為印綬,蕾實壑是提封。眾遣狙公渡,果教揮子供。爾徒如不死,應得躡玄宗。

  宋賢詩

  瀑布       謝師厚 景初

  飛泉綠峭壁,斗絕千萬丈。奔流天上來,望若匹練廣。曲嶺隔青林,永抱先聞響。其傍有巨石,平潤可俯仰。俗士所不到,我輩固來賞。須期秋色清,攀蘿邇其上。

  遊四明      孫季和 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遊。邇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束征泛蒼海,南驚瑜丹丘,西登岷峨嘯,北望關隴愁。康廬挽歸轡,巫峽紆行舟。劍閣最險壯,龍門更奇幽。歷覽雖未飽,勝槃略已收。爾來臥竹湖,清夢長夷猶。家山維四明,名字橫九州。出門宛在眼,欲往輒不酬。人事真好乖,山靈豈吾仇。忽近益可吠,投老空自尤,玆辰正芳春,會心得良儔。贏糧幸易足,快策遂所求。中宵雨聲斷,逗曉霽色浮。天容極瑩爭,風氣亦和柔。瘦節挾籃輿,野服兼輕裘。遙遙指林麓,欣欣聽泉流。試屐青姻嶺,弭益白水愀。飛湍響淙潺,怪松鈞颼颼。恨哉上羊額,喘若料虎頭。臂石防歲基,負樵歌道周。百折快一眺,千里森雙眸。峰巒何綿聯,脈絡相纏繆。化鈞妙融結,神功巧雕搜。長風動瞑渤,洪濤簸瀛洲。臣鱉出屬負,游龍繞拗繆。鯨鵬恣摩盪,蟲魚紛疊稠。萬怪各起伏,千帆遞行留。或坦若几席,或峨若冠謊。或排若劍戟,或刻若戈矛。或舞若鸞鳳,或驟若驛驪。或戲若狡睨,或搏若琳魏。儼然開明堂,玉帛朝諸侯。赫然會岐陽,長圍方大蒐。鏖戰臨長平,堅壁持鴻溝,廣野列車騎,中軍嚴篩終。開闢浩茫茫,變化久悠悠。愕盼不得語,形容那可伴。仙樹四十圍,蟠根幾千秋。老榦枯不死,新榮翠相穋。颼馭定來止,桑田行驗不。遺跡信所聞,輕舉當何由。束南徑崇岡,左右羅平疇。人家散鸚犬,村塢來羊牛。官征畢薪炭,春事勤鋤擾。土膩少沙石,氣寒無麥舞。荒蹊夾桃李,密蔭開松揪。是中可避世,何勞更乘檸。駢巖下峭壁,別岫爭幸晒。孰云二剎勝,逝肯中道休。仗錫既巉絕,雪竇仍阻脩。停雲朝漠漠,剛風晝颼颼。盤磴度方橋,廣宇連飛樓。珠璣錯藻繡,金碧照丹髭。撞鐘食千指,嗚板燈百簧。真來天上居,不涉人問憂。周遭富佳致,徜徉得窮搜。妙峰遠色賡,錦鏡波光瀏。兩滇赴活活,千丈落灑灑。深瀑標隨亮,品潭隱靈虹。倒窺凜欲眩,俯掬清可漱。澗草高下積,巖花零亂抽。掛壁見猓捷,食苓聞鹿喲。日長囀睨院,霧暗啼鉤轎。脩竹奏竽瑟,細溜嗚琳謬。占大喜弄鵲,畏雨愁呼鳩。何方共齋缽,且復薦茶甌。老僧頗好事,名德肯見投。隨意宿山房,無眠聽更籌。念昔身萬里,及取天一陬。登臨世界闊,悅仰歲月道。榮辱兩蝸角,聚散一海鷗。塵鞅自束縛,名場相敵雕。不念猿鶴怨,坐令泉石羞。心期晚乃愜,俗駕我尚優。勝具學支許,奇蹤非阮劉。時哉山梁雉,樂矣濠工鯈。聊追興公賦,不欲柳子囚。招招知音子,為我商聲樞。

  詠登仙木

  劉樊蟬蛻此登仙,老木當年已插天。

  玉骨半枯猶秀潤,蒼皮新長更榮鮮。

  蟠桃時熟三千歲,銅狄重摩五百年。

  化鶴未歸山寂寂,徘徊誰與問因綠。

  詠青櫺子         史洗

  羽憶新從帝所回,餘歡未盡玳筵開。醉拋青子香泥上,留與仙家取次栽。

  訪混樸昊尊師

  何年隱四明,與世絕逢迎。聖主方虛席,先生不入城。風雷隨地起,宮殿自天成。近喜籃輿穩,寧憂白髮生。

  遊四明留題丹山  唐景實 震

  四明光照九霄寒,闈苑神仙日往還。

  瀑布遠從銀漢落,洞門長鎖白雲閑。

  深崖瑞木金文潤,絕頂靈搓鐵色斑。

  無限遺綜人莫識,落花香泛水潺潺。

  遊丹山      孫元實 子秀

  四明洞天居第九,巨靈擘石開窗牖。

  捫蘿陸轍不憚勞,同行昆遇忘年友。

  老苔護石蒼虎閑,飛瀑懸巖玉龍吼。

  豁然人與境俱勝,醉歌拍缶忘升斗。

  固知壺中別有天,未必醉翁真在酒。

  徘徊步月澹忘歸,世事浮雲竟何有。

  又         孫耕寬 嘉

  與客窮幽勝,同登白水山。銀濤翻月落,蒼壁倚天寒。釆藥穿雲塢,圍棋坐石壇。因忘歸路晚,紉佩得秋蘭。

  又        豐霞隱 自孫

  萬古丹山洞,今朝遂一遊。瀑高寒激雪,崖老晚疑秋。馴虎隨仙去,高堂有像留。獨嫌歸太速,未得細尋幽。

  詠瀑布       郭白雲 亨嘉

  盡日看無倦,神清骨自仙。響添一夜雨,雄進百巖泉。轉石雷生壑,懸崖劍倚天。好奇忘我老,猶欲上危巔。

  又          趙澹山

  玉龍吼山山為開,怒濤進出翻崔鬼。

  回風便可作飛雨,共聽萬壑嗚春雷。

  又        趙竹逸 至道

  飛落寒泉一振高,初聞響似浙江潮。

  松陰無雨雲長潤,石寶雖晴雪未消。

  素練幾時懸絕壁,白虹千尺跨層霄。

  丹山自是神仙府,弱水流來故不遙。

  又        僧雷崖圓丘

  滿目飛晴雪,丹山見白虹。天機垂不盡,地軸卷無窮。蕩漾沉寒玉,飄零散曉風。人問何處著,應直到龍宮。

  元朝

  題丹山贈石田鍊師 黃晉卿 縉

  石田外史丹山住,如此溪山得此人。

  高詠久無皮襲美,清風復見謝遺塵。

  門前飛瀑長翻雪,洞口幽花淺駐春。

  老我京華歸訪隱,抱琴安得日相親。

  題瀑布 劉德玄 仁本

  白水真仙騎自鶴,何年蛻骨此山中。

  化為玉練垂千尺,翻卻銀河落半空。

  鶴夢曉遺明月帳,鮫人夜掣水晶宮。

  天台有客詩難就,歸興瓊臺雙闕束。

  又

  中天飛瀑下瑤臺,素練高懸亦怪哉。

  織女投機收不得,姐娥剪水巧為裁。

  光連雙闕星河動,響挾千山風雨來。

  祠宇洞前看未足,又隨明月過天台。

  送毛石田住白水宮    張伯雨

  擁劍住丹山,凌風袂羽翻。空壇遺寂寞,飛瀑瀉潺湲。供薄難為客,山深不閉門。大蘭千仞頂,有日遇劉樊。

  題白水宮

  二仙控轡上青昱,千古流聞跡未陳。

  白水主人傳甲乙,青燈留我守庚申。

  雲根瀑落長疑雨,洞口花開自得春。

  回首人問又塵土,芒鞋好結道為鄰。

  又            趙君璋

  曾共樵夫釆藥回,丹崖遙見白雲堆。

  百千萬劫仙風在,三十六溪春水來。

  琳館隨時容笑傲,杖華沾濕上崔鬼。

  洞門深鎖無人識,應是劉樊去後開。

  又           高則誠 明

  四明山中春雨餘,三台峰下訪仙居。

  雲開翠碧浮金闕,風定銀河下玉虛。

  幽洞夜明丹化鶴,清溪晝靜獺窺魚。

  憑君為問劉樊信,青烏西來好寄書。

  仙傳二仙嘗戲衛劉唾水成魚樊唾水成獺故云云

  又

  丹山勝槃天下奇,重溪疊幛遊人稀。

  千年祠宇近霄漢,百尺飛泉搖夕暉。

  玉童吹笙明在戶,仙子朝真雲滿衣。

  我來信宿譟興感,擾擾何時能息機。

  又          僧白雲 自悅

  聞說石田能好奇,清暉亭下每忘歸。

  豈無飛佩來丹極,時有祥雲護翠微。

  春雨碧桃香冉冉,秋風琪樹綠依依。

  前年因過仙翁宅,曾看巖西白水飛。

  寄白水宮毛外史    宋無逸 元僖

  平生未到丹山下,鄉里空聞白水名。

  路入洞天無百里,身遊仙境是三生。

  花問笙鶴春雲繞,水際亭臺曉日明。

  寄語石田毛外史,相期日暖彫黃精。

  題瀑布       孫道心 士志

  玉龍戰罷力披靡,倒掛丹山飛不起。

  霆奔雷吼勇作氣,迸出銀演半天水。

  銀演迢迢水為枯,寒光不動山月孤。

  兩崖中斷地轉軸,萬丈直下淵無魚。

  六月飛雪不受暑,使我神清慕仙倡。

  劉樊當年同上昇,古木參天更如許。

  中問作者雖罕聞,亦有混樸之真人。

  洞開尚留丹氣暖,鶴返共說桃源春。

  憑君為歌招隱曲,日暮山中枕流宿。

  明朝分與一勺多,一洗人間塵萬斛。

  又           朱景純 炯

  我生頗有姻霞癖,倚杖看山日幾回。

  石穴鑿開丹鳳去,瀑泉飛作玉龍來。

  因風忽灑半空雪,不雨長嗚萬壑雷。

  獨羨山中毛外史,隱居真得小蓬萊。

  又         陳邦協 雍

  水從何處來,流出白雲堆。噴灑

  千尺雪,砰砌萬壑雷。道人清徹骨,坐

  客冷無埃。一笑下山去,擁琴踏月回。

  題白水宮

  枕中鴻寶定堪傳,住近丹山第九天。

  振邇每尋雲水外,標名合在石崖邊。

  雨晴瀑布偏聞夜,火暖丹爐不記年。

  時盡一壺歌一曲,任渠喚作地行仙。

  清暉亭

  滌穎冰甌思不群,滿亭詩景絕埃紛。

  好山當面開清碧,活水源頭寫白雲。

  鐵笛叫蟾寒欲起,玉笙招鶴夜初分。

  興來徙倚看長劍,時有神光射斗文。

  題丹山       高伯元 彝

  丹山赤水神仙宅,布韉青鞋作勝遊。

  百尺飛泉銀漢雪,一聲映鶴洞天秋。

  青櫺子熟雲壇靜,琪樹花開石室幽。

  無限溪山留勝槃,何時卜築向林丘。

  又        陳履常 克履

  四明空闊石窗開,中有仙人白玉臺。

  一水遠從天上落,三台高拱洞前來。

  老搓瘦骨疑龍化,密竹清陰待鳳回。

  每向鄞江求勝跡,卻於此地得蓬萊。

  又

  鐵衣聰馬踏蒼苔,忽扣仙門石洞開。

  碧漢秋聲懸白水,紫雲春色下丹臺。

  劉仙久矣乘鸞去,韓令今仍跨鶴來。

  樽酒相逢足清興,新詩吟罷重徘徊。

  又         王敬中 中

  四窗山色秀可攬,雲根石屋高燐晌。

  林問遺烏曾化虎,洞裹鞠猴渾似人。

  奔流直下幾千尺,高蹈今逾四十春。

  靈光夜夜照丹室,應有神仙來往頻。

  又       元得 吉雅模丁

  束越名山世共聞,四窗仙境更超群。

  青天半落銀河水,白日長過翠嶺雲。

  塵外鳳歌來隱士,林問虎烏候元君。

  知予不倦登山屐,長許相尋謝俗氛。

  又           林希原

  昔聞劉仙翁,曾作上虞宰。長年養神丹,靈藥時自採。

  一朝跨飛鸞,喬木凌蒼靄。下視塵寰中,桑田幾滄海。

  嗟子骨未換,何由抱丰釆。高躅在人問,深懷共千載。

  又        汪臣良 文璟

  丹山自昔神仙宅,好是靈綜與世殊。

  百尺懸泉飛蜿蜓,千年遺烏化於菟。

  亭臺尚憶吹簫倡,芝木長供辟穀徒。

  欲駕柴車訪真隱,不知容我俗塵無。

  又         楊元慶 環

  仙子凌空駕玉龍,尚餘靈跡在山中。

  過雲拾得青櫺子,看瀑因尋白水宮。

  未息干戈逢此日,忽聞鍾鼓仰玄風。

  也應脫屜非難事,曾識雲問釆藥翁。

  又        馬易之 迺賢

  城居久憶洞天名,春日登臨杖屨輕。

  山雨晴時崖瀑玲,巖花落盡石窗明。

  黃冠白髮情偏古,野水閑雲意自清。

  便欲去尋劉縣令,願攜妻子學長生。

  又

  一逕遙通白水宮,眾山屹立青芙蓉。

  飛流倒垂千尺練,高處更登三四峰。

  或聞溪獺趁魚走,只有仙人跨鶴從。

  看我山中遊十日,雲南雲北訪靈綜。

  又

  白水真人去不回,紫青宮殿倚雲開。

  崖懸一瀑銀為帶,山列三峰翠作堆。

  採藥仙童隨鶴過,銜花馴鹿倚人來。

  方知異境非塵世,且共清吟坐石苔。

  題丹山        楊邊梅

  四明山,二百八十青孱顏,天空四牖,金烏玉兔兩出沒。是為三十六洞天之九天,別有丹山赤水非人問。我夢仙人賀狂客,去訪雲翹子,孤峰絕頂登大蘭。下見洪濤一表日車輪大,虹光蜃影、雜杳翻瀰漫上。有桃花美人者,液鳳髓脯龍肝,令我食之生羽翰。路逢毛先生,一笑今與古。赤玉之烏墮地化為石。我亦聞之。刀厭虎潮飛,大士洞天水,門風折祖飛,橋石住赤玉之烏,何足追下窮地脈,上天維鐵船徑渡。弱羽水火劍,欲斫扶桑枝,毛先生毛仙後千春,曾醉廬山酒,酒醒騎虎,卻入終山,笑呼綵鸞下,招手石田玉子大如斗。

  石田高士居丹山,甚能繼其祖武。人來每稱之,益信名不虛也。蒙惠書以詩代簡,時余年八十有五。薛朝陽廷鳳

  客來每說洞天勝,我亦久懷山水清。

  昇仙木近石林古,洗藥溪深風雨生。

  三華真人昔居此,幾葉玄孫今擅名。

  若問老夫頭未白,尚能相訪寫高情。

  老舅大真人詩寄石田敬和一首因

  致問訊       于一山 思緝

  昔年相送領殊庭,別語難忘夢亦清。

  記得四窗同久住,借騎一虎問長生。

  丹林已重前朝士,白水猶傳上古名。

  若躡三台峰頂望,老人星近見君情。

  題丹山         韓彥信

  春風兩度到蓬瀛,萬斛羈愁一洗清。

  雨榻臥聽崖瀑響,晴窗坐看白雲生。

  映階睡草經年長,出火丹砂九轉成。

  安得誅茅傍樊榭,問君乞取石田耕。

  又         王叔雨 霖

  三台峰下神仙宅,樊榭春風長薜蘿。

  萬疊層巒連石壁,一簾飛雨瀑銀河。

  天光上下雲容歙,山色空濛雨氣多。

  與客題詩足清賞,歸來環佩雜鳴坷。

  又       劉坦之 履

  嵯峨赤水山,縹緲神仙宅。高哉劉與樊,超然遊八極。

  一去何寥寥,千載遺靈跡。中有外雲人,冥柄鍊精魄。

  幽林拾青櫺,寒泉煮白石。致身瀟爽問,邈與塵世隔。

  我來一見之,傾倒如宿昔。松花釀為酒,持以苦留客。

  又          陳君從

  潺湲洞口看飛瀑,細雨霏霏灑接籬。

  白水真人能好客,碧山學士愛題詩。

  鞠侯夜嘯三花樹,野鹿時銜五色芝。

  試問劉樊仙去後,何人來此共襟期。

  又         謝元公 肅

  雲北雲南油實盤、仙人官闕俯瓚阮。

  晴峰倒影半空碧,雪瀑飛花六月寒。

  鸞去徒勞尋放宅,虎來還為護仙壇。

  洞前桃樹春長在,遲我歸來問大丹。

  又         起文 昂吉

  昔人仙去大蘭山,臺殿空遺石壁問。

  崖瀑四時飛白雪,溪雲長日護玄關。

  青櫺露冷從籮采,仙木風生看虎還。

  昨夜洞前新雨過,主人留客聽潺湲。

  又         韓致靜 稷

  欲尋赤水丹卹澱;好是瑤簪玉筍鄉。

  峰作翠屏分戶映,水為羅帶繞溪長。

  乘雲御氣當炎衡,賞月吟風羨晚唐。

  人在石壇行禹步,空歌時送佩琳琅。

  又        僧大明 冷昱

  白水丹山何處看,清暉亭上一托闡。

  半空積翠三合近,萬丈飛流五月寒。

  仙倡吹簫來洞口,山人釆藥出雲端。

  我身亦是難峰鶴,來往相從總不還。

  又        趙德純 宜生

  雄峰三十六,極造觀明天。上有神仙窟,丹霞覆其顛。白鹿嘴瑤草,玄斤猿飲靈泉。山深日常靜,花落春自遷。高人不羈世、昕夕中盤旋。石田藝嘉穀,可以頤長年。

  毛尊師石田山房  張仲舉 書

  犖碗初開百畝荒,四明山麓結山房。

  種來玉子雙雙白,鑿破雲根片片方。

  洞裹有仙惟服髓,罔頭無客重尋羊。

  知師日誦黃庭罷,柢抱飛泉漱齒香。

  又        陳子山 祖仁

  四明有神人,遺世宅崇峰。飛游凌倒景,餘垢亦奇蹤。流風被三華,有士振其宗。誅茅宇峰下,迥若御鴻檬。琅訐四時秀,靈泉左右通。晨遊揖王父,夕駑命青童。惟玆二頃田,苦辛資歲功。南東不盡畝,犖碗縊具中。由來仙聖居,服食世非同。白英堅過玉,烹飪奉朝賽。非闕耕與鋤,簞瓢糜不充。大盜睨而去,天災無匱空。虛茵昔已爭,乾飯咎在躬。寧知不食地,束華蚤發矇。東華真人有食石法超搖樂玄虛,宛若咽瞳嚨。綠髮方瞳子,長身此赤松。

  遊白水宮     滑伯仁 壽

  白水仙宮也罕逢,十年兩度追陳蹤。

  寒流光垂玉婦練,晴巒秀削金芙蓉。

  臨溪無魚石磊磊,釆藥有路雲溶溶。

  明當挾我九節杖,更來陸彼三台峰。

  又       胡士恭 益

  鑿石種瓊田,開山結丹房。高居鄰野袖,塵世輕枇糠。豈無胡麻飯,亦有辟穀方。迥視眾阻饑,側愴摧中腸。荷鋤出四明,赤水流湯湯。靈苗三聚華,美玉雙成行。粒粟藏大界,黍珠懸昊蒼。陶然熟夢境,寤覺驚黃梁。騰身入北斗,酌彼金液漿。一飲瑜萬劫,躡虹遊帝傍。歸徠弄倒景,物我俱相忘。松風度虛室,內白涵純陽。蘿月掛峭壁,瀑泉灑銀床。壺中迭隱見,河上參翱翔。雲確激瀨春,靜休千日糧。童顏駐絳霞,鉗髮凝玄光。步虛蕊珠官,遺韻鏘琳琅。嚥默超象外,閉兌焚清香。琅訐鬱森長,芝草離披芳。運行紫河車,叱起金華羊。願採長生藥,持以奉明王。

  又      留如淵 若沖

  道人住居白水洞,洞口有田供鑿耕。

  犁鈕不用辛苦少,玉石自分烹鍊精。

  拾薪澗底客共煮,化羊嶺上仙俱成。

  夜深無肩月自到,坐聽九霄笙鶴聲。

  又      陳則虛 斯與

  山根結屋便為注,不事蠻會待歲禳。

  種玉豈無和氏璞,燒丹亦有禹餘糧。

  自知雲水生涯擔,誰識林泉興味長。

  我亦欲歸尋舊業,夢魂時繞錦溪傍。

  又       趙行吾 思魯

  半壁梯雲鑿翠屏,千巖喊兩斯青冥。

  駐鞭不假秦人力,開闢元非蜀帝靈。

  仙碗收禾勝碎穀,春腴種玉可延齡。

  歸來屐齒蒼苔滑,茅屋松蘿映碧肩。

  又          薛毅夫

  數畝依山宅一區,喜存撓碗勝膏腴。

  近因辟穀懷黃石,也復耕姻種白榆。

  玉氣潤多山木秀,松雲飄盡鶴巢孤。

  會當脫屐從師去,乞取青櫺顆顆珠。

  鶴齋薛真人余之未識者而慕其可

  人先以詩寄之耳 張憲南 福

  別帝歸來已二秋,好教安穩住丹丘。

  編經不用青華杖,跨鶴還登白玉樓。

  羨爾能傳唐少保,愧余無復漢留侯。

  門前白水三千丈,應作黃河不盡流。

  遊白水宮   吳居正 端學

  弱齡厭塵俗,勝邇心所仰。遂為物外游,獲陪林下杖。魚梁依澗度,烏道綠雲上。既睹仙真宅,愈重姻霞想。環山知幾峰,飛流可千丈。天神傍櫚舞,水樂臨階響。皮陸跡已陳,劉樊事亦往。不有繼先志,何能領清賞。前人有遺詠,磨崖看彿彷。

  四明洞天丹山圖詠集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