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洞玄靈寶往生救苦妙經
經名:太上洞玄靈寶往生救苦妙經。撰人不詳,約出於南北朝或隋唐。勸修道祈福滅罪。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參校本:敦煌P.2384號殘寫本。
太上洞玄靈寶往生救苦妙經#1
天尊昔遊香林園中,為一切眾生宣說妙法,開闡妙門。爾時即有五色微妙光明,從口中出,其光徧照十方無極世界,及無極九幽地獄之中。天上地下,無不光照。眾中有一真人,名曰法解,從座而起,嚴整衣冠,稽首長跪,上白天尊言:合座諸眾,前生前業,積福累功,萬劫一會,得遇天尊,宣說妙法。諸徒弟子,稽首叩頭,五體投地,殷勤請法,血流滿地。
於是天尊施大慈悲,舉手彈指,念諸弟子:善哉善哉,可念眾生,殷勤珍重。此法實深,非是真人,不能啟請。吾今所以為汝等故,說此因緣,諦聽諦聽,護净遵奉,珍重受持,晝夜恭敬,勿使失儀。若有眾生,高心不信,輕慢受持,心生誹謗,不生信敬,心不護净。若當來世作畜生,一切蠢動,又及見存受生之日,眉鬚墮落,徧體生瘡,舉身爛壞#2,鳥栖露宿,棄於人間。百姓見者,皆悉惡心,父母妻兒,肝腸斷絕。如此之輩,受苦之人,痛當奈何。並是眾生,緣身自造,非是他悞,各各自思,審而奉行#3。
法解曰:不審此等罪人,前生何劫,受罪之根,緣對何因。惟願天尊曲垂慈澤,喻以罪根。
天尊答左玄真人#4曰:此等罪人,前生各有因緣。劫劫代代,立福造怨,種種相生,悉由身造。十方大聖,終不悞人。吾今欲告汝等,各自諦聽,聞我說是三塗五苦之經。汝等弟子,一切男女,一念之中,發心精進,七日七夜,菜食長齋。月當十直,一日之中,十二時節,燒香行道,請諸道師,建立道場。然四十九燈,懸諸旛蓋,轉讀此經,晝夜七徧,七日七夜懺悔,汝等諸徒弟子,香火知識,七祖父母,過去亡人,宿業罪根,並得解脫。若有諸人,未遇此經,墮落地獄,一聲稱揚三寶名者,我即尋聲往救,出離地獄,即上天堂。況復汝等七日七夜,菜食長齋,燒香然燈,轉讀此經懺悔,汝等一切弟子,身中所有宿罪,並得除滅。若不懺悔,罪難可除。汝等弟子,審諦聽之。或有十方真人,一切男女,或為亡人,或為見在,又及己身,或將金銀、象馬車乘、衣服卧具之物,或捨田宅,脫身上珍奇及諸雜寶,勸造經像,或將布施與法師#5,以財質心,就師請法,轉讀經文,及以受戒,披心懺悔,叩頭尊前,聽師講說,自懺己身千罪萬惱,願得消滅。
天尊曰:若有真心#6,能發善意,欲造經像,當時隨其多少分數,即以具辦。勿留在後,恐失前願。與身為怨,萬劫口過,若有施物與齋食,及與法師布施之物,當即分付,勿留在後。心不#7東西,與人作業,若當過去,必入地獄,受諸苦惱,身為餓鬼。或作畜生,縱得人身,聾瞽六疾,貧窮下賤。或作孤兒,寄他養育,飢寒困苦,無人憐愛。半夜三更,思憶號哭,愁惱在心,未嘗有樂#8。或作猪狗,牛羊雜獸,恒被生殺,以報前愆,眾劫說之,亦難可盡。吾今告汝諸徒弟子,審諦修身。
左玄真人稽首作禮#9,上白天尊言:願為一切眾劫罪根眾生,說此三塗五苦八難之經。盲聾眾生,齊皆#10仰聽,聞經之者,普受快樂,皆悉歡喜,稽首願聞。
天尊告一切眾生#11曰:善男子,善女人等,我嘗歷觀諸天,及遊於地獄之中,見有受罪眾生,項負#12大枷,臂掛雙杻,腳著大械,身負鐵錐,口中銜火,刀針刺背,劍樹撞心,惡鳥啄睛,鐵犁耕舌,鎔銅灌口,百節火然,燒鐵為丸,入喉#13喉爛,鑊湯煎煮,銅柱逼身。或上刀山,骨肉糜碎。或入鑪炭,脂滴火然,轉入寒冰,傷心切骨,遣卧鐵床,潰爛#14床間,變作鬼身,毀形難見。或在雪田之內,分擘#15心腸,鋒刃到身,血肉如泥#16,磑作微塵,揚骨聚筋,還成餓鬼,牛頭舉棒,獄卒#17擎叉,驅役罪人,未嘗有歇,輪迴億劫,何日得還。汝等眾生,努力尅己削身,勤修功德。汝等弟子,及諸眾等,各勵本心,當得解脫。
言語未訖,左玄真人又白天尊曰#19:未審此等眾生,前生前業,作何罪釁,行何楚毒,觸何戒律。眾等愚癡,不自曉了,唯願天尊,哀愍眾等受罪之人,示以所犯#20當使慎之,勿得更造。不知修建行何功德,拔此罪根。時諸眾等,各發道心,稽首天尊,願聞顯說。
天尊告曰#21:卿等諸眾,心欲樂聞,說些二塗五苦八難之經者,宜各#22諦聽在心。此經微妙,不可思議。眾經之中,最為第一。上品之中,最為第一。懺悔拔出過去亡人,救難之中,最為第一。此經尊貴,眾經中王。向言三塗者,地獄道一,畜生道二,餓鬼道三。是名三塗。五苦者,抱銅柱一,履刀山二,循劍樹三,入鑊湯四,吞火食炭五,是名五苦。八難者,夫人生得免三惡道一;既得為人,去女為男二;即得男身,六情四體貌具三;六情具足,得生中國四;得生中國,更值#23有道國君父母五;值有道之君,一生樂道#24;慈仁善心六;善心既發,信道長生七;既信道德,不生#25逢太平帝主,萬劫與三寶相遇八。故曰八難。三灾者,征行大兵,為一灾;終年長病,為二灾;行住逢大水,為三灾。是名三灾。五苦#26者,一水漂溺之苦,二火燔灼#27之苦,三盜賊殺傷之苦,四鬼魅著人之苦,五一切毒螫觸嚙痛深之苦。是名五苦#28。五濁者,一見濁邪物#29,二劫運濁,日月短促;三眾生濁,精神不明;四煩惱濁,嗔恚鬬爭;五命限濁,短夭少亡,婦兒妻子,中道離別,孤男孤女,痛苦傷心。是名五濁。八行者,一能身受非事,不自申訴;二能讓德與人;三能不欲人之所#30欲;四能容物事#31不申理;五能遠離無道之人,藏身在靜處;六能一心奉國,心念三寶,日月燒香,長齋不絕,供養出家人,不違仁信;七能不負經戒,一生在俗,恒不破齋,勤能灑掃靜室,修燈灶火,救拔一切貧窮,下賤產婦,老病孤弱,不具足眾生,所見之者,皆發慈心;八能一生念道,不謗毀出家人,心無是非,口恒念誦,見一切蠢動,皆發慈念之心,一切平等,無有彼我,善惡好醜,與我身無異。是名八行。四等者,一者惟慈,二者惟愛,三者惟善,四者惟忍。是名四等。六塵者,一耳聽宮商,二眼見青黃白黑赤,三鼻知香臭,四身知剛柔燥濕,五舌知辛酸酗苦甘,六心知善惡喜怒哀樂,外來曰塵,內動曰情。是名六情六塵。六通者,耳眼鼻身舌心,是名六通,六根#32共同。三毒者,貪淫一,嗔恚二,愚癡三。是名三毒。
天尊重#33告左玄真人曰:向為一切眾生說此三塗五苦經者,一切遠近,皆蒙慧解,並入法門。
左玄真人又白天尊曰#34:一切罪根眾生,今蒙天尊說罪福報對,向於座下及諸弟子,飢寒乏劣餓鬼畜生,聞說此經,皆悉曉然。各自薰修,不敢更造。為過去亡者,若在地獄之中,受三塗五苦八難之愆,欲救亡人,其法若箇最得為先,濟亡人之苦。
天尊告真人曰:汝等欲救亡人,當捨壽之時,諸方覓師,為亡人宣戒懺悔,即為轉讀路上壙所,請師為亡人燒香,讚嘆懺悔#35,捨#36資亡人,及以男女緣身之資,迴將布施,得福最深。至七七日、百日割减,造經及像,齋戒然四十九燈,造四十九尺繒旛,懸在長竿。若不可得辦,即造#37小旛七尺,造靈寶及五苦之經,讀誦晝夜七徧。亡人七七之內,定其罪名。百日之中,配入五道。向說此經,救亡人之苦,此法最為第一。
左玄真人又白天尊言#38:向者三塗五苦八難之中,一切眾生既聞經已,一切亡人隨願往生快樂之處,可得聞否。
天尊告左玄真人曰:一切存亡,聞我說此經者,當修福德,隨願往生,聽吾五念,為存為亡誦經七徧者,一切眾生及過去亡人,隨願往生童子,出家供養三寶。
法解曰:今聞天尊欲說五念之文,一切眾生歡喜踴躍,一心樂聞。
天尊告左玄真人曰:欲誦吾五念者,長齋護净,著净潔之衣,一心請師,依法受行。若不如此,必墮落地獄,無有還期。努力精進,護净受持,一心奉事,不敢失儀。
天尊告左玄真及諸人鬼,一心靜聽五念之經。
一念三寶常慈愍,願得拔度出火坑。
萬罪千灾盡消散,跛痾積逮皆能行。
邪魔惡鬼在獄禁,百姓男女道心生。
五逆冤家並歡樂,鑊湯變作蓮花池。
法界眾生口念善,過去亡人隨往生。
二念見前諸眾等,努力長齋作橋梁。
憶此地獄三塗苦,勤行布施盡燒香。
受戒讀經珍重禮,一切過去上天堂。
天尊彈指告諸眾,黑闇地獄早生光。
法界眾生#39勤修道,一旦往生在中央。
三念亡人甚可憐,一入壙中難見天。
道場建立不肯施,四時八節得泥錢。
地獄之中受苦惱,口中唱枉告皇天。
平生不肯修功德,過去枷杻鐵杖鞭。
一日之中萬生死,縱作六畜經數年。
飢寒脊破不能語,年過一二穿鼻牽。
慈孝男女為作福,五逆男女斷因緣。
飽食酒肉覓生業,未為亡人捨一錢。
一旦生時多作福,亡去往生三寶前。
四念眾生無善心,謗毀三寶自沈淪。
雖入道場不正意,稱揚說道出家人。
銅柱鐵床遣抱卧,劍樹刀山來逼身。
苦痛尋師覓不得,牛頭獄卒#強來親。
鐵叉叉著鑊湯裹,碓擣磑磨作微塵。
種種苦惱常經歷,直為毀謗出家人。
出家未必入地獄,一切眾生慢道心。
告語蒼生#40諸眾等,努力堅持好道心。
一切眾生迴正念,隨願往生在香林#41。
五念同學早出家,愚癡重障生慧芽。
地獄翻作天堂樂,鐵牀銅柱出蓮花。
一切眾生受快樂,三五相伴升雲霞#42。
六時恒聞鍾磬響,唯願子孫常出家。
身披法服化諸眾,口誦靈寶斷魔邪。
七祖父母天堂上,過去往生侍香華。
天尊告左玄真人曰:向者說此五念,為諸眾生顯說此經,猶恐未解。卿等十方諸真人等,方便重說,珍重殷勤。若有眾生,心中悟解,一心正念,護净受持,善行讀誦此經者,及為存亡遠行,疾病一切,舉心回向,彼此滅罪萬劫。夢想之中,常見三寶,逢善知識,在處受生,恒值快樂。若能長齋受戒,晝夜六時燒香禮拜,心無暫忘。在生過去,身懷經戒,童子出家,供養三寶。若能建立靜堂,抄寫受持,裝演韜軸#43,宣布未聞者,皆令聞見。如此福德,最為無量。
左玄真人稽首作禮,上白天尊曰:一切眾生,癡盲耽著,貪怒嗔恚,心未迴向。或心迴向,乃將駿馬百疋,寶車千乘,及諸外具,而將布施,心乃麤疏號叫#44,不審得福如何。天尊慈悲,重為說之。時諸眾等,叩頭正念,一心奉行。
天尊告左玄真人曰:一切眾生,心中不信不貴三寶經像齋戒,但看在俗眾生,即有貧窮下賤,聾盲六疾,失於相好,不及人次。若有眾生,身欲布施,心中不生信敬,不貴三寶,如此等輩,必獲此報。譬如鏡中照人,清白隨其本身,更無雜見,黑即見黑,白即見白,隨其本根。罪亦如是#45。汝若不信,有地獄見在。地獄在人身中,無勞遠覓。十方諸眾,稽首作禮,一心歸向,願得見聞。
天尊告諸眾等:我過去後,若有一切眾生,得吾此經,受行讀誦,堅持護净,及為諸人方便顯說。若有眾生,心中不信,故汙不净,當來受罪,還為六畜。若有眾生,能捨資財,及諸寶物外具之輩,以將布施,來入經像,及以齋食贖生,當來獲福,定得生天,恒居貴門,劫劫代代,與善因緣,滅罪萬劫,拔度升仙。
天尊告曰:汝等眾生#46,諦聽吾說五種捨施之功,念念之中,不離其心。
第一者,若有眾生,能自發心捨施勸助諸#47人,施與法師,營造經像。一錢以上,皆與四十萬#48倍報。一萬以上,報不可勝。萬劫之中,常見快樂。教化一切,恒為人師。
第二者,若有眾生,布施勸助持寫經書,及靜堂旛花燈燭,一錢以上,皆與四十萬#49倍報。一萬以上,報不可勝。過去生中國,聰明智慧,清净具足,常見三寶,永無煩惱,快樂無為。
第三者,若有眾生,忽發大慈之心,勸助一切人,布施貧窮下賤,孤弱老病,餓嫗嫠婦#50,飢寒遠行,寄客眾生等。一錢以上,皆與二十五萬#51倍報。一萬以上,報不可勝。願在處托生#52,恒得富貴,衣食自然。
第四者,若有眾生,為過去及見存父母,忽發洪願,勸助一切眾生,布施眾中法師童子#53、清信男子女人#54。一錢以上,皆#55二十萬倍報。一萬以上,報不可勝。方便勸助,令得迴心。一生受報,願得出家,久視長生,恒演經教,勸生善心。
第五者,若有一切眾生,能生善心,憐念一切,勸助布施,教化屠兒休殺,迴心贖生,口恒念道,奉戒而行。及獄囚產難#56飢寒,一切蠢動,五逆不孝,反生慈心,鉗口#57合舌,迴稱三寶,永斷酒肉,憐念聾盲,百姓男女,皆似我生。布施一錢以上,一十八萬倍報。一萬以上,報不可勝。過去受生,恒在三寶前#58。
天尊重告諸弟子等:我說勸助布施,其中有人,施一之功,覓萬之報。布施雖多,將罪對福,福乃至有餘,然可報之萬倍。其福雖多,補罪不足,福無一片#59,計功補過,罪福始知。告諸男女,勿更造罪,福乃長為,以此因緣,名為萬倍。一切眾等,慎之慎之。
時諸眾等,稱善稽首,各禮天尊,珍重而退#60。天尊慈悲,重說頌曰:
一切諸法本,清净常湛然。報對從心起,苦樂非外緣。地獄與天堂,分明在眼前。未來甚冥昧,審諦熟精研。念爾一生中,顛倒相引牽。心不能明了,結縛自縈纏。冥冥何見曉,悠悠如逝川。鯈欻紅顏滅,揮霍入黃泉。善惡無二法,是非同一源。見者生分別,良由心識昏。稱意天仙戶,違心地獄門。深思自了悟,乃成無上尊。哀哉迷惑子,正道不知存。朽索馭六馬,常恐有驚奔。攀緣念念起,為過在心猿。遺形忘善惡,塞兌閉諸根。生死是對報,諒自因爾身。若然辯存歿,寂滅即歸真。出生乃差別,入死甚平均。地水火風散,隨處自相親。天地為大治,無意在人人。計校受生理,非果亦非因。攝心修內行,悟道不盈旬。馳心向外境,幽昧無涯津。凡諸功德藏,以讚嘆為首。方便接迷津,慈悲能善誘。積善為福田,積惡成殃咎。假名本自無,權變何常有。顛倒不覺悟,昏迷來日久。怖畏於地獄,煎懸生受苦。吾開定水源,洗除習塵垢。身心既清净,永劫無灰朽。昔聞持戒者,忍辱生端正。今得見天尊,非言所歌詠。八十一好明,七十二相净。玉潤金剛身,永劫無衰盛。丹唇如欲開,皓齒因斯映。音聲自柔軟,慈悲出本性。慧源猶橐籥,定心如水鏡。此由持戒來,證果為大聖。
太上洞玄靈寶往生救苦妙經竟
#1 案P.2384抄本卷首殘缺,卷尾完好。題:「天尊為一切眾生說三塗五苦存亡往生救苦拔出地獄妙經」。與《道藏》本標題頗為不同。
#2 爛壞:敦煌本作「洪爛」。
#3 奉行:敦煌本作「覺察」。
#4 左玄真人:四字據敦煌本補。
#5 敦煌本此句作「或將來布施,施與法師」。
#6 若有真心,能發善意:敦煌本作「所有出心有意」。
#7 心不:敦煌本作「万一」。
#8 有樂:敦煌本作「有忘」。
#9 左玄真人稽首作禮:敦煌本作「右玄真人叉手作禮」。
#10 齊皆:敦煌本作「齋心」。
#11 一切眾生:四字據敦煌本補。
#12 項負:敦煌本作「咽著」。
#13 入喉:原作「入口」,據敦煌本改。
#14 漬爛:敦煌本作「肉爛」。
#15 分擘:敦煌本作「分百」。
#16 鋒刃剉身,血肉如泥:敦煌本作「到對斬身,細將入磴,血肉分別」。
#17#18 獄卒:敦煌本作「獄師」。
#19 左玄真人又白天尊曰:敦煌本作「右玄真人從眾中出,稽首作禮,五體投地,上白天尊言」。凡二十一字。
#20 所犯:敦煌本作「勿犯」。
#21 天尊告日:敦煌本作「天尊告右玄真人。」
#22 者,宜各:敦煌本作「汝等弟子」。
#23 更值:敦煌本作「便值」。
#24 樂道:敦煌本作「學道」。
#25 「不生」二字據敦煌本補。
#26#27 五苦:敦煌本作「五毒」。
#28 燔灼:敦煌本作「燌燃」。
#29 邪物:敦煌本作「耶見」。
#30 「所」字據敦煌本補。
#31 物事:敦煌本作「无事」。
#32 六根:敦煌本作「並六根」。
#33 「重」字據敦煌本補。
#34 又白天尊曰:敦煌本作「曰法解稽首作禮,上白天尊言。」凡十二字。
#35 讚嘆懺悔:敦煌本作「嘆懺」二字。
#36 「捨」字據敦煌本補。
#37 「造」字據敦煌本補。
#38 又白天尊言:敦煌本作「曰法解稽首作禮,上白天尊古悶。」凡十二字。
#39 法界眾生:敦煌本作『寄語後生』 。
#40 告語蒼生:敦煌本作『寄語後生』 。
#41 敦煌本此句作『過去亡人出地獄」。
#42 升雲霞:教煌本作『禮三寶』。
#43 韜軸:敦煌本作『蹈軸』 。
#44 號叫:敦煌本作『豪意』。
#45 罪亦如是:原作「罪一如此」。據敦煌本改。
#46 告日:汝等眾生:敦煌本作「告諸眾等」。
#47 「諸」字據敦煌本補。
#48#49 四十萬:敦煌本作『卅萬』 。
#50 餓嫗釐婦:敦煌本作『餓苟產婦』 。苟,當作姁。
#51 皆與二十五萬:敦煌本作『皆廿萬』。
#52 托生:敦煌本作『墮生』 。
#53 布施眾中法師童子:敦煌本作『 布施法師、山中師童子】 。
#54 清信男子女人:敦煌本作『清信男女人等』。
#55 皆:原作「者」,據敦煌本改。
#56 產難:敦煌本作『產苟』。苟通姁。
#57 鉗口:敦煌本作「傳口」,近是。
#58 三寶前:敦煌本作『三寶座前』 。
#59 一片:原作「一斤」,據敦煌本改。
#60 中敦煌本經文止於此,無以下大段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