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註(三)

  經名:道德真經註。又名:老子解。宋蘇轍註。四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參校本:無求備齋影印寶顏堂秘夏本(簡稱寶顏本)。

  道德真經註卷之一

  眉山蘇轍註

  道可道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

  莫非道也。而可道者不可常,惟不可道,而後可常耳。今夫仁義禮智,此道之可道者也。然而仁不可以為義,而禮不可以為智,可道之不可常如此。惟不可道,然後在仁為仁,在義為義,在禮為禮,在智為智。彼皆不常,而道常不變,不可道之能常如此。

  名可名,非常名。

  道不可道,而況可得而名之乎?凡名皆其可道者也。名既立,則圓方曲直之不同,不可常矣。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自其無名,形而為天地,天地位而名始立矣。自其有名,播而為萬物,萬物育而名不可勝載矣。故無名者道之體,而有名者道之甩也。聖人體道以為天下用,入於衆有而常無,將以觀其妙也。體其至無而常有,將以觀其徼也。若夫行於其徼而不知其妙,則粗而不神矣。留於其妙而不知其繳,則精而不遍矣。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以形而言有無,則信兩矣。安知無運而為有,有復而為無,未嘗不一哉。其名雖異,其本則一,知本之一也,則玄矣。凡遠而無所至極者,其色又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極也。玄之又玄,衆妙之門。言玄則至矣,然猶有玄之心在焉。玄之又玄則盡矣,不可以有加矣,衆妙之所從出也。

  天下皆知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聲音之相和,前後之相隨。

  天下以形名言美惡,其所謂美且善者,豈信美且善哉。彼不知有無、難易、長短、高下、聲音、前後之相生相奪,皆非其正也。方且自以為長,而有長於我者臨之,斯則短矣。方且自以為前,而有前於我者先之,斯則後矣。苟從其所美而信之,則失之遠矣。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當事而為,無為之之心;當教而言,無言之之意。夫是以出於長短之度,離於先後之數,非美非惡,非善非不善,而天下何足以知之。

  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居。

  萬物為我作,而我無所辭。我生之為之,而未嘗有,未嘗恃。至於成功,亦未嘗以自居也。此則無為不言之報,其為美且善也,豈復有惡與不善繼之哉。

  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聖人居於貧賤而無貧賤之憂,居於富貴而無富貴之累,此所謂不居也。我且不居,彼尚何從去哉,此則居之至也。

  不尚賢章第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尚賢,則民恥於不若而至於爭。貴難得之貨,則民病於無有而至於盜。見可欲,則民患於不得而至於亂。雖然天下知三者之為息,而欲舉而廢之,則惑矣。聖人不然,未嘗不用賢也,獨不尚賢耳。未嘗棄難得之貨也,獨不貴之耳。未嘗去可欲也,獨不見之耳。夫是以賢者用而民不爭,難得之貨可欲之事畢效於前,而盜賊禍亂不起,是不亦虛其心而不害腹之實,弱其志而不害骨之強也哉。今將舉賢而尚之,寶貨而貴之,街可欲以示之,則是心與腹皆實也。若舉而廢之,則是志與骨皆弱也。心與腹皆實,則民爭;志與骨皆弱,則無以立矣。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不以三者街之,則民不知所慕,澹乎其無欲,雖有智者,無所用巧矣。

  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即用三者之自然而不尚、不貴、不見,所謂為無為也。

  道沖章第四

  道沖而用之,或似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夫道沖然至無耳,然以之適衆有,雖天地之大,山河之廣,無所不遍,以其無形,故似不盈者。淵兮深眇,吾知其為萬物宗也,而不敢正言之,故曰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人莫不有道也,而聖人能全之。挫其銳,恐其流於妄也。解其紛,恐其與物構也。不流於妄,不構於物,外患已去,而光生焉,又從而和之,恐其與物異也。光至潔也,塵至維也,雖塵無所不同,恐其棄萬物也。如是而後全,則湛然其常存矣,雖存而人莫之識,故曰似或存耳。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雖常存,終莫得而名之,然亦不可謂無也,故曰此豈帝之先耶。帝先矣而又先於帝,則莫或先之者矣。

  天地不仁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無私,而聽萬物之自然,故萬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也。譬如結芻以為狗,設之於祭祀,盡飾以奉之,夫豈愛之,時適然也。既事而棄之,行者踐之,夫豈惡之,亦適然也。聖人之於民亦然,特無以害之,則民全其性,死生得喪,吾無與焉。雖未嘗仁之,而仁亦大矣。天地之間,其獨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排之有橐與籥也,方其一動,氣之所及,無不靡也,不知者以為機巧極矣。然橐籥則何為哉?蓋亦虛而不屈,是以動而愈出耳。天地之問,其所以生殺萬物,雕刻衆形者,亦若是而已矣。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見其動而愈出,不知其為虛中之報也,故告之以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之不窮也。

  谷神不死章第六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谷至虛而猶有形,谷神則虛而無形也。虛而無形,尚無有生,安有死耶?謂之谷神,言其德也。謂之玄牝,言其功也。牝生萬物,而謂之玄焉,言見其生之而不見其所以生也。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玄牝之門,言萬物自是出也。天地根,言天地自是生也。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綿綿,微而不絕也。若存,存而不可見也。能如是,雖終日用之而不勞矣。

  天長地久章第七

  天長地久,

  天地雖大而未離於形數,則其長久蓋有量矣。然老子之言長久極於天地,蓋以人所見者言之耳。若夫長久之至,則所謂天地始者是矣。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生物而不自生,立於萬物之外,故能長生。聖人後其身而先人,外其身而利人,處於衆入之表,故能先且存。如使天地與物競生,而聖人與人爭得,則天地亦一物耳,聖人亦一人耳,何以大過之哉。雖然,彼其無私,非以求成私也,而私以之成道,則固然耳。

  上善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又曰:天以一生水。蓋道運而為善,猶氣運而生水也,故曰上善若水。二者皆自無而始成形,故其理同。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利,而水亦然。然而既已麗於形,則於道有問矣,故曰幾於道矣。然而可名之善,未有若此者也,故曰上善。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一黃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地也。空虛靜默,深不可測,善淵也。利澤萬物,施而不求報,善仁也。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次爻流,善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也。遇物賦形,而不留於一,善能也。冬凝春伴,涸溢不失節,善時也。

  夫惟不爭,故無尤。

  有善而不免於人非者,以其爭也。水惟不爭,故兼七善而無尤。

  持而盈之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如長保。

  知盈之必溢,而以持固之,不若不盈之安也。知銳之又折,而以揣先之,不如揣之不可必恃也。若夫聖人有而不有,尚安有盈;循理而後行,尚安有銳。無盈則無所用持,而無銳則無所用揣矣。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四時之運,功成者去。天地尚然,而況於人乎?

  載營魄章第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魄之所以異於魂者,魄為物,魂為神也。《易》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魄為物,故雜而止;魂為神,故一而變。謂之營魄,言其止也。蓋道無所不在,其於人為性,而性之妙為神。言其純而未雜則謂之一,言其聚而未散則謂之樸,其歸皆道也,各從其實言之耳。聖人性定而神凝,不為物遷,雖以魄為舍,而神所欲行,魄無不從,則神常載魄矣。衆人以物役性,神昏而不治,則神聽於魄,耳目困以聲色,鼻口勞以臭味,魄所欲行而神從之,則魄常載神矣。故教之以抱神載魄,使兩者不相離,此固聖人所以修身之要。至於古之真人,深根固蒂,長生久視,其道亦由是也。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神不治則氣亂,強者好鬬,弱者喜畏,不自知也。神治則氣不妄作,喜怒各以其類,是之謂專氣,神虛之至也,氣實之始也。虛之極為柔,實之極為剛,純性而亡氣,是之謂致柔。嬰兒不知好惡,是以性全。性全而氣微,氣微而體柔,專氣致柔,能如嬰兒極矣。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聖人外不為魄所載,內不為氣所使,則其滌除塵垢盡矣。於是其神廓然,玄覽萬物,知其皆出於性,等觀淨穢,而無所瑕疵矣。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既以治身,又推其餘以及人。雖至於愛民治國,一以無心遇之。苟其有心,則愛民者適所以害之,治國者適所以亂之也。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天門者,治亂廢興所從出也。既以身任天下,方其開闔變會之間,衆人貴得而患失,則先事以徼福;聖人循理而知天命,則待唱而後和。《易》曰:先天而天弗違,非先天也;後天而奉天時,非後天也。言其先後常與天命會耳。不然先者必蚤,後者必莫,皆失之矣。故所謂能為雌者,亦不失時而已。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內以治身,外以治國,至於臨變,莫不有道也,非明白四達而能之乎?明白四達,心也,是心無所不知,然而未嘗有能知之心也。夫心一而已,苟又有知之者,則是二也。自一而二,蔽之所自生,而愚之所自始也。今夫鏡之於物,來而應之則已,矣,又安得知應物者乎?本則無有,而以意加之,此妄之源也。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其道既足以生畜萬物,又能不有不恃不宰,雖有大德,而物莫之知也,故曰玄德。

  三十輻章第十一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竭知盡物以為器,而器之用常在無有中。非有則無無以致其用#1,非無則有有以施其利#2,是以聖人常無以觀其妙,常有以觀其徹。知兩者之為一而不可分,則至矣。

  五色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視色聽音嘗味,其本皆出於性,方其有性而未有物也,至矣。及目綠五色,耳綠五音,口綠五味,奪於所綠而忘其本,則雖見而實盲,雖聞而實聾,雖嘗而實爽也。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聖人視色聽音嘗味,皆與人同,至於馳騁田獵,未嘗不為,而難得之貨未嘗不用也。然人皆以為病,而聖人獨以為福,何也?聖人為腹而眾人為目,目責而不能受,腹受而未嘗責故也。彼物之自外至者也,此性之凝於內者也。

  寵辱章第十三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古之達人,驚寵如驚辱,知寵之為辱先也;貴身如貴大患,知身之為患本也。是以遺寵而辱不及,亡心身而患不至。

  何謂寵辱?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所謂寵辱非兩物也,辱生於寵而世不悟,以寵為上,而以辱為下者皆是也。若知辱生於寵,則寵顧為下矣。故古之達人,得寵若驚,失寵若驚,未嘗安寵而驚辱也。所謂若驚者,非實驚也,若驚而已。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貴之為言難也。有身大患之本,而世之士難於履大患,不難於有其身。故聖人因其難於履患,而教之以難於有身,知有身之為難,而大患去矣。性之於人,生不能加,死不能損,其大可以充塞天地,其精可以蹈水火、入金石,凡物莫能息也。然天下常息亡失本性,而惟身之為見,愛身之情篤,而物始能息之矣。生死疾病之變攻之於內,寵辱得失之交櫻之於外,未有一物而非患也。夫惟達人知性之無壞,而身之非實,忽然忘身,而天下之息盡去,然後可以涉世而無累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人之所以騖於權利、溺於富貴、犯難而不悔者,凡將以厚其身耳。今也祿之以天下,而重以身任之,則其忘身也至矣。如此而以天下予之,雖天下之大,不能患之矣。

  視之不見章第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請,故復混而為一。

  視之而見者,色也,所以見色者,不可見也。聽之而聞者,聲也。所以聞聲者,不可聞也。搏之而得者,觸也,所以得觸者,不可得也。此三者,雖有智者莫能詰也,要必混而歸於一,而後可爾。所謂一者,性也。三者,性之用也。人始有性而已,及其與物構,然後分裂四出,為視為聽為觸,日用而不知反其本,非復混而為一,則日遠矣。若推而廣之,則佛氏所謂六入皆然矣。《首楞嚴》有云:反流全一,六用不行。此之謂也。

  其上不繳,其下不昧。

  物之有形者,皆麗於陰陽,故上皦下昧,不可逃也。道雖在上而不皦,雖在下而不昧,不可以形數推也。

  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繩繩,運而不絕也。人見其運而不絕,則以為有物矣,不知其卒歸於無也。

  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

  狀,其著也。象,其微也。無狀之狀,無象之象,皆非無也。有無不可名,故謂之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道無所不在,故無前後可見。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古者,物之所從生也。有者物之今,則無者物之古也。執其所從生,則進退疾徐在我矣。

  古之善為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粗盡而微,微極而妙,妙極而玄,玄則無所不通,而深不可識矣。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若冬涉川。

  戒而後動曰豫,其所欲為,猶迫而後應,豫然若冬涉川適巡,如不得已也。

  猶若畏四鄰,

  疑而不行曰猶,其所不欲遲而難之,猶然如畏四鄰之見之也。

  儼若容,

  無所不敬,未嘗惰也。

  渙若冰將釋,

  知萬物之出於妄,未嘗有所留也。

  敦兮其若樸,

  人偽已盡,復其性也。

  曠兮其若谷,

  虛而無所不受也。

  渾兮其若濁。

  和其光,同其塵,不與物異也。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世俗之士以物汨性,則濁而不復清。枯槁之士以定滅性,則安而不復生。今知濁之亂性也,則靜之,靜之而徐自清矣。知滅性之非道也,則動之,動之而徐自生矣。《易》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今所謂動者,亦若是耳。

  保此道者,不欲盈。

  盈生於極,濁而不能清,安而不能生,所以盈也。

  夫惟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物未有不弊者也。夫惟不盈,故其弊不待新成而自去。

  致虛極章第十六

  致虛極,守靜篤。

  致虛不極,則有未亡也。守靜不篤,則動未亡也。丘山雖去,而微塵未盡,未為極與篤也。蓋致虛存虛,猶未離有,守靜存靜,猶陷於動,而況其他乎?不極不篤,而責虛靜之用,難矣。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極虛篤靜以觀萬物之變,然後不為變之所亂。知凡作之未有不復者也,苟吾方且與萬物皆作,則不足以知之矣。

  夫物芸芸,各歸其根。

  萬物皆作於性,皆復於性,譬如華葉之生於根而歸於根,濤瀾之生於水而歸於水耳。

  歸根日靜,

  苟未能自復於性,雖止動息念以求靜,非靜也。故惟歸根,然後為靜。

  靜曰復命,

  命者,性之妙也。性猶可言,至於命則不可言矣。《易》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聖人之學道,必始於窮理,中於盡性,終於復命。仁義禮樂,聖人之所以接物也,而仁義禮樂之用,必有所以然者。不知其所以然,徇其名而為之,世俗之士也。知其所以然而後行之,君子也。此之謂窮理。雖然盡心以窮理而後得之,不求則不得也。事物日構於前,必求而後能應,則其為力也勞,而為功也少。聖人外不為物所蔽,其性湛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物至而能應,此之謂盡性。雖然,此吾性也,猶有物我之辨焉,則幾於妄矣。君之命日命,天之命曰命,以性接物,而不知其為我,是以寄之命也。此之謂復命。

  復命日常,

  方其作也,雖天地山河之大,未有不變壞。不常者惟復於性,而後湛然常存矣。

  知常日明。

  不以復性為明,則皆世俗之智,雖自謂明,而非明也。

  不知常,妄作凶。

  不知復性,則綠物而動,無作而非凶,雖得於一時,而失之遠矣。

  知常容,

  方迷於妄,則自是而非,彼物皆吾敵,吾何以容之?苟知其皆妄,則雖仇-憐,猶將哀而憐之,夫何所不容哉?

  容乃公,

  無所不容,則彼我之情盡,而尚誰私乎?

  公乃王,

  無所不公,則天下將往而歸之矣。

  王乃天,

  無所不懷#3雖天何以加之。

  天乃道,

  天猶有形,至於道則極矣,然而雖道外不能復進於此矣。

  道乃久,沒身不殆。

  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

  以道在宥天下,而未嘗治之,民不知其所以然,故亦知有之而已。

  其次,親之譽之;

  以仁義治天下,其德可懷,其功可見,故民得而親譽之。其名雖美,而厚薄自是始矣。

  其次,畏之侮之。

  以政齊民,民非不畏也,然力之所不及,則侮之矣。

  信不足,有不信,

  吾誠自信,則以道御天下足矣。唯不自信,而加以仁義,重以刑政,而民始不信矣。

  猶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謂我自然。

  聖人自信有餘,其於言也,猶然貴之不輕出諸口,而民已信之矣。及其功成事遂,則民日遷善遠罪,而不自知也。

  道德真經註卷之一竟

  #1無以致其用:『致』原作『故』 ,據寶顏本改。

  #2有有:原本作『有無』,據寶顏本改。

  #3無所不懷:『懷』 原作『壞』,據寶顏本改。

  道德真經註卷之二

  眉山蘇轍註

  大道廢章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

  大道之隆也,仁義行於其中,而民不知。道既廢,而後仁義見矣。

  智慧出,有大偽;

  世不知道之足以澹足萬物也,而以智慧加之,於是民始以偽報之矣。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六親方和,孰非孝慈?國家方治,孰非忠臣?堯非不孝也,而獨稱舜,無瞽支也。伊尹、周公非不忠也,而獨稱龍逢、比干,無桀紂也。涸澤之魚,相吻以沬,相濡以溼,不如相忘於江湖。

  絕聖棄智章第十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非聖智不足以知道,使聖智為天下,其有不以道御物者乎?然世之人不足以知聖智之本,而見其末,以為以巧勝物者也,於是馳騁於其末流,而民始不勝其害矣。故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仁義所以為孝慈矣。然及其衰也,竊仁義之名以要利於世,於是子有違父,而父有虐子,此則仁義之迹為之也。故絕仁棄義,則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巧所以便事也,利所以濟物也,二者非以為盜,盜賊不得則不行。故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些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世之貴此三者,以為天下之不安,由文之不足故也。是以或屬之聖智,或屬之仁義,或屬之巧利,蓋將以文治之也。然而天下益以不安,曷不反其本乎?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而天下各復其性,雖有三者,無所用之矣。故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此則聖智之大,仁義之至,巧利之極也。然孔子以仁義禮樂治天下,老子絕而棄之,或者以為不同。《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孔子之慮後世也深,故示人以器而晦其道,使中人以下守其器,不為道之所眩,以不失為君子,而中人以上,自是以上達也。老子則不然,志於明道而急於開人心,故示人以道而薄於器,以為學者惟器之知,則道隱矣,故絕仁義棄禮樂以明道。夫道不可言,可言皆其似者也。達者因似以識真,而昧者執似以陷於偽。故後世執老子之言以亂天下者有之,而學孔子者無大過。因老子之言以達道者不少,而求之於孔子者常苦其無所從入。二聖人者,皆不得已也,全於此,必略於彼矣。

  絕學無憂章第二十

  絕學無憂。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不知性命之正,而以學求益,增其所未聞,積之不已,而無以一之,則以圓害方,以直害曲,其中紛然,不勝其憂矣。患夫學者之至此也,故日絕學無憂。若夫聖人未嘗不學,而以道為主,不學而不少,多學而不亂,廓然無憂,而安用絕學耶?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

  學者溺於所聞而無以一之,則唯之為恭,阿之為慢,不可同日言矣,而況夫善惡之相反乎?夫唯聖人知萬物同出於性,而皆成於妄,如畫馬牛,如刻虎競,皆非其實,湣焉無是非同異之辨,孰知其相去幾何哉?苟知此矣,則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無足怪矣。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聖人均彼我,一同異,其心無所復留,然豈以是忽遺世法,犯分亂理而不顧哉?人之、所畏,吾亦畏之;人之所為,吾亦為之。雖列於君臣父子之間,行於禮樂刑政之域,而天下不知其異也。其所以不嬰於物者,其心而已。

  荒兮其未央哉。

  人皆徇其所知,故介然不出畦吵。聖人兼涉有無,無入而不可,則荒兮其未可央也。

  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怕兮其未兆,若嬰兄之未孩,

  人各溺於所好,其美如享太牢,其樂如春登臺,囂然從之,而不知其非。唯聖人深究其妄,遇之泊然不動,如嬰兒之未能孩也。

  乘乘兮若無所歸。

  乘萬物之理而不自私,故若無所歸。

  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衆人守其所知,各自以為有餘。聖人包舉萬物而不主於一,超然其若遺也。

  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純兮。

  純純,若愚而非愚也。

  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世俗以分別為智,聖人知群妄之不足辨也,故其外若昏,其中若悶。

  忽若晦,寂若無所止。

  忽焉若晦,不見其津涯也。寂然無朕,不見其所止宿也。。

  衆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

  人各有能,故世皆得而用之。聖人才全德備,若無所施,故疑於頑鄙。

  我獨異於人,兒貴食母。

  道者,萬物之母。衆人徇物忘道,而聖人脫遺萬物,以道為宗,譬如嬰兒無所雜食,食於母而已。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無形也,及其運而為德,則有容矣,故德者道之見也。自是推之,則衆有之容,皆道之見於物者也。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

  道非有無,故以恍惚言之。然及其運而成象,著而成物,未有不出於惚恍者也。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方有無之未定,惚恍而不可見。及夫有無之交,則見其窈冥深眇,雖未成形,而精存乎其中矣。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物至於成形,則真偽雜矣,方其有精,不容偽也。真偽既雜,自一而為二,自二而為三,紛然錯出,不可復信矣。方其有精,不吾欺也。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

  古今雖異,而道則不去,故以不去名之。唯未嘗去,故能以閱衆有之變也。甫,美也,雖萬物之美,不免於變也。

  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以此。

  聖人之所以知萬物之所以然者,以能體道而不去故也。

  曲則全章第二十二

  曲則全,

  聖人動必循理,理之所在,或直或曲,要於通而已。通故與物不迕,不迕故全也。

  枉則直,

  直而非理,則非直也。循理雖枉,而天下之至直也。

  窪則盈,

  衆之所歸者,下也,雖欲不盈,不可得矣。

  弊則新,

  昭昭察察,非道也。悶悶,若將弊矣,而日新之所自出也。

  少則得,

  道一而已,得一則無不得矣。

  多則惑矣。

  多學而無以一之,則惑矣。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抱一者,復性者也。蓋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皆抱一之餘也,故以抱一終之。

  不自見,故明;

  目不自見,故能見物;鏡不自照,故能照物。如使自見自照,則自為之不暇,而何暇及物哉。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皆不爭之餘也,故以不爭終之。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世以直為是,以曲為非,將循理而行於世,則有不免於曲者矣,故終篇復言之曰:此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夫所謂全者,非獨全身也,內以全身,外以全物,物我兼全,而歸復於性,則其為直也大矣。

  希實自然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

  言出於自然,則簡而中;非其自然而強言之,則煩而俳信矣。故曰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此所謂希言矣。

  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陰陽不爭,風雨時至,不疾不徐,盡其勢之所至而後止。若夫陽亢於上,陰伏於下,否而不得洩,於是為飄風暴雨,若將不勝,然其勢不能以終日。古之聖人言出於希,行出於夷,皆因其自然,故久而不窮。世或厭之,以為不若詭辮之悅耳,怪行之驚世,不知其不能久也。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得之;同於德者,德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得之。

  孔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故曰仁者之過易辭。志於仁猶若此,而況志於道者乎?夫苟從事於道矣,則其所為合於道者得道,合於德者得德,不幸而失,雖失於所為,然必有得於道德矣。

  信不足,有不信。

  不知道者,信道不篤,因其失而疑之,於是益以不信。失惟知道,然後不以得失疑道也。

  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人未有不能立且行者也,苟以立為未足而加之以跂,以行為未足而加之以跨,未有不喪失其行立者。彼其自見、自是、自伐、自矜者,亦若是矣。

  其於道也,日餘食贅行。

  譬如飲食,適飽則已,有餘則病。譬如四體,適完則已,有贅則累。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夫道,非清非濁,非高非下,非去非來,非善非惡,混然而成體,其於人為性,故曰有物混成。此未有知其生者,蓋湛然常存,而天地生於其中耳。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寂兮無聲,寥兮無形,獨立無匹而未嘗變,行於群有而未嘗殆,俯以化育萬物,則皆其母矣。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 大。

  道本無名,聖人見萬物之無不由也,故字之曰道。見萬物之莫能加也,故強為之名曰大。然其實則無得而稱之也。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自大而求之,則逝而往矣。自往而

  求之,則遠不及矣。雖逝雖遠,然反

  而求之,一心足矣。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道言之,則雖天地與王,皆不足大也。然世之人習知三者之大,而不信道之大也。故以實告之,人不若地,地不若天,天不若道,道不若自然。然使人一日復性,則此三者人皆足以盡之矣。

  重為輕根章第二十六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凡物輕不能載重,小不能鎮大,不行者使行,不動者制動,故輕以重為根,躁以靜為君。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 觀,燕處超然。

  行欲輕而不離輜重,榮觀雖樂而必有燕處,重靜之不可失如此。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人主以身任天下,而輕其身,則不足以任天下矣。

  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輕與躁無施而可,然君輕則臣知其不足賴,臣躁則君知其志於利,故曰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善行無轍迹章第二十七

  善行無轍迹,

  乘理而行,故無迹。

  善言無瑕謫,

  時然後言,故言滿天下無口過。

  善計不用籌算,

  萬物之數,畢陳於前,不計而知,安用籌算。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全德之人,其於萬物,如母之於子,雖縱之而不去,故無關而能閉,無繩

  而能約。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彼方執算以計,設關以閉,持繩以結,其力之所及者少矣。聖人之於人,非特容之,又善救之。我不棄人,而人安得不歸我乎?

  是謂襲明。

  救人於危難之中,非救之大者也。方其流轉生死,為物所蔽,而推吾至明以與之,使暗者皆明如燈,相傳相襲而不絕,則可謂善救人矣。

  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聖人無心於教,故不愛其資;天下無心於學,故不貴其師。聖人非獨吾忘天下,亦能使天下忘我故也。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聖人之妙,雖智者有所不諭也。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武,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雄雌,先後之及我者也。白黑,明闇之及我者也。榮辱,貴賤之及我者也。夫欲先而惡後,欲明而惡闇,欲貴而惡賤,物之情也。然而先後之及我,不若明闇之切;明闇之及我,不若貴賤之深。古之聖人去妄以求復性,其性愈明,則其守愈下;其守愈下,則其德愈厚;其德愈厚,則其歸愈大。蓋不知而不為,不若知而不為之至也。知其雄,守其雌,知性者也。知性而爭心止,則天下之爭先者,皆將歸之,如水之赴谿,莫有去者。雖然,譬如嬰兒能受而未能用也,故曰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見性者也。居闇而視明,天下之明者,皆不能以形逃也,故衆明則之以為法,雖應萬物,而法未嘗差,用未嘗窮也,故曰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復性者也。諸妄已盡,處辱而無憾,曠兮如谷之虛,物來而應之,德足於此,純性而無雜矣,故曰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聖人既歸於樸,復散樸為器,以應萬物。譬如人君分政以立官長,亦因其勢之自然,雖制而非有所割裂也。

  將欲取天下章第二十九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聖人之有天下,非取之也,萬物歸之,不得已而受之。其治天下,非為之也,因萬物之自然,而除其害耳。若欲取而為之,則不可得矣。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 失之。

  凡物皆不可為也。雖有百人之聚,不循其自然而妄為之,鈴有齟齬不服者,而況天下乎?雖然小物寡衆,蓋有可以力取而智奪者,至於天下之大,有神主之,不待其自歸則叛,不聽其自治則亂矣。

  凡物或行或隨,或陶或吹,或強或贏,或載或嫦。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陰陽相盪,高下相傾,大小相使,或行於前,或隨於後,或徇而煖之,或吹而寒之,或益而強之,或損而贏之,或載而成之,或環而毀之,皆物之自然,而勢之不免者也。然世之愚人,私己而務得,乃欲龍而違之,其禍不覆則折。唯聖人知其不可逆,則順以待之,去其甚,去其奢,去其泰,使不至於過而傷物,而天下無患矣,此不為之至也。堯湯之於水旱,雖不能免,而終不至於敗,由此故也。《易》之泰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三陽在內,三陰在外,物之泰極矣。聖人懼其過而害生,故財成而輔相之,使不至於過,此所謂去甚、去奢、去泰也。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聖人用兵,皆出不得已。非不得已而欲以強勝天下,雖或能勝,其禍必還報之。楚靈、齊湣、秦始皇、漢孝武,或以殺其身,或以禍其子孫。人之所毒,鬼之所疾,未有得免者也。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兵之所在,民事廢,故田不修。用兵之後,殺氣勝,故年穀傷。凡兵皆然,而況以兵強天下者耶?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果,次也。德所不能綏,政所不能服,不得已而後以兵次之耳。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強。

  勿矜、勿伐、勿驕、不得已四者,所以為勿強也。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壯之必老,物無不然者。唯有道者成而若缺,盈而若沖,未嘗壯,故未嘗老,未嘗死。以兵強天下,壯亦甚矣,而能無老乎?

  夫佳兵章第三十-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以之濟難,而不以為常,是謂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衆多,以悲哀泣之,戰勝則以喪禮處之。

  道常無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樸,性也。道常無名,則性亦不可名矣。故其為物,舒之無所不在,而斂之不盈毫末,此所以雖小而不可臣也。故匹夫之賤守之,則塵垢枇糠足以陶鑄堯舜;而侯王之尊不能守,則萬物不賓矣。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沖氣升降,相合為一,而降甘露,胞然被於萬物,無不均遍。聖人體至道以應諸有,亦露之無不及者,此所以能賓萬物也。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聖人散樸為器,因器制名,豈其徇名而忘樸、逐末而喪本哉?蓋亦知復於性,是以乘萬變而不殆也。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江海,水之鍾也。川谷,水之分也。道,萬物之宗也。萬物,道之末也。皆水也,故川谷歸其所鍾;皆道也,故萬物賓其所宗。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分別為知,蔽盡為明。分別之心未除,故止於知人而不能自知。蔽盡則無復分別,故能自知,而又可以及人也。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力能及人而不能及我,能克己復性則非力之所及,故可謂強矣。

  知足者富。

  知足者所遇而足,則未嘗不富矣。雖有天下而常挾不足之心以處之,則是終身不能富也。

  強行者有志。

  不與物爭而自強不息,物莫能奪其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

  物變無窮,而心未嘗失,則久矣。

  死而不亡者壽。

  死生之變亦大矣;而其性湛然不亡,此古之至人能不生不死者也。

  大道汎兮章第三十四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

  汎兮無可無不可,故左右上下周旋無不至也。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

  世有生物而不辭者,祕將名之以為己有。世有避物而不有者,必將辭物而不生。生而不辭,成而不有者,唯道而已。

  愛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之不為主,可名於大。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大而有為大之心,則小矣。

  執大象章第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

  道非有無,故謂之大象。苟其昭然有形,則有同有異。同者好之,異者惡之。好之則來,惡之則去,不足以使天下皆往矣。

  往而不害,安平泰。

  有好有惡,則有所利有所害;好惡既盡,則其於萬物皆無害矣。故至者無不安,無不平,無不泰。

  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作樂設餌,以待來者,豈不足以止過客哉。然而樂闋餌盡,彼將拾之而去。若夫執大象以待天下,天下不知好之,又況得而惡之乎?雖無臭味形色聲音以悅人,而其用不可盡矣。

  將欲歙之章第三十六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未嘗與之而遽奪,則勢有所不極,理有所不足。勢不極則取之難,理不足則物不服,然此幾於用智也,與管仲、孫武何異?聖人之與世俗,其迹固有相似者也。聖人乘理,而世俗用智,乘理如醫藥巧於應病,用智如商賈巧於射利。

  柔勝剛,弱勝強。

  聖人知剛強之不足恃,故以柔弱自處。天下之剛強,方相傾相軋,而吾獨柔弱以待之,及其大者傷,小者死,而吾以不校坐待其斃,此所謂勝也。雖然,聖人豈有意為此以勝物哉,知勢之自然而居其自然耳。

  魚不可以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魚之為物,非有爪牙之利足以勝物也,然方其託於深淵,雖強有力者,莫能執之。及其脫淵而陸,則蠢然一物耳,何能為哉?聖人居於柔弱,而剛強者莫能傷,非徒莫能傷也,又將以前制其後#3,此不亦天下之利器也哉?魚惟脫於淵,然後人得制之。聖人惟處於柔弱而不厭,故終能服天下,此豈與衆人共之者哉?

  道常無為章第三十七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無所不為而無為之之意耳。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聖人以無為化物,萬物化之,始於無為而漸至於作,譬如嬰兒之長,人偽日起。故三代之衰,人情之變,日以益甚,方其欲作,而上之人與天下皆靡,故其變至有不可勝言者。苟其方作而不為之動,終以無名之樸鎮之,庶幾可得而止也。

  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聖人中無抱樸之念,外無抱樸之述,故樸全而用大。苟欲樸之心尚存於胸中,則失之遠矣。

  道德真經註卷之二竟

  #1其所:原本作『真所』,據寶顏本改。

  #2亦大矣:原本作『益大矣』,據寶顏本改。

  #3以前制其後:啊前一原作啊『全』,據寶顏本改。

  道德真經註卷之三

  眉山蘇轍註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聖人縱心所欲不逾矩,非有意於德而德自足。其下知德之貴,勉強以求不失,蓋僅自完耳,而何德之有?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 為。

  無為而有以為之,則猶有為也。唯無為而無以為之者,可謂無為矣。其下非為不成,然猶有以為之,非徒作而無衛者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仁義皆不免於為之矣,其所以異者,仁以無以為為勝,義以有以為為功耳。德有上下,而仁義有上無下,何也?下德在仁義之間,而仁義之下者,不足復言故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自德以降而至於禮,聖人之所以齊民者,極矣。故為之而不應,則至於攘臂而強之;強之而又不應,於是刑罰興而甲兵起,則徒作而無衍矣。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1,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忠信而無禮,則忠信不見,禮立而忠信之美發越於外。君臣父子之間,夫婦朋友之際,其外桌然,而其中無餘矣。故順之則治,違之則亂,治亂之相去,其間不能以髮,故日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聖人玄覽萬物,是非得失,畢陳於前,如鑑之照形,無所不見,而孰為前後?世人視止於目,聽止於耳,思止於心,冥行於萬物之間,役智以求識,而偶有見焉,雖自以為明,而不知至愚之自是始也。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世之鄙夫,樂其有得於下而忘其上,故喜薄而遺厚,采華而棄實,非大丈夫,孰能去彼取此?

  昔之得-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一,道也。物之所以得為物者,皆道也。天下之人,見物而忘道。天知其清而已,地知其寧而已,神知其靈而已,谷知其盈而已,萬物知其生而已,侯王知其為天下貞而已。不知其所以得此者,皆道存焉耳。

  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 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 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 將恐蹶。

  致之言極也。天不得一未遽裂也,地不得一未遽發也,神不得一未遽歇也,谷不得一未遽竭也,萬物不得一未遽滅也,侯王不得一未遽蹶也,然其極必至於此耳。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天地之大,侯王之貴,皆一之政。夫一果何物也?視之不見,執之不得,則亦天下之至微也,此所謂賤且下也。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

  昔之為此稱者,亦舉其本而遺其末耳。

  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輪、輻、蓋、秒、衡、軛、轂、轎會而為車,物物可數,而車不可數,然後知無有之為車,所謂無之以為用者也。然則天地將以大為天地耶?侯王將以貴為侯王耶?大與貴之中有一存焉,此其所以為天地侯王者,而或莫知之耳。故一處貴而非貴,處賤而非賤。非若玉之碌碌,貴而不能賤;石之落落,賤而不能貴也。

  反者道之動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動,

  復性則靜矣,然其寂然不動,感而遂

  通天下之故,則動之所自起也。

  弱者道之用。

  道無形無聲,天下之弱者莫如道,然而天下之至強莫加焉,此其所以能用萬物也。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世不知靜之為動,弱之為強,故告之以物之所自生者。蓋天下之物,聞有以母制子,而未聞有以子制母者也。

  上士聞道章第四十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道非形,不可見。非聲,不可聞。不先知萬物之妄,廓然無蔽,卓然有見,未免於不信也。故下士聞道,以為荒唐謬悠而笑之。中士聞道,與之存亡出沒而疑之。惟了然見之者,然後勤行服膺而不怠。孔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斯所謂上士也哉。

  建言有之:

  建,立也。古之立言者有是說,而老子取之下之所陳者是也。

  明道若昧,

  無所不照,而非察也。

  進道若退,

  若止不行,而天下之速者莫之或先也。

  夷道若類,

  或夷或類,所至則平,而未嘗削也。

  上德若谷,

  上德不德,如谷之虛也。

  大白若辱,

  使白而不受汙,此則不潔不屑之士,而非聖人也。

  廣德若不足,

  廣大而不可復加,則止於此而已,非廣也。

  建德若偷,

  因物之自然而無所立者,外若偷惰,而實建也。

  質真若渝,

  體性抱神,隨物變化,而不失其真者,外若渝也。

  大方無隅,

  全其大方,不小立圭角也。

  大器晚成,

  器大,不可近用也。

  大音希聲,

  非耳之所得聞也。

  大象無形,

  非目之所得見也。

  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道之所遇,無所不見,凡此十二者,皆道之見於事者也。而道之大全則隱於無名,惟其所遇,推其有餘以貸不足,物之賴之以成者如此。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夫道非一非二,及其與物為偶,道一而物不一,故以一名道,然而道則非一也。一與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是以往,而萬物生。雖有萬不同,而莫不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者,蓋物生於三,而三生於一,理之自然也。

  人之所惡,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世之人不知萬物之所自生,莫不賤寡小而貴眾大。然王公之尊,而自稱孤寡不穀,古之達者,蓋已知之矣。

  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世以柔弱為損,強梁為益,不知其非也。故將使天下之教者,皆以此教之日:不見強梁者之不得其死乎?強梁,妄之極也。人知強梁之不免於死,則知妄之不可為;知妄之不可為,而後可與語道矣。故日吾將以為教父。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問,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以堅御堅,不折則碎;以柔御堅,柔亦不糜,堅亦不病。求之於物,則水是也。以有入有,捍不相受;以無入有,無未嘗勞,有未嘗覺。求之於物,則鬼神是也。是以聖人唯能無為,故能役使眾強,出入群有。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名與身章第四十四

  名與身執親?身與貨孰多?

  先身而後名,貴身而賤貨,猶未為忘我也。夫忘我者,身且不有,而況於名與貨乎?然貴以身為天下,非忘我不能。故使天下知名之不足親,貨之不足多,而後知貴身,知貴身,而後知忘我,此老子之意也。

  得與亡孰病?

  不得者以亡為病,及其既得而息失,則病又有甚於亡者。惟齊有無,均得喪,而後無病也。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愛之甚,則几可以求之者無所不為,能無費乎?藏之多,則攻之者叉眾,能無亡乎?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天下以不缺為成,故成鈴有弊。以不虛為盈,故盈叉有窮。聖人要於大成而不卹其缺,期於大盈而不惡其沖,是以成而不弊,盈而不窮也。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直而不屈,其直叉折;循理而行,雖曲而直。巧而不拙,其巧叉勞;付物自然,雖拙而巧。辮而不訥,其辮鈴窮;因理而言,雖訥而辮。

  躁勝寒,靜勝熱,清淨為天下正。

  成而不缺,盈而不沖,直而不屈,巧而不拙,辯而不訥,譬如躁之不能靜,靜之不能躁耳。夫躁能勝寒而不能勝熱,靜能勝熱而不能勝寒,皆滯於一偏,而非其正也。唯泊然清淨,不染於一,非成非缺,非盈非沖,非直非屈,非巧非拙,非辮非訥,而後無所不勝,可以為天下正矣。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各安其分,則不爭而自治,故卻走馬而糞田。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以其可欲者示人,固有罪矣,而不足其足者,其禍又甚。所欲必得者,其咎最大。匹夫有一於身,患必及之。侯王而為是,則戎馬之所自起也。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者,所遇而足,故無不足也。

  不出戶章第四十七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性之為體,充遍宇宙,無遠近古今之異。古之聖人,其所以不出戶牖而無所不知者,特其性全故耳。世之人為物所蔽,性分於耳目,內為身心之所紛亂,外為山河之所障塞,見不出視,聞不出聽,戶牖之微,能蔽而絕之,不知聖人復性而足,乃欲出而求之,是以彌遠而彌少也。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性之所及,非特能知能名而已,蓋可以因物之自然,不勞而成之矣。

  為學日益章第四十八

  為學日益,

  不知道而務學,聞見日多,而無以一之,未免為學者也。孔子曰: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為道日損。

  苟一日知道,顧視萬物,無一非妄,去妄以求復性,而性實無幾。孔子謂子貢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歟?曰:然,非歟?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去妄以求復性,可謂損矣。而去妄之心猶存,及其兼忘此心,純性而無餘,然後無所不為,而不失於無為矣。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人皆有欲取天下之心,故造事而求之,心見於外,而物惡之,故終不可得。聖人無為,故無事,其心見於外,而物安之,雖不取天下,而天下歸之矣。

  聖人無常心章第四十九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虛空無形,因萬物之形以為形,在方為方,在圓為圓,如使空自有形,則何以形萬物哉?是以聖人無心,因百姓之心以為心,無善不善皆善之,無信不信皆信之。善不善在彼,而吾之所以善之者,未嘗渝也,可謂德善矣。信不信在彼,而吾之所以信之者,未嘗變也,可謂德信矣。不然,善善而棄不善,信信而棄不信,豈所謂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哉。

  聖人之在天下,喋慄為天下渾其心,百 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天下善惡信偽,方各自是以相非相賊,不知所定。聖人憂之,故喋喋為天下渾其心,無善惡,無信偽,皆以一待之。彼方注其耳目,以觀聖人之予奪,而吾一以嬰兒遇之,於善無所喜,於惡無所嫉。夫是以善者不矜,惡者不慍,釋然皆化,而天下始定矣。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

  性無生死,出則為生,入則為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

  用物取精以自滋養者,生之徒也。聲色臭味以自戕賊者,死之徒也。二者既分生死之道矣。吾又知作而不知休,知言而不知默,知思而不知忘,以趣於盡,則所謂動而之死地者也。生死之道以十言之,三者各居其三矣,豈非生死之道九,而不生不死之道一而已乎?不生不死,則《易》所謂寂然不動者也。老子言其九,不言其一,使人自得之,以寄無思無為之妙也。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有生則有死,故生之徒,則死之徒也。人之所賴於生者厚,則死之道常十九。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至人常在不生不死中,生地且無,焉有死地哉?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道者萬物之母,故生萬物者道也。及其運而為德,牧養群衆而不辭,故畜萬物者德也。然而道德則不能自形,因物而後形見。物則不能自成,遠近相取,剛柔相交,積而為勢,而後興亡治亂之變成矣。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形雖由物,成雖由勢,而非道不生,非德不畜。是以尊道而貴德,尊如父兄,貴如侯王,道無位而德有名故也。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恃爵而後尊貴者,非實尊貴也。

  故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方無名,則物之所資始也,及其有名,則物之所資生也。故謂之始,又謂之母。其子則萬物也。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聖人體道以周物,譬如以母知子,了然無不察也。雖其智能周之,然而未嘗以物忘道,故終守其母也。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天下皆具此道,然常息忘道而徇物。目悅於色,耳悅於聲,開其悅之之心,而以其事濟之,是以終身陷溺而不能救。夫聖人之所以終身不動者,唯塞而閉之,未嘗出而徇之也。

  見小日明,

  悅之為害,始小而浸大。知小之將大而閉之,可謂明矣。

  守柔日強。

  趨其所悅而不顧,自以為強,而非強也。唯見悅而知畏之者,可謂強矣。

  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世人開其所悅以身徇物,往而不反。聖人塞而閉之,非絕物也,以神應物,用其光而已,身不與也。夫耳之

  能聽,目之能視,鼻之能嗅,口之能嘗,身之能觸,心之能思,皆所謂光也。蓋光與物接,物有去而明無損,是以應萬變而不窮,殃不及於其身,故其常性湛然相襲而不絕矣。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體道者無知、無行、無所施設,而物自化。今介然有知而行於大道,則無所施設建立,非其自然有足畏者矣。

  大道甚夷,民甚好徑。

  大道夷易,無有險阻,世之不知者,以為迂緩,而好徑以求捷。故凡合其自然而有所施設者,皆欲速者也。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釆,帶利劍,厭飲食,貨財有餘,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豈復飾末廢本以施設為事,夸以誨盜哉?

  善建不拔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

  世豈有建而不拔,抱而不脫者乎?惟聖人知性之真,審物之妄,捐物而脩身,其德充積,實無所立而其建有不可拔者,實無所執而其抱有不可脫者,故至其子孫,猶以祭祀不輟也。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身既修,推其餘以及外,雖至於治天下可也。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天地外者,世俗所不見矣,然其理可推而知也。修身之至,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皆吾之所及知也,然安知聖人以天下觀天下,不若吾之以身觀身乎?豈身可以身觀,而天下獨不可以天下觀乎?故曰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言亦以身知之耳。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老子之言道德,每以嬰兒況之者,皆言其體而已,未及其用也。今夫嬰兒泊然無欲,其體之者至矣,然而物來而不知應,故未可以言用也。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烏不搏。

  道無形體,物莫得而見也,況可得而傷之乎?人之所以至於有形者,由其有心也。故有心而後有形,有形而後有敵,敵立而傷之者至矣。無心之人,物無與敵者,而曷由傷之夫。赤子之所以至此者,唯無心也。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

  無執而自握,無欲而自作,是以知其精有餘而非心也。

  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

  心動則氣傷,氣傷則號而嘎。終日號而不嘎,是以知其心不動而氣和也。

  知和曰常,

  和者,不以外傷內也。復命曰常,遇物而知反其本者也。知和曰常,得本以應萬物者也。其實一道也,故皆謂之常。

  知常曰明,益生曰祥,

  生不可益,而欲益之,則非其正矣。祥,妖也。

  心使氣曰強。

  氣惡妄作,而又以心使之,則強梁甚矣。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益生使氣,不能聽其自然。日入於剛強而老從之,則失其赤子之性矣。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道非言說,亦不離言說,然能知者未必言,能言者未必知。唯塞兌閉門以杜其外,挫銳解紛和光同塵以治其內者,默然不言而與道同矣。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可得而親,則可-得而疏。可得而利,則可得而害。可得而貴,則可得而賤。體道者均覆萬物,而孰為親練?等觀逆順,而孰為利害?不知榮辱,而孰為貴賤?情計之所不及此,所以天下貴也。

  以正治國章第五十七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古之聖人柔遠能邇,無意於用兵,唯不得已,然後有征伐之事。故以治國為正,以用兵為奇。雖然,此亦未足以取天下。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唯體道者廓然無事,雖不取天下而天下歸之矣。

  吾何以知其然哉?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人主多忌諱,下情不上達,則民貧而無告矣。

  民多利器,國家滋昏;

  利器,權謀也。明君在上,常使民無、知無欲。民多權謀,則其上眩而昏矣。

  人多仗巧,奇物滋起;

  人不敦本業而趨末仗,則非常無益之物作矣。

  法令滋章,盜賊多有。

  患人之詐偽,而多為法令以勝之,民無所措手足,則日入於盜賊矣。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其政悶悶章第五十八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邪。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民之迷,其日固久。

  天地之大,世俗之見有所眩而不知也。蓋福倚於禍,禍伏於福,譬如晝夜寒暑之相代。正之為奇,善之為妖,譬如老稚生死之相繼,未始有正,而迷者不知也。夫惟聖人出於萬物之表,而覽其終始,得其大全,而遺其小察,視之閥悶,若無所明而其民淳淳,各全其性矣。若夫世人不知道之全體,以耳目之所知為至矣。彼方且自以為福,而不知禍之伏於其後;方且自以為善,而不知妖之起於其中。區區以察為明,至於察甚,傷物而不悟其非也,可不哀哉。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劇,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知小察之不能盡物,是以雖能方能康,能直能光,而不用其能,恐其陷於一偏而不反也,此則世俗所謂悶悶也。

  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惟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凡物方則割,廉則創,直則肆,光則耀。唯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劇,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此所謂音也。夫音者,有而不用者也。世患無以服人,苟誠有而能音,雖未嘗與物較,而物知其非不能也,則其服之早矣。物既已服,斂藏其用,至於沒身而終不試,則德重積矣。德積既厚,雖天下之剛強,無不能克,則物莫測其量矣,如此而後可以有國。彼世之小人,有尺寸之柄而輕用之,一試不服,天下測知其深淺而爭犯之,雖欲保其國家,而不可得也。吾是以知音之可以有國,可以有國,則有國之母也。

  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孟子》曰:盡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以音治人,則可以有國者是也。以音事天,則深根固蒂者是也。古之聖人,保其性命之常,不以外耗。內則根深而不可技,蒂固而不可脫,雖以長生久視可也。蓋治人事天,雖有內外之異,而莫若音則一也。

  治大國章第六十

  治大國,若烹小鮮。

  烹小鮮者,不可撓;治大國者,不可煩。煩則人勞,撓則魚爛。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聖人無為,使人各安其自然。外無所求,內無所畏,則物莫能侵,雖鬼無所用神矣。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非其鬼之不神,亦有神而不傷人耳#2。非神之不傷人#3,聖人未嘗傷人,故鬼無能為耳。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人鬼之所以不相傷者,由上有聖人耳,故德交歸之。

  道德真經註卷之三竟

  #1失德而彼仁:『失』原作『後』,據實頗本改。

  #2 亦:原本作『非』,據寶頗本改。

  #3非:原本作『亦』,據寶顏本改。

  道德真經註卷之四

  眉山蘇轍註

  大國者下流章第六十一

  大國者下流,

  天下之歸大國,猶衆水之趨下流也。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

  以靜為下。

  衆動之赴靜,猶衆高之赴下也。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大國能下,則小國附之。小國能下,則大國納之。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國下以取人,小國下而取於人。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道者萬物之奧章第六十二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凡物之見於外者,皆其門堂也。道之在物,譬如其奧,物皆有之,而人莫之見耳。夫惟賢者得而有之,故曰善人之寶。愚者雖不能有,然而非道則不能安也,故曰不善人之所保。蓋道不遠人,而人則遠之。今誠有人美言之,則可以為市於世;尊行之,則可以加於人矣。朝為不義,而夕聞大道,妄盡而性復,雖欲指其不善,不可得也,而又安可棄之哉?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立天子,置三公,將以道救人耳。雖有拱璧之貴,駟馬之良而進之,不如進此道之多也。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道本在我,人患不求,求則得之矣。道無功罪,人患不知,知則凡罪不能汙也。

  為無為章第六十三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聖人為無為,故無所不為;事無事,故無所不事;味無味,故無所不味。其於大小多少,一以道遇之而已。蓋人情之所不忘者,怨也。然及其

  愛惡之情忘,則雖報怨,猶報德也。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 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 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 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由難之,故終無難。

  世人莫不畏大而侮小,難多而易少。至於難而後圖,大而後為,則事常不濟矣。聖人齊大小,一多少,無所不畏,無所不難,而安有不濟者哉?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方其未有,持而謀之足矣。及其將然,非浮而散之不去也,然猶愈於既成也。故為之於未有者上也,治之於未亂者次也。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治亂禍福之來,皆如彼三者。積小以成大,聖人持之以無為,守之以無執,祕能使根自生,使禍自亡。譬如種苗,深耕而厚耔之,及秋自穠。譬如被盜,危坐而熟視之,盜將自那。世人不知物之自然,以為非為不成,非執不留,故常與禍爭勝,與福爭贅#1,是以禍至於不救,福至於不成,蓋其理然也。

  民之從事,常於鸚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聖人知有為之害,不以人助天,始終皆因其自然,故無不成者。世人心存於得喪,方事之微,猶有不知而聽其自然者,及見其幾成而重失之,則未有不以為敗之者矣。故曰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人皆徇其所歌以傷物,信其所學以害理。聖人非無歌也,歌而不欲,故雖歡而不傷於物。非無學也,學而不學,故雖學而不害於理。然後內外空明,廓然無為,可以輔萬物之自然,而待其自成矣。

  古之警為道者章第六十五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古之所謂智者,知道之大全,而覽於物之終始,故足貴也。凡民不足以知此,而溺於小智,以察為明,則智之害多矣。故聖人以道治民,非以明之,將以愚之耳。蓋使之無知無欲,而聽上之所為,則雖有過,亦小矣。

  民知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吾以智御人,人亦以智應之,而上下交相賊矣。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能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吾之所貴者德也,物之所責者智也。德與智固相反,然智之所順者小,而德之所順者大矣。

  江海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

  聖人非砍上人,非欲先人也,蓋下之後之,其道不得不上且先耳。

  是以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天下皆謂章第六十七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夫道礦然無形,頹然無名,充遍萬物,而與物無一相似,此其所以為大也。若似於物,則亦一物矣,而何足大哉?

  我有三寶,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道以不似物為大,故其運而為德則亦悶然,以鈍為利,以退為進,不合於世俗。今夫世俗貴勇敢,尚廣大,夸進銳,而吾之所寶則慈忍儉約康退。此三者,皆世之所謂不肖者也。

  夫慈故能勇,

  世以勇次為賢#2,而以慈忍為不及事,不知勇次之易挫,而慈忍之不可勝,其終必至於勇也。

  儉故能廣,

  世以廣大蓋物,而以檢約為陋,不知廣大之易窮,而儉約之易足,其終必至於廣也。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世以進銳為能,而以不敢先為恥,不知進銳之多惡於人,而不敢先之樂推於世,其終卒為器長也。蓋樸散而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自樸成器,始有屬有長矣。

  今捨其慈,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死矣。

  勇、廣、先三者,人之所共疾也。為衆所疾,故常近於死。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以慈御物,物之愛之如己父母,雖為之效死而不辭,故可以戰,可以守。天之將救是人也,則開其心志,使之無所不慈,無所不慈,則物皆為之衛矣。

  善為士章第六十八

  善為士者不武,

  士當以武為本,行之以怯,若以武行武則死矣。

  善戰者不怒,

  聖人不得已而後戰,若出於怒,是以我故殺人也。以我故殺人之。

  善勝敵者不爭,

  以吾不爭,故能勝彼之爭。若皆出於爭,則未必勝矣。

  善用人者為之下。

  人皆有相上之心,故莫能相為用。誠能下之,則天下皆吾用也。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主,造事者也。客,應敵者也。

  不敢進寸而退尺。

  進者,有意於爭者也。退者,無意於爭者也。

  是謂行無行,

  無意於爭,則雖用兵,與不用均也。

  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

  苟無意於爭,則雖在軍旅,如無臂可攘,無敵可因,無兵可執,而安有用兵之咎邪?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者幾喪吾寶。

  聖人以慈為寶,輕敵則輕戰,輕戰則輕殺人,喪其所以為慈矣。

  故抗兵相加,一及者勝矣。

  兩敵相加,而吾出於不得已,則有哀心。哀心見,而天人助之,雖欲不勝,不可得矣。

  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道之大,復性而足。而性之妙,見於起居飲食之間耳。聖人指此以示人,豈不易知乎?人能體此以應物,豈不易行乎?然世常患日用而不知,知且不能,而況行之乎?

  言有宗,事有君。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

  言者,道之筌也。事者,道之迹也。使道可以言盡,則聽言而足矣;可以事見,則考事而足矣。惟言不能盡,事不能見,非舍言而求其宗,遺事而求其君,不可得也。蓋古之聖人,無思無為,而有漠然不自知者存焉,此則思慮之所不及,是以終莫吾知也。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衆人之所能知,亦不足貴矣。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聖人外與人同,而中獨異耳。

  知不知章第七十一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道非思慮之所及,故不可加。然方其未知,則非知無以入也,及其既知而存知,知則病矣。故知而不知者上,不知而知者病。

  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既不可不知,又不可知。唯知知之為病者,久而病自去矣。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民不畏威章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夫性自有威,高明光大,赫然物莫能加,此所謂大威也。人常息溺於衆,妄畏生死,而憚得喪。萬物之威,維然乘之,終身惴慄之不暇,雖有大威而不自知也。苟誠知之,一生死,齊得喪,坦然無所怖畏,則大威爗然見於前矣。

  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惟不厭,是以不厭。

  性之大,可以包絡天地。彼不知者,以四肢九竅為己也,守之而不厭。是以見不出視,聞不出聽,蕞然其甚陋也。故教之曰無狹其所居。彼知之者,知性之大而吾生之狹也,則愀然厭之,欲脫而不得,不知有厭有慕之方囿於物也,故教之曰無厭其所生。夫惟聖人不狹不厭,與人同生,而與道同居,無廣狹淨穢之辨,既不厭生,而後知生之無可厭也。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聖人雖自知之而不自見以示人,雖自愛之而不自貴以眩人,恐人之有厭有慕也。厭慕之心未忘,則猶有畏也。畏去,而後大威至矣。

  勇於敢章第七十三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勇於敢則死,勇於不敢則生,此物理之大常也。然而敢者或以得生,不敢者或以得死,世遂以僥倖其或然,而忽其常理。夫天道之遠,其有一或然者,孰知其好惡之所從來哉?故雖聖人猶以常為正,其於勇敢未嘗不難之。列子曰:迎天意,揣利害,不如其已。患天道之難知,是以歷陳之也。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不與物爭於一時,要於終勝之而已。

  不言而善應,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未有求而不應者也。

  不召而自來,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數思,夫又誰召之哉?

  禪然而善謀。

  譚然舒緩,若無所營,而其謀度非人所及也。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世以耳目觀天,見其一曲而不睹其大全。有以善而得禍,惡而得福者,未有不疑天網之疏而多失也。惟能要其終始,而盡其變化,然後知其恢恢廣大,雖疏而不失也。

  民不畏死章第七十四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政煩刑重,民無所措手足,則常不畏死,雖以死懼之,無益也。

  若使人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民安於政,常樂生畏死,然後執其詭異亂群者而殺之,孰敢不服哉?

  常有司殺者殺。

  司殺者,天也。方世之治,而有詭異亂群之人恣行於其間,則天之所棄也。天之所棄而吾殺之,則是天殺之,而非我也。

  夫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斷。夫代大匠斷,希有不傷其手矣。

  非天之所殺,而吾自殺之,是代司殺者殺也。代大匠斷,則傷其手;代司殺者殺,則及其身矣。

  民之飢章第七十五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上以有為導民,民亦以有為應之,故事多而難治。

  人之輕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輕死。

  上以利欲先民,民亦爭厚其生,故雖死而求利不厭。

  夫惟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貴生之極,鈴至於輕死。惟無以生為,而生自全矣。

  民之生章第七十六

  民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沖氣在焉,則體無堅強之病;至理在焉,則事無堅強之累。

  是以兵強則不勝,

  兵以義勝者非強也,強而不義,其敗必速。

  木強則共。

  木自拱把以上,必伐矣。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物之常理,精者在上,粗者在下。其精必柔弱,其粗必強大。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

  張弓上筋,弛弓上角,故以況天之抑高舉下。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天無私,故均;人多私,故不均。

  孰能以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

  有道者澹足萬物而不辭,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非有道者,無以堪此。

  是以聖人為而不侍,功成不處,其不欲見賢邪。

  為而恃,成而處,則賢見於世。賢見於世,則是以有餘自奉也。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言: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正言合道而反俗,俗以受垢為辱,受不祥為殃故也。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夫怨生於妄,而妄出於性,知性者不見諸妄,而又何怨乎?今不知除其本,而欲和其末,故外雖和,而內未忘也。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契之有左右,所以為信而息爭也。聖人與人均有是性,人方以妄為常,馳騖於爭奪之場,而不知性之未始少亡也。是以聖人以其性示人,使之除妄以復性。待其妄盡而性復,未有不廓然自得,如右契之合左,不待責之而官服也。然則雖有大怨戀,將涣然冰解,知其本非有矣,而安用和之?彼無德者,乃欲人人而通之,則亦勞而無功矣。徹,通也。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天道無私,惟善人則與之。契之無私,亦猶是也,惟合者則得之矣。

  小國寡民章第八十

  小國寡民,

  老子生於衰周,文勝俗弊,將以無為救之。故於其書之終,言其所志,願得小國寡民以試焉,而不可得爾。

  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民各安其分,則小有村者,不求用於世。什伯之器,則財堪什夫伯夫之長者也。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事少民朴,雖結繩足矣。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內足而外無所慕,故以其所有為美,以其所處為樂,而不復求也。

  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民物繁夥而不相求,則彼此皆足故也。

  信盲不美章第八十-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則為實而已,故不必美。美則為觀而已,故不必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以善為主,則不求辦。以辮為主,則未必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有一以貫之,則無所用博。學而日益者,未必知道也。

  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3。

  聖人抱一而已,他無所積也。然施其所能以為人,推其所有以與人,人有盡而一無盡,然後知一之為貴也。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 爭。

  勢可以利人,則可以害人矣。力足以為之,則足以爭之矣。能利能害而未嘗害,能為能爭而未嘗爭,此天與聖人所以大過人,而為萬物宗者也。凡此皆老子之所以為書,與其所以為道之大略也,故於終篇復言之。

  道德真經註卷之四竟

  #1與福爭贅:『爭』原作『生』,據寶顏本改。

  #2以勇決:『以』原作『之』,據寶顏本改。

  #3愈多:原本作『與多』,據寶顏本改。

  道德真經註後序眉山蘇轍註

  予年四十有二,謫居筠州。筠雖小州,而多古禪剎,四方遊僧聚焉。有道全者住黃蘗山,南公之孫也,行高而心通,喜從予遊,嘗與予談道。予告之曰:子所談者,予於儒書已得之矣。全曰:此佛法也,儒者何自得之?予曰:不然,予忝聞道,儒者之所無,何苦#1強以誣之。顧誠有之,而世莫知耳。全曰:#2儒佛之不相通,如胡漢之不相諳也,子亦何由知之?試為我言其略。予曰:孔子之孫子思,子思之書曰《中庸》,《中庸》之言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此非佛法而何?顧所從言之異耳。全曰:何以言之?予曰:六祖有言:不思善,不思惡,方是時也,孰是汝本來面目?自六祖以來,人以此言悟入者太半矣。所謂不思善,不思惡,則喜怒哀樂之未發也。蓋中者,佛性之異名;而和者,六度萬行之總目也。致中極和而天地萬物生於其間,此非佛法,何以當之?全驚喜曰:吾初不知也,今而後始知儒佛一法也。予笑曰:不然,天下固無二道,而所以治人則異。君臣父子之間,非禮法則亂,知禮法而不知道,則世之俗儒,不足貴也。居山林,木食澗飲,而心存至道,雖為人天師可也,而以之治世則亂。古之聖人,中心行道,而不毀世法,然後可耳。全作禮曰:此至論也。是時予方解老子,每出一章,輒以示全,全輒歎曰:皆佛說也。予居筠五年而北歸,全不久亦化去,逮今二十餘年矣。凡《老子解》亦時有所刊定,未有不與佛法合者。時人無可與語,思復見全而示之,故書之《老子》之末。

  大觀二年十二月十日子向題。

  #1何苦:原本作『何若』,據寶顏本改。

  #2全曰:此二字原在『子亦何由知之』后,據寶顏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