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地理考
提要
序
总说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提要
《诗地理考》六卷,宋王应麟撰。其书全录郑氏《诗谱》,又旁采《尔雅》、《说文》、《地志》、《水经》以及先儒之言,凡涉於诗中地名者,薈萃成编。然皆采录遗文,案而不断,故得失往往并存。如《小雅》《六月》之四章“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其五章曰“薄伐玁狁,至于太原”。其地於周为西北,镐、方在泾阳外,焦获又在其外,而太原更在焦获之外。故刘向疏称千里之镐,犹以为远。孔颖达乃引郭璞《尔雅注》池阳之瓠中以释焦获。考《汉书》,池阳属左冯翊,而泾阳属安定,不应先至焦获,乃至泾阳。又以太原为晋阳,是玁狁西来,周师东出,尤乖地理之实,殊失订正。又《大雅·韩奕》首章曰“奕奕梁山”,其六章曰“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应麟引《汉志》“夏阳之梁山”、《通典》“同州韩城县,古韩国”,以存旧说。引王肃“燕,北燕国”,及“涿郡方城县有韩侯城”,以备参考。不知汉王符《潜夫论》曰:“昔周宣王时有韩,其国近燕,后迁居海中。”《水经注》亦曰:“高梁水首受酅水于戾陵堰,水北有梁山”。是王肃之说确有明证。应麟兼持两端,亦失断制。然如《驺虞》,毛《传》云“仁兽”,贾谊《新书》则曰“驺者,天子之囿”。“俟我于著”,毛《传》云“门屏之间曰著”,《汉志》则以为济南著县。“滮池北流”,毛《传》云“滮,流貌”,《水经注》则有滮池水,《十道志》亦名圣女泉。兼采异闻,亦资考证。他如《二子乘舟》,引《左传》“盗待于莘”之说;秦穆“三良”,引《括地志》“冢在雍县”之文:皆《经》无明文,而因事以存其人。亦徵引该洽,固说《诗》者所宜考也。
序
《诗》可以观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延陵季子以是观之。太史公讲业齐鲁之都,其作《世家》,于齐曰:“洋洋乎,固大国之风也。”于鲁曰:“洙泗之间,断断如也。”盖深识夫子一变之意。班孟坚志地理,叙变风十三国而不及二南,岂知《诗》之本原者哉!夫诗由人心生也,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郊庙之音曰颂,其生于心一也。人之心与天地山川流通,发于声,见于辞,莫不系水土之风而属三光五岳之气。因诗以求其地之所在,稽风俗之薄厚,见政化之盛衰,感发善心而得性情之正,匪徒辨疆域云尔。世变日降,今非古矣;人之性情,古犹今也,今其不古乎?山川能说,为君子九能之一,毛公取而载于《传》,有意其推本之也。是用据传笺义疏,参诸《禹贡》、《职方》、《春秋》、《尔雅》、《说文》、《地志》、《水经》,罔罗遗文古事,传以诸儒之说,列《郑氏谱》一首,为《诗地理考》。读诗者观乎此,亦升高自下之助云。王应麟伯厚父自序。
总说
《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
《书大传》:圣王巡十有二州,观其风俗,习其情性,因论十有二俗,定以六律、五声、八音、七始。《汉·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问于天子。
太史公曰:闻之董生,《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故长于风。匡衡曰:窃考《国风》之诗,《周南》、《召南》,被贤圣之化深,故笃于行而廉于色;郑伯好勇,而国人暴虎;秦穆贵信,而士多从死;陈夫人好巫,而民淫祀;晋侯好俭,而民畜聚;大王躬仁,邠国贵恕。由此观之,治天下者,审所上而已。
《郑氏诗谱序》: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大庭、轩辕逮于高辛,其诗有亡载籍,亦蔑云焉。《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有夏承之,篇章泯弃,靡有孑遗。迩及商王,不风不雅。何者?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各于其党,则为法者彰显,为戒者著明。周自后稷播种百谷,黎民阻饥,兹时乃粒,自传于此名也。陶唐之末,中叶公刘亦世修其业,以明民共财。至于大王、王季,克堪顾天。文、武之德,光熙前绪,以集大命于厥身,遂为天下父母,使民有政有居。其时《诗》,风有《周南》、《召南》,雅有《鹿鸣》、《文王》之属。及成王,周公太平,制礼作乐,而有颂声兴焉,盛之至也。本之由此风、雅而来,故皆录之,谓之《诗》之正经。后王稍更陵迟,懿王始受谮亨齐哀公。夷身失礼之后,邶不尊贤。自是而下,厉也幽也,政教尤衰,周室大坏,《十月之交》、《民劳》、《板》、《荡》勃尔俱作。众国纷然,刺怨相寻。五霸之末,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善者谁赏?恶者谁罚?纪纲绝矣!故孔子录懿王、夷王时诗,讫于陈灵公淫乱之事,谓之变风、变雅。以为勤民恤功,昭事上帝,则受颂声,宏福如彼;若违而弗用,则被劫杀,大祸如此。吉凶之所由,忧娱之萌渐,昭昭在斯,足作后王之鉴,于是止矣。夷、厉已上,岁数不明。大史《年表》自共和始,历宣、幽、平王而得春秋次第,以立斯《谱》。欲知源流清浊之所处,则循其上下而省之;欲知风化芳臭气泽之所及,则傍行而观之,此《诗》大纲也。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于力则鲜,于思则寡,其诸君子亦有乐于是与。
文中子曰: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斯则久矣。诗者,民之情性也,情性能亡乎?非民无诗,职诗者之罪也。
卷一
周南召南
《郑氏谱》曰:周、召者,《禹贡》雍州岐山之阳地名。今属右扶风美阳县,地形险阻而原田肥美。周之先公曰大王者,避狄难,自豳始迁焉,而修德建王业。商王帝乙之初,命其子王季为西伯。至纣,又命文王典治南国江、汉、汝旁之诸侯。于时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故雍、梁、荆、豫、徐、扬之人,咸被其德而从之。文王受命,作邑于丰,乃分岐邦。周、召之地,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施先公之教于己所职之国。武王伐纣,定天下,巡守述职,陈诵诸国之诗,以观民风俗。六州者得二公之德化尤纯,故独录之,属之大师,分而国之。其得圣人之化者,谓之《周南》;得贤人之化者,谓之《召南》,言二公之德教,自岐而行于南国也。乃弃其余,谓此为风之正经。初,古公亶父聿来胥宇,爰及姜女。其后,大任思媚周姜,大姒嗣徽音,历世有贤妃之助,以致其治。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是故二国之诗,以后妃夫人之德为首,终以《麟趾》、《驺虞》,言后妃夫人有斯德,兴助其君子,皆可以成功,至于获嘉瑞。风之始,所以风化天下而正夫妇焉。故周公作乐,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或谓之房中之乐者,后妃夫人侍御于其君子,女史歌之,以节义序故耳。射礼,天子以《驺虞》,诸侯以《狸首》,大夫以《采蘋》,士以《采蘩》为节。今无《狸首》,周衰,诸侯并僭而去之,孔子录诗不得也。为礼乐之记者,从后存之,遂不得其次序。周公封鲁,谥曰文公;召公封燕,谥曰康公。元子世之,其次子亦世守采地,在王官,春秋时周公、召公是也。问者曰:《周南》、《召南》之诗,为风之正经则然矣。自此之后,南国诸侯政之兴衰,何以无变风?答曰:陈诸国之诗者,将以知其缺失,省方设教为黜陟。时徐及吴、楚僭号称王,不承天子之风,今弃其诗,夷狄之也。其余江、黄、六、蓼之属,既驱陷于彼俗,又亦小国,犹邾、滕、纪、莒之等,夷其诗,蔑而不得列于此。黄氏曰:二《南》皆文王之化,而附之二公,岂容有圣、贤之辨?
孔氏曰:或以为东谓之周,西谓之召,事无所出,未可明也。陈氏曰:周公、召公为天子之二老,分治岐之东西。自岐以东,周公主之。然岐东之地宗周在焉,故虽周公所治之国,其实王者之风也。 朱氏曰:周国名南,南方诸侯之国也。文王使周公为政于国中,而召公宣布于诸侯,于是德化大成于内。而南方诸侯之国,江、沱、汝、汉之间,莫不从化。成王立,周公相之,制礼作乐,乃采文王之世风化所及民俗之诗。其得之国中者,杂以南国之诗,而谓之《周南》,言自天子之国而被于诸侯,不但国中而已也。其得之南国者,则直谓之《召南》,言自方伯之国被于南方而不敢系于天子也。岐周,在今凤翔府岐山县。《括地志》:周公故城在岐山县北九里,召公故城在岐山县西南十里,此周、召之采邑也。 《史记正义》:太王居周原,因号曰周。 《通鉴外纪》:古公邑于岐山之阳,始改国曰周。 《郡国志》:美阳有周城。 《括地志》:周城一名美阳城,在雍州武功县西北二十五里,即太王城也。今京兆府。 《左传》周桓公注:周,采地。扶风雍县东北有周城。 《史记自序》:太史公留滞周南。挚虞曰:古之周南,今之洛阳。张晏曰:洛阳而谓周南者,自陕以东皆周南之地。 《补传》曰:武王克商,又分二公为左右成王,时复分陕以东周公主之,分陕以西召公主之。周公居东为洛阳,召公居西即雍县召亭。雍与洛皆周之中土,其化行于南国。孔子论先王之道,必及周、召;述三王之迹,亦必及周、召,见圣人属意于此。《国风》终于美周公,《二雅》终于思召公,圣人删《诗》,盖伤衰乱之极,非周、召不能救也。 《公羊传》: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注》:陕盖今弘农陕县是也。《水经》“陕县故城”注云: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孔氏曰:《公羊传》汉世之书,陕县汉弘农郡所治,其地居二京之中,故以为二伯分掌之界,周之所分亦当然也。朱氏曰:《公羊》分陕之说可疑,盖陕东地广,陕西只是关中雍州之地,恐不应分得如此不均。 黄氏曰:分陕当在武王得天下之后,而二《南》之系,当在二公既分陕之后。 《郡国志》:陕县有陕、陌二伯所分。 《括地志》:陕原在陕州陕县西南二十五里,分陕从原为界。《集古录》:陕州石柱,相传以为周召分陕所立,以别地里。 《吕氏春秋》:禹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候禹于涂山之阳,乃作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程氏曰:《鼓钟》之诗曰:“以雅以南。”季札观乐,有舞《南籥》者,二《南》之籥也。文王世子有胥鼓《南》,则南之为乐信矣。《孔丛子》云:孔子读《诗》曰:吾于二《南》,见周道之所成。《左传》:吴公子札观周乐,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仪礼注》:昔大王、王季居岐山之阳,躬行《召南》之教,以兴王业。及文王,而行《周南》之教,以受命。
自北而南
孔氏曰:《书》“西伯戡黎”注云:文王为雍州之伯,南兼梁、荆。 文王之国在于岐周,东北近于纣都,西北迫于戎狄,故其风化南行也。从岐周被江汉之域。
河洲
朱氏曰:河,北方流水之通名。《庄子音义》云:北人名水皆曰河。 曹氏曰:周地东表大河。《禹贡注》:雍州东据河。 《尔雅》:水中可居曰洲。 《韩诗章句》曰:河之洲,蔽隐无人之处。《说文》作“州”。
南有樛木南有乔木
毛氏曰:南,南土也。郑氏曰:南土,谓荆、扬之域。 孔氏曰:木盛莫如南土。《禹贡》:扬州厥木惟乔。《周官正南》曰:荆州东南曰扬州,二州竟界连接,故以南土为荆扬,与南有乔木同。朱氏曰:南,南山也。
南国
朱氏曰:南方之国,即今兴元府京西、湖北等路诸州。《周书大匡》曰:三州之侯咸率。《程典》曰:六州之侯,奉勤于商。 六州:雍、梁、荆、豫、徐、扬,归文王。
汉广 江汉之域
《韩诗》:《汉广》,悦人也,江之漾矣。漾,长也。《说文》作“羕”。 黄氏曰:江水自茂州汶山县至通州海门县入海。汉水二源:一源出秦州天水县,谓之西汉水,至恭州巴中县入江;一源出大安军三泉县,谓之东汉水,至汉阳军入江。《水经注》:《地理》、《郡国志》并言汉有二源,东出氐道,西出西县,东西两川俱出嶓冢,而同为汉水。 《通典》:秦州上邽县嶓冢,山西汉水所出,经嘉陵曰嘉陵江,经阆中曰阆江。汉中金牛县嶓冢山,禹导漾水至此,为汉水,亦曰沔水。上邽今废,入清水;金牛今废,入褒城。 蔡氏曰:东源在今西县之西,西源在今三泉县之东。 李氏曰:汉水出兴元府西县嶓冢山,《水经》:鲋嵎山。东流至汉阳军大别山,南入于江;江水出茂州汶山,《水经》:至江夏沙羡县北,南入于江,今鄂州江夏县岷山,又谓之汶山,今汶山县。朱氏曰:出永康军岷山。东流至苏州许浦入海。朱氏曰:东流与汉水合,东北入海。杜氏曰:经南郡、江夏至广陵入海。大别之东、彭蠡之西,乃江、汉合流之处。作诗者在江、汉合流之处。 易氏曰:江自归州秭归至鄂州武昌,凡一千四百余里;汉自均州武当至汉阳军汉阳县,凡一千四百余里,皆荆州之地。江、汉分流于其间,至是合流。 《括地志》:江水源出岷州南岷山,过荆州,与汉水合;汉水源出梁州金牛县东二十八里嶓冢山,至荆州,与大江合为夏水。 夹漈郑氏曰:周为河、洛,召为岐、雍,河、洛之南濒江,岐、雍之南濒汉。江、汉之间,二南之地,诗之所起在于此。屈、宋以来骚人辞客多生江、汉,故仲尼以二南之地为作诗之始。 林氏曰:江、汉在楚地,诗之萌牙,自楚人发之,故云江汉之域。诗一变而为楚辞,即屈原、宋玉为之唱,是文章鼓吹多出于楚也。 朱氏曰:江汉之俗,其女好游,汉、魏以后犹然,如大堤之曲可见也。《水经注》:方山下水曲之隈,云汉女昔游处也。张衡《南都赋》:“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汉皋,即方山之异名,在襄阳县。 孔氏曰:江汉之域,即荆、梁二州。 戴氏曰:《汉广》采于江汉而得之。 严氏曰:江水尤深阔于汉,故止言不可泳,而江言不可方。《尔雅》: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注:此盖殷制。 陈氏曰:汝坟是已被文王之化者,江汉是闻文王之化而未被其泽者。
汝坟
《韩诗》:《汝坟》,辞家也。 《列女传》:周南大夫受命平治水土,过时不来,其妻恐其懈于王事,言国家多难,惟勉强之,无有谴怒,遗父母忧,乃作诗。 李氏曰:汝水,周南之水也,出汝州鲁山东南,朱氏曰:出汝州梁县天息山。 《博物志》:出燕泉山。 《水经注》亦出鲁阳县大孟山。 《地理志》:出定陵县高陵山。 鲁阳,今汝州鲁山县;定陵,今颍昌府舞阳县。至蔡州褒信县入淮。杜氏曰:至褒信入睢。 朱氏曰:迳蔡颍州入淮。 《地理志》:至新蔡入淮。 《说文》:出卢氏,还归山东入淮。 《尔雅》:汝为濆。郭璞注引《诗》“遵彼汝濆”,大水溢出,别为小水之名。又曰:汝有濆。《疏》:李巡曰汝旁有肥美之地。《水经注》:濆水亦谓大濦水。 《尔雅》:汝有濆,濆者,汝别也。 《周礼·大司徒》注:水厓曰坟。 毛氏曰:坟,大防也。《楚辞·哀郢》:登大坟以远望。朱氏曰:水中高者曰坟,《诗·汝坟》是也。 孔氏曰:谓汝水之侧厓岸。汝坟之国,以汝厓表国所在,犹江汉之域,非国名也。伐薪宜于厓岸大防之上,不宜在汝、濆之间,字当从土。《地理志》:汝南郡汝阴县,莽曰汝濆。《舆地广记》:汝阴县唐为颍州。 孔氏曰:汝汉之滨,先被文王之教。 戴氏曰:《汝濆》,采于汝坟之国而得之。《郡国志》“汝南郡汝阴”注:《地道记》有陶丘乡,《诗》所谓汝濆。
王室
朱氏曰:王室,指纣所都也。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率商之叛国以事纣,故汝坟之人,犹以文王之命供纣之役。 段氏曰:周民犹知商之为王室,文王之心可见矣。
召南
《释文》:召,地名,在岐山之阳。扶风雍县南有召亭。 朱氏曰:召公奭之采邑也。 《水经注》:雍水东迳邵亭南,世谓之树亭川,盖声相近。亭故召公之采邑。又京相璠曰:亭在周城南五十里。 《郡国志》注:雍,召穆公采邑。穆公康公之后。 《括地志》:邵亭故城在岐州岐山县西南十里,故召公邑。今凤翔府。 程氏曰:召伯为诸侯长,故诸侯之风主之于《召南》。陈氏曰:自岐以西,召公主之,故岐西之地为召公专主诸侯之国,而为诸侯之风。 朱氏曰:分岐东西之说无据,而召公所分之地愈狭,盖仅得陇西、天水数郡之地耳,恐无此理。 苏氏曰:文王治周,所以为其国者属之周公,所以交于诸侯者属之召公。《大雅》曰:“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言其治外也。 郑氏曰:食采于召,作上公,为二伯。 孔氏曰:食采文王时,为伯武王时。《乐记》:武王分周公左,召公右。 孟子云:文王以百里王,则周、召之地,共方百里,而皆名曰周,其召是周内之别名。《康王之诰》:大保率西方诸侯。 傅氏曰:二南之国,始于文王之分岐,成于武王之分陕,而其诗定于周公之作乐。 李氏曰:江汉汝坟,即陕之东也;江沱,即陕之西也。 孔氏曰:春秋时,周公、召公别于东都受采,存本周、召之名,非复岐、周之地。《晋书·地道记》:河东郡垣县有召亭,周则未闻,今为召州是也。《唐·地理志》:绛州垣县,武德元年曰邵州,今垣曲县。 《通典》:河南府王屋县,古召公之邑。今属孟州。 傅氏曰:武王分陕之后,徙于王屋。《郡县志》:王屋县本周时召武公之采邑。今按此春秋时召公之采地。
甘棠 南国
《九域志》:召伯甘棠树在陕州府署西南隅。 《括地志》:召伯庙在洛州寿安县西北五里。召伯听讼甘棠之下,周人思之,不伐其树。后人怀其德,因立庙,有棠在九曲城东阜上。今河南府。 《说苑》:《传》曰召公述职,当桑蚕之时,不欲变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而听断焉。陕间之人,皆得其所是,故后世思而歌咏之。 曹氏曰:系之周公,则由雍州以至荆、扬,东南之域也;系之召公,则由岐山以至梁、益,西南之域也。武王伐纣,有庸、蜀、羌、茅、微、卢、彭、濮八国之人为助,其服周之化久矣。召伯能以先王所以教者,宣明于其国,是以见美也。
江有汜
《尔雅》:水决复入为汜。 朱氏曰:今江陵、汉阳、安复之间盖多有之。 《楚辞·哀郢》:遵江夏以流亡。江,大江也,夏水也。或以为自江而别以通于汉,复入江,冬竭夏流,故谓之夏,其入江处今名夏口,即《诗》所谓“江有汜”也。洪氏《楚辞补注》曰:《水经》云夏水出江,流于江陵县东南。《注》云:江津豫章口东会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汜也。 说文作“洍”。
江沱
《禹贡》:荆州、梁州皆有沱。孔氏曰:发源梁州,入荆州。《水经》:氐道县江水又东别为沱。《注》云:开明之所凿也。郭景纯谓“玉垒作东别之标”,今茂州汶山县。 《通典》:沱水在彭州唐昌县,今崇宁县。 蔡氏曰:《尔雅》:水自江出为沱。南郡枝江县有沱水,然其流入江,而非出于江也。华容县有夏水,首出于江,尾入于沔,亦谓之沱,此荆州之沱。蜀郡郫县江沱在东,西入大江。今成都府郫县。汶江县江沱在西南,东入江,今永康军导江县。此梁州之沱。 黄氏曰:沱自导江县分江,东至眉州彭山县入江。 李氏曰:《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梁州之域也。江、沱之间,即梁州之界,乃岐西之地。居江沱者,以江沱起兴。
江有渚
《韩诗章句》:一溢一否曰渚。 《尔雅》:小洲曰陼。 毛氏曰:水歧成渚。
驺虞
《贾谊新书》:驺者,天子之囿也;虞者,囿之司兽者也。 《鲁诗传》曰:古有梁驺者,天子之田也。班固《东都赋》:制同乎梁邹。 欧阳氏曰:贾谊以驺者文王之囿名,国君顺时畋于驺囿之中。
邶鄘 卫
《郑氏谱》曰:邶、鄘、卫者,商纣畿内方千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大行之东,北逾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周武王伐纣,以其京师封纣子武庚为殷后。庶殷顽民,被纣化日久,未可以建诸侯,乃三分其地,置三监,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教之。黄氏曰:管,今郑州管城;蔡,今蔡州上蔡;霍,今晋州霍邑。自纣城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见周公将摄政,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避之,居东都二年。秋,大熟未获,有雷电疾风之异。乃后成王悦而迎之,反而遂居摄。三监导武庚叛。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复伐三监。更于此三国建诸侯,以殷余民封康叔于卫,使为之长。《康诰疏》曰:三年灭三监,七年始封康叔。《书传》云:四年封。后世子孙稍并彼二国,混而名之。七世至顷侯,当周夷王时,卫国政衰,变风始作。作者各有所伤,从其国本而异之,为《邶》、《鄘》、《卫》之诗焉。 《地理志》: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庸、卫国是也。鄁,以封纣子武庚;庸,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故《书序》曰:武王崩,三监畔。孙毓云:三监当有霍叔,郑义为长。周公诛之,尽以其地封弟康叔,号曰孟侯,以夹辅周室。孔氏曰:如《志》之言,则康叔初封即兼彼二国,非子孙矣。服虔依以为说。郑不然者,以周之大国不过五百里,王畿千里,康叔与之同,反过周公,非其制也。迁邶、庸之民于雒邑,故邶、庸、卫三国之诗相与同风。《邶诗》曰“在浚之下”,《庸》曰“在浚之郊”;《邶》又曰“亦流于淇,河水洋洋”,颜师古曰:今《邶诗》无此句。《庸》曰“送我淇上,在彼中河”,《卫》曰“瞻彼淇奥,河水洋洋”。故吴公子札聘鲁观周乐,闻邶、庸、卫之歌曰:“美哉渊乎,吾闻康叔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至十六世懿公无道,为狄所灭。齐桓公率诸侯伐狄,而更封卫于河南曹、楚丘,是为文公。而河内殷虚,更属于晋。康叔之风既歇,而纣之化犹存,故俗刚强,多豪桀侵夺,薄恩礼,好生分。 孔氏曰:诗人所作,自歌土风,验其水土之名,知其国之所在。《卫》曰“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顿丘今为郡名,在朝歌纣都之东也。纣都河北,而《鄘》曰“在彼中河”,鄘境在南明矣。都既近西,明不分国,故以为邶在北。三国之境地相连接,故《邶》曰“亦流于淇”,《鄘》曰“送我乎淇之上矣”,《卫》曰“瞻彼淇奥”,是以三国皆言淇也。顷公之恶,邶人刺之,则顷公已前已兼邶,其鄘或亦然矣。周自昭王以后,政教陵迟,诸侯或强弱相陵,故得兼彼二国,混一其境,同名曰卫也。此殷畿千里,不必邶、鄘之地止建二国也。或多建国数,渐并于卫。 程氏曰:诸侯擅相侵伐,卫首并邶、鄘之地,故为变风之首。 董氏曰:邶、鄘同姓受封国也,商俗靡靡,周虽化革,其俗其风,尚不尽变,俗易感而风易变者,亡国之余音也。风首卫且先邶、鄘,以著灭也。 张氏曰:周之兴也,商民后革,及其衰也,卫风先变。 薛氏曰:邶、鄘灭而音存,故非卫所能乱。 朱氏曰:邶、鄘不详其始封。邶、鄘之诗皆主卫事,而必存其旧号者,岂其声之异欤? 《补传》曰:邶,古作鄁。邶、鄘、卫皆以水得名,邶水在太山之阜,滽水出宜苏山,卫水在灵寿。即真定。 《郡国志》:河内郡朝歌北有邶国。《通典》:卫州卫县,汉朝歌县。 《九域志》:熙宁六年,省卫县为镇,入黎阳。 《周书·作雒》曰:俾康叔宇于殷,俾中旄父宇于东。《注》:东谓卫,殷鄁、鄘,康叔代霍叔,中旄代管叔。 欧阳氏曰:变风自懿王始作。懿王时齐风始变,夷王时卫风始变,厉王时陈风始变,周召共和唐风始变,宣王时秦风始变,平王时郑风始变,惠王时曹风始变。 张氏曰:《诗》之变自齐始,曷为昉乎此?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正莫先于二《南》,变莫甚于《卫》,盖自商民始也。 元城刘氏曰:以其地本商之畿内,故在《王·黍离》上。 《氏族略》:自纣城而东谓之邶,未详。 张氏曰:卫并邶、鄘,邶、鄘之诗皆卫也。晋并魏,而魏之诗非晋,然其诗亦相附近,何也?其声类也,魏、唐皆俭故也。郑并郐,而郐独远于郑,何也?其声不类也。自桧以下,所不足叙也,以为是相去也无几尔。故季札观乐于鲁,歌邶、鄘、卫则合之,歌魏、歌唐则别之,歌郑、歌桧则远之,盖因以为识焉。
城漕
《通典》:滑州白马县,卫国漕邑。《左传》作“曹”。戴公庐于曹即此。 孔氏曰:漕地在鄘,而《邶》曰“土国城漕”,国人所筑之城也。“思须与漕”,卫女所经之邑也。
平陈与宋
《舆地广记》:陈国,今陈州宛丘。汉陈县。宋国,今应天府宋城。汉睢阳县。 朱氏曰:平,和也,合二国之好也。旧说以此为春秋隐四年州吁自立之时,宋、卫、陈、蔡伐郑之事。服虔曰:卫使宋为主,使大夫将,故序卫于陈、蔡下。
寒泉 浚
《通典》:寒泉在濮州濮阳县东南浚城。 《水经注》:濮水枝津东迳浚城南而北去,濮阳三十五里城侧有寒泉冈,即《诗》“爰有寒泉,在浚之下”,世谓之高平渠,非也。濮阳,今属开德府。 李氏曰:一云浚水,出浚仪,东经邶地入济。《舆地广记》:开封县有浚沟,《诗》所谓“浚郊”、“浚都”也。祥符县北有浚水,故谓浚仪有寒泉阪,《诗》“爰有寒泉,在浚之下”。《寰宇记》:在县西十里。 按《毛氏传》:浚,卫邑。《干旄》云“在浚之都”,下邑曰都,当以在濮阳者为正。
泾以渭浊
《职方氏》:雍州川泾浸渭。《地理志》:泾水出安定郡泾阳县西开头山,今原州百泉县。开,苦见反,又音牵。东南至京兆阳陵县入渭。今京兆府高陵县。渭水出陇西郡首阳县西南鸟鼠山西北南谷山,渭州渭源县,今熙州渭源堡。《说文》:出首阳渭首亭南谷。东至京兆船司空县入河。今华州华阴县。 毛氏曰:泾渭相入,而清浊异。孔氏曰:《禹贡》“泾属渭汭”注云:泾、渭发源,皆几二千里,然而泾小渭大,属于渭而入于河,《汉·沟洫志》“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潘岳《西征赋》“清渭浊泾”是也。 朱氏曰:泾未属渭之时,虽浊而未甚见。由二水既合,而清浊益分。 郑氏曰:泾水以有渭,故见渭浊。此绝去所经见,取以自喻。孔氏曰:《郑志略》曰卫在东河,泾在西河,泾不在卫境,作诗宜歌土风,故言绝去。此妇人既绝,至泾而自比己志。
黎侯
郑氏曰:黎国在卫西,今所寓在卫东。 孔氏曰:杜预云黎侯国,上党壶关县有黎亭。是在卫之西也。《九域志》:潞州黎侯亭在黎侯岭上。 《通典》:潞州上党县,古黎侯国,西伯戡黎即此。汉为壶关县。又壶关县古黎国地有羊肠坂,后魏移壶关县于此。 《说文》:黎国在上党东北。 《括地志》:故黎城,黎侯国也,在潞州黎城县东北十八里。 黄氏曰:今潞州上党、黎城、壶关三县,皆古黎国地。林氏曰:周人乘黎。黎,河北之要害也。 《列女传》:黎庄公之夫人及傅母作诗。《吕氏春秋》:武王封帝尧之后于黎城。苏氏曰:是时卫犹在河北,黎、卫壤地相接,故狄之为患,黎、卫共被之。
中露 泥中
毛氏曰:卫二邑。 《水经·黎阳县》注:《式微》“黎侯寓于卫”是也,黄氏曰:黎阳本属卫州,今为浚州,有黎阳山大伾也。《寰宇记》始以为黎侯寓卫居之,故县得名。跨河东迳黎县故城南。《注》云世谓黎侯城,昔黎侯寓于卫。《诗》谓“胡为乎泥中”,毛云邑名,疑此城也。土地污下,城居小阜,魏濮阳郡治也。《地理志》:东邵黎县。 《寰宇记》:澶州临河县,汉为黎县。 中露地未详。《郡县志》:黎丘在郓州郓城县西四十五里,黎侯寓于卫,因以为名泥中,盖恶其卑湿也。
旄丘
《尔雅》:前高曰旄丘。 《寰宇记》:在澶州临河县东。《九域志》:开德府有旄丘。
狄人
《补传》曰:卫穆公之时,晋灭赤狄潞氏,数之以夺黎氏地之罪,是诗作于宣公之后,穆公之前。 孔氏曰:狄者,北夷之号。此诗责卫宣公,唯言狄人迫逐,不必是赤狄。 林氏曰:史伯曰当成周之北,有卫、燕、翟、鲜虞、路、洛、泉、徐、蒲。然则河北自卫之外,皆戎狄之国也。 许氏曰:春秋戎先见,荆次之,狄次之,而荆暴于戎,狄又暴于荆。使无齐桓攘之,岂复有中国哉?《说文》:北方狄从犬。
卫伯
郑氏曰:卫康叔之封爵称侯,今曰伯者,时为州伯也。 孔氏曰:殷之州长曰伯,虞、夏及周皆曰牧。一州一牧,二伯佐之。 《春秋·桓三年》:齐侯、卫侯胥命于蒲。陈氏曰:诸侯不禀于天子而私相命,于是始。于是齐僖称小伯,黎之臣子亦以方伯责卫宣。桓文之事,其所由来者渐矣。段氏曰:黎之于卫,唇齿之邦也,黎亡则卫及矣。黎既不守,卫其免乎?其后卒有狄难。
西方之人
毛氏曰:西方王室。 吕氏曰:西方,指西周也。《晋语》齐姜氏引《西方之书》,韦昭以为周亦西周也。周既东迁而衰,每思其全盛之时文献之美也。 朱氏曰:西方美人,托言以指西周之盛王。
泉水
吕氏曰:泉水,即今卫州共城之百泉也。淇水出相州林虑县东流,泉水自西北来注之,故曰“亦流于淇”。而《竹竿》诗言泉源在左,淇水在右者,盖主山而言之。相卫之山东面,故以北为左,南为右。 《水经注》:即泉源之水也。淇水左右,盖举水所入为左右。毖彼泉水,《韩诗》作“秘”,《说文》作。
淇
《水经》:淇水出河内隆虑县西大号山。相州林虑。《注》:自元甫城东南迳朝歌县北。《竹书纪年》:晋定公二十八年,淇绝于旧卫即此。 《地理志》:出河内共县北山,《郡县志》:出共城县西北沮洳山。 《通典》:出共山,今卫州共城。东至黎阳入河。 《沟洫志》:遮害亭西十八里至淇水口。《通典》:淇水至卫州卫县界入河,谓之淇水口,古朝歌也。卫居河、淇之间。 《水经注》:顿丘县遮害亭。 《山海经》:沮洳之山,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注》:今淇水出隆虑大号山,东过河内县,南为白沟。
济 祢
毛氏曰:地名。 郑氏曰:所嫁国适卫之道所经。 《地理志》:《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注》:泉出王屋山,名为沇,流去乃为济。东郡临邑有济庙。《注》:济亦济水字。 《通典》:临邑在济州卢县。 祢,《韩诗》作坭。 《寰宇记》:大祢沟在曹州冤句县北七十里。今兴仁府冤亭县。 《九域志》:《诗》云“饮饯于沵”。 朱氏曰:皆自卫来时所经之处。苏氏曰:《书》导流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 《春秋传》:卫败于荥泽,故济水及卫。
干 言
毛氏曰:所适国郊也。 《地理志》:东郡有发干县。曹氏曰:即此所谓干。 《郡国志》:东郡卫国有干城。故发干县,今开德府观城。 《隋志·九域志》:邢州内丘县有干言山。李公绪曰:柏人县有干山、言山。柏人,邢州尧山县。 《水经注》:泜水又东南经干言山。 孔氏曰:干、济在郊,则言祢,盖近在国外,卫女所嫁国适卫之道所经见,故思之。
肥泉
《水经注》:马沟水出朝歌城北,又东流与美沟合,又东南注淇水,为肥泉。《诗》“我思肥泉”,毛云“同出异归为肥泉”,《尔雅》“归异出同曰肥”,今是水异出同归。
思须与漕
《水经注》:濮渠东迳须城北,《诗》“思须与漕”。《地理志》:东郡须昌县,故须句国,今东平府须城县。漕,即漕邑。《括地志》:白马故城在滑州卫南县西南二十四里,戴延之《西征记》云“白马城,故卫之漕邑”。 卫南,今属开德府,本楚丘之地也。 傅氏曰:自须至漕,由东而西也。
北门
曹氏曰:盖忠臣行役之所由出。 毛氏曰:北门,背明乡阴。
新台
《说文》:新台有玼。《通典》:魏州黄县有新台。 《水经注》:鄄城北岸有新台。 《寰宇记》:在濮州鄄城县北十七里。《舆地广记》:开德府观城县有新台。
二子乘舟
《左传》:使盗待诸莘。 《水经注》:京相璠曰:阳平县北十里有莘亭,自卫适齐之道,县东有二子庙,犹谓之孝祠。今大名府莘县本阳平属东郡。 《郡县志》:莘亭在县北十三里。
鄘
《通典》:卫州新乡县西南三十二里有鄘城,即鄘国。《九域志》:熙宁六年,省新乡为镇,入汲。鄘城在汲县东北。 《补传》曰:鄘本庸姓之国。汉有庸光及胶东庸生,是其后也。古或作庸。傅氏曰:孟庸当是鄘国之姓,鄘为卫所灭,故其后有仕于卫者。 孔氏曰:王肃、服虔以鄘在纣都之西。孙毓云:据《鄘风·定之方中》楚丘之歌,鄘在纣都之南明矣。沬邦于诸国属鄘。《酒诰》“命康叔明大命于妹邦”注云:纣都所处,康叔为其连属之监,是康叔并监鄘也。
中河
曹氏曰:卫国居河、淇之间,故《邶》、《鄘》皆以《柏舟》发兴。齐地西以河为境,而卫居河之西,欲夺共姜归齐,则当乘舟渡河而去。 严氏曰:鄘在纣都之南,则近河矣。言中河,以土风所见也。
桑中
孔氏曰:《谱》云“东及兖州,桑土之野”,今濮水之上,地有桑间。濮阳在濮水之北,是有桑土明矣。《郡国志》:东郡濮阳县有颛帝冢。《皇览》曰:冢在城门外广阳里中。《博物记》曰:桑中在其中。《地理志》: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卫之音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注:桑间在濮阳南。《郡县志》:濮水在曹州南华县南五里。 朱氏曰:桑间,卫之桑中是也。夫子于郑、卫,深绝其声于乐以为法,而严立其辞于《诗》以为戒。 吕氏曰:雅、郑不同部,其来尚矣。宁有编郑、卫乐曲于雅音中之理乎?《桑中》、《溱洧》诸篇,录之于经,谨世变之始也。杨氏曰:此载卫为戎狄所灭之因也。
沬
毛氏曰:沬,卫邑。郑氏曰:卫之都。恶卫为淫乱之主。 《书》“明大命于妹邦”,孔氏注:纣所都朝歌以北是也。戴氏曰:沬土之邑,沈湎惟旧,虽以康叔化之,未能尽变也。遭宣姜之故,风俗益坏。 《水经注》:《晋书·地道记》:朝歌城本沬邑,武乙始迁居之,为殷都。《史记》:武乙徙河北。《帝王世纪》:帝乙复济河北,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有新声靡乐。《论语比考谶》曰:邑名朝歌,颜渊不舍,七十弟子掩目,宰予独顾,由蹙堕车。 《括地志》:朝歌故城在卫州东北七十三里,卫县西二十二里。卫县今省为镇,属浚州黎阳县。 朱氏曰:所谓殷墟。 黄氏曰:沬水在卫之北。 曹氏曰:沬即妹土,卫都所在。自乡而北,自北而东,言其浸远也。 傅氏曰:当是纣城外之地。孔氏曰:《酒诰》注:妹邦于诸国属鄘,后三分殷畿,则纣都属鄘,朝歌即沬也。
上宫
《通典》:卫州卫县有上宫台。朱氏曰:桑中、上宫、淇上,又沬乡之中小地名也。
东徙渡河 漕邑
孔氏曰:东徙渡河,则战在河北。《禹贡》豫州“荥波既猪”注云:沇水溢出河为泽,今塞为平地,荥阳民犹谓其处为荥泽,在县东。今郑州荥泽县。《春秋》卫及狄战荥泽,此其地也。如《禹贡》注,当在河南。时卫都河北,狄来伐而御之,既败而渡河,杜预云“荥泽当在河北”。但沇水发源河北,入河乃溢为荥,则沇水所溢,被河南北,故河北亦有荥泽,但在河南多耳。故指猪水则在豫州,此战则在北。《左传》“宋桓公逆诸河,宵济”。 《水经注》:白马济。津之东南有白马城,卫文公东徙,渡河都之,故济取名焉。《通典》:卫州黎阳县北岸、滑州白马县南岸,皆有白马津,即郦生云“杜白马之津”,后魏改黎阳津。 孔氏曰:卫本河北,东徙渡河,野处漕邑,则在河南。 陈氏曰:齐桓存三亡国,必若救卫,庶几于公矣。《春秋》狄入卫不言灭,庐于曹不言迁,齐侯使公子无亏戍曹不言救。《乐纬·稽耀嘉》曰:狄人与卫战,桓公不救,于其败也,然后救之。 《载驰》“言至于漕”,毛氏曰:漕,卫东邑。
楚丘 楚宫 楚室
郑氏曰:鲁僖二年,齐桓公城楚丘封卫。楚宫,谓宗庙也;楚室,居室也。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 《郑志》:张逸问:“楚宫今何地?”答曰:“楚丘在济河间,疑在今东郡界。” 《郡县志》:隋置楚丘县,属滑州,后改卫南,本汉濮阳县地。《舆地广记》:漕、楚丘二邑相近,今拱州楚丘,非卫之所迁,县有景山、京冈,乃后人附会名之。 《通典》:滑州卫南县,卫文公迁楚丘即此城。五代属澶州,今为开德府。 《九域志》:有楚丘城。 《地理志》:齐桓公更封卫于河南曹楚丘,而河内殷虚更属于晋。
堂 景山 京
曹氏曰:虚,漕虚也,升虚以望楚丘与堂邑之间,有大山及高丘形势之胜,可依以立国。 毛氏曰:楚丘有堂邑。朱氏曰:虚,故城也。堂,楚丘之旁邑。 傅氏曰:堂,当是今博州堂邑。 博、濮二州连境。 《商颂》:陟彼景山。 《水经注》:河水分济,北迳景山东,又北迳楚丘城西。 《补传》曰:景山以大而得名,商之故都也。卫在商畿内,升故虚以望,知地势之胜。朱氏曰:《春秋传》言景、亳盖商所都之山名,卫乃商旧都也。 《寰宇记》:景山在澶州卫南县东南三里。《九域志》:开德府有景山。 毛氏曰:京,高丘也。吕氏曰:黾错言古之徙远方以实广虚也,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此盖古之遗法,《定之方中》、《公刘》所载是也。
浚
毛氏曰:浚,卫邑。郊外曰野,《尔雅》:邑外谓之郊。下邑曰都。城,都城也。浚城见前。
许
《春秋谱》曰:许,姜姓,与齐同祖,尧四岳伯夷之后也。周公封其苗裔文叔于许,今颍川许昌是也。灵公徙叶,悼公迁夷。一名城父。又居析,一名白羽。许男斯处容城。自文叔至庄公十一世,始见《春秋》。 《地理志》:颍川许县,故许国,二十四世为楚所灭。 《括地志》:故城在许州许昌县南三十里,本汉许县。 《九域志》:颍昌府许田县。熙宁四年省为镇,入长社。 孔氏曰:许穆夫人赋《载驰》而入《鄘风》者,于时国在鄘地。夫人卫女,辞为卫发。
阿丘
《尔雅》:偏高曰阿丘。谓丘边高。
卫
《地理志》:河内朝歌县,纣所都,康叔所封,更名卫。《通典》:古殷朝歌城在卫州卫县西。 宋忠云:康叔从康徙卫。 《括地志》:故康城在许州阳翟县西北三十五里。 《左传》:祝佗曰:分康叔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卫北界。及圃田之北竟,郑薮。封于殷墟。朝歌也。 朱氏曰:卫本都河北朝歌之东,《康诰》:在兹东土。淇水之北,百泉之南,其后不知何时并得邶、鄘之地。至懿公为狄所灭,戴公野处漕邑,文公又徙居楚丘。卫故都,即今卫县,今怀卫、澶相、滑濮等州,开封大名府界,皆卫境也。吕氏曰:卫自康叔受封至君角,凡四十世。《地理志》:成公徙于帝丘,今濮阳是也;秦徙之于野王,今怀州。始皇既并天下,犹独置卫君,二世时乃废,凡九百年,最后绝。《九域志》:大名府,古观扈国,亦商之旧都商城。武王伐纣,立武庚于此。傅氏曰:封武庚不于纣都朝歌。
淇奥
《大学》作“澳”。 《释文》曰:淇,卫水。 《尔雅》曰:隩,隈也。 《说文》:隈,厓也。其内曰澳,其外曰隈。袁氏曰:淇水之弯曲处。 《水经注》:美沟水东南注淇水。《博物志》谓之奥水,流入于淇。汉武帝塞决河,用淇园之竹;寇恂为河内,伐竹淇川治矢。今通望淇川,无复此物,唯王蒭、萹草,不异毛与。晋灼曰:淇园,卫之苑也,其地常多竹。
邢侯
《地理志》:赵国襄国县,故邢国。 《通典》:邢州治龙冈县,今信德府。祖乙迁于邢即此。 《括地志》:邢国故城在邢州外城内西南角,《十三州志》云殷时邢侯国,周公子封邢侯都此。
谭公
《春秋》“谭子”注:谭国在济南平陵县西南。《郡国志》:东平陵有谭城,故谭国。 《通典》:齐州全节县,春秋时谭国,城在县西南。唐元和十五年省,入历城。 《寰宇记》:谭城在历城县东南十里,今济南府。 《白虎通》作“覃”。孔氏曰:谭子爵言公者,依臣子之称。
农郊
毛氏曰:近郊。
河水北流
朱氏曰:河在齐西卫东,北流入海。 董氏曰:齐地,西至于河,卫居河之西,则自齐适卫,河界其中,故曰“北流活活”。孔氏曰:九河故道,河间成平以南,平原鬲县以北。曹氏曰:河在齐之西,而海在北,河由齐而入海,则为东北流。
顿丘
《尔雅》:丘,一成为敦丘。敦亦顿也。 《地理志》:东郡顿丘县。注:以丘名县,丘一成为顿丘,谓一顿而成。或曰一重之丘。 《舆地广记》:顿丘本卫邑,在淇水南,晋置顿丘郡,唐大历七年置澶州,晋天福四年以顿丘为德清军,熙宁四年省顿丘,入澶州清丰县。今开德府。 《水经注》:淇水北迳顿丘县故城西。《竹书纪年》:晋定公三十一年城顿丘。阚骃云:顿丘在淇水南,又屈迳顿丘西。又东屈而西转,迳顿丘北。《释名》谓一顿而成丘,无高下小大之杀也。《诗》所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宿胥故渎,受河于顿丘县遮害亭东黎山西,北会淇水。苏氏曰: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即指是渎也。
复关
《寰宇记》:澶州临河县复关城在南,黄河北阜也。复关堤在南三百步,自黎阳下入清丰县界。
泉源
朱氏曰:泉源即百泉也,在卫之西北,而东南流入淇,故曰在左;淇水在卫之西南,而东流与泉源合,故曰在右。 《水经注》:泉源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西北,又东与左水合,谓之马沟水;又美沟水出朝歌西北大岭下,更出迳骆驼谷,于中逶迤九十曲,故俗有美沟之目。历十二崿崿流相承,泉响不断。 《寰宇记》:澶州顿丘县东北三十五里,有泉源祠。 《九域志》:大名府莘县有泉源河。
河广
孔氏曰:此假有渡者之辞。文公之时,卫已在河南,自卫适宋不渡河。宋去卫甚远,喻宋近,犹喻河狭。曹氏曰:自闵二年东徙渡河,卫已居河东,至僖九年宋襄公立,已十余年矣。则自卫至宋不必渡河,盖取河为喻。
自伯之东
孔氏曰: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春秋桓五年。郑在卫之西南,而言东者,时三国从王伐郑,则兵至京师,乃东行伐郑也。
卷二
王
《郑氏谱》曰:王者,周东都王城畿内方六百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贡》豫州太华、外方之间,北得河阳,渐冀州之南。始,武王作邑于镐京,谓之宗周,是为西都。周公摄政,五年,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既成,谓之王城,是为东都,今河南是也。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今洛阳是也。成王居洛邑,迁殷顽民于成周,复还归处西都。至于夷、厉,政教尤衰。十一世幽王嬖褒姒,生伯服,废申后,太子宜咎奔申。申侯与犬戎攻宗周,杀幽王于戏。《史记》:骊山下。晋文侯、郑武公迎宜咎于申而立之,是为平王。以乱,故徙居东都王城。于是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其诗不能复雅,故贬之,谓之王国之变风。 《郑志》:张逸问:平王微弱,其诗不能复雅。厉王流于彘,幽王灭于戏,在雅何?答曰:幽、厉无道,酷虐于民,以强暴至于流灭,岂如平王微弱,政在诸侯,威令不加于百姓乎?泰山孙氏曰:《诗》自《黍离》而降,《书》自“文侯之命”而绝,《春秋》自隐公而始。 《括地志》:王城一名河南城,本郏鄏,周公新筑,在河南县北九里苑内东北隅。自平王以下十二王,皆都此城。至敬王,乃迁都成周。故城在洛阳县东北二十六里,周公所筑。赧王又居王城。《左传》:桓七年,王迁盟向民于郏。襄二十四年,齐人城郏。郏,王城。 朱氏曰:王,谓周东都洛邑王城。《书》: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孔氏曰:今河南城也。王室卑,与诸侯无异,故其诗不为雅而为风;然王号未替也,故不曰周而曰王。其地则今河南府及怀孟等州是也。 唐氏曰:二《南》之风也,商微而周之兴也;《王》之风也,周降而诗之将亡也。 吕氏曰:成周乃东都总名。河南,成周之王城也;洛阳,成周之下都也。平王东迁之后,所谓西周者,丰镐也;所谓东周者,东都也。威烈王之后,所谓西周者,河南也;所谓东周者,洛阳也。考王以王城故地封其弟桓公。 《补传》曰:周之始盛也,文王位止西伯,未尝称王,而二《南》之化被于天下。周之既衰也,平王以后虽为天子,而《王风》之诗仅同列国。此二《南》与《王风》名同为风,实则不同也。风之名既同于列国,而加以王之一字,所以尊周,亦所以愧周与?孔子于鲁,《春秋》书王之意一也。服虔云:尊之犹称王,犹《春秋》之王,人称王而列于诸侯之上。 戴氏曰:东迁之后,降而为风,自季札观乐已然,非圣人降之也。 吴氏曰:王,谓王城之地,王人、王号说皆非。 《地理志》:周地,今之河南雒阳、谷城、平阴、偃师、巩、缑氏,是其分也。昔周公营雒邑,以为在于土中,诸侯蕃屏四方,故立京师。至平王东居雒邑,其后五伯更帅诸侯以尊王室,故周于三代最为长久,八百余年。襄王以河内赐晋文公,又为诸侯所侵,故其分坠小。林氏曰:季子观乐,曰“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思者,先王之泽也;不惧者,先王之教也。 夹漈郑氏曰:《七月》者,西周之风;《黍离》者,东周之风。
宗周
镐京也。《书·多方》:王来自奄,至于宗周。《周官》:归于宗周。《穆天子传》:入于宗周。 陈氏曰:长安县昆明池北有镐陂。 《说文》:镐,武王所都,在长安西上林苑中。 《地理志》:初,雒邑与宗周通封畿,东西长而南北短,短长相覆为千里。颜氏注:宗周,镐京也,方八百里,为方百里者六十四;雒邑,成周也,方六百里,为方百里者三十六。二都得百里者百,方千里也,故《诗》曰“邦畿千里”。 《韩诗》:《黍离》,伯封作也。 孔氏曰:《正月》云“赫赫宗周”,谓镐京也。后平王居洛邑,亦谓洛邑为宗周。《祭统》云“即宫于宗周”,谓洛邑也。 吕氏曰:王者定都,天下之所宗也。东迁之后,定都于洛,则洛亦谓之宗周。卫孔悝之鼎铭曰:即宫于宗周。是时镐已封秦,宗周盖指洛也。然则宗周初无定名,随王者所都而名耳。张氏曰:《黍离》闵宗周,《荡》伤周室,皆甚于刺者也。
申
《郑语·史伯》曰:当成周者,南有申、吕。 《周语·富辰》曰:齐、许、申、吕由大姜。四国皆姜姓四岳之后。 《地理志》:南阳郡宛县,故申伯国。《括地志》:故申城在邓州南阳县北三十里。 朱氏曰:申,姜姓之国,平王之母家也,在今邓州信阳军之境。平王以申国近楚,数被侵伐,遣畿内之民戍之。 孔氏曰:宣王时,申伯以王舅改封于谢。宛县者,谓宣王改封之后,以前不知其地。 申在陈、郑之南,后竟为楚所灭。 林氏曰:周平受国,于贼而不能讨,故诸侯强而莫能制。 吕氏曰:平王戍申,与晋平公城杞相类。
甫
《书·吕刑》孔氏注:吕侯后为甫侯,故或称甫刑。《唐世系表》:宣王世改吕为甫。朱氏曰:甫即吕也,亦姜姓。吕刑《礼记》作“甫刑”,当时盖以申故而并戍之。 徐广曰:吕在宛县。《左传》:楚子重请取于申、吕以为赏田,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吕所以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若取之,是无申、吕也,晋、郑必至于汉。”《史记》:吕尚先祖为四岳,佐禹治水有功,虞夏之际,受封于吕。《列女传》:太姜有吕氏之女。 《水经注》:宛西吕城,四岳受封于吕。《括地志》:故吕城在邓州南阳县西四十里。《吕氏春秋》:吕在宛县西,伯夷主四岳之祀,佐禹有功,氏曰“有吕”,或为甫。《郡国志》:汝南新蔡有大吕亭,故吕侯国。《舆地广记》:蔡州新蔡县,古吕国。今以《左传》考之,楚有申、吕,时新蔡属蔡,非楚邑,当以在宛县为正。
许见前
孔氏曰:言甫、许者,以其俱为姜姓,其实不戍甫、许也。六国时,秦、赵同为嬴姓,《史记》、《汉书》多谓秦为赵,亦此类。
留
曹氏曰:留本邑名,其大夫以为氏。
郑
《郑氏谱》曰:初,宣王封母弟友于宗周畿内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今京兆郑县是其都也。又为幽王大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皆有骄侈怠慢之心,加以贪冒,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孥与贿,不敢不许,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以成周之众,奉辞罚罪,无不克矣。若克二邑,鄢、蔽、补、丹、依、畴、历、华,孔氏曰:八国皆在泗水之间。韦昭曰:八邑。君之土也。修典刑以守之,惟是可以少固。桓公悦其言,从之。后三年,幽王为犬戎所杀,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王城。卒取史伯所云十邑之地,右洛左济,前莘后河,食溱、洧焉。今河南新郑是也。郑《发墨守》云:武公迁居东周畿内。武公又作卿士,国人宜之,郑之变风又作。 《地理志》:郑国,今河南之新郑,本高辛氏火正祝融之虚也。及成皋、荥阳,颍川之崇高、阳城,皆郑分也。土狭而险,山居谷汲,男女亟聚会,故其俗淫。《郑诗》曰:“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又曰:“溱与洧方灌灌兮,士与女方秉菅兮。”“恂盱且乐,惟士与女,伊其相谑。”此其风也。吴札闻郑之歌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自武公后二十三世,为韩所灭。 《通鉴外纪》:宣王二十二年,封季弟友于郑都咸林。 《括地志》:郑故城在华州郑县西北三里,桓公友之邑,秦县之。武公十一年初县郑。 朱氏曰:新郑,今之郑州。 《水经注》:《竹书纪年》晋文侯二年,王子多父伐郐,克之,乃居郑父之丘,名之曰郑,是为桓公。《帝王世纪》云: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所都也。孔氏曰:《郑世家》:“虢、郐果献十邑,竟国之。”则桓公自取十邑,见“史伯为桓公谋”。故傅会为此说。 服虔云:郑,东郑,古郐国之地。是郑虽取其地,不居其都。僖三十三年《左传》称文夫人葬公子瑕于郐城之下,服虔云:郐,故郐国之墟。杜预云:郐国在荥阳密县东北,新郑在荥阳宛陵县西南,是郑非郐都,故别有郐城也。 《郡县志》:郑州新郑县,郑武公之国都。韩灭郑,自平阳徙都之。《战国策》:韩之取郑,从成皋始。 林氏曰:春秋战争之多者莫如郑,战国战争之多者莫如韩。秦、汉之间,天下有变,必于荥阳、成皋之间决胜负。 朱氏曰:郑声之淫,有甚于卫,故夫子论为邦,独以郑声为戒,而不及卫。《周礼疏》曰:《郑诗》说妇人者九篇。 吴氏曰:《齐诗》刺哀襄,而季札观乐,乃曰“泱泱乎,大风也哉”;《郑》美武公父子,而札乃曰“其细已甚”。曰大曰细,自其土地风气之发于音声者言之,而非系乎辞也。班孟坚曰:民性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刘梦得论八音与政通,以三光五岳之气为言,固有见于此。
祭仲
《括地志》:故祭城在郑州管城县东北十五里,郑大夫祭仲邑。《水经注》:长垣县有祭城,祭仲之邑。 长垣今属开封府。
京
《括地志》:京县故城在郑州荥阳县东南二十里,郑之京邑。《谷梁传》:襄十一年,同盟于京城北。 《地理志》:河南郡京县,即共叔段所居。 曹氏曰:荥阳,故东虢国也,有京水、索水。楚、汉战于京、索之间,即其地也。京邑在荥阳县东敖仓,鸿沟在县西,官渡在中牟,皆古战争处。 《左传》:郑京、栎实杀曼伯。注云:厉公得栎,又并京。 《郡县志》:京水出荥阳县南平地。 《楚语》范无宇曰:“国为大城,未有利者。叔段以京患庄公,郑几不封。”
清 彭 消 轴 河上
《郡国志》:河南中牟县有清口水。 《水经注》:清池水,出清阳亭西南平地,东北流迳清阳亭南,东流即故清人城也。《诗》“清人在彭”,彭为高克邑。杜预《春秋释地》云中牟县西有清阳亭是也。清水又屈而北流,至清口泽。中牟今属开封府。 郑氏曰:清者,高克所帅众之邑。 毛氏曰:彭,卫之河上,郑之郊也。消、轴,河上地。 孔氏曰:御狄于境,在郑、卫境上。翱翔河上,是营军近河,而卫境亦至河南。彭、消、轴,皆河上之地。盖久不得归,师有迁移,三地亦不相远。
溱 洧
陈氏曰:郑国在溱、洧二水之间。 《说文》引《诗》“潧与洧”:潧水出郑国,溱水,出桂阳临武入汇,当以潧为正。洧水出颍川阳城山,东南入颍。阳城省,入河南府登封县。 《郡县志》:溱水源出郑州新郑县西北三十里平地,洧水县西北二十里。 《水经》洧水出河南密县西南马领山,密县今属郑州。《地理志》:出阳城县阳城山。又东过新郑县南,潧水从西北来注之。《注》:洧水东迳新郑故城中。襄元年,晋伐郑,败其徒兵于洧上。又东为洧渊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则此潭也。洧水又东与黄水合。《经》谓潧水,非也。又东过习阳城西,折入于颍。《地理志》:洧水东南至长平入颍。长平省,入陈州西华县。 《郑语》:主芣騩而食溱洧。《地理志》:密县有大騩山。 《韩诗》:溱与洧,方洹洹兮。《传》云:三月桃华水下之时,执兰拂除。薛君注: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秉兰草祓除不祥。《十道志》曰:郑俗以三月合于溱、洧之上,以自祓除。 《括地志》:洧水在新郑县北三里古新郑城,南与溱水合。 孟氏曰:子产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
东门
《左传·隐四年》:宋、陈、蔡、卫伐郑,围其东门。朱氏曰:城东门也。
学校
曹氏曰:校本夏之学名,郑亦以名学,故郑人游乡校以议执政。
齐
《郑氏谱》曰:齐者,古少皞之世,爽鸠氏司宼也之墟。周武王伐纣,封太师吕望于齐,是谓齐太公。地方百里,都营丘。周公致太平,敷定九畿,复夏禹之旧制。成王用周公之法,制广大邦国之境,而齐受上公之地,更方五百里。其封域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沂州沂水县北有穆陵山。北至于无棣。沧州无棣县南无棣沟。在《禹贡》青州岱山之阴,潍淄之野。其子丁公嗣位于王官。后五世,哀公政衰,荒淫怠慢,纪侯谮之于周懿王,使烹焉。齐之变风始作。 《地理志》:《齐诗》曰“子之营兮,遭我乎嶩之间兮”,又曰“俟我于著乎而”,此亦其舒缓之体也。吴札闻齐之歌曰:“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古有分土无分民,太公以齐地负海舄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乃劝以女功之业,通鱼盐之利,而人物辐凑。后十四世,桓公用管仲,设轻重以富国,合诸侯成伯功,身在陪臣而取三归,故其俗弥侈。其后二十九世,为强臣田和所灭。临淄,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其中具五民云。 太史公曰:吾适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 朱氏曰:今青、齐、淄、潍、德、棣等州,是其地也。《世家》云:胡公徙都薄姑,献公徙治临淄。《括地志》: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薄姑城,天齐池在青州临淄县东南十五里。《封禅书》云:齐所以为齐者,以天齐。 《地理志》:成王灭蒲姑以封师尚父。注:武王封太公于齐,初未得爽鸠之地,成王以益之也。 《左传》:晏子曰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薄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 《水经注》:薄姑故城,在临淄县西北五十里,近济水。齐郡临淄县,师尚父所封。即营丘也,今青州西北四十里。 《乐记》:齐者,三代之遗声也,齐人识之,故谓之齐。
营
《地理志》:临淄名营丘。《齐诗》曰:“子之营兮。”注:《毛诗》作“还”,《齐诗》作“营”。《水经注》:临淄城中有丘,淄水出其前,经其左,故有营丘之名。孔氏曰:水所营绕。《释丘》云:水出其左,营丘。今齐之营丘,淄水过其南乃东,以丘临水,谓之临淄,与营丘一地。 《括地志》:营丘,在临淄北百步外城中。 《尔雅》:齐曰营州。《疏》:《博物志》云营与青同海,东有青丘,齐有营丘。曹氏曰:说者以茂也、吕也皆地名。
峱
《地理志》作“嶩”,注:山名,字或作峱,亦作巙,乃高反。《水经注》作“猺”。相逢于嶩山也。董氏曰:皆山名,在齐之郊。 《说文》:峱山在齐。 集注本作“嶩”。
著
《地理志》:俟我于著乎而?注:著,地名,济南郡著县。 《水经》:漯水东北迳著县故城南。
南山
朱氏曰:齐南山也。
鲁道
《水经注》:汶水南迳钜平县故城东,钜平省,入兖州博城,今集庆府奉符县。
西南流,城东有鲁道。《诗》所谓“鲁道有荡”。今汶上夹水有文姜台。汶水西南流,《诗》云“汶水滔滔”。
汶水
《淮南·地形训》:汶出弗其,流合于济。注:弗其山,在北海朱虚县东。 《禹贡》:浮于汶,达于济。 曹氏曰:汶水,许氏以为出琅邪朱虚县东泰山,《括地志》:朱虚故城在青州临朐县东。东至安丘入潍;今密州安丘县。桑钦以为出泰山莱芜县原山,《郡县志》:兖州乾封县东北。 《括地志》:淄州淄川县东南七十里原山。西南入济。蔡氏曰:在今郓州中都县。 《括地志》:东至青州博昌。班孟坚两存其说。闵子骞曰:“吾必在汶上矣。”说者主桑钦义,以为汶在齐南鲁北。在汶上者,欲北如齐也。董氏曰:出莱芜者,今须城之汶是也;出朱虚者,今潍之东南有大汶、小汶是也。 《郡县志》:汶阳城,在兖州龚丘县东北五十四里,汶阳之田谓此。 孔氏曰:汶水之北,尚是鲁地。 曾氏曰:汶水有二出,莱芜县原山入济者,徐州之汶也;出朱虚泰山北又东北入潍者,青州之汶也。朱氏曰:在齐南鲁北二国之境。
魏
《郑氏谱》曰: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其封域南枕河曲,北涉汾水。昔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此一帝一王俭约之化,于时犹存。孔氏曰:舜都蒲坂,禹都平阳或安邑,魏皆近之。及今魏君,啬且褊急,不务广修德于民,教以义方。其与秦、晋邻国,日见侵削,国人忧之。当周平、桓之世,魏之变风始作。孔氏曰:西接于秦,北邻于晋。桓四年,秦师围魏。终为晋所灭。 《地理志》曰:魏国亦姬姓也,在晋之南河曲,服虔曰:魏在晋之蒲坂。故《诗》曰“彼汾一曲”,“置诸河之侧”。吴札闻魏之歌曰:“美哉沨沨乎!以德辅此,则明主也。”晋献公灭魏。河东郡河北县,《诗》魏国。《郡县志》:魏城在陕州芮城县北五里。《舆地广记》:河中府永乐县,古魏国,汉为河北县,唐分芮城置永乐。 苏氏曰:魏地入晋久矣,其诗疑皆为晋而作,故列于《唐风》之前,犹《邶》、《鄘》之于《卫》也。朱氏曰:公行、公路、公族,皆晋官,疑实《晋诗》。 恐魏亦尝有此官,魏分河中府解州即其地。 《郡县志》:河中府,春秋时为魏地。
汾沮洳
《地理志》:汾水出太原郡汾阳县北山,《水经》:出汾县北管涔山。 《括地志》:出岚州静乐县北管涔山,今属宪州。 《山海经》:管涔之山,汾水出焉。 《说文》:出晋阳山。西南至汾阴入河。今河中府荣河县。《郡县志》:汾水北去宝鼎县二十五里。 苏氏曰:汾水出于晋,其流及魏。 朱氏曰:沮洳,水浸处下泾之地。一曲,谓水曲流处。《山海经》“沮洳之山”,郭氏注引《诗》“彼汾沮洳”。 《水经》:汾水,西至汾阴县北,西入于河。入河之处,即魏之旧国。
十亩之间
《水经注》:故魏国城南、西二面,并去大河,可二十余里,北去首山十余里,处河山之间,土地迫隘,故《魏风》著《十亩》之诗。 朱氏曰:十亩之间,郊外所受场圃之地;十亩之外,邻圃也。
河之干
《水经》:河水东过河北县南,又东,永乐涧水注之。《注》云:水北出于薄山,南流迳河北县故城西,故魏国也。永乐溪水又南,入于河。晋献公灭魏后,乃县之在河之北,故曰河北县。 薄山即襄山,在潼关北十余里。 《郡县志》:河水经永乐县南二里。 董氏曰:河浊,而在岸之干、之侧、之漘者,清也。
唐
《郑氏谱》曰:唐者,帝尧旧都之地,今曰太原晋阳,是尧始居此,后乃迁河东平阳。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野。至曾孙成侯,南徙居曲沃,近平阳焉。昔尧之末,洪水九年,下民其咨,万国不粒。于时杀礼以救艰厄,其流乃被于今。当周公、召公共和之时,成侯曾孙僖侯甚啬爱物,俭不中礼,国人闵之,唐之变风始作。其孙穆侯又徙于绛云。 《地理志》:河东土地平易,有盐铁之饶,本唐尧所居,《诗·风》唐、魏之国也。其民有先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故《唐诗·蟋蟀》、《山枢》、《葛生》之篇曰:“今我不乐,日月其迈”,“宛其死矣,它人是媮”,“百岁之后,归于其居”,皆思奢俭之中,念死生之虑。吴札闻唐之歌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文公后十六世,为韩、魏、赵所灭,三家皆自立为诸侯,是为三晋。太原郡晋阳县,故《诗》唐国,龙山在西北,晋水所出,东入汾。臣瓉曰:唐,今河东永安是也,去晋四百里。又云:尧居唐,东于彘十里,顺帝改彘曰永安。则瓉以唐国为永安。 皇甫谧云:尧始封于唐,今中山唐县是也。后徙晋阳。及为天子,都平阳,于《诗》为唐国。则唐国为平阳。此二说,《诗》之唐国不在晋阳。 颜师古以瓉说为是。 曹氏曰:意唐叔受封之始,实在永安。至子燮徙居晋水之阳,后人遂以晋阳为唐之故国欤。 《左传》:唐叔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注:大夏,今晋阳。 《晋世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 孔氏曰:禹都平阳,或于安邑,或于晋阳。夏都亦在晋境,故云夏墟。 《括地志》: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即尧裔子所封。 朱氏曰:唐叔所封,在今太原府。吕氏曰:晋阳,汉太原郡所治,隋以古晋阳为太原县。太平兴国四年,徙州治阳曲而空其故城。《世本》云居鄂。《括地志》:故鄂城在慈州昌宁县二里。 《水经》:汾水过晋阳县东,晋水从县南东流注之。晋水出县西悬瓮山。 《括地志》:故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尧筑也。《国都城记》:燮父徙居晋水傍,唐城即燮父初徙之处。 《诸侯谱》云:晋穆侯迁都于绛,孝侯改绛为翼,故翼城一名故绛,在绛州翼城县东南十五里。 《左传》注:翼,晋旧都,在绛邑县东。献公又命曰绛,景公迁新田。今绛州绛县。 《晋语》:景、霍以为城,汾、河、涑、浍以为渊,戎狄之民实环之。朱氏曰:其诗不谓之晋而谓之唐,盖仍其始封之旧号。 《补传》曰:魏,舜、禹之故都;晋,尧之故都,在雍、冀之间。三圣人皆有俭德遗风,百世未泯。
沃 鹄
毛氏曰:沃,曲沃。孔氏曰:在河东闻喜县,闻喜今属解州。 成侯徙居曲沃,则为晋都,至昭公分曲沃,封桓叔,则昭公已前已徙绛矣。然则穆侯以后,晋常鄙绛。《序》言沃,则既封之后,谓之沃国。鹄,曲沃邑。孔氏曰:其都在曲沃,其傍更有邑。 《水经注》:左邑故城,故曲沃。《传》曰:下国即新城也,汉武以为闻喜县。涑水自城西注,水流急浚,故诗人以为激扬之水。 曹氏曰:自桓叔初封曲沃,至武公灭晋,凡六十七岁。《竹书纪年》:庄伯十二年,翼侯焚曲沃之禾。 林氏曰:曲沃之民知有曲沃,不知有宗国。
首阳
朱氏曰:首山之南也。 孔氏曰:首阳之山,河东蒲坂县南。马融曰:华山之北,河曲之中。《左传》:赵宣子田于首山。 《晋志》:蒲坂有雷首山,夷齐居其阳。蒲坂,舜都也。 石曼卿诗云:耻生汤武干戈日,宁死唐虞揖逊区。 《水经注》: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临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郡县志》:在河中府河东县南十五里。 《舆地广记》:在永乐县北三十里。山南曰首阳。河东县本汉蒲坂县地,伯夷墓在县南三十五里雷首山南。
秦
《郑氏谱》曰:秦者,陇西谷名,于《禹贡》近雍州鸟鼠之山。尧时有伯翳者,伯益。实皋陶之子,佐禹治水。《列女传》:皋子五岁而佐禹。 中侯苗兴云:皋陶之苗为秦。水土既平,舜命作虞官,掌上下草木鸟兽,赐姓曰嬴。历夏、商兴衰,亦世有人焉。周孝王使其末孙非子养马于汧、渭之间。孝王为伯翳能知禽兽之言,子孙不绝,故封非子为附庸,邑之于秦谷。至曾孙秦仲,宣王又命作大夫,始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国人美之,秦之变风始作。《郑语》:史伯曰:秦仲,嬴之俊也,其将兴乎?秦仲之孙襄公,平王之初兴兵讨西戎以救周。平王东迁王城,乃以岐、丰之地赐之,始列为诸侯。遂横有周西都宗周畿内八百里之地。其封域东至迆山,孔氏:迆,谓靡迆。《禹贡》无迆山。在荆岐终南惇物之野。至玄孙德公又徙于雍云。《地理志》:扶风雍县。 《地理志》:非子邑于秦,今陇西秦亭、秦谷是也。 《括地志》:秦州清水县,本名秦。《十三州志》云:秦亭、秦谷。《通典》:秦州,古西戎之地,秦始封之邑。《舆地广记》:秦州陇城县有秦谷。《史记》:庄公伐西戎,破之,周宣王予大骆犬丘,为西垂大夫。《括地志》:秦州上邽县西南九十里是也。《世纪》:襄公徙汧,故城在陇州汧源县南三里。文公还居非子旧墟犬丘,在汧、渭之间,即槐里是也,在京兆府兴平县东南十里。宁公徙平阳,故城在凤翔府岐山县西四十六里,有平阳聚。德公居雍,故城在凤翔府天兴县南七里。献公徙栎阳,在京兆府栎阳县东北。孝公徙咸阳,故城在咸阳县东十五里。 《水经注》:秦川有故亭,秦仲所封。 孔氏曰:德公之后常居雍,季札见歌秦曰:“此之谓夏声。”服虔云:与诸夏同风。杜预云:秦本在西戎汧、陇之西,秦仲始有车马、礼乐,去戎狄之音而有诸夏之声。 《地理志》: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故《秦诗》曰“在其板屋”,又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及《车辚》、《四臷》、《小戎》之篇,皆言车马田狩之事。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穆公称伯,以河为竟。注:地界东至于河。 朱氏曰: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然本其初而论之,岐丰之地,文王用之以兴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秦人用之,未几而一变其俗,至于如此,则已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气矣。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重厚质直,无郑、卫骄堕浮靡之习。以善导之,则易以兴起,而笃于仁义;以猛驱之,则其强毅果敢之资,亦足以强兵力农而成富强之业,非山东诸国所及也。晁氏曰:晋之俭,秦之好车马,郑、卫之音,宛丘之婆娑,以《诗》所记,行四方察其风俗,无不近者。当其一时上之所为,岂自知能入人如此之深耶!其渐摩使然。 李氏曰:《郑风》都曼,《齐风》阐缓,《秦风》廉劲,亦由风声气俗使然。
阪有漆
曹氏曰:《说文》:阪,山胁也。《地理志》“陇西有陇坻,在其西”注:陇,阪也,即今陇山。《三秦记》:其阪九回,欲上者七日乃越,高处东望秦川。然则阪固秦地之所有也。《通典》:秦州有大阪,名曰陇坻,亦曰陇山。
西戎
朱氏曰:西戎者,秦之臣子所不与共戴天之仇也。襄公承天子之命,以报君父之仇,所以能用其人,而秦人所以乐为之用也。温其在邑,西鄙之邑也。《史记》:襄公十二年伐戎,而至岐卒。 《后汉·西羌传》:秦襄公攻戎救周。及平王之末,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于是渭首有狄、獂音丸、邽、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颍首以西有蛮氏之戎。穆公得戎人由余,遂霸西戎,开地千里。 《史记·匈奴传》: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獂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 《汉·匈奴传》:秦襄公伐戎至岐,始列为诸侯。张氏曰:《车邻》、《驷驖》、《小戎》诸诗,武事备矣。盖其地与戎错,而秦仲以来,武事最胜,故能使秦伯有天下者,是《诗》也。而使之不二世而失国者,亦是《诗》也。夫其严急之风,与三代之温柔敦厚,抑何远哉!
取周地
欧阳氏曰:按《史记》,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以岐西之地。子文公立,十六年以兵伐戎,戎败走,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盖自戎侵夺岐、丰,周遂东迁,虽以岐、丰赐秦,使自攻取,而终襄公之世,不能取之。但尝一以兵至岐,至文公始逐戎而取之。 孔氏曰:襄公救周即得之,《本纪》之言不可信。 吕氏曰:苏氏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谬,使平王定不迁之计,收丰镐之遗民,以形势临诸侯,齐、晋虽大,未敢贰也。此论失于考之不精。岐、丰之地自犬戎盘据,旧都非周所有,故平王遂以赐襄公,使之自取,其势非可以不迁也。
终南
《郡县志》:终南山在京兆府万年县南五十里,一名太一,亦名终南。又在凤翔府郿县南三十里。张衡《西京赋》:“终南太一,隆崛崔崒。”潘岳《西征赋》云:“九嵕嶻薛,太一巃嵸”,“面终南而背云阳,跨平原而连嶓冢”。然则终南、太一,非一山也。毕原在县西南二十八里,《诗》注云:“毕,周公葬于毕是也。终南之道名也。”《左传》:中南,九州之险也。杜氏注:在武功县南,今郿县。 《通典》:长安县有终南山。《地理志》:在武功县东。《括地志》:一名南山。 柳子曰:惟终南据天之中,在都之南,西至于褒、斜,又西至于陇首,以临于戎;东至于商、颜,又东至于太华,以距于关。实能作固,以屏王室。其物产之厚,器用之出,则璆琳琅玕,《夏书》载焉。纪堂条梅,《秦风》咏焉。 毛氏曰:终南,周之名山中南也。 李善曰:终南,南山之总名;太一,一山之别号。 孔氏曰:《本纪》云赐襄公岐以西之地,文公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则襄公所得,自岐以西。如《郑谱》则是全得西畿。案终南山在岐之东南,大夫之戒襄公,引终南为喻,则襄公亦得岐东,非唯自岐以西也。《地理志》:秦地濒南山,近夏阳,多阻险轻薄。 李氏曰:终南西距凤翔、武功,北距万年、长安。 毛氏曰:纪,基也;堂,毕道平如堂也。 郑氏曰:毕也、堂也,亦高大之山所宜有也。毕,终南之道名,边如堂之墙。 孔氏曰:《释丘》云:“毕,堂墙。”郭璞云:今终南山道名毕。 曹氏曰:纪,崔灵恩集注作“屺”,曰终南之旁有屺山,字当作屺。 《尔雅》、《说文》皆以山如堂者曰密,谓形如堂室也。此言终南形势之壮。 朱氏曰:纪,山之廉角;堂,山之宽平处。《寰宇记》:堂即毕原也。
三良
《括地志》:秦穆公冢在岐州雍县东南二里,三良冢在雍县一里故城内。今凤翔府天兴县。 东坡苏氏《秦穆公墓诗》:槖泉在城东,墓在城西无百步。
渭阳
郑氏曰:秦是时都雍,至渭阳者,盖东行送舅氏于咸阳之地。 孔氏曰:雍在渭南,水北曰阳。晋在秦东,行必渡渭。《地理志》:右扶风渭城县,故咸阳也,其地在渭水之北。 曹氏曰:渡渭而送之,至于渭北,言其远也。 《水经》:渭水迳长安城北。《注》:即咸阳也。《郡县志》:京兆府咸阳县,本秦旧县,渭水南去县三里。秦咸阳在今县东二十二里。
陈
《郑氏谱》曰:陈者,大皞虙戏氏之墟。帝舜之胄有虞阏父者,为周武王陶正。武王赖其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后,封其子妫满于陈,都宛丘之侧,是曰陈胡公,以备三恪。《说文》作“愙”。妻以元女大姬。其封域在《禹贡》豫州之东,其地广平,无名山大泽,西望外方,东不及明音孟猪。《书》:盟猪。《尔雅》:孟诸。大姬无子,好巫觋,祷祈鬼神歌舞之乐,民俗化而为之。五世至幽公,当厉王时,政衰,大夫淫荒,所为无度,国人伤而刺之,陈之变风作矣。 《地理志》:大姬,妇人尊贵,好祭祀,用史巫,故其俗巫鬼。《陈诗》曰:“坎其击鼓,宛丘之下。亡冬亡夏,值其鹭羽。”又曰:“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此其风也。吴札闻陈之歌曰:“国亡主,其能久乎?”自胡公后二十三世,为楚所灭。 《通典》:陈州宛丘县,陈都。今淮宁府。《九域志》:城,陈胡公所筑。 唐氏曰:陈灵公弑而楚子入陈,则王迹熄矣,诗之所以亡也。欧阳氏曰:陈,最后至顷王时,犹有灵公之诗。 霸者兴,变风息焉;王道废,诗不作焉。
宛丘
《水经注》:宛丘,在陈城南道东。王隐曰:渐欲平,今不知所在矣。 《尔雅》:陈有宛丘。注:今在陈郡陈县。 《郡县志》:宛丘在陈州宛丘县南三里。《括地志》:县在陈城中,古陈国。 毛氏曰: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 《舆地广记》:《尔雅》丘上有丘曰宛丘,今其地形则然。今陈州城在古陈城内西北隅,陈都在宛丘之侧。 孔氏曰:《释丘》云宛中、宛丘,言中央宛宛然,是为四方高、中央下。郭璞谓中央隆峻,状如一丘,与《毛传》正反。《尔雅》:天下有名丘五,其三在河南,其二在河北。
东门之枌
毛氏曰:东门宛丘,国之交会。 戴氏曰:《陈诗》多言东门,必陈人游息之地。 “南方之原”,范氏曰:择高明之地而荒乐焉。
东门之池
《郡县志》:东门池,在陈州城东门内道南。 毛氏曰:池,城池也。 《水经注》:陈城,故陈国也,东门内有池,池水东西七十步,南北八十许步,水至清洁而不耗竭,不生鱼草。水中有故台处,《诗》所谓“东门之池”也。
墓门
《楚辞·天问》: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王逸注云:解居父聘吴,过陈之墓门,见妇人负其子,欲与之淫泆,妇人引《诗》刺之曰:“墓门有棘,有鸮萃止。” 《列女传》:陈辩女,陈国采桑之女也,为歌曰:“墓门有棘,墓门有梅。” 毛氏曰:墓道之门。
防 邛
《郡国志》“陈国陈县”今宛丘县注:《博物记》曰:邛地在县北,防亭在焉。毛氏曰:防,邑也。邛,丘也。
株林
毛氏曰:夏氏邑。 孔氏曰:邑在国外。 《郡国志》“陈县”注:陈有株邑,盖朱襄之邑。《寰宇记》:陈州南顿县西南三十里,有夏亭城,城北五里有株林。 《郡县志》:宋州柘城县,本陈之株邑,《诗》“株林”是也。故柘城在宁陵县南七十里,陈之株邑。 柘城、宁陵,今属拱州。
桧
《左传》、《国语》作“郐”。 《地理志》作“会”。 《郑氏谱》曰:桧者,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国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北,荥波之南,居溱、洧之间。祝融氏名黎,其后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芊。唯妘姓桧者处其地焉。孔氏曰:桧,祝融之后,复居祝融之墟。周夷王、厉王之时,桧公不务正事,而好洁衣服,大夫去之,于是桧之变风始作。其国北邻于虢。谓东虢。 《郑语》:妘姓郐。注:陆终第四子求言为妘姓,封于郐。郐,今新郑也。 《史记》:陆终生子六人,四曰郐人。 《世本》曰:陆终生六子,四曰郐人。 宋忠云:郐,国名,妘姓所出。 《周语》:郐之亡由叔妘。 《郡县志》:郐城在郑州新郑县东北三十二里。《括地志》云:二十二里。 《史记》注:徐广曰郐在密县。 汉属河南郡,唐属郑州,后属河南府。今属郑州。 《水经注》“洧水又东南迳郐城南”注:刘祯云北邻于虢。 孔氏曰:《郑谱》以郑因虢、桧之城而国之,先谱桧事,然后谱郑。桧、曹国小而君奢,民劳而政僻,季札之所不讥,《风》次于末,宜哉! 苏氏曰:《桧诗》皆为郑作,如邶、鄘之于卫也。 《通典》:河南府密县,古郐国,有洧水、郐水。杜预云:郐城在荥阳密县东北。郑州新郑县有溱、洧二水,本郐国之地。密、新郑连境。 《水经注》:《竹书纪年》晋文侯二年,同王子多父伐郐,克之,乃居郑父之丘,名之曰郑,是曰桓公。 徐广曰:郐在密县,不得在外方之北也。《左传》:郐城。注:在密县东北。
西归
郑氏曰:桧在周之东,故言西归。孔氏曰:桧在荥阳,周都丰、镐,周在于西,故言西。
曹
《郑氏谱》曰:曹者,《禹贡》兖州陶丘之北,地名。周武王既定天下,封弟叔振铎于曹,今曰济阴定陶是也。其封域在雷夏、菏泽之野。昔帝尧尝游成阳,死而葬焉。舜渔于雷泽,民俗始化,其遗风重厚,多君子,务稼穑,薄衣食,以致畜积。夹于鲁、卫之间,又寡于患难,末时富而无教,乃更骄侈。十一世当周惠王时,政衰,昭公好奢而任小人,曹之变风始作。 《舆地广记》:广济军定陶县,故三朡国,周封曹叔振铎于此。陶丘在西南,菏泽在东北。 《郡县志》:古曹州济阴县东北四十七里,自曹叔至伯阳,凡十八叶。今兴仁府济阴县,本汉定陶县地。唐为曹州,省定陶入焉。 孔氏曰:曹都虽在济阴,其地则逾济北。僖三十一年取济西田,《传》曰分曹地也。曹在汶南、济东,据鲁而言是济西,鲁在其东南,卫在其西北。 《地理志》:济阴郡成阳有尧冢、灵台,昔尧作游。 成阳,今濮州雷泽县。 陈氏曰:桧亡东周之始也,曹亡春秋之终也,夫子之删《诗》,系《曹》、《桧》于《国风》之后,于《桧》之卒篇曰“思周道也”,伤天下之无王也。于《曹》之卒篇曰“思治也”,伤天下之无伯也。 程氏曰:桧、曹惧于危亡,而思周道,故为乱之终。曹氏曰:乱极则思治,变极则反正,故以《豳风》继之。
南山
毛氏曰:曹南山也。 《郡县志》:曹南山在曹州济阴县东二十里,《诗》“南山朝隮”是也。《寰宇记》:在县东南。 《春秋》:盟于曹南。《括地志》:有曹南,因名曹。
周京京周 京师
《公刘》“京师之野”,朱氏曰:京师,高丘而众居之也。 董氏曰:所谓京师者始于此,其后世因以所都曰京师。曰嫔于京、依其在京,则岐周之京也;王配于京,则镐京也;《春秋》所书京师,则洛邑也。皆仍其本号而称之,犹晋之言新绛、故绛也。洛邑谓之洛师,正京师之意。吕氏曰:《下泉》作于齐桓之后。 李氏曰:周京者,周室所居之京师也;京周者,京师所治之周室也。
郇伯
《左传》:郇,文之昭也。 毛氏曰:郇伯,郇侯。 郑氏曰:文王之子为州伯。 《春秋·释地》曰:解县西北有郇城。《左传》:盟于郇。《说文》:圃在晋地。 服虔曰:郇国,在解县东郇瑕氏之墟也。 《水经注》:涑水西迳郇城,郇伯故国也。今解故城东北二十四里有故城,在猗氏故城西北,俗名为郇城。 《舆地广记》:河中府猗氏县有郇城,文王子所封。《诗》“郇伯”。 《括地志》:城在县西南四里。《郡县志》:故郇邑。
豳
《郑氏谱》曰:豳者,后稷之曾孙曰公刘者,自邰而出,所徙戎狄之地名,今属右扶风栒邑。公刘以夏后大康时失其官守,窜于此地,犹修后稷之业,勤恤爱民,民咸归之,而国成焉。其封域在《禹贡》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至商之末世,大王又避戎狄之难,而入处于岐阳,民又归之。公刘之出,大王之入,虽有其异,由有事难之故,皆能守后稷之教,不失其德。成王之时,周公避流言之难,出居东都二年。思公刘、大王居豳之职,忧念民事至苦之功,以比序己志。后成王迎而反之,摄政,致太平。其出入也,一德不回,纯似于公刘、大王之所为。大师大述其志,主意于豳公之事,故别其诗以为豳国变风焉。 朱氏曰:虞夏之际,弃为后稷而封于邰。及夏之衰,弃稷不务。弃子不窋失其官守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窋生鞠陶,鞠陶生公刘,能复修后稷之业,民以富实,乃相土地之宜而立国于豳之谷焉。十世而太王徙居岐山之阳,十二世而文王始受天命,十三世而武王遂为天子。武王崩,成王立,年幼不能莅阼,周公旦以冢宰摄政。乃述后稷、公刘之化,作诗一篇以戒成王,谓之《豳风》。而后人又取周公所作及凡为周公而作之诗以附焉。豳,在今邠州三水县;邰,在今京兆府武功县。《郡县志》:宁州城即公刘邑地,后魏为邠州,改为豳,后改为宁州。 《周语》:夏之衰,不窋窜戎狄之间。韦昭云:豳,西近戎,北近狄。 孔氏曰:不窋己窜豳地。定国于豳,自公刘始也。 《郡县志》:庆州治东南三里,有不窋故城。 《地理志》:昔后稷封斄,公刘处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右扶风栒邑县有豳乡,《诗》豳国,公刘所都。徐广曰:漆县东北有豳亭。 《通典》曰:邠州,古豳国。西魏置豳州,开元十三年改为邠。 《郡县志》:古豳城在豳州三水县西三十里,公刘始都之处。栒邑故城在县东二十五里。 《括地志》:县西十里有豳原,豳城在原上。 《史记正义》:武王登邠之阜,以望商邑,盖登此城。 孔氏曰:《郑谱》《王》在《豳》后。公刘为狄迫逐而徙居,《诗》“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本纪》:公刘在戎、狄间。杜预云:豳在新平漆县东北,邰始平武功县所治斄城,邰近而豳远。公刘初居豳,太王终去豳,俱是先公之俊。 《括地志》:邠州新平县,即汉漆县。《诗》“豳国”。 《郑志》:张逸问:《豳·七月》专咏周公之德,宜在《雅》,今在《风》何?答曰:以周公事专为一国,上冠先公之业,所以在《风》下,次于《雅》前。 曹氏曰:不窋之居于豳,未能国也。至其孙公刘,始立国焉。后稷开国在邰,豳虽非后稷之旧,而豳公所修者,实后稷之业,故并以后稷系之豳。其后自豳而岐、自岐而程、自程而丰、自丰而镐,积累增修,而后王业成焉。 吴氏曰:《风》有《周》、《召》、《王》、《豳》,地则皆周地,诗则皆周诗,如邶、鄘、卫之为三,魏、唐之为二,其诗所从得之地不同,其发于声者不一,故本其地而系之也。张氏曰:《黍离》,出于洛阳者也;《七月》,出于豳者也。 欧阳氏曰:《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豳》、《秦》、《魏》、《唐》、《陈》、《郐》、《曹》,此孔子未删之前,周大师乐歌之次第也。季札观乐于鲁,次第如此。《周》、《召》、《邶》、《鄘》、《卫》、《桧》、《郑》、《齐》、《魏》、《唐》、《秦》、《陈》、《曹》、《豳》、《王》,此郑氏《诗谱》次第也。张氏曰:始于《二南》,终于《豳》,圣人所以为无穷也。
东山
程氏曰:东山,所征之地。 李氏曰:周在丰、镐,三监叛,其地在王室之东,周公自周征之,是自西而东,故谓东征。今按商故都在河北。唐杜牧以河北为山东。秦、汉谓山东、山西者,皆指太行山。东山,即商地。 孔氏曰:《金縢》云周公居东二年。周公在东,实出入三年。
四国
毛氏曰:四国,管、蔡、商、奄也。 《书序》:三监及淮夷叛。三监,管叔、蔡叔、霍叔也,以其监殷,故谓之三监。 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说文》:奄国在鲁。 《括地志》:兖州曲阜县奄至乡,奄国之地。 《左传》“周有徐奄”注:二国嬴姓分,鲁公因商奄之民。 《孟子注》:奄,东方国。 《通鉴外纪》:奄君谓武庚禄父曰:“此百世之时也,请举事。”禄父从之,率奄、淮夷叛。周公奉王命兴师东伐。 《书·多方》注云:奄国在淮夷之傍。 孔氏曰:《书传》称周公二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 《书传》又曰:奄君薄姑。薄姑,齐地名,非奄君名。 四国不数淮夷。 四国之君,禄父、管叔皆见杀,蔡叔放之,奄迁其君于齐。 《周书·作雒篇》: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监殷臣。 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叛。周公、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二年乃作师旅临卫攻殷,大震溃,降辟三叔。王子禄父北奔,管叔、霍叔缢,乃囚蔡叔于郭邻。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国,俘维九邑,俘殷献民,迁于九里成周之地。俾康叔宇于殷,俾中旄父宇于东。 欧阳氏曰:《周》、《召》、《王》、《豳》皆出于周,《邶》、《鄘》合于卫,桧、魏世家绝,其可考者,七国而已。
卷三
雅
《郑氏谱》曰:小雅、大雅者,周室居西都丰、镐之时诗也。始祖后稷,由神气而生,有播种之功于民。公刘至于大王、王季,历及千载,越异代,而别世载其功业,为天下所归。文王受命,武王遂定天下。盛德之隆,大雅之初,起自《文王》,至于《文王有声》,据盛隆而推原天命,上述祖考之美。小雅自《鹿鸣》至于《鱼丽》,先其文所以治内,后其武所以治外。此二雅逆顺之次,要于极贤圣之情,著天道之助,如此而已矣。又大雅《生民》及《卷阿》,小雅《南有嘉鱼》下及《菁菁者莪》,周公、成王之时诗也。《传》曰孔氏曰:未知此传在何书。“文王基之,武王凿之,周公内之”,谓其道同,终始相成,比而合之,故大雅十八篇、小雅十六篇为正经。其用于乐,国君以小雅,天子以大雅,然而飨宾或上取,燕或下就。何者?天子飨元侯,歌《肆夏》,合《文王》。诸侯歌《文王》,合《鹿鸣》。诸侯于邻国之君,与天子于诸侯同。天子、诸侯燕群臣及聘问之宾,皆歌《鹿鸣》,合乡乐。此其著略,大校见在书籍。礼乐崩坏,不可得详。大雅《民劳》、小雅《六月》之后,皆谓变雅,美恶各以其时,亦显善惩过,正之次也。问者曰:《常棣》闵管、蔡之失道,何故列于文王之诗?曰:闵之闵之者,闵其失兄弟相承顺之道,至于被诛。若在成王、周公之诗,则是彰其罪,非闵之,故为隐。推而上之,因文王有亲兄弟之义。又问曰:小雅之臣何以独无刺厉王?曰:有焉。《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之诗是也。汉兴之初,师移其第耳。乱甚焉。既移,又改其目,义顺上下,刺幽王亦过矣。 朱氏曰: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会朝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及其变也,事未必同,而各以其声附之。
周道郁夷
《地理志》“右扶风郁夷县”注:《诗》“周道郁夷”,颜氏曰《四牡》诗。“周道倭迟”,《韩诗》作“郁夷”,言使臣乘马于此道。
管蔡
《郡国志》:河南中牟有管城,管叔邑;河内山阳有蔡城,蔡叔邑。山阳故城在怀州修武县西北。 《括地志》:郑州管城县,今州外城即管国城,叔鲜所封。豫州今蔡州上蔡县在州北七十里,古蔡国,外城,叔度所都城也。有蔡冈,在县东十里,因名。 宋忠云:胡徙居新蔡。 《舆地志》:平侯徙新蔡。
昆夷 混夷 串夷 周穆王伐畎戎
孙毓曰:按《书传》文王七年五伐,有伐密须、犬夷、黎、邘、崇。 《汉·匈奴传》:周西伯昌伐畎夷。注:畎夷,即畎戎也,又曰昆夷,或作混,又作绲,并音工本反。亦曰犬戎。陇以西有畎戎。《山海经》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 《说文》:赤戎木犬种,故字从犬。 《史记》:自陇以西有绲戎。《绵》“混夷駾矣”。音昆。 《说文》引《诗》“犬夷呬矣”。《皇矣》“串夷载路”。郑氏曰:即混夷,西戎国名。 《孟子》:文王事昆夷。《书大传》注引《诗》“畎夷喙矣”。
玁狁
《史记·匈奴传》: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颜氏曰:皆匈奴别号。 晋灼曰: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秦曰匈奴。 《孟子》:大王事獯鬻。 曹氏曰:西北二虏相倚角为寇,故征玁狁则西戎作,伐西戎则玁狁平。 《汉·匈奴传》:武王伐纣而营雒邑,复居于酆镐,放逐戎夷泾、洛之北,以时入贡,名曰荒服。懿王时戎、狄交侵,暴虐中国,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往城于方 朔方
毛氏曰:方朔,方近玁狁之国也。 朱氏曰:今灵、夏等州之地。 曹氏曰:即《六月》所谓“侵镐及方”。《郡县志》:夏州朔方县什贲故城在县治北,即汉朔方县之故城也。《诗》所谓“王命南仲,城彼朔方”是也。汉武帝元朔二年,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使苏建筑朔方。什贲之号,盖蕃语也。 程氏曰:城朔方而玁狁之难除,御戎狄之道,守备为本,不以攻战为先也。 《史记·匈奴传》:戎、狄逐周襄王,暴虐中国,故诗人歌之曰:“出舆彭彭,城彼朔方。” 《汉书》:宣王兴师征伐,诗人美大其功曰:“出车彭彭,城彼朔方。”
西戎
朱氏曰:昆夷也。 《后汉·西羌传》:武乙暴虐,犬戎寇边,周古公逾梁山而避于岐下。及子季历,遂伐西落鬼戎。太丁之时,季历复伐燕京之戎,戎人大败周师。后二年,周人克余无之戎,于是太丁命季历为牧师。自是之后,更伐始呼、翳徒之戎,皆克之。《竹书纪年》。及文王为西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遂攘戎、狄而戍之,莫不宾服。乃率西戎,征殷之叛国以事纣。
南有嘉鱼
毛氏曰:江、汉之间,鱼所产也。 左太冲《蜀都赋》:嘉鱼出于丙穴。陆氏曰:丙穴,在汉中沔阳县北,穴口向丙,故曰丙。 《类要》:丙水出丙穴,在兴州顺政县,今沔州。 《文选注》:丙,地名,有鱼穴二所,常以三月取之。 丙者,向阳穴也。 《舆地记》:穴口广五六尺,泉源垂注。有嘉鱼,常以三月自穴下透入水。 大景山在兴州南七十里,与小景山相连,本作丙,以避讳改。相传北有丙穴,产嘉鱼。
四海
《尔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疏》曰:夷类有九:畎夷、千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又玄菟、乐浪、高骊、满饰、凫更、索家、东屠、倭人、天鄙。蛮类有八:天竺、咳首、僬侥、跂踵、穿胸、儋耳、狗轵、旁脊。戎类有六:侥夷、戎夫、老白、耆羌、鼻息、天刚。狄类有五:月支、秽貃、匈奴、单于、白屋。
焦获
毛氏曰:周地接于玁狁者。 《尔雅·十薮》:周有焦护。孙炎云:周,岐周也。郭璞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寰宇记》:焦获薮在京兆府泾阳县北外十数里,亦名瓠口。 《沟洫志》:韩水工郑国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抵瓠口为渠。 班彪《北征赋》:夕宿瓠口之玄宫。注以为焦获。 朱氏曰:焦,未详所在。获,郭璞以为瓠中,今在耀州三原县。孔氏曰:泽薮在瓠中,而薮外接于玁狁。
镐方
郑氏曰:镐也、方也,皆北方地名。 孔氏曰:汉刘向《疏》云吉甫之归,周厚赐之,其诗曰“来归自镐”,千里之镐,犹以为远。镐去京师千里。颜师古注:镐,非丰镐之镐。王肃以为镐京,王基驳之。 朱氏曰:刘向以为千里之镐,则非镐京之镐矣。未详所在。方,疑即朔方也。
泾阳
郑氏曰:泾水之北。孔氏曰:水北曰阳。 《通典》:今泾原州地,并泾水之阳。 《郡县志》:原州平凉县,本汉泾阳县地,今县西四十里泾阳故城是也。泾水源出百泉县西南泾谷。《地理志》:笄头山。《淮南》:一名薄落山,故泾水亦曰薄落水。 平凉县今属渭州。 孔氏曰:泾去京师为近。
大原
《禹贡》:既修大原。颜师古曰:即今晋阳。 黄氏曰:晋大原、大卤、大夏、夏虚、晋阳,凡六名。 朱氏曰:大原亦曰大卤,今在太原府。《谷梁传》: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 《左传》注:大卤,大原晋阳县。汉太原郡治晋阳。 《后汉·西羌传》:穆王迁戎于大原。夷王命虢公率六师伐大原之戎,至于俞泉。宣王遣兵伐大原戎,不克。 《周语》:宣王料民于大原。 孔氏曰:杜预云西河介休县南有地名千亩,则王师与姜戎在晋地而战也。 毛氏曰:至于大原,言逐出之而已。 《史记》:戎狄逐周襄王,暴虐中国,故诗人歌之曰“薄伐猃狁,至于大原”。 《九域志》:古京陵在汾州,周宣王北伐猃狁时立。 《郡县志》:在平遥县东七里,汉京陵县,又曰大原,台骀之所居。 《帝王世纪》:帝尧徙晋阳,即今大原也。 《地理志》:赵西有大原,秦庄襄四年初置太原郡。汉二十一县。唐开元十一年改并州为大原府。高齐移晋阳县于汾水东。隋开皇十年于州城中古晋阳置太原县,在州东二里百六十步。太平兴国四年省,入榆次。 薛氏《禹贡解》曰:太原在榆次县。 《左传》: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中行》:穆子败狄于太原。注:晋阳县。
中乡
郑氏曰:美地名。
蛮荆
毛氏曰:荆州之蛮也。 《郑语》史伯曰:当成周者,南有荆蛮。注:芈姓之蛮,鬻熊之后也。叔熊逃难于濮而蛮。濮,蛮邑。蛮芈,蛮矣。谓叔熊。 《晋语》叔向曰: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注:荆州之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牟东夷国守燎,故不与盟。 《吴语》:有蛮荆之虞。 《后汉·南蛮传》:槃瓠后滋蔓,今长沙武陵蛮是也。周世党众弥盛,宣王中兴,乃命方叔南伐蛮方,诗人谓“蛮荆来威”。《楚世家》:熊霜元年,周宣王初立。 曹氏曰:宣王北伐之事大矣,然止见于《六月》之诗,其所任者吉甫一人而已。至于南征,在《小雅》见于《采芑》者,则命方叔;在《大雅》见于《江汉》者,则命召虎;见于《常武》者,则命大师皇父。而各言其成功,则荆蛮、淮夷之作难非一时,其所任非一人。
东都
朱氏曰:东都,洛邑也。周公相成王,营洛邑为东都,以朝诸侯。周衰,久废其礼。至宣王,复会诸侯。 《左传》: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 《通鉴外纪》:成王使召公先相宅,周公至洛师复卜申视,营筑,谓之王城,是为东都。制郊畿方六百里,因西土为方千里,分为四县,县有四郡,郡有鄙,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均。《书传》云:五年营成洛邑。 晁氏曰:昔夏后初都阳城,南逾洛阳百里而远;成汤迁亳殷,东逾洛阳五十里而近,皆舍洛阳而不都。周兴,武王既定鼎郏鄏。厥后召公相宅洛邑,周公营成周,其意盛矣,而成王卒不果迁。逮夫宣王中兴,自济之洛,狩于圃田,及于敖山,因以朝诸侯,《车攻》之诗作焉,岂不欲成周召之志欤?且宣王尝狩于岐,而《石鼓》之诗亦伟矣。夫子乃舍而弗录,得非岐之狩为常,而东都之狩非常乎?惜夫!宣王卒亦不果迁也。至平王是迁,而周衰矣。 王氏曰:成王欲宅洛者,以天事言,则日东景朝多阳,日西景夕多阴,日南景短多暑,日北景长多寒,洛天地之中,风雨之所会,阴阳之所和也。以人事言,则四方朝聘贡赋,道里均焉。非特如此而已,惩三监之难,毖殷顽民,迁以自近。洛距姝邦为近,则易使之迁;作王都焉,则易以镇服也。虽然,镐京宗庙社稷、官府宫室具在,不可迁也,故于洛时会诸侯而已。何以知其如此?以《诗》考之。宣王时会诸侯于东都,而《车攻》谓之复古。 “驾言徂东”,毛氏曰:东,洛邑也。
文武竟土
曹氏曰:岐周之地,迫近西北二边,镐方、焦获之地,尝为其所据。
甫草
《韩诗》作“圃草”。 郑氏曰:甫田之草也。 郑有甫田。音补,谓圃田,郑薮也。 《吕氏春秋》:九薮,梁之圃田。 《尔雅·十薮》:郑有圃田。 《穆天子传》:天子里甫田之路,东至于房。《左传》:郑有原圃。 《郡国志》:河南中牟县,有圃田泽。 《郡县志》:圃田泽一名原圃,在郑州中牟县今属开封府。西北七里。其泽东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水经注》:东西四十余里。西限长城,东极官渡,上承管城县界《水经注》:北佩渠水。曹家陂,又溢而北流,为二十四陂。在管城县东三里。 《水经注》云:渠水自河与济乱流,东迳荥泽北,东南分济,历中牟县之圃田泽北,与阳武分水。泽多麻黄草,《述征记》曰:践县境便睹斯卉,穷则知逾界。《诗》所谓“东有圃草”也。 皇武子曰: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泽在中牟县西。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 朱氏曰:甫草,甫田也,后为郑地。宣王之时,未有郑国,圃田属东都畿内,故往西也。 陈氏曰:九州川浸泽薮,名在职方,不属诸侯之版,而《诗》不以圃田系郑,《春秋》不以沙麓系晋,略可睹矣。周季诸侯,始擅不朌之利,齐斡山海,而桃林之塞郇、瑕之地,晋实私之,甚者至周岁贡百二十金于魏,以易温囿。 《韩诗》:东有圃草。 《补传》曰:甫田,易野也。易野以车为主,故用以选车,“田车既好”是也。
敖
《郡县志》:敖山,在郑州荥泽县西十五里,春秋时晋师在敖、鄗之间。二山名,在荥阳县西北。 《宋武北征记》曰:秦时筑仓于山上,汉高祖亦因敖仓傍山筑甬道,下汴水。践土台,故王宫,在县西北十五里,临汴水,南带三皇山,秦所置。仲丁迁于嚣,此也。《诗》“薄狩于敖”,皆此地。 《括地志》:荥阳故城在郑州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周时名北制,在敖山之阳。 《水经》:济水东迳敖山北。《注》云:《诗》“薄狩于敖”。山上有城,殷仲丁所迁,秦置仓于其中,亦曰敖仓城。 郑氏曰:敖,郑地,今近荥阳。 吕氏曰:晋师救郑,在敖、鄗之间,设七覆于敖前,则敖山之下,平旷可以屯兵,翳荟可以设伏。“东有甫草”,即此地。 《郡国志》:河南荥阳有敖亭,周宣王狩于敖。 《补传》曰:敖,险野也。险野以人为主,故用以选徒。
漆沮
《禹贡·雍州》:漆沮既从。 蔡氏曰:漆水,《寰宇记》自耀州同官县东北界来,经华原县,合沮水。沮水,《地志》出北地郡直路县东,今坊州宜君县西北境也。《寰宇记》沮水自坊州升平县北子午岭出,俗号子午水,下合榆谷、慈马等川,遂为沮水,至耀州华原县合漆水,至同州朝邑县东南入渭,二水相敌,故并言之。既从者,从于渭也。 朱氏曰:漆沮在西都畿内,泾渭之北,所谓洛水,今流入鄜坊,至同州入河。 段氏曰:《书》所谓漆沮,在沣水之东,为渭之下流。吉日漆沮,乃会于东都,继田猎之后,则宜为下流之漆沮。盖远历鄜坊,北之东都为地近。 李氏曰:《禹贡》东过漆沮,即此漆沮是也。 《孔氏传》:在泾水之东,一名洛水,与自土沮漆者别也。此《职方氏》所谓雍州其浸渭洛,非河南之洛也。《水经注》:洛水,阚骃以为漆沮之水。 《史记正义》:《括地志》云洛水源出庆州洛源县,此非古公所度漆沮也。
南山
“幽幽南山”,刘氏曰:镐京之阳,终南之山。严氏曰:周都丰镐面对终南,故《天保》祝君,《斯干》考室,《节南山》刺师尹,皆指此山。
沔水
《晋语》:公子赋《河水》。注:河当作“沔”,字相似误也。严氏曰:杜诗云“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与此诗意同。
褒
《舆地广记》:兴元府褒城县,故褒国,汉置褒中县。 《括地志》:褒国故城在县东二百步。《国都城记》:褒国姒姓,夏同姓所封。 《水经注》:石门在汉中之西,褒中之北。褒水又东南历褒口,即褒谷之南口也。北口曰斜。褒水又南迳褒县故城东,褒中县也,本褒国。又南流入于汉南郑县,故褒之附庸。周显王之世,蜀有褒汉之地。至六国,楚人兼之。怀王衰弱,秦略取焉。 《晋语》:周幽王伐有褒。 《郑语》:褒人褒姁。 《鲁诗》:阎妻扇方处。 班倢伃赋:哀褒阎之为邮。
百川沸腾
《周语》:幽王三年,西周三川皆震。注:西周镐京也,邠、岐之所近。三川,泾渭洛。洛即漆沮。震,动也。地震,故三川亦动。 伯阳父曰: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向
孔氏曰:《左传》桓王与郑十二邑,向在其中。杜预云河内轵县西有地名向上,则向在东都之畿内也。轵县,唐省,入孟州济源。 《水经注》云:向,城北向冈。《左传》襄十一年,诸侯伐郑师于向。 朱氏曰:都大邑。《周礼》畿内大都方百里,小都方五十里,皆天子公卿所封也。向在东都畿内,今孟州河阳县是也。 《九域志》:同州有向城。《诗》“作都于向”谓此。
苏公
郑氏曰:苏,畿内国。 孔氏曰:《左传》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则苏国在温。杜预曰:今河内温县,是东都畿内也。春秋时苏称子,此云公者,盖子爵而为三公。《书》“司寇苏公”。《郑语》:己姓,昆吾之后。僖十年,温子奔卫。《传》云苏子,注:国于温,故曰温子。《世本》:苏成公作篪。 《寰宇记》:故温城在孟州温县西三十里。《地理志》:河内郡,温县故国,己姓,苏忿生所封。
暴公
郑氏曰:暴,畿内国。 《春秋》:文八年,公子遂会雒戎,盟于暴。朱氏曰:战国及汉时有人姓暴。《世本》:暴辛公作埙。 谯周《古史考》云:古有埙、篪,尚矣。 《风俗通》:暴辛公,周诸侯也。杜氏注:郑地。
有北
毛氏曰:北方寒凉不毛之地。 《庄子》:穷发之北。
杨园 亩丘
毛氏曰:杨园,园名;亩丘,丘名。朱氏曰:下地也。《尔雅·释丘》云:如亩。李巡曰:谓丘有垄界,如田亩。 朱氏曰:高地。 孔氏曰:于时王都之侧盖有此园、丘,诗人见之为详。
东国 谭见前
孔氏曰:谭国在京师之东。 陈氏曰: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皆东迁之史也。古者诸侯无私史,有邦国之志,则小史掌之,而藏周室。鲁人所谓周人御书,晋人所谓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有董史者也。是故《费誓》系于《周书》,汉、汝、江、沱至于谭,大夫下国之诗,皆编入于《南》、《雅》。 朱氏曰:小东、大东,东方小大之国也。自周视之,则诸侯之国皆在东方。《文中子》龚氏注:周之侯国,各得献诗于王,若《大东》、《渐渐之石》之类是也。
氿泉
毛氏曰:侧出曰氿泉。音轨。 《释名》:流狭而长如车轨。
江汉南国之纪
郑氏曰:江、汉,南国之大水。 曹氏曰:江、汉受百川之水而注之海,使无泛滥之患,所以纪理南国。此《诗》指江、汉而言尽瘁,以《渐渐之石》之诗考之,幽王时荆舒尝叛,命将徂征,则从征役之事者多矣。《禹贡》:江、汉朝宗于海。黄氏曰:江、汉至荆州合流,去海犹远,而已有朝宗之势。俗强于此示训。 孔氏曰:幽王之时,楚已强矣。 《郑语》:史伯谓桓公曰:南有荆蛮,不可以入。
艽野
毛氏曰:远荒之地。 苏氏曰:艽,地名。
淮水 三洲
《禹贡》: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朱氏曰:淮水出信阳军桐柏山,至楚州涟水军入海。 《地理志》:南阳郡平氏县今唐州桐柏县。桐柏大复山在东南,《水经》:胎簪山。淮水所出,东南至淮陵今招信县。入海。 孔氏曰:郑于《中候·握河纪》注云:昭王之时,《鼓钟》之诗所为作者,依三家为说也。 水中可居曰洲。朱氏曰:三洲,淮上也。苏氏曰:始言汤汤,水盛也;中言湝湝,水流也;终言三洲,水落而洲见也。言幽王之久于淮上也。 吕氏曰:《三洲》,作诗者赋其所见也。
信南山
董氏曰:南山,终南山也。雍州之山,终南则禹固治之矣。《括地志》:终南山,一名南山。刘氏曰:终南在镐京之南。
瞻彼洛矣
毛氏曰:洛,宗周浸溉水也。 《职方氏》:雍州,其浸渭洛。易氏曰:按《汉志》,左冯翊怀德县,即强梁原之洛水。《说文》: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中,东南入渭。怀德即京兆之富平县,今属耀州,即冯翊之地。北条荆山在县西,正洛水之源也。孔安国注:《禹贡》漆沮亦曰洛水,出冯翊北。又一洛水出庆州洛源县,有白于山在县北三十里,洛水所出,因以名县。东流至鄜州洛交县,又东南流至京兆府云阳东,又经同州澄城西北,去富平之怀德亦近。非《禹贡》“导洛自熊耳”之洛。《淮南·坠形训》:洛出猎山,在北地西北夷中。洛东南流入渭,诗云“瞻彼洛矣”是也。 《括地志》:洛水,一名漆沮,水源出庆州洛源县白于山东,南流鄜、丹、同三州,至华阴北,南流入渭。 王氏曰:洛,东都之所在也。吕氏曰:《毛传》以洛为宗周之浸水。洛水虽出于京兆上洛西山,然其流尚微。此诗所谓洛,盖指东都也。 朱氏曰:洛水在东都,会诸侯之处。言天子至洛水之上,御戎服而起六师。 蔡氏曰:洛水,《地志》云出弘农郡上洛县冢领山,《水经》谓之欢举山,今商州洛南县。至巩县入河。今河南巩县。 《左传》:雒汭在巩县南。 《水经注》:《山海经》洛水成皋西入河,谓之洛汭。 张仪曰:什谷之口。《史记音义》:巩县有鄩谷水。
镐京
今京兆长安县昆明池北镐陂。 《郡县志》:周武王宫,即镐京也,在京兆府长安县西北十八里。自汉武帝穿昆明池于此,镐京遗趾沦陷焉。 《括地志》:滈水源出长安县西北滈池。《水经注》云滈水承滈池,北流入渭。孟康曰:长安西南有镐池。 《古史考》:武王迁镐,长安丰亭镐池也。 《荀子》:武王以鄗,与镐同。 《秦纪》:镐池君。 《水经》:渭水东北与鄗水合。《注》:水上承镐池于昆明池北,武王所都。汉穿昆明池于是地,今无可究。 “赫赫宗周”,毛氏曰:镐京也。 “周宗既灭”,郑氏曰:周宗,镐京也。
槛泉
《尔雅》:槛泉正出。涌出也。 《说文》作“滥”。
蛮髦
毛氏曰:蛮,南蛮也;髦,夷髦也。 郑氏曰:髦,西夷别名。武王伐纣,其等有八国从焉。 《牧誓》:及庸、蜀、羌、茅、微、卢、彭、濮人。茅、髦,音义同。孔氏曰:茅在巴蜀。 《括地志》:姚府以南,古茅国之地,有茅州。《唐·地理志》:诸蛮州有茅州。
谢 召伯
《郡国志》:南阳郡宛县,本申伯国。棘阳县东北百里有谢城。朱氏曰:谢,邑名,申伯所封国也,今在邓州信阳军。 《郑语》:桓公曰:谢西之九州何如?史伯曰:惟谢、郏之间,是易取也。注:谢,申伯之国,今在南阳。谢西有九州,一千五百家曰州。郏南谢北,虢、郐在焉。 《舆地广记》:棘阳,故谢国,汉为棘阳县,属南阳,其后省,故城在今唐州湖阳县西北。 《水经注》:泚水又西南流,谢水注之,水出谢城北。建武十三年,封樊重少子丹为谢阳侯,即其国也。 《崧高》:于邑于谢,南国是式。毛氏曰:谢,周之南国也。召伯,《周语》注:召公,召康公之后,穆公虎也。
滮池 北流
郑氏曰:丰镐之间水北流。毛氏曰:滮,流貌。 《水经注》:鄗水又北流,西北注,与滮池合,水出鄗池西,而北流入于鄗,世传以为水名。 《寰宇记》:渭水西自京兆鄠县流入长安,汉建元三年造便桥跨渭,斯滮池之别名。西北合渭水。 《说文》作“淲沱”。《九域志》:京兆府冰池。按《十道志》名彪池,亦名圣女泉。
荆舒
郑氏曰:荆,谓楚也;舒,舒鸠、舒鄝、舒庸之属。 《春秋》:庄十年书荆,僖元年始书楚。孔氏曰:殷武荆楚并言之,楚之称荆久矣。 《公羊传》:荆者,州名也。 《谷梁传》谓之荆狄之也,圣人立,必后至,天子弱,必先叛,故曰“荆狄”之也。 《地理志》:成王封熊绎于荆蛮,为楚子,居丹阳。 《左传》:熊绎辟在荆山。 《括地志》:归州巴东县东南四里归故城,熊绎之始国也。 《舆地志》:秭归县东有丹阳城。 《春秋》:有舒、在今庐州舒城县。舒鸠、今无为军巢县。舒蓼、在安丰县。舒庸,东夷国。谓之群舒,皆偃姓。皋陶后。 《世本》:舒、鲍,偃姓国。 孔氏曰:又有龙舒。 《地理志》:庐江郡舒县,故舒国。龙舒县,群舒之邑。龙舒故城在无为军庐江县西。《唐世系表》:舒又曰群舒,舒蓼、舒庸、舒鸠,一国而有五名。 朱氏曰:荆楚本号舒,近楚。
西戎见前 东夷
《左传》:椒举曰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 《后汉·西羌传》:幽王命伯士伐六济之戎,军败,戎围犬丘。见《竹书纪年》。 《书序》:成王既伐东夷。孔氏注:海东诸夷驹丽、扶余、馯貊之属。武王克商,皆通道焉。孔氏《疏》:汉有高驹丽、扶余,馯即韩也,北方曰貉。又云:东北夷也。
卷四
受命作周
朱氏曰:受命,受天命也;作周,造周室也,称王改元之说。欧阳公、苏氏、游氏辨之已详。《武成》:惟九年,大统未集。若以文王在位五十年推之,不知九年何处数起。《尚书大传》曰:文王受命,一年断虞芮之质,二年伐邘,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犬夷,五年伐耆,六年伐崇,七年而崩。 孔安国见《武成》篇,故《秦誓传》曰:周自虞芮质厥成,诸侯并附,以为受命之年。至九年,文王卒。 叶氏曰:《诗》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以虞芮质厥成为文王受命之年。儒者之传,周有自矣。是以武王称诞膺天命九年。
摰
毛氏曰:摰,国名,任姓。 《周语》:摰、畴之国,由大任。注:摰、畴二国,奚仲、仲虺之后,大任之家。 《唐世系表》:祖已七世孙曰成,徙国于摰。仲虺居薛,臣扈、祖已,皆其胄裔。 傅氏曰:自彼殷商来嫁于周,则摰是殷商畿内国。
京
朱氏曰:“裸将于京”,周之京师也。“曰嫔于京”、“依其在京”,周京也。“王配于京”镐京也。“乃觏于京”,高丘也。
殷商
《史记正义》:自汤已下号商,自盘庚改号曰殷。 《括地志》:相州安阳县,本盘庚所都,即北冢殷墟,南去朝歌城百四十六里。 《竹书纪年》:盘庚自奄迁北冢,曰殷墟,南去邺四十里。旧邺城西南三十里有洹水,在相州北四里,南岸三里有安阳城,即相州外城。西有城名殷墟,所谓北冢也。 《史记》:项羽与章邯盟洹水南殷虚上。 郑氏曰:契有功封商汤,始居亳之殷地。 《荀子》: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或曰即底柱。迁于商。十四世有成汤。 《书》:盘庚迁于殷。孔氏曰:亳之别名。 孔氏曰:成汤之初,以商为号,及盘庚后为殷,取前后二号而言之。 曹氏曰:盘庚复治亳之殷地,汤之故居,故兼称殷商。朱氏曰:商言其国,殷言其地。
洽阳
毛氏曰:洽,水也。《谷梁传》水北曰阳。 《地理志》:左冯翊郃阳县在郃水之阳。 《说文》引《诗》“在郃音合之阳”。 朱氏曰:洽,水名,本在今同州郃阳夏阳县,今流已绝,故去水而加邑。渭水亦迳此入河。《括地志》:郃阳故城在同州河西县南三里。 《水经注》曰:郃阳城南有瀵水,东流注于河。水南犹有文母庙,前有碑,去城十五里,水即郃水也。县取名焉。《郡县志》:水在旧河西县南五里,今郃阳界内。
渭涘
毛氏曰:渭,水厓。 王氏曰:洽之阳渭之涘,莘国所在。 朱氏曰:渭水至同州冯翊县入河。 孔氏曰:造舟比船于水,加版于上,即今之浮桥。杜预曰造舟为梁,则河桥之谓也。《尔雅》:天子造舟。 郑氏曰:周制也,殷时未有等制。 程氏曰:亲迎于渭,文王未为君,周国在渭旁,不是出疆。
莘
毛氏曰:莘,大姒国。 《水经注》:郃阳城故有莘邑,大姒之国。《舆地广记》:同州郃阳县,古莘国。 《括地志》:古莘国,城在同州河西县南二十里。《世本》:莘,姒姓,禹后。 《唐世系表》:启封支子于莘。
牧野
牧,《说文》作“坶”。孔氏曰:纣南郊地名。 《通典》:卫州汲县,牧野之地。《九域志》:汲城,本牧野之地,汉为县。 《郡国志》:朝歌县南有牧野。《牧誓注》:纣近郊三十里地名牧。 《括地志》:今卫州城即牧野之地,武王至牧野,乃筑此城。 孔氏曰:商郊牧野是郊上之地,战在乎野,故曰野。《诗》“于牧之野”。 皇甫谧曰:在朝歌南七十里。《水经注》:自朝歌以南暨清水,土地平衍,据皋跨泽,悉坶野之地,故《诗》称“坶野洋洋”。《竹书纪年》曰武王率西夷诸侯伐殷,败之于牧野。 《括地志》:朝歌在卫州东北。 《周书·克殷》曰:周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
自土沮漆
《地理志》:右扶风杜阳县,今凤翔府普润县。杜水南入渭。《诗》曰“自杜”。颜氏注:《诗》“自土沮漆”,《齐诗》作“自杜”,言公刘避狄而来,居杜与沮漆之地。 郑氏曰:公刘迁于豳,居沮漆之地。 段氏曰:沮漆有二,皆出雍州,皆东入于渭,特有上流、下流之别。《诗》漆沮入于渭之上流,自土漆沮,言于岐周之间。《书》漆沮入于渭之下流。言于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之下。《十三州志》云:漆水出漆县西北,至岐山东入渭。《后汉注》:漆县故城在邠州新平县。沮水不知所在。此《诗》“自土沮漆”者也。《十三州志》:万年县南有泾、渭,北有小河,即沮水也。 晁氏曰:《地理志》漆水在扶风漆县西北,豳之漆也。《水经》:漆水出扶风杜阳县俞山,东北入于渭。 《括地志》:沮水出维州富平县,东入栎阳南。漆水出岐州普润县东南岐漆山。 严氏曰:沮漆名称相乱。《水经》云沮水出北地郡直路县,东过冯翊祋祤县北,东入于洛,此沮水之源流也。《汉志》扶风有漆县,漆水在县西,东入渭。又阚骃《十三州记》云漆水出漆县西北,至岐山东入渭,此漆水之源流也。沮出北地入洛,漆出扶风入渭,沮自沮,漆自漆也。至孔氏引《水经》云沮水俗谓之漆水,谓之漆沮,此则名称相乱矣。诸家书解,以出扶风之漆水与出北地之漆水为二,谓扶风之漆水至岐山入渭,在沣之上流,而《书》言渭水会沣会泾之后,乃遇漆沮,则漆沮在沣水、泾水之下流,故以《书》之漆沮为出北地之漆沮,与《诗》扶风之漆别也。但《水经》出北地者,止是沮水,而谓之漆沮耳。如上所言,则《诗》之漆沮,自是二水,《书》之漆沮,止是一水,即《诗》之沮也。然《水经》之沮入洛,《书》之漆沮则入渭。沮水若为漆沮,一名洛水,则漆沮即洛也,而又云入洛,何也?姑阙之,以俟知者。此诗沮漆,指豳国,是漆沮之上流也。下文言周原,《传》以为漆沮之间,指岐周,是漆沮之下流也。《吉日》及《潜颂》言漆沮,指镐京,当亦去岐周不远也。《疏》云漆沮二水在豳地,但二水东流亦过周,其说是也。《史记正义》二水源在雍州西,其名洛水者在雍州东。 《山海经》: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说文》:漆水出右扶风杜陵岐山,东入渭。 《水经注》:今有水出杜阳县岐山北漆溪,谓之漆渠,西南流注岐水。
率西水浒
郑氏曰:循西水厓沮漆水侧也。 《周纪》:古公去豳,渡漆沮。徐广曰:水在杜阳岐山。 颜氏曰:漆水在新平。
岐下
《孟子》:大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括地志》:梁山,在雍州好畤县西北十八里。郑氏云:岐山西南。 《郡县志》:岐山,亦名天柱山,在凤翔府岐山县东北十里。 《地理志》:右扶风美阳县,岐山在西北中水乡,周大王所邑。 《水经注》:岐水历周原下,北则中水乡成周聚,水北即岐山。皇甫谧云:今美阳西北有岐城旧址。 孔氏曰:《皇矣》称“居岐之阳,在渭之将”,是其处险阻也。 《地理志》:大王徙岐。 《閟宫》:“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朱氏《传》曰:大王自豳徙居岐阳,四方之民咸归往之,王迹始著,盖有翦商之渐矣。
周原
《郡国志》:右扶风美阳,有岐山,有周城,杜预云:城在县西北。周大王所徙,南有周原。 《郡县志》:凤翔府扶风县,本汉美阳地。《通典》:美阳故城在京兆府武功县北七里。 皇甫谧云:邑于周地,始改国为周。《史记正义》:岐山下有周原,上置城。 毛氏曰:周原,沮漆之间也。 郑氏曰:广平曰原,周之原地,在岐山之南,膴膴然肥美。《韩诗》:周原腜腜。
虞芮
毛氏曰:虞、芮之君争田,久而不平,乃相谓曰:“西伯仁人也,盍往质焉。”乃相与朝周,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邑,男女异路,颁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二国之君感而相谓曰:“我等小人,不可以履君子之庭。”乃相让以其所争田为闲田而退。天下闻之而归者,四十余国。 《郡县志》:故虞城在陕州平陆县东北五十里虞山之上,古虞国。《地理志》:河东大阳县吴山在西,上有吴城。芮城在陕州芮城县西二十里,古芮国。《晋太康地记》:虞西百四十里有芮城。闲原在平陆县西六十五里,即虞、芮争田让为闲田之所。苏氏曰:芮在同之冯翊。 《郡国志》:左冯翊临晋有芮乡,古芮国,与虞相让者。
淠彼泾舟 凫鹥在泾
泾水出原州百泉县泾谷东,南流至泾州临泾、保定二县,又东南流至邠州之宜禄、新平、永寿三县,又东北流至京兆之醴泉、高陵、云阳三县,以入渭。
旱麓
毛氏曰:旱,山名;麓,山足。 《地理志》:汉中郡南郑县旱山,沱水所出,东北入汉。 《说文》:林属于山为麓。 曹氏曰:旱山在梁州之地,与汉广相近,故取以兴焉。 《周语》:旱麓之榛楛殖,故君子得以易乐干禄焉。《九域志》:兴元府有旱山。 《寰宇记》:在南郑县西南二十里。 《周地图记》云:山上有云即雨。
密
毛氏曰:国有密须氏。 《吕氏春秋》:密须之民,自缚其主而与文王。 《地理志》:安定郡阴密县,《诗》密人国。 《括地志》:阴密故城在泾州鹑觚县西,其东接县城,即古密国。《周语》:共王游泾上密,康公从。又曰:密须由伯姞。 《左传》: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所以大搜也。杜氏注:密须,姞姓国,文王伐之,得其鼓路。 《郡县志》:泾州灵台县西阴密故城,即古密国。 《舆地广记》:商时密国之地,本鹑觚,隋取文王伐密而民始附之意,以灵台名县。 朱氏曰:密,密须氏也,姞姓之国,在今宁州。
阮 共
张氏曰:阮,国名;共,阮国之地名,皆在今泾州。今有共池,即共也。《氏族略》:阮,商诸侯国,在岐、渭之间。 郑氏曰:阮也、徂也、共也,三国犯周,而文王伐之。 孔氏曰:《鲁诗》亦以阮、徂、共皆为国名。孙毓云文王七年五伐,未闻有阮、徂、共三国助纣侵周,文王伐之之事。 《孟子》:以遏徂莒。注:以遏止往伐莒者。 朱氏曰:徂旅、密师之往共者也。
鲜原 居岐之阳
苏氏曰:文王既克密须,于是相其高原而徙都焉,所谓程邑是欤。 孔氏曰:大王于迁已在岐山,此亦在岐山之阳,去旧都不远。《周书》称文王在程,作《程寤》、《程典》。皇甫谧云文王徙宅于程,盖谓此也。 朱氏曰:其地于汉为扶风安陵,今在京兆府咸阳县。《地理志》:安陵,阚骃以为本周之程邑。 《通鉴外纪》:西伯自岐徙鲜原,在岐山之阳,不出百里。 郑氏曰:地在岐山之南,居渭水之侧,后竟徙都于丰。曹氏曰:大王邑于岐山之下,犹在岐北。文王既胜密须,于是度鲜原,于岐山之南、渭水之侧,定程邑而迁都焉。《鲁颂》大王居岐之阳,谓岐北非也。 《孟子》:文王治岐。《左传》:成有岐阳之搜。 《郡县志》:凤翔府岐阳县,盖汉杜阳县地,贞观七年置,以在岐山之南,因以名之。 《舆地广记》:此《诗》所谓“居岐之阳”也。文王始亦治焉。元和三年省,入扶风县。 《括地志》:安陵故城在咸阳东二十一里,周之程邑。 《书》:文王肇国于西土。
崇
郑氏曰:崇侯虎倡纣为无道。《通典》:崇国在京兆府鄠县。 《帝王世纪》:鲧封崇伯,国在丰、镐之间。周有崇国。晋赵穿侵崇。 《史记》:伐崇而作丰邑。伏湛曰:“以伐崇庸”,崇国城守,先退后伐。《氏族略》:其地在鄠县东。 《皇极经世》:商受十八年,西伯伐崇,自岐徙居丰。注: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是国之地也。
灵台
《三辅黄图》:在长安西北四十里,高二十丈周,四百二十步。 《三辅故事》:在丰水东。《水经注》:沣水北经灵台西。 《左传》:秦获晋侯,舍诸灵台。杜氏注:在鄠县,周之故台也。又云:酆在鄠县,东有灵台,属京兆府。 《地理志》:文王作酆。注:今长安西北界灵台乡丰水上是。 朱氏曰:言倏而成,如神灵之为。 司马法曰:偃伯灵台,伯谓师节也。
灵囿
《黄图》:在长安县西四十二里。《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
灵沼
《黄图》:在长安西三十里。郑氏《驳异义》云:于台下为囿沼。
辟雍
毛氏曰:水旋丘如璧,曰辟雍,以节观者。 《黄图》:文王辟雍在长安西北四十里。 《史记》:丰镐有天子辟池。《索隐》云即周天子辟雍之地。 张氏曰:《灵台》辟雍,文王之学也。辟雍之在镐京者,武王之学也。《庄子》:文王有辟雍之乐。 郑氏曰:辟雍及三灵皆同处在郊。 《书大传》:乐曰舟张辟雍。 戴氏曰:言文王之乐不在台、沼、灵囿,而在辟雍也。
丰
朱氏曰:丰在今京兆府鄠县终南山北。 《地理志》:文王作丰。 《括地志》:丰宫在鄠县东三十五里。 《地理志》:京兆鄠县,丰水出其东南。皇甫谧云:丰在京兆府鄠县东,丰水之西,文王自程徙此。 孔氏曰:从鲜原徙酆,丰在岐山东南三百余里。 《说文》:酆,周文王所都,在京兆杜陵西南。朱氏曰:即崇国之地,今鄠县杜陵西南。 《通典》:酆,今京兆府长安县西北灵台乡丰水上。 《左传》:康有酆宫之朝。《召诰》:王朝步自周镐京,则至于丰,告文王庙。 《毕命》:王朝步自宗周镐京,至于丰,文王所都。
丰水
郑氏曰:丰水,禹治之,使入渭,东至于河。丰邑在丰水之西,镐京在丰水之东。朱氏曰:丰水东北流,径丰邑之东入渭,而注于河。“丰水有芑”,镐京在丰水下流,故以起兴。 《郡县志》:丰水出京兆府鄠县东南终南山,自发源北流,经县东二十八里,北流入渭。 《禹贡》:沣水攸同。《地理志》:酆水出扶风鄠县东南,北过上林苑,入渭。 《黄图》:出鄠南山丰谷,北入渭。 黄氏曰:北至咸阳县入渭。
镐京见前
《坊记》引《诗》“度是镐京”。 《郡国志》注:丰、镐相去二十五里。镐在京兆上林苑中。《黄图》:镐池在昆明池之北,即周之故都。《通典》云镐陂。 夹漈郑氏曰:周地西迫戎狄,自岐之丰,自丰之镐是西,远戎而东即华也。 朱氏曰:镐京,武王所营也,在丰水东,去丰邑二十五里。 《周书大传》曰:文王受命九年,在鄗召太子发。 戴氏曰:武王都镐京,为四方来朝者丰,不足以容之,作辟雍以养人才。
邰
毛氏曰:姜嫄之国。 《郡县志》:故斄城,一名武功,城在京兆府武功县西南二十二里,古邰《白虎通》作“台”。国也。后稷姜嫄祠在县,后稷母家也。 郑氏曰:后稷成功,尧改封于邰,就其成国之家室。 《左传》作骀。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杜氏注:后稷受此五国。骀在武功县,所治斄城。《释文》:当作邰。 《郡国志》:右扶风郿县有邰亭。 《郡县志》:秦孝公作四十一县,斄、武功各其一。斄与邰音同,武功盖在渭水南,今郿县地是也。 樊哙攻雍、斄城。注云:即后稷所封,今武功故城是斄县。汉属右扶风,后周置武功于故斄城。 孔氏曰:邰国自有君,此或灭或迁,故以其地封后稷。《閟宫》:奄有下国。朱氏曰:封于邰也。
百泉 溥原 流泉
曹氏曰:汉朝那县属安定郡。隋改为百泉县,属平凉郡。魏于其地置原州,唐因之。百泉、溥原即其处。《郡县志》:邠州三水县,以县界有罗川谷,三泉并流,故以为号。豳城在县西高泉山,亦曰甘泉,在永寿县北二十五里。五龙原在新平县南三里原侧,有五泉水,因名。
隰原
郑氏谱曰:豳在雍州原隰之野。 孔氏曰:《禹贡》雍州原隰底绩是原隰,属雍州也。公刘居豳,度其隰原以治田,是豳居原隰之野。 蔡氏曰:广平曰原,下湿曰隰,度其隰原即指此,其地在豳,今邠州。《史记正义》:原隰,豳州地也。 《郡县志》:邠州新平县有五龙原,永寿县有永寿原,宜禄县有浅水原。 《白虎通》引《诗》“于邠斯观”。
涉渭
《史记·周纪》:公刘自漆沮渡渭,取材用。《郡县志》:邠州,公刘所居之地,州治新平县,即汉漆县。漆水在县西九里,西北流,注于泾。 《史记正义》:公刘从漆县漆水南渡渭水,至南山,取材木为用。漆水东入渭。
皇涧 过涧
傅氏曰:二涧当在邠州界。《释名》:山夹水曰涧。 孔氏谓:皇涧纵,在两旁而夹之,过涧横,故在北而向之,亦可想见其形势矣。“芮鞫之即”,则又在过涧之南。鞫者,外也。
芮鞫
《周礼注》作汭。 《地理志》注:《韩诗》作芮。与鞫同。 《职方》:雍州其川泾汭。 《地理志》:芮水出右扶风汧县吴山西北,东入泾。《诗》芮,雍州川也。今陇州汧原县。 苏氏曰:芮鞫,芮水之外也。《郡县志》:泾州良原县有汭水,一名宜禄川,西自陇州华亭县流入。 傅氏曰:康成以为芮是水内,与注《礼》自相反,当以《职方》为信。
凡伯
孔氏曰:畿内国。《左传》:凡周公之后。 《春秋》:凡伯。杜氏注:汲郡共县东南有凡城。 《郡县志》:故凡城在卫州共城县西二十里,古凡伯国。《通典》:凡伯国在卫州黎阳县。
召见前
《周语》:彘之乱,宣王在召公之宫。注:避难奔召公。召公,周之支族,食邑于召,康公之后穆公虎。
夏后
《帝王世纪》: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周书·度邑》篇武王问太公:“吾将因有夏之居”,即河南是也。《孟子注》:禹号夏后氏,后,君也。禹受禅于君,故夏称后。
鬼方
《易》:高宗伐鬼方。毛氏曰:远方也。 《汉·匡衡传》:成汤化异俗,怀鬼方。《后·西羌传》:武丁征西戎鬼方。《竹书纪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 《大戴礼·帝系》曰:陆终氏娶于鬼方氏。 《汉·五行志》注:鬼方,绝远之地,一曰国名。 《文选注》:《世本》注曰鬼方,于汉则先零戎是也。
蛮方
郑氏曰:九州之外不服者。曹氏曰:《职方氏》卫服之外,即蛮服。 《禹贡》:荒服三百里蛮。 《周语》:蛮夷要服,戎翟荒服。
芮伯
郑氏曰:畿内诸侯,字良夫。 《书序注》:芮伯,周同姓国,在畿内。 《左传注》:芮国在冯翊临晋县。 《通典》同州冯翊县,古芮国。《地理志》:临晋县芮乡,故芮国。 夹漈郑氏曰:其地即陕芮城,为晋所灭。
崧高
毛氏曰:山大而高曰崧岳,山之尊者,东岱、南衡、西华、北恒。尧时姜氏为四伯,掌四岳之祀。 郭璞注《尔雅》曰:今中岳。崧,高山,盖依此名。 李氏曰:申甫,四岳之后,安得专指为中岳。凡大而高者,皆可名之曰崧。 《孔子间居》:嵩高惟岳云云,此文武之德也。 魏氏曰:人之此心,与天地山川相为流通,固也。而人物之生,又系乎时数清明之感,山川英灵之会,祖宗德泽之积。孔氏曰:《郑语》伯夷能礼于神以佐尧,是掌礼之官,故掌四岳之祀。 《外传》:《史记》特称伯夷为四岳,由主岳祀故也。《齐世家》:四岳佐禹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是历虞夏商而世有国土。
甫申见前 申伯
李氏曰:崧高之山,在穆王时则生甫侯,《诗》、《礼记》作“甫”,《书》与《外传》作“吕”。在宣王时则生申伯。 朱氏曰:甫是宣王时人,作《吕刑》者之子孙。吕氏曰:郑氏远取“训夏赎刑”之甫侯,非也。 曹氏曰:封于申,而职为侯伯,犹召伯也。 《礼记注》:周道将兴,五岳为之生贤佐仲山甫及申伯。孔氏曰:按《郑志》注《礼》在先,未得《毛诗传》。《外传》称樊仲山甫,则是樊国之君,必不得与申伯同为岳神所生。
谢见前 南国
“南国是式”,郑氏曰:改大其邑,使为侯伯,南方之国皆统理。陈氏曰:命为州牧也。 毛氏曰:谢,周之南国。 林氏曰:宣王之世,申伯以王舅大臣为南国屏翰,盖前此申在王畿之内,而宣王始分封之,以捍卫王室。楚经营北方,大抵用申息之师,其君多居于申,合诸侯亦在焉。秦、汉之际,南阳为要地,高祖逾宛攻武关,张子房曰:“强秦在前,强宛在后,此危道也。”汉与楚相持,常出武关,收兵宛、叶间。光武起南阳,以宛首事,申即宛也。 孔氏曰:申伯先受封于申国,本近谢,今命为州牧,故邑于谢。严氏曰:申国在宛,谢城在棘阳,申、谢其地相近。孔氏曰:申国在南阳宛县,是在洛邑之南。申伯旧是伯爵,今改封之后,或进爵为侯。《周本纪》云申侯是申伯子与孙。
郿
孔氏曰:郿于汉属右扶风,在镐京之西,岐周之东。申在镐京之东南,自镐京适申,涂不经郿。时宣王盖省视岐周,故饯之于郿。 朱氏曰:郿在今凤翔府郿县。《郡县志》:本秦县,今县东二十五里有故城。今县,周天和元年筑县,在渭水南一里,县治城南,当斜谷。 曹氏曰:郿近岐周,先王之庙在岐,申伯受封,则册命于先王之庙,故王在岐而饮饯于郿。《江汉》言“召虎之封”,亦曰“于周受命”。
仲山甫
毛氏曰:樊侯也。 孔氏曰:《周语》樊仲山父谏宣王,是为樊国之君也。韦昭云食采于樊,《左传》王赐晋文公樊邑,则樊在东都畿内。《周语》:樊穆仲。 《左传注》:樊一名阳樊,野王县西南有阳城。怀州河内县,本野王。 《晋语》:王赐公南阳阳樊之田,阳人不服,仓葛曰:阳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师旅,樊仲之官守。怀州修武县有南阳城,《晋语》南阳即此。
城东方
朱氏曰:仲山甫奉使筑成于齐。孔氏曰:下言徂齐,东方齐也。 毛氏曰:古者诸侯之居逼隘,则王者迁其邑而定其居,盖去薄姑而迁于临淄也。《地理志》:琅琊姑幕县,或曰薄姑。《后汉注》:姑幕故城在今密州莒县东北,古薄姑氏之国。《括地志》:薄姑故城在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今博兴县。《左传注》:博昌县北有蒲姑城。孔氏曰:齐于成王之世,乃得薄姑之地。《舆地记》:青州千乘县有薄姑城。 孔氏曰:《史记·齐世家》献公元年徙薄姑,治临淄,当夷王之时,与此《传》不合。毛氏在马迁之前,其言当有据。 朱氏曰:岂徙于夷王之时,至是始备城郭之守欤。 临淄,今青州临淄县。 林氏曰:宣王时,北有玁狁,南有荆楚,东有徐夷,故式是南邦以申伯,城彼东方以仲山甫,奄受北国以韩侯,其为谋甚悉,而犬戎自西作焉。夫四隅而防其三,有变出于不备之方。 《汉》杜钦曰:仲山父异姓之臣,就封于齐。邓展注《韩诗》,以为封于齐,此误耳。
韩侯 韩城
《左传》:韩,武之穆也。郑氏曰:姬姓国,后为晋所灭。 史伯曰:武王之子,应韩不在。 《通典》:同州韩城县,古韩国。有韩原。 《水经注》:王肃曰涿郡方城县有韩侯城。《后魏志》:范阳郡方城县有韩侯城。 李氏曰:“溥彼韩城,燕师所完”,涿郡乃燕地也。又有“奄受北国”之言。《水经注》:圣水迳方城县故城北,又东南迳韩城东。引韩奕之言为证,梁山恐是方城县相近梁门界上之山,此亦一说,存之以备参考。 《括地志》:方城故城在幽州固安县南十里。
梁山
《地理志》:左冯翊夏阳县,故少梁,梁山在西北。 《括地志》:在同州韩城县东南一十九里。《尔雅》:梁,晋望。注:在夏阳西北临河上。 苏氏曰:梁山,韩之镇也。 《公羊传》:河上之山也。 《禹贡》:冀州治梁及岐。 曹氏曰:禹治水,自壶口循梁山而西。 《水经》:河水南迳梁山原东。《注》:原自山东南至河。 《九域志》:山在龙门之南。
屠
“出宿于屠”,潏水李氏曰:同州谷。今曰荼。 《说文》:,左冯翊郃阳亭。今同州。
汾王
郑氏曰:厉王也,流于彘。彘,在汾水之上。时人因以号之,犹言莒郊公、黎北公。 孔氏曰:彘于汉河东永安县也,西临汾水。 苏氏曰:晋州霍邑是也,在汾之上。《郡县志》:汾水经霍邑县西二里,周厉王陵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解颐新语》曰:晋敖訾、敖其,汾王之类乎?
燕
王肃曰:燕,北燕国。董氏曰:召公之国。 曹氏曰:武王子初封于韩,其时召康公封于北燕,实为司空,王命以燕众城之。 朱氏曰:如召伯营谢,山甫城齐,春秋诸侯城邢城楚丘之类。 《地理志》:蓟县,故燕国,召公所封。今燕山府。《括地志》:燕山在幽州渔阳县东南六十里。 《国都城记》云:地在燕山之野,故国取名焉。北燕伯款,始见《春秋》。
百蛮 追貊
《补传》曰:蛮、夷可以通称。北可称蛮,犹西可称夷也。貊为北方之国。先圣有蛮貊之说,追为北方之国,始见于此。 毛氏曰:因时百蛮,长是蛮服之百国也。追貊,戎狄国。 苏氏曰:锡之以追人、貊人。郑氏曰:韩侯先祖居韩城,为侯伯,其州界外接蛮服。 孔氏曰:北狄,亦谓蛮。 《史记·匈奴传》:居于北蛮。 《郑志》答赵商云:九貊,即九夷也。又《秋官》“貊”注:征北夷而获是貊者,东夷之种而分居于北,故为韩侯所统。至汉初,其种皆在东北,于并州之北无复貊种。 《汉》:高祖四年,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颜氏注:貉在东北方,三韩之属,皆貉也。 《职方氏》:九貉。注:北方。 《说文》:貉,北方豸种也。 孔《疏》曰:貉之为言,恶也。 《尔雅疏》:狄类曰秽貊。 郑氏曰:其后追也、貊也,为玁狁所逼,稍稍东迁。
北国
郑氏曰:北面之国。 孔氏曰:《职方氏》正北曰并州,言受王畿北面之国,当是并州牧也。曹氏曰:奄受北国蛮夷,而为之侯伯。 黄氏曰:即封唐戎索也。今洛州曲梁,赤狄也,中山安喜,鲜虞国;真定,鼓国;槀城西累,肥国,皆白狄也。
淮夷
《书》:成王东伐淮夷,灭淮夷。孔氏曰:周公归政之明年,淮夷、奄又叛,鲁征淮夷,作《费誓》。灭淮夷,在成王即政后。 陈氏曰:淮夷之地不一,徐州在淮北,徐州有夷,则淮夷之在北者也。扬州在淮南,扬州有夷,则淮夷之在南者也。《江汉》、《常武》二篇,同为宣王之诗,而同言淮夷。召虎既平淮夷,而告成于王矣。《常武》又曰“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故知淮夷之地不一。以地理考之,曰“江汉之浒,王命召虎”者,是淮南之夷也,若在淮北,则江汉非所由入之路矣。曰“率彼淮浦,省此徐土”者,是淮北之夷也,若在淮南,则徐土非联接之地矣。孔氏曰召公伐淮夷,当在淮水之南;鲁僖所伐淮夷,应在淮水之北,当淮之南北皆有夷也。 《后汉·东夷传》:殷武乙衰敝,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周公征之,遂定东夷。厉王无道,淮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宣王复命召公伐而平之。 严氏曰:周兴西北,岐丰去江汉最远,故淮夷最难服从化,则后孚倡乱则先动。周人经理淮夷,用力最多。成王初年,淮夷同三监以叛,其后又同奄国以叛。伯禽就封,又同徐戎以叛。至厉王之时,四夷交侵,宣王一命吉甫,北方旋定,继命方叔伐蛮荆,其后又命召公平淮南之夷,又命皇甫平淮北之夷。盖南方之役,至再至三,淮夷未平,则一方倡乱,天下皆危,故至淮夷平,然后四方平,此《江汉》、《常武》所以为宣王之终事,而系之宣王大雅之末也。朱氏曰:淮夷,夷之在淮上者。 孔氏曰:淮水之上,东方之夷。 《费誓注》:淮浦之夷。 《姓纂》有淮夷氏。
江汉
郑氏曰:江、汉之水,合而东流。 孔氏曰:大别之南,汉与江合而东流。《汉·志》大别在庐江安丰县界,则江、汉合处在扬州之境。命将在江、汉之上,盖今庐江左右,江自庐江亦东北流,故顺之而行,将至淮夷,乃北行向之也。 胡氏曰:杜预云《禹贡》汉水至大别南入江夏界,按汉水入江,乃今汉阳军之大别山山之北,汉口是也,汉口亦云沔口,亦曰夏口,江东即鄂州江夏郡也,至安丰一千五百里。岂江、汉相合,古今不同哉? 吕氏曰:胡氏辨江、汉合流,既得之矣。但去淮夷绝远,于经文颇不合。或者会江、汉诸侯之师,以伐之欤? 严氏曰:江汉之浒,指江北接淮南之地。 林氏曰:古者畿兵不出,所以重内调兵,诸侯各从其方之便。高宗伐楚,盖裒荆旅;武王伐商,实用西土;至于征徐以鲁,平淮夷以江、汉。 陈氏曰:江、汉去周最远,不应亲临。江、汉之远,而始命召虎也。谓所伐之淮夷,自江汉、之浒而入。 严氏曰:《江汉》、《常武》之诗,皆以江汉喻王师。“江汉浮浮”,喻盛大而不可御;“如江如汉”,止喻盛大。
南海
吕氏曰:淮夷在南,故极其远而言之曰“至于南海”。 《左传》:楚子曰寡人处南海。
于周受命
郑氏曰:岐周。 孔氏曰:以召祖之故地在岐周,岐是周之所起,有别庙在焉。 严氏曰:周当指丰。《召诰》“至于丰”注云文王之庙在丰,《祭统》云赐爵禄必于太庙。“锡山土田”,曹氏曰:召乃康公分陕之采地,宣王又以岐周山川益封召虎。
程
毛氏曰:程伯休父始命为大司马。 《郡国志》:雒阳今河南府洛阳县。有上程聚,古程国伯休父之国也。关中有程地。《帝王世纪》:文王居程,故此加为上程。 《楚语》:重黎氏世叙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宣王时,失其官守,而为司马氏。《氏族略》:重为火正裔孙,封于程。
淮浦 淮濆
《说文》:浦,水滨也。 毛氏曰:濆,厓也。严氏曰:先征淮夷,而后及徐方。此兵行犹未及淮夷,而徐方已震惊。
徐土 徐方
孔氏曰:徐土,当谓徐州之地。朱氏曰:徐州之土,淮北之夷也。徐方、徐国亦即此。 曹氏曰:《禹贡》徐州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其地广人众矣。若淮夷,则东夷之种散处淮浦者尔。此先伐淮夷,次征徐国,盖先其小而易者,后其大而难者。 陈氏曰:徐大而淮夷小。淮夷,即徐州之夷,而服属于徐。曰徐方者,兼徐、淮而言之;曰徐国者,特言于徐戎也。
徐国
《地理志》:临淮徐县,故徐国。嬴姓。伯益佐禹有功,封其子若木于徐。 《郡县志》:大徐城在泗州徐城县北三十里徐子国。淮水西南自虹县界流入,今徐城省为镇,入临淮县。 《檀弓》徐容居曰: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 《后汉·东夷传》:徐夷僭号,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穆王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楚大举兵而灭之。 《费誓》“徐戎”孔氏注:徐州之戎。此戎夷帝王所羁縻统驭,故错居九州之内,秦始皇逐出之。 《左传》:周有徐奄,徐戎、淮夷二国。春秋昭四年,会于申,有徐子,又有淮夷。 曹氏曰:宣王北伐玁狁,西征羌戎,南威蛮荆,独徐方未服。今徐方来朝于王庭,则四方既平矣。 傅氏曰:在淮之北者,徐戎也;在淮之南者,淮夷也。
日辟国百里
苏氏曰:文王之世,周公治内,召公治外,故周人之诗谓之《周南》,诸侯之诗谓之《召南》。所谓“日辟国百里”云者,言文王之化,自北而南,至于江、汉之间,服从之国日以益众。及虞芮质成,而其旁诸侯闻之,相率归周者四十余国焉。 陈氏曰:《风》之终,系之以《豳》;《雅》之终,继之以《召旻》,岂非化之衰者,必思圣人而正之欤?
卷五
周颂
《郑氏谱》曰:《周颂》者,周室成功致太平德洽之诗。其作在周公摄政、成王即位之初。颂之言容。天子之德,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无不覆焘,无不持载,此之谓容。于是和乐兴焉,颂声乃作。 《礼运》曰:政也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肴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肴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又曰: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祖庙所以本仁,山川所以傧鬼神,五祀所以本事。又曰: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行于祖庙,而孝慈服焉;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故自郊社、宗庙、山川、五祀,义之修,礼之藏也,功大如此,可不美报乎?故人君必洁其牛羊,馨其黍稷,齐明而荐之,歌之舞之,所以显神明,昭至德也。
洛邑
孔氏曰:《书传》曰周公将作礼乐,优游之三年,不能作。君子耻其言而不见从,耻其行而不见随。将大作,恐天下莫我知;将小作,恐不能扬父祖功烈德泽。然后营洛,以观天下之心。于是四方诸侯,率其群党,各攻位于庭。周公曰:示之以力役,且犹至,况导之以礼乐乎?然后敢作礼乐。《书》曰“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此之谓也。 《周书·王会》曰:成周之会,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及四夷也。天子南面立,絻无繁露,朝服八十物,搢珽。唐叔、荀叔、周公在左,太公在右,皆絻,亦无繁露,朝服七十物,搢笏。旁天子而立于堂上,堂下之右,唐公、虞公南面立焉;堂下之左,殷公、夏公立焉,皆南面,絻有繁露,朝服五十物,皆搢笏。相者太史鱼、大行人皆朝服,有繁露。堂下之东面,郭叔掌为天子菉币焉,絻有繁露。内台西面正北方,应侯、曹叔、伯舅、中舅,比服次之,要服次之,荒服次之,西方东面正北方,伯父、中子次之。方千里之内为比服,方二千里之内为要服,方三千里之内为荒服,是皆朝于内者。堂后东北为赤帟焉。 《作雒》篇曰: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十七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凑。李氏曰:郑氏谓成洛邑,居摄五年时。孔氏谓朝诸侯在六年。按《书》,则周公城洛邑在七年。周公所以朝诸侯者,特相成王以朝诸侯而已,周公非自居南面受诸侯之朝。《书大传》:诸侯进受命于周公而退见文武之尸者,千七百七十三诸侯。
高山
郑氏曰:高山,谓岐山也。沈括曰:《后汉·西南夷传》作“彼岨者岐”。今按:《书》岨但作徂,韩子亦云“彼岐有岨”,疑或别有所据。 吕氏曰:大王、文王虽往,而其岨易可行之道,昭然皆在,与山俱存,而未尝亡也。
及河乔岳
《淮南子》作“峤岳”。 范氏曰:古者天子巡守,至于方岳,以柴望告祭。封禅始于秦,古无有也。 《公羊传》:天子有方望之事,无所不通。
二王之后
郑氏曰:二王夏、殷,其后杞、宋。 《括地志》:汴州今开封府。雍丘县,古杞国。 宋,见前。《王会》曰殷公、夏公。 微子,孔氏曰:微,采地名。孔安国曰:畿内国。 《水经》:济水迳微乡东。《注》云:在东平寿张县西北。
西雍
《韩诗·薛君章句》:西雍,文王之雍也。言文王之时,辟雍学士皆洁白之人也。 王氏曰:雍,盖辟廱也,辟廱有水鹭所集也。 朱氏曰:先儒多谓辟廱在西郊,故曰西雍。即旋丘之水,其学即所谓泽宫也。 毛氏曰:雍,泽也。 李氏曰:杞之地在陈留,宋之地在睢阳,其来周也,自东徂西。
漆沮见前
毛氏曰:岐周之二水。 孔氏曰:以荐献所取,不宜远于京邑。故言岐周者,镐京去岐不远。 曹氏曰:漆沮之水,上接泾渭,下与河通,所以多鱼。
四岳
孔氏曰:诸书皆以岱、衡、华、恒为四岳,《尔雅·释山》岱、泰、衡、霍,二文不同,一山而二名也。曹氏曰:言四岳而不及嵩高,嵩高在王畿之内故也。岱在今袭庆府奉符县,衡在潭州湘潭县,华在华州华阴县,恒在中山府曲阳县。
允犹翕河
郑氏曰:河言翕者,河自大陆之北敷为九,祭者合为一。犹,图也。皆信按山川之图而次序祭之。 孔氏曰:九河之名,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洁、钩盘、鬲津。周时齐桓公塞之,同为一。今河间弓高以东至平原鬲盘,往往有遗处焉。《春秋保乾图》云:移河为界,在齐吕填阏八流以自广。 蔡氏曰:徒骇河、《地理志》云:滹沱河。《寰宇记》云:在沧州清池。许商云:在平成。马颊河、《元和志》:在德州安德平原南东。《寰宇记》云:在棣州滴河北。《舆地记》云:即笃马河也。覆鬴河、《通典》云:在德州安德。胡苏河、《寰宇记》云:在沧之饶安、无棣、临津三县。许商云:在东光。简洁河、《舆地记》云:在临津。钩盘河、《寰宇记》云:在乐陵东南,从德州平昌来。《舆地记》云:在乐陵。鬲津河、《寰宇记》云:在乐陵东,西北流入饶安。许商云:在鬲县。《舆地记》云:在无棣。太史河,不知所在。汉世近古,止得其三;唐人集累世积传之语,遂得其六;欧阳忞《舆地记》又得其一,或新河而载以旧名,或一地而互为两说,皆似是而非,无所依据。汉王横言昔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水所渐。郦道元亦谓九河、碣石,苞沦于海。后世儒者,知求九河于平地,而不知碣石有无以为之证,故前后异说。 严氏曰:《禹贡》河自大陆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注云:同合为一大河,名曰逆河。然则翕河即逆河也。 苏氏曰:翕河,大河受众水者也。戴氏曰:祭先河而后海,故以河为主。
鲁颂
《郑氏谱》曰:鲁者,少昊摰之墟也。《帝王世纪》: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徙都曲阜县东北六里。国中有大庭氏之库,则大庭氏亦居于兹乎?在周公归政成王,封其元子伯禽于鲁,《左传》:命以伯禽而封于少昊之墟。注:曲阜也,在鲁城内。其封域在《禹贡》徐州大野蒙羽之野。自后政衰,国事多废。十九世至僖公,当周惠王、襄王时,而遵伯禽之法,养四种之马,牧于坰野。尊贤养士,修泮宫,崇礼教。十六年,会诸侯于淮上,东略,公遂伐淮夷。孔氏曰:经传无文。二十年,新作南门,又修姜嫄之庙,至于复鲁旧制,未遍而薨。国人美其功,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作其颂。文公十三年,太室屋坏。初,成王以周公有太平制典法之勋,命鲁郊祭天三望,如天子之礼,故孔子录其诗之颂,同于王者之后。问者曰:列国作诗,未有请于周者,行父请之,何也?曰:周尊鲁,巡守述职,不陈其诗。至于臣颂君功,乐周室之闻,是以行父请焉。周之不陈其诗者为优耳,其有大罪,侯伯监之,行人书之,亦示觉焉。朱氏曰:先儒以为时王褒周公之后,比于先代,故巡守不陈其诗,而其篇第不列于太师之职,是以宋、鲁无风。 朱氏曰:今袭庆东平府沂、密、海等州,即其地也。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故赐伯禽之礼乐,鲁于是乎有颂,以为庙乐。其后又自作诗以美其君,亦谓之颂。旧说皆以为伯禽十九世孙僖公申之时,今无所考,独《閟宫》一篇为僖公无疑耳。夫以其诗之僭如此,然夫子犹录之者,盖其体固列国之风,而所歌者乃当时之事,则犹未纯天子之颂。若其所歌之事,又皆有先王礼乐教化之遗意焉,则其文疑若犹可予也。况夫子鲁人,亦安得而削之哉? 宋氏曰:秦有《誓》而书亡,鲁有《颂》而诗绝。 李氏曰:周有《风》,鲁有《颂》,而《春秋》为之作。 唐氏曰:《王风》而《鲁颂》,诗之末也。 刘氏曰:鲁之有天子礼乐,殆周之末王赐之,非成王也。昔者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吕氏春秋》云。天子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鲁,实始为墨翟之学。由是观之,使成王之世,鲁已郊矣,则惠公奚请?惠公之请也,殆由平王以下乎? 陈氏曰:诸侯之有郊禘,东迁之僭礼也,故曰。秦襄公始于诸侯,作西畤,祠白帝,僭端见矣。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则平王以前未之有也,鲁之郊禘,惠公请之也。齐桓公欲封禅,而晋亦郊鲧,皆僭礼也,然则《春秋》何以始见于僖公?向者庄公之观齐社也,曹刿谏曰:“天子祀上帝,诸侯会之受命焉。诸侯祀先王、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用见惠公虽请之,而鲁郊禘,犹未率为常也。僖公始作颂,以郊为夸焉。于是四卜不从,犹三望,是故特书之,以其不胜,讥讥其甚焉者尔。 《地理志》:鲁地,其民有圣人之教化,故孔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言近正也。 《括地志》:兖州曲阜县汉为鲁县。外城,即伯禽所筑古鲁城。今袭庆府仙源县。 《郡县志》:曲阜在县治鲁城中,委曲长七、八里。 《史记·儒林传》:高皇帝举兵,诛项籍,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夫齐鲁之间于文学,自古以来,其天性也。《世本》云:周公居少昊之墟,炀公徙鲁。 《史记正义》:少昊墟即寿丘。 皇甫谧云:黄帝寿丘,在鲁城东门之北,鲁国即曲阜县。
坰野
毛氏曰:坰,远野也,林外曰坰。 《郡县志》:坰泽,俗名连泉泽,在兖州曲阜县东九里,鲁僖公牧马之地。 刘公干《鲁都赋》曰:戢武器于有炎之库,放戎马于巨野之坰。 《寰宇记》:大野,在济州钜野县东五里,一名钜野泽。 《尔雅·十薮》:鲁有大野。注:今高平钜野县东北大泽。
泮水 泮宫
毛氏曰:泮水,泮宫之水。天子辟廱,诸侯泮宫。 郑氏曰:辟廱者,筑土廱水之外,圆如璧,四方来观者均也。泮之言半也,半水者,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 朱氏曰:《说文》曰泮宫,诸侯乡射之宫也,西南为水,东北为墙。康成以为东西门,《说文》以为东西墙,其说不同。 程氏曰:《春秋》凡用民力必书,修泮宫、复閟宫不书。复古兴废为国之先务,如是而用民力,乃所当用也。 《礼器》: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宫。注:郊之学也,《诗》所谓頖宫。《疏》:鲁以小学为頖宫,在郊。 《通典》:兖州泗水县有泮水。 《九域志》:袭庆府有泮宫池、泮宫台。 《水经注》:灵光殿之东南,即泮宫也,在高门直北道西,宫中有台,高八十尺。台南水东西一百步,南北六十步;台西水南北四百步,东西六十步。台池咸结石为之,《诗》所谓“思乐泮水”也,
淮夷
《通鉴外纪》:周襄王八年冬,僖公会诸候于淮上,《左传》注:临淮郡左右。谋东略,未几,遂伐淮夷。 李氏曰:观《费誓》,是淮夷世为鲁患。僖十六年会于淮,乃齐桓救鄫,非是淮夷从僖公也。孔氏曰:《禹贡》徐州“淮夷蠙珠”,则淮夷在徐州也。春秋时,淮夷病鄫,齐桓东会于淮以谋之。《左传》谓之东略,是淮夷在东国。昭四年,楚会诸侯于申,有淮夷。淮夷居淮水之上,在徐州之界,最近于鲁,于是霸者使鲁独征之。 朱氏曰:或谓僖公未尝有伐淮夷之事,此乃颂祷之辞。“狄彼东南”,谓淮夷也。 严氏曰:淮夷世为鲁患,未必慕泮宫之化。诗人张言泮宫之美,以为淮夷亦将来慕也。 《说文》引《诗》“犷彼淮夷”。 《韩诗》:犷彼淮夷。 《春秋》:僖十四年,杞辟淮夷,迁都,诸侯城缘陵。十六年,鄫为淮夷所病,会于淮,谋鄫。《后汉·东夷传》:秦并六国,淮西夷皆散为民户。 《左传》:昭二十七年,季氏甚得其民,淮夷与之。注:鲁东夷。
附庸
《王制》注:小城曰附庸。 朱氏曰:犹属城也。小国不能自达于天子,而附于大国。 王氏曰:孟子曰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而《周官》以为诸侯之地方四百。盖特言其国也,则俭于百里;并附庸言之,则为方四百里也。 李氏曰:颛臾,鲁之附庸也。春秋之时有邾国,亦鲁之附庸也。郑氏据《明堂位》,谓封以七百里,欲其强于诸国。其说不然。诗人言“大启尔宇”,不过诸侯方百里,居上等。《春秋》无骇入极,附庸小国。取鄟、取邿,附庸国。 皇甫谧言:武王伐纣之年,夏四月,乙卯,祀于周庙,将率之士皆封,诸侯国四百人,兄弟之国十五人,同姓之国四十人。 《鲁世家》:武王既克殷,封周公于少皥之墟。曲阜。 《书大传》:周公封以鲁,身未尝居鲁也。
戎狄
朱氏曰:西戎北狄。 《春秋》:公会戎于潜。隐二年。公追戎于济西。庄十八年。 《史记》:戎狄是膺。《孟子》言:周公方且膺之。 黄氏曰:《春秋》所记,凡鲁之自主兵者,皆邾、莒、项之小国。至于所伐大国,皆齐、晋主兵。则膺戎狄,惩荆舒,僖公果有是乎? 吴氏曰:公车千乘,止则莫我敢承,考其谊为周公、鲁公设。简编错乱,当与“土田附庸”为连文。盖诗人言成王命周公建元子于鲁,锡之以山川、土田、附庸,有千乘之赋,有三军之众,使之膺戎狄、惩荆舒也。不然,孟子引此诗,何以云周公膺之乎?
荆舒见前
郑氏曰:僖公与齐桓举义兵,北当戎与狄,南艾荆及群舒,天下无敢御也。 孔氏曰:僖四年,经书会齐侯伐楚。楚,一名荆,群舒又楚之与国,故连言荆舒。其伐戎狄,则无文。 《史记》:荆荼是徵。
泰山
《说苑》:泰山岩岩,鲁侯是瞻。 孔氏曰:泰山在齐鲁之界,鲁之望也。 李氏曰:《禹贡》海岱、徐州之地,泰山乃其境。 《史记》: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 《郡县志》:泰山一曰岱宗,在兖州乾封县西北三十里。今奉符县。 《春秋》:犹三望。郑氏谓海、岱、淮。 《公羊传》:祭泰山、河、海。《职方氏》:兖州山镇曰岱山。
龟蒙
孔氏曰:定十年,齐人来归郓、欢、龟阴之田,谓龟山之北田也。《论语》颛臾为东蒙主,谓主蒙山也。鲁之境内,有此二山,故言奄有。 曹氏曰:邹之龟山,费之东蒙。 《郡国志》:泰山博县有龟山。今袭庆府奉符县。 《水经注》:山在博县北十五里。 《郡县志》:在兖州泗水县东北七十五里。 孔子有《龟山操》。 《地理志》:蒙山在泰山蒙阴县西南。《郡县志》:在沂州费县西北十里。 东蒙山在费县西北七十五里。 蒙山在沂州新泰县东南八十八里。《书》曰“蒙羽其艺”。 《寰宇记》:蒙山在海州怀仁县北七十五里。 《括地志》:在沂州临沂县。 《唐六典》注:在费县。 《舆地记》:蒙阴县故城在新泰县东南。
大东 海邦
郑氏曰:大东,极东也;海邦,近海之国。 孔氏曰:僖公之时,东方小国见于盟会,唯邾、莒、滕、杞而已。 《尔雅》:东至于泰远。东至日所出为太平。《尔雅注》:遂怃大东。
凫绎
《郡县志》:凫山在兖州邹县东南三十八里。绎山,一名邹山,在邹县南二十二里。《地理志》:绎山在鲁国驺县北。 《禹贡》徐州绎阳孤桐,谓绎山之阳。 《左传》:邾文公卜迁于绎。杜氏注:绎,邾邑,鲁国邹县北有绎山。 《水经注》:邹山,所谓绎山,邾文公所迁,城邹山之阳,依岩岨。京相璠曰:绎邑,依绎山为名。山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三里,高秀独出,积石相临,殆无土壤,石间多孔穴,洞达相通。秦始皇观礼于鲁,登绎山之上,命李斯勒铭。太史公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绎。 今按凫绎在邾地,亦颂祷之辞。 《邹山记》曰:邹山,古之绎山,鲁穆公改为邹山,绎阳犹多桐树。 《春秋》:宣十年,伐邾取绎。
徐宅
朱氏曰:宅,居也,谓徐国。 曹氏曰:凫、绎二山,在邹之北,本徐州之地,而鲁宅之。 李氏曰:僖公十五年,楚国伐徐,是徐为楚所服,岂为僖公服乎?
蛮貊
孔氏曰:南夷之蛮。《后汉·传》:平王东迁,蛮侵暴中国,颍首以西有蛮氏之戎。《春秋》:伐蛮子在河南新城东南。 傅氏曰:东夷之貊。《后汉·传》:有貊耳。小水貊,濊貊之属。孔氏曰:鲁僖之时,貊近鲁。《说文》:南方蛮从虫,东貉从豸。《职方氏》:八蛮九貉。
南夷
毛氏曰:荆楚也。傅氏曰:上已言荆舒,此南夷是南蛮也。上所谓蛮貊,亦东方诸种。 严氏曰:莫不率从,非愿之之辞。
常 许
毛氏曰:鲁南鄙、西鄙。 孔氏曰:常为南鄙,许为西鄙。 郑氏曰:常或作尝,在薛之傍。《春秋》庄三十一年,筑台于薛,是与周公有常邑。六国时,齐有孟尝君,食邑于薛。《史记正义》:尝邑在薛国之南。 《九域志》:淄州薛邑城,孟尝君所食之地。 《地理志》:鲁国有薛县。 《皇览》曰:有孟尝君冢。许,许田也,鲁朝宿之邑。 孔氏曰:桓元年,郑伯以璧假许田。杜氏注:成王营王城,有迁都之志,故赐周公许田,以为鲁朝宿之邑,后世因而立周公别庙。其地近郑,故郑人易之。许田,近许之田。 刘氏曰:许田,鲁本受封之地,居常与许是也。地名与国同者,鲁多有之。庄公筑台于许,秦筑台于薛,岂真近秦近薛哉?鲁自地名许田。 《括地志》:许田在许州许昌县南四十里,有鲁城,周公庙在其中。《九域志》:颍昌府许田县,省为镇,入长社县。 朱氏曰:常、许皆鲁之故地,见侵于诸侯而未复者,故鲁人以是愿僖公也。
徂来
《郡县志》:徂来山,亦曰尤来山,在兖州乾封县。今奉符县。 《后汉志》:博尤来山。注:博城县有徂来山,一名尤来。《水经注》:《邹山记》曰徂来山在兖州梁父、奉高、博城三县界,今犹有美松。赤眉樊崇保此山,自号“尤来三老”。 《后魏·地形志》:泰山郡梁父县,有徂山在北。 《舆地广记》:唐省梁父,入博城,今奉符县。 《通典》:梁父故城在泗水县地。
新甫
《后魏志》:鲁郡汶阳县有新甫山。《通典》:汉汶阳故城在兖州泗水县东南。 《九域志》:袭庆府有新甫山。
商颂
《郑氏谱》曰:商者,契所封之地。有娀氏之女名简狄者,吞鳦卵而生契。尧之末年,舜举为司徒,有五教之功,乃赐姓而封之。世有官守,十四世至汤,则受命伐夏桀,定天下。后世有中宗者,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后有高宗者,旧劳于外,爰洎小人。作其即位,乃或谅闇,三年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静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此三王有受命中兴之功,时有作诗颂之者。商德之坏,武王伐纣,乃以陶唐氏火正阏伯之墟,封纣兄微子启为宋公,代武庚为商后。其封域在《禹贡》徐州泗滨,西及豫州盟猪之野。自后政衰,散亡商之礼乐。七世至戴公时,当宣王,大夫正考父者,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归以祀其先王。孔子录《诗》之时,则得五篇而已,乃列之以备三颂,著为后王之义,监三代之成功,法莫大于是矣。问者曰:列国政衰则变风作,宋何独无乎?曰:有焉,乃不录之。王者之后,时王所客也,巡守述职,不陈其诗,亦示无贬黜,客之义也。又问曰:周太师何由得《商颂》?曰:周用六代之乐,故有之。 《书序》:自契至成汤八迁。孔氏曰:契居商,昭明居砥石,相土居商丘,汤居亳,见经传有四,其四未闻。商,在商州商洛县。砥石,或曰即砥柱,在陕州陕县。商丘,在应天府宋城县。亳,在应天府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 盘庚曰:不常厥邑,于今五邦。孔氏注:汤迁亳,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在河南府偃师县西十四里,本帝喾之墟。仲丁迁嚣,荥阳故城在郑州荥泽县西南七十里,殷时敖地。河亶甲居相,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祖乙居耿,在绛州龙门县东南十四里耿城。并盘庚迁都殷,为五邦。《三代世表》:盘庚徙河南。 《括地志》云:盘庚都偃师西亳。蔡氏曰:以下文“今不承于古”考之,盘庚之前,当自有五迁。《史记》言祖乙迁邢,或祖乙两迁也。《通典》:在邢州。 《史记》云:武乙去亳,徙河北。《世纪》帝乙徙朝歌。在卫州卫县,今并入黎阳。 三亳。皇甫谧曰:二在梁国,一在河洛之间。谷熟为南亳,汤所都也;蒙为北亳,亦曰景亳,汤所受命也;偃师为西亳,盘庚所迁也。 黄氏曰:三亳,南亳、北亳、亳殷也。南亳,今应天府谷熟县;北亳,拱州考城县;亳殷,河南偃师县。 《补传》曰:汤始居西亳,次居北亳,最后居南亳,三亳皆汤所居。书曰《商书》,颂曰《商颂》,本契之始封而称之也。 苏氏曰:《商诗》骏发而严厉,商人之风俗在此,故其后世有以自振于衰微。
宋
《地理志》:梁国睢阳县,故宋国,微子所封,今应天府宋城县。本阏伯之墟。 《左传》:商主大火。不利于商。自根牟至于商、卫。宋商,后谓宋为商,《释例》曰商、宋一地。 孔氏曰:《商颂》五篇,由宋而后得存,故郑为《谱》,因商而又序宋。 朱氏曰:太史公云宋襄修仁行谊,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之所以兴,作《商颂》,盖本《韩诗》之说,诸儒多惑之者。今考此《颂》,皆天子之事,非宋所有,且其辞古奥,亦不类周世文。而《国语》闵马父之言,亦与今序合。《乐记》:《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商人识之,故谓之商。注:《商》,宋诗也。 《韩诗序》曰:《那》,美襄公也。 《法言》曰:正考甫尝晞尹吉甫矣。 《扬子》谓:正考甫作《商颂》。韩退之亦云:夫子次列国之风,而宋、鲁独称《颂》。
生商
《殷纪》:契封于商。 郑氏曰:商国在太华之阳。 皇甫谧曰:在上洛商县。汉属弘农郡。 《括地志》:商州城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卨所封。 《国语》:元王勤商,十四世而兴。 李氏曰:生契谓之商者,封于商也。 《补传》曰:地有商山,因是得名。
殷土
郑氏曰:汤始居亳之殷地。 孔氏曰:殷是亳地之小别名。 《书序》:盘庚将治亳殷。注:商家改号曰殷。 周氏曰:商人称殷,自盘庚始,自此以前称商。自盘庚既都亳,于是殷、商兼称。故单称殷。 《补传》曰:殷以溵水得名。
九有 九围
毛氏曰:九州也。 孔氏曰:九分天下,各为九处,规围然,故谓之九围。 易氏曰:殷人九州之制,不见于经传,是以后世莫详焉。《尔雅》云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其九州之名,与夫疆域所至,与《舜典》异,又与《禹贡》异,后世皆莫得其说。先儒以为殷制,其说诚然。由今考之,有舜之幽、营、徐,而无舜之青、梁、并,是青入于徐,梁入于雍,并入于冀也。既分《禹贡》冀州之境,而复舜之幽州,又并青与徐,而复舜之营州,殷之九州,粲然可考,而其山川道里,亦以类举。至周人,则又分冀为并,而并营于幽,复禹之青州而省徐,以入于青。 孔氏曰:《尔雅》九州之名,孙炎以与《禹贡》不同,于《周礼》又异,故疑为殷制,亦无明文。《地理志》云殷因于夏,无所变改。 《王制注》:殷汤更制中国方三千里之界,分为九州,而建千七百七十三国。 《小雅》:率土之滨。孔氏曰:谓中国九州者,以水中可居曰洲,居民之外皆有水也。 《韩诗》:奄有九域。薛君曰:九州也。 《说文》:晋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
邦畿千里
《王制注》:县内,夏时天子所居州界名也,殷曰畿,《诗》邦畿,周亦曰畿。 孔氏曰:殷周称畿,唐虞称服。《周礼·大司马》九畿,方千里曰国畿。《职方氏》九服,方千里曰王畿。 易氏曰:《禹》之五服,王畿在内。《职方氏》王畿,不在九服之内。 《汉志》:殷周因井田而制军赋,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里;十成为终,十终为同,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封十为畿,畿方千里。提封百万井。
景员维河 陟彼景山
朱氏曰:景,山名,商所都也,《春秋传》曰商汤有景亳之命。员,与幅、陨义同,盖言周也。维河,大河也,言景山四周皆大河也。陟彼景山,盖商所都之山。《卫诗》亦言景山,乃商旧都。 《补传》曰:景山,商都之望也。商都带河,《盘庚》所谓“惟涉河以民迁”是也。今亳有景山,故曰景亳。 《括地志》: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为景亳,汤所盟地,因景山为名。 《九域志》:亳城,古景亳也,本帝喾之虚,汤都之。《书》云“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在应天府。 严氏曰:自汤至盘庚五迁,亳、嚣皆在河南,相、耿皆在河北。自盘庚之后,传三世至武丁,又传四世至庚丁之子武乙,始去亳,徙河北。此诗言河,正谓亳也。 《寰宇记》:景山在应天府楚丘县北三十八里。高四丈,今属拱州。
禹敷下土方
朱氏曰:下土方,绝句,《楚辞·天问》“禹降省下土方”,盖用此语。 《书序》:帝釐下土方、设居方。《释文》曰:一读至“方”字绝句。 “幅陨既长”,徐氏曰:自直方言之曰幅,自周围言之曰陨。曹氏曰:犹云广轮。
有娀
毛氏曰:有娀,契母也。 《离骚经》曰:见有娀之佚女。注:有娀,国名,契母简狄也。 《吕氏春秋》曰: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九成之台。佚,美也。《淮南子》:有娀在不周之北,长女简翟,《古今人表》:简逷。少女建疵。《史记》云:又桀败于有娀之墟,当在蒲州。今河中府。 朱氏曰:旧说有娀国在不周之北,恐不应绝远如此。
韦顾
《郑语》:祝融其后八姓,己姓昆吾、顾,彭姓豕韦。 《左传》注:东郡白马县有韦城。《郡国志》:有韦乡。 《通典》:滑州韦成县,古豕韦国。 《郡县志》:顾城在濮州范县东二十八里,《寰宇记》在县东南。夏之顾国。《古今人表》:韦鼓,鼓即顾。故莘城在汴州陈留县东北三十五里,古莘国地。汤伐桀,桀与韦、顾之君拒汤于莘之墟,遂战于鸣条之野。 《吕氏春秋》:汤立天子,商不变肆,亲郼如夏。
昆吾
《郡国志》:东郡濮阳县,古昆吾国。 《通典》:濮州濮阳县,即昆吾之墟,亦曰帝丘。 《括地志》:濮阳县,古昆吾国,故城县西三十里,昆吾台在县西百步,在颛帝城内,周回五十步,高二丈,即昆吾虚也。濮阳今属开德府。 《郑语》:昆吾为夏伯。韦氏注:昆吾,祝融之孙,陆终第一子,名樊,为己姓,封于昆吾,昆吾卫是也。其后夏衰,昆吾为夏伯,迁于旧许。《传》曰:高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 《左传》: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杜氏云:卫有观,在古昆吾之虚,今濮阳城中。 郑氏曰: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则同时诛也。 孔氏曰:昭十八年二月乙卯,周毛得杀毛伯过,苌弘曰:“是昆吾稔之日也。”言昆吾以乙卯日亡,与桀同日诛也。故《檀弓》注云:桀以乙卯日亡。 《寰宇记》:解州安邑县有昆吾亭,盖汤伐桀之时,昆吾以兵助桀,同时而灭,故有亭,非国于此也。 《郡国志》:河东安邑有昆吾亭,汤伐桀战处。朱氏曰:三檗韦、顾、昆吾。 《汉书注》:包有三枿。
夏桀
吴起曰: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 《寰宇记》:禹自安邑都晋阳,桀徙安邑。《郡县志》:安邑故城在陕州夏县东北十五里,禹所都也。 《书序》孔氏注:桀都安邑,汤升道从陑,陑在河曲之南。战于鸣条之野,地在安邑之西。 《寰宇记》:解州安邑县东北七十五里有鸣条陌,陑在县北二十里。 《郡县志》:高堠原,在安邑县北三十里,原南坂口即古鸣条陌也,战地在安邑西。桀走保三朡,今定陶也。三朡亭在曹州济阴县东北四十九里。桀自安邑东入山,出太行,东南三十里有陑山。 傅氏曰:河曲,即蒲坂,后改河东。
荆楚
毛氏曰:荆州,言楚国也。孔氏曰:周有天下,始封熊绎为楚子。于武丁之世,不知楚君为何人。 《补传》曰:或者谓周成王始封熊绎于荆,至周惠王之时,鲁僖公元年始有楚号,遂疑商时未有荆楚,乃欲假此以实韩氏宋襄公之说。殊不思荆自帝喾九州,已有荆州之名,至《禹贡》分荆州之荆也。诗人以有二荆,故以荆楚别荆岐耳。既自古有荆,孰谓周封熊绎,始有荆哉? 苏氏曰:《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盖谓此与。《书大传》:武丁侧身修行,三年之后,诸侯以重译来朝者六国。 “深入其阻”,《笺》云:谓逾方城之隘。方城山在唐州方城县东北五十里。 《左传》:楚国方城以为城。 太史公曰:夫荆楚僄勇轻悍,好作乱,乃自古记之矣。 吕氏曰:楚之于中国,自商以来,迭为盛衰。 《春秋正义》:荆楚,一木二名,故以为号,亦得二名。庄公之世经皆书荆,僖之元年乃书楚人伐郑,盖始改为楚。
氐羌
郑氏曰:夷狄国,在西方。 《后汉·西羌传》云:武丁征西戎、鬼方,三年乃克。故其诗曰:“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 贾捐之曰:武丁、成王,殷周之大仁也。然地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氐、羌,南不过荆蛮,北不过朔方,是以颂声并作。 《通鉴外纪》:成汤云云,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来服。 《地理志》:陇西郡有氐道、羌道。 《郡县志》:夏桀之乱,犬夷入居岐、邠之间,成汤伐而攘之。武王伐商,羌、茅会于牧野。 《括地志》:陇右岷、洮、丛等州,西羌也。 曹氏曰:商居河、洛之间,则荆楚乃国之南乡而已,非若氐、羌之极远也。成汤之时,氐、羌之国,近者以时聘享,远者亦来终王。氐、羌自谓此商之典常也,荆楚岂得独废之邪?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此所谓典常也。《汉志》颜师古注:氐,夷种名也。羌,即西域婼羌之属也。 孔氏曰:氐羌之种,汉世仍存,其居在秦陇之西。 黄氏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 《说文》:西方羌,从羊。 《尔雅疏》:戎类,曰耆羌。 《山海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商邑
朱氏曰:商邑,王都也,极中之表也。 《周礼疏》:尧治平阳,舜治安邑,唯汤居亳,得地中。 《史记》: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 《韩诗》:京师翼翼,四方是则。《孟子》: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卷六
序
大庭
《帝王世纪》:神农氏营曲阜,故《春秋》称鲁大庭氏之库。 《水经注》:鲁县,即曲阜之地,少昊之墟,有大庭氏之库。 刘公干《鲁都赋》曰:戢武器于有炎之库。兖州,今袭庆府仙源县。
虞
《括地志》:故虞城在陕州河北县今平陆县。东北五十里虞山之上。 皇甫谧曰:尧以二女妻舜,封之于虞,今河东大阳山虞城是。
有夏
《世纪》:禹受封为夏伯,今河南阳翟是也。 《地理志》:颍川郡阳翟,夏禹国。今属颍昌府。
商见前
周见前
陶唐
《郡县志》:曹州定陶故城,尧所居也。尧先居唐,故曰陶唐氏。 《世纪》:尧始封于唐,今中山唐县。定州。 《书》:惟彼陶唐,有此冀方。《正义》云:尧都平阳。今晋州临汾县。
五霸
《左传》:五伯之霸也。注: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或曰齐桓、晋文、宋襄、秦穆、楚庄。昆吾、豕韦见前。大彭,《郡县志》:徐州彭城县,古大彭氏国。
共和
古史:共伯和者,厉王时之贤诸侯也,诸侯皆往宗焉,因以名其年,谓之共和,凡十四年。按《汲冢纪年》,共伯和于王位,故曰共和。 《左传》:王子朝奔走告于诸侯曰:“厉王戾虐,万民弗忍,居于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宣王有志,而后效官。”则厉、宣之间,诸侯有去其位而代王为政者矣。 《庄子》曰:共伯得乎丘首。《释文》云:共山在河内共县西。鲁连子云:共伯后归于国,得意共山之首。 《郡县志》:卫州共城县,本周共伯国。共伯奉王子靖立为宣王,共伯复归于国。
周南 召南
雍州岐山之阳见前
美阳县
《地理志》:右扶风美阳县。《禹贡》:岐山在西北中水乡,周大王所邑。 《郡县志》:凤翔府扶风县,本汉美阳县地。武德三年,分岐山县置围川县,贞观八年改为扶风。 《续汉志》:美阳县有周城,在县西北,南有周原。
江汉汝见前
雍梁荆豫徐扬
《论语集注》:天下归文王者六州,惟青、兖、冀尚属纣。
丰见前 周召之地见前
周公封鲁,召公封燕,元子世之,其次子亦世守采地,在王官。
鲁燕见前
宣王时,召穆公虎春秋时周公黑肩、阅,召伯奂、盈。召公采邑在孟州王屋县,周公采邑未详。雍县东北之周城,春秋时已属秦。
徐吴楚江黄六蓼邾滕纪莒
徐国、泗州临淮县徐城镇。吴国、平江府吴县。楚国、初都丹阳,今归州秭归县东南七里,后徙枝江,今江陵府枝江县。文王都郢,今江陵县。江国、在汝南安阳县安阳,故城在蔡州新息县西。黄国、在汝南弋阳县,今光州定城县。六国、庐江六县,故城在安丰军安丰县南百三十里,皋繇所封。蓼国、在安丰县。邾国、袭庆府邹县。滕国、徐州滕县西南十四里滕城。纪国、青州寿光县有故城。莒国。密州莒县。
邶 鄘 卫
大行
《述征记》:大行山首始于河内,《郡县志》:在怀州河内县北二十五里,修武县北四十二里,武德县北五十里。自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陉。
衡漳
《禹贡注》:漳水横流入河,谓之衡漳。衡,古横字。 薛氏曰:浊漳出潞州长子县,东至磁州武安县入清漳。清漳出平定军乐平县,合乎池、易水,东北至沧州清池入海,清漳即衡水也。 易氏曰:洺州洺水县,本汉斥漳县,地属广平国。有衡漳故渎,俗名阿难渠,在县西二百步。
兖州桑土之野
《禹贡》:兖州桑土既蚕。注云:其地尤宜蚕桑,因以名之。蔡氏曰:兖地宜桑,后世之濮上桑间犹可验。 孔氏曰:今濮水之上,地有桑间。濮阳在濮水之北,是有桑土。 《乐记注》:桑间在濮阳南。今开德府濮阳县。
三监管叔蔡叔霍叔 纣城
管,郑州管城县。蔡,蔡州上蔡县。霍,晋州霍邑县。 纣城,《括地志》:纣都朝歌,故城在卫州东北七十三里,朝歌故城是也。在卫州卫县西二十二里,谓之殷虚。卫县今省,入黎阳为镇。
王
周东都王城
《郡县志》:河南府。《禹贡》豫州之域,在天地之中,故三代皆为都邑。阳翟夏城,禹都也;偃师、西亳,汤都也;周成王定鼎于郏鄏,使召公先相宅,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是为东都,今苑内故王城是也;又卜瀍水东,召公往营之,是为成周,今河南府故洛城是也。 《续汉志》:河南县,周公所城雒邑也,春秋时谓之王城,东城门名鼎门,北城门名乾祭。《帝王世纪》曰:河南城西有郏鄏陌。雒阳县,周时号成周。《地道记》曰:王城去雒城四十里。
豫州太华外方之间北得河阳渐冀州之南
《郡县志》:太华山在华州华阴县南八里,嵩高山在河南府登封县北八里,亦名外方山。河阳县南城在县西,四面临河,即孟津之地,亦谓之富平津。唐属河南府,后为孟州。冀州之南河内。襄王以河内赐晋文公。
镐京 宗周 西都 丰 洛邑 王城 今河南 成周今洛阳并见前 申 犬戎 戏
申国,今邓州南阳县。 犬戎,《周语》:穆王将征犬戎。注:西戎之别名,在荒服。《汉·匈奴传》:陇以西有畎戎。 戏,《郡县志》:古戏亭在京兆府昭应县本周骊戎国,秦为骊邑,汉改新丰,唐改昭应,今临潼。东北三十里,周幽王为犬戎所逐,死于戏。幽王陵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郑
宗周畿内咸林之地今京兆郑县
《郡县志》:古郑城在华州郑县西北三里。汉属京兆,后魏置东雍州,改为华州。郑县,其地一名咸林。《世本》:桓公居咸林。宋忠云:旧地名,封桓公,乃名为郑。《史记》: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今州东南三里魏长城是也。《秦纪》:武公十一年初县郑。
济洛河颍之间 虢郐 鄢蔽补丹依畴历华君之土也 取十邑之地 右洛左济 前莘后河食溱洧焉 今河南新郑鄢音偃
济水在孟州济源县西北三里,本轵县,属河内。平地而出,有二源:东源周回七百步,深不可测;西源周回六百八十五步,深一丈,源出王屋山。《山海经》云:王屋之山, 氵联水出焉。郭璞注云:氵联,沇水之源,沇水出王屋县王屋山,东流至济源县,而名济水,又南流一百廿里,而入于河。孔安国云:济水入河,并流十数里,而南截河,又并流数里而溢,自溢处又东南流二百三十里,至郑州荥泽县。本汉荥阳县地。 洛水出商州洛阳县西冢岭山,东北流至河南府巩县,会伊瀍涧之水,东经洛汭,北对郎渚,谓之洛口,亦名什谷而入河。 河东流,经巩县,又东流孟州汜水县,本成皋县,一名虎牢。 颍水出河南府阳城县乾山,乾音干。自汝州襄城县流入颍昌府长社县,自长社流入临颍县,自顺昌府汝阴县流入颍上县,至寿春府下蔡县入淮。 韦昭注:四水之间,谓左济、右洛、前颍、后河。济本作济,音姊。 虢,东虢,虢仲之后。《水经注》:索水东迳虢亭南。应劭曰:荥阳,故虢之国。今郑州。《郡县志》:孟州汜水县,古东虢国,郑之制邑,汉之成皋县,一名虎牢。襄二年,诸侯城虎牢,十年,诸侯城虎牢而戍之。《史记注》:徐广曰虢在成皋。《左传注》:虢,今荥阳。 郐,《周语》:郐由叔妘,是求利离亲者也。《诗》作“桧”,见前。 鄢,《国语》:鄢之亡也,由仲任。注:鄢,妘姓之国,为郑武公所灭。《春秋》:郑伯克段于鄢。《汉·地理志》:陈留郡鄢县。应劭曰:克段于傿是也。《郡县志》:故鄢城在宋州宁陵县今属拱州。南五十三里,汉鄢县,郑伯克段于此。《史记·韩世家》:秦伐败我鄢。 蔽、补、丹、依。未详。 畴,《国语》作 囗。《周语》:摰、畴之国也由大任。注:摰、畴二国,任姓。 历。未详。 华,《水经注》:黄水东南流经华城西。韦昭曰:华,国名。《史记》:秦昭王二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司马彪曰:华阳在密县。今属郑县,亭名。《史记正义》:故华城在郑州管城南三十里。 《诗正义》云:八国。韦昭注云:八邑。 前莘后河,《郑语》曰:前莘后河。注:莘,莘国也。《郡县志》:故莘城在汴州陈留县东北三十五里,古莘国。 溱洧,《郡县志》:溱水源出郑州新郑县西北三十里平地,洧水县西北二十里灌颍渠。见前。《郑语》:主芣騩而食溱洧。注:芣、騩,山名;主,为神主;食,谓居其土,食其水。《郡县志》:大騩山在河南府密县东南五十里,本具茨山。黄帝见大隗于具茨,故亦谓大騩。 新郑,《郡县志》: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又为祝融之墟,于周为郑武公之国都。韩哀侯灭郑,自平阳徙都之。秦为颍川郡,汉为新郑县,属河南郡。隋重置,属郑州。 《郑语》:史伯对曰: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当成周者,雒邑。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隋、唐,北有卫、燕、翟、鲜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翟之人也。非亲则顽,不可入也。公曰:南方不可乎?对曰:荆,重黎之后也,若周衰,其必兴矣。姜嬴荆芊,实与诸姬代相干也。姜,齐姓。嬴,秦姓。芊,楚姓。公曰:谢西之九州何如?谢宣王之舅,申伯之国也,今在南阳谢西有九州,一千五百家曰州。 《后汉志》:棘阳县东北一百里有谢城。对曰:其民沓贪而忍,不可因也。惟谢、郏之间,郏南谢北,虢郐在焉。郏后属郑,郑衰,楚取之。 《传》曰:郏敖,葬郏是也。 《郡县志》:郏城县本郑地,属汝州。其冢君骄侈,其民怠沓其君,而未及周德,是易取也,且可长用也。公曰:若周衰,诸姬其孰兴?对曰:其在晋乎? 幽王八年而桓公为司徒,九年而王室始骚,十一年而毙,及平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
齐
爽鸠氏之墟
《左传》:晏子曰: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少皥氏之司寇。季荝因之,虞夏诸侯。有逢伯陵因之,殷诸侯。蒲姑氏因之,殷周之间代逢公。 博昌县北有蒲姑城。 《郡县志》:薄姑故城在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今博兴县。 《齐世家》:胡公徙都薄姑。
而后太公因之。 《地理志》:成王时,薄姑氏与四国共作乱,成王灭之,以封师尚父。
营丘
《地理志》:齐郡临淄县,师尚父所封。臣瓒曰:临淄,即营丘也。今齐之城中有丘,即营丘。 《郡县志》:营丘在青州临淄县北百步外城中。《尔雅》曰:水出其前,经其左,曰营丘。今临淄城中有丘,淄水出其前,经其左,故曰营丘。
九畿
《大司马》:九畿,方千里曰国畿,其外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畿,言其有界画。
东至于海
吴公子札曰:表东海者,其太公乎? 《地理志》:太公以齐地负海舄卤,通鱼盐之利 《汉》:田肯曰:齐东有琅琊、即墨之饶。 琅琊,密州,东至大海一百六十里。即墨县属莱州,海在县东四十三里,又在县南百里,即墨故城在胶水县东南六十里。 《齐语》:通鱼盐于东莱。 《尔雅》:十薮,齐有海隅。 《齐世家》: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
西至于河
《春秋正义》:九河故道,河间成平以南,平原鬲县以北,徒骇最西,以次而东。齐之西竟,当在九河之最西。徒骇,齐之西界。《寰宇记》:在沧州清池。
南至于穆陵
《郡县志》:穆陵山,在沂州沂水县一百九十里。
北至于无棣
《郡县志》:沧州盐山县,本齐无棣邑。汉置高城县,属渤海郡。隋改盐山。无棣河在饶安县南二十里。无棣县,隋置,以南临无棣沟,因以为名。
岱山之阴潍淄之野 纪侯
《史记》: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齐带山海,膏壤千里。 《禹贡》:海岱惟青州。东北据海,西南据岱,岱即泰山也。在兖州。 《左传》:晋伐齐,东侵及潍。 《禹贡》:青州潍淄其道。潍水出密州莒县潍山北,东至青州博兴县本博昌。入海。淄水出淄州淄川县原山,东至青州寿光县博昌故城。入济。 纪侯。见前。《齐语》:桓公正封疆,东至于纪酅。
魏
虞舜夏禹所都之地
舜都蒲坂,河中府河东县。禹都平阳、晋州临汾县。安邑。陕州夏县。孔氏曰:魏皆近之。
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
《郡县志》:雷首山,一名中条山,在河中府河东县南十五里,陕州今属解州。安邑县南二十里。析城山,在河南府王屋县今属孟州。西北六十里,峰四面,其形如城,有南门焉,故曰析城,在泽州阳城县西南七十五里。
南枕河曲北涉汾水
《地理志》:魏国在晋之南河曲,故《诗》曰“彼汾一曲,置诸河之侧”。 《左传》: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今河北县,于秦为在河之东。 《水经》:河水又东,永乐涧水注之。《注》:水北出于薄山,南流迳河北县故城西。故魏国,今河中府永乐县。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今宪州静乐县。西过皮氏县南,河中府龙门县。又西至汾阴县北,西注于河。河中府荥河县。
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
《郡国志》:河东蒲坂有雷首山。注:县南二十里有历山,舜所耕处。 《括地志》: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亦名历山,南有舜井。 《郡县志》:妫汭水,源出河东县南雷首山,州城即蒲坂城也。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故陶城在县北四十里。 《尚书大传》曰:舜陶于河滨。 《括地志》:陶城在县北三十里。
与秦晋邻国日见侵削
孔氏曰:西接于秦,北邻于晋。 《左传》:桓三年,芮伯万出居于魏。四年,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闵元年,晋侯灭魏。
唐
帝尧旧都 太原晋阳是尧始都此后乃迁河东
平阳,《地理志》:太原晋阳县,故诗唐国。河东平阳县,尧都也,在平河之阳。 《帝王世纪》:帝尧始封于唐,今中山唐县是也。尧山在焉,唐水在西北,入唐河。后又徙晋阳。及为天子,都平阳,于诗风为唐国。 晋阳,汉太原郡所治,龙山在西北,晋水所出。北齐分晋阳,置龙山县。隋开皇十年,改龙山曰晋阳,而以古晋阳为太原县。自北汉刘氏以前,郡治太原、晋阳二县。太平兴国四年,王师下北汉,徙州治阳曲县,本汉狼孟县地。而空其故城。《通志》:今平定军有古晋阳城,是其地。 平阳,隋改平河县,属晋州,又改临汾。尧庙在县东八里汾水东。
成王封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
《郡县志》:太原府,本高辛氏之子实沈,又金天氏之子台骀之所居也。又为唐国,帝尧为唐侯所封。又为夏禹所都。《帝王世纪》:禹自安邑都晋阳。周成王以封弟叔虞。 晋水,源出晋阳县西南悬瓮山,东入汾。《水经注》曰:出悬瓮山东,过其县南。智伯遏晋水,灌晋阳城。 故唐城在晋阳县北二里,尧所筑,唐叔虞之子燮父徙都之所。晋祠一名王祠,叔虞祠也,在县西南十二里。
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野
太行山连亘河北诸州,为天下之脊。 《郡县志》:恒山在定州恒阳县北百四十里。今中山府曲阳县。 太原,台骀之所居。晋荀吴败狄于大卤,中国以高平曰太原,夷狄曰大卤,其实一也。秦初置太原郡,治晋阳,即太原。见前。 太岳,《郡县志》:霍山,一名太岳,在晋州霍邑县东三十里。《禹贡》壶口雷首至于太岳,郑玄注曰:今河东彘县霍太山是也。霍邑本彘县。
成侯南徙居曲沃近平阳
《左传注》:曲沃在河东闻喜县。晋别封成师之邑。 闻喜县,唐属绛州。今属解州。
穆侯又徙于绛
《郡县志》:故翼城在绛州翼城县东南十五里,晋故绛都也。
秦
秦者陇西谷名 近雍州鸟鼠之山
《地理志》:秦,今陇西秦亭秦谷。 《舆地广记》:秦州陇城县有秦谷。 《郡县志》:鸟鼠山,今名青雀山,在渭州渭源县西七十六里,渭水所出,凡有三源并下。其同穴鸟如家雀,色小青,其鼠如家鼠,色小黄。本汉首阳县。《地理志》:鸟鼠同穴山在西南。 渭源县,熙宁三年置渭源堡,属熙州狄道县。 《尔雅》:《山海经注》其鸟为鵌,其鼠为鼵,共处一穴,鼠在内,鸟在外,故山以为名。 《禹贡注》:鸟鼠共为雌雄,同穴处此山。张氏《地理记》:不为牝牡。 《沙州记》:寒岭去大阳川三十里,有雀鼠同穴之山。
非子养马于汧渭之间孝王封非子为附庸邑之于秦谷
《地理志》:汧水出右扶风汧县西北,入渭。今陇州汧源县,本汧县,在汧水之北。 《郡县志》:汧水在陇州汧阳县南一里,渭水在南,由县南四十里,本汧县之地。又在凤翔府岐山县南三十里。《世纪》云:襄公徙居汧,即此城。 《括地志》:故汧城在陇州汧源县南三里。 郿县故城在岐州郿县东北十五里。文公东猎汧渭之会,卜居之,乃营邑焉,即此城也。今按汧、渭之间,当在陇州。
襄公讨西戎以救周平王东迁王城乃以岐丰之地赐之遂横有周西都宗周畿内八百里之地 东至迆山在荆岐终南惇物之野
西戎,犬戎。 王城。见前。 岐丰,岐阳在凤翔府扶风县岐阳镇。汉美阳县地。丰,《通典》:周文王作酆,今京兆府长安县西北灵台乡丰水上是也。岐山在凤翔府岐山县东北,丰水出京兆府鄠县东南,北流入渭。 宗周丰镐,宗庙所在。汉娄敬曰: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吕氏曰:敬所谈秦之形势,乃周之形势也。 迆山,孔氏曰:迆,谓靡迆,《禹贡》无迆山。 荆山,《郡县志》:在京兆府富平县今属耀州。西南二十五里,在岐山东。《禹贡》“荆岐既旅”是也。北条荆山,《汉志》:在左冯翊怀德县南。 岐山,亦名天柱山,在凤翔府岐山县东北十里。 终南山,在京兆府万年县南五十里,凤翔府郿县南三十里。 惇物山,《汉志》:垂山,古文以为敦物,在扶风武功县东。《郡县志》:武功盖在渭水南,今凤翔府郿县地。
德公又徙雍
雍县,汉属右扶风,故城在凤翔府天兴县南七里。
陈
太皥虙牺氏之墟
《左传》:陈,太皥之虚也。 《稽古录》:都宛丘。今淮宁府宛丘县。 《郡县志》:包羲氏、神农氏并都此。
封妫满于陈都于宛丘之侧见前在豫州之东西望外方东不及明猪明音孟
外方。见前。 明猪,《禹贡》谓之孟猪,《职方氏》谓之望诸,《春秋传》谓之孟诸,《史记》谓之明都,《汉志》谓之盟猪,其实一也。《郡县志》:孟诸泽在宋州今应天府。虞城县西北十里,周回五十里,俗号盟诸泽。《汉志》:盟诸泽在梁国睢阳县东北。 虞城,本汉虞县,盖此泽介乎二邑之间。
桧
祝融之墟在外方之北荥波之南居溱洧之间 祝融氏名黎其后八姓唯妘姓桧
《左传》:郑,祝融之虚也。 荥波,《职方氏》:豫州,其川荥、洛,其浸波、溠,是为二水。《郡县志》:荥泽,郑州荥县北四里。《禹贡》:济水亦不复入。郑康成谓:荥,今塞为平地,荥阳民犹谓其处为荥泽。薛氏曰:济源谓之沇,东流于济,至怀州修武县入河。河水泛溢,则南北被为荥泽。《左传》卫侯及狄战于荥泽,在河之北。孔颍达说荥泽跨河南北是也。蔡氏曰:今济水但入河,不复过河之南。荥水受河水,有石门,谓之荥口石门。易氏曰:孔安国言荥泽在敖仓东南。《水经》:济水东合荥渎。 《水经注》:谷水又东,波水注之。《山海经》:瞻诸山西三十里娄汲之山,波水出于其阴,谓之百答,水北流,注于谷。《尔雅》云:水自洛出为波,在河南府。 溱洧。见前。 祝融八姓,《郑语》史伯曰: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彭姓彭祖、豕韦、诸稽,秃姓舟人,妘姓邬、郐、路、逼阳,曹姓邹、莒,芊姓夔、越、荆,斟姓无后。孔氏曰:桧,祝融之后,复居祝融之墟。
北邻于虢
《地理志》:河南郡荥阳县。荥阳成皋,见前。应劭曰:故虢国,今虢亭是也。《郡县志》:县东至郑州六十里。 《左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注:虢叔,东虢君也。虢国,今荥阳县、成皋县,故虎牢,或曰制。 《寰宇记》:东虢,即今成皋。
曹
兖州陶丘之北
陶丘,《郡县志》:曹州今兴仁府。理中城,盖古之陶丘也,一名左城。《帝王世纪》:舜陶于河滨。即《禹贡》之陶丘,今济阴定陶西有陶丘是也。《尔雅》曰:再成为陶丘。成,犹重也。《汉志》:在定陶西南陶丘亭。《水经注》:墨子以为釜丘。《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九年,薛侯来会于釜丘。薛氏曰:陶丘,在广济军定陶县。
封叔振铎于曹今济阴定陶
《郡县志》:曹州济阴县,本汉定陶县之地,属济阴郡,于周为曹国之地。曹国在州东北三十七里济阴界,故定陶城是也。在县东北四十七里,自曹叔至伯阳,凡十八叶。 后魏于定陶城置西兖州,周武帝改为曹州,隋置济阴县。 定陶旧为济阴县之镇,太平兴国三年置广济军,分为定陶县。 《水经注》:定陶县,故三鬷国,三鬷亭在济阴县东北四十九里。
在雷夏菏泽之野菏音柯
雷夏,《山海经》云: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颊,鼓其腹则雷。然则本夏泽也,因其神名之曰雷夏。 《郡县志》: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北郭外,《括地志》:在县郭外西北。灉沮二水会同此泽。隋开皇六年,于郕阳县置雷泽县,因县北雷夏泽为名。菏泽,在曹州济阴县东北九十里,故定陶城东北,济阴县南三里,其地有菏山,故名其泽为菏泽。今东平、济南、淄川、北海界中有水,流入于海,谓之清河,实菏泽。 《水经》:济水又东北,菏水东出焉。 薛氏曰:菏水分济,自兴仁府乘氏县,东至单州鱼台县,为荷泽,入泗。 《郡县志》:兖州鱼台县,本汉方与县,菏水即济水也,一名五丈沟。西自金乡县界流入,去县十里又东南流,合泗水。泗水东北自任城县流入,经县东与菏水合,又东流入徐州沛县界。
帝尧尝游成阳葬焉舜渔于雷泽
《地理志》:济阴郡成阳县有尧冢、灵台。《禹贡》:雷泽在西北。 《史记》尧作游成阳。《正义》曰:濮州雷泽县是。 《郡县志》:雷泽县,本汉郕阳县,古郕伯国。周武王封弟季载于郕,汉以为县。尧陵在县西三里,自尧即位至永嘉三年,二千七百二十一年,记于碑。尧母庙在县西南四里。 《皇览》云:尧冢在成阳。《吕氏春秋》:尧葬谷林。皇甫谧云:谷林即成阳。 《后汉》:肃宗元和二年,使使者祠唐尧于成阳灵台,安帝延光三年又祠。注云:郭缘生《述征记》曰:成阳县东南有尧母庆都墓,上有祠庙,尧母陵俗亦名灵台大母。 《金石录》:汉成阳灵台碑,亦以为尧母冢。 雷泽,见前。《郡县志》:历山在雷泽县西北十六里。《史记》:舜耕历山姚墟,在县东十三里。舜生于姚墟。 冯衍《显志赋》:皋陶钓于靁泽兮,赖虞舜而后亲。注:《吕氏春秋》舜渔于雷泽,今书皋陶,未详。
夹于鲁卫之间
《郡县志》:曹州东至兖州三百七十里,鲁地。西北至滑州二百里。卫地。
豳
邰
《郡县志》:京兆府武功县,后周于故斄城置。古有邰国,尧封后稷之地。故斄城,邰音同。一名武功城,在县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国。 《帝王世纪》:后稷始封邰,今扶风斄是也。后稷祠、姜嫄祠在县西南二十二里。
栒邑
《郡县志》:栒邑故城在邠州三水县东二十五里,即汉栒邑县,属右扶风,古郇国也。《左传》云:郇,文之昭也。古豳城在县西三十里,公刘始都之处。
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 大王又避戎狄之难而入处于岐阳
岐山。见前。 原隰。见前隰原。 岐阳,《郡县志》:凤翔府岐阳县,贞观七年置,以在岐山之南故,因名之。今省为镇,入扶风。
周公出居东都
《金縢》:周公居东二年。居国之东也。郑氏谓避居东都,未知何据。
豳公
《帝王世纪》:公刘徙邑于豳。《诗》称“于豳斯馆”,今新平漆之东有豳亭是也。《括地志》:豳州新平县,即汉之地豳州,开元改为邠。大王徙邑于岐山之阳,南有周原,始改号曰周。
小雅 大雅
西都丰镐见前
鲁颂
少昊摰之墟国中有大庭氏之库见前 徐州大野蒙羽之野
《郡县志》:郓州钜野县今属济州。大野泽,一名钜野,在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地理志》:在山阳郡钜野县北。《尔雅》十薮,鲁有大野,西狩获麟于此泽。获麟泽在县东十二里。蒙山在沂州新泰县东南八十八里,《书》曰“蒙羽其艺”。又蒙山在沂州费县西北八十里,东蒙山在县西北七十五里,颛臾为东蒙主。羽山在海州朐山县西北一百里,殛鮌即此。沂州临沂县东南一百一十里,与朐山县分界。《地理志》:蒙山在泰山郡蒙阴县西南,今沂州费县。羽山在东海郡祝其县南,今海州朐山县。
淮上 淮夷见前 命鲁郊祭天三望
三望,《公羊传》:泰山、河、海。《左传注》:分野之星,国中山川。 刘氏《春秋意林》曰:鲁之有天子礼乐,殆周之末王赐之,非成王也。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天子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鲁,实始为墨翟之学。见《吕氏春秋》。使成王之世鲁已郊矣,则惠公奚请?惠公之请也,殆由平王以下乎?
商颂
契所封之地
《括地志》: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卨所封。汉弘农郡商县。
阏伯之墟封微子启为宋公在徐州泗滨 西及豫州盟猪之野
《郡县志》:宋州。《禹贡》豫州之域,即高辛氏之子阏伯所居商丘,今州治是也。周为青州之域。宋城县,汉睢阳县,州城,古阏伯之墟,契孙相土亦都于此,春秋为宋国都。今应天府。自微子至君偃三十三世,为齐、楚、魏所灭。 《地理志》:周封微子于宋,今之睢阳是也,本陶唐氏火正阏伯之墟。
泗滨
泗滨,泗水在兖州泗水县,至淮阳军宿迁县南入淮。
盟猪见前
《左传》:文十年,宋逆楚子,遂道以田孟诸。《尔雅》十薮,《吕氏春秋》九薮,宋有孟诸。
《诗谱》曰:鲁人大毛公为《故训传》于其家,《释文》云:河间人大毛公。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儒林传》:毛公,赵人,为河间献王博士。《后汉·儒林传》:赵人毛苌。《郡县志》:毛公墓在瀛州高阳县东南三十里。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高密县,隋、唐属密州。《郡县志》:郑玄墓在县西七十里。著《毛诗谱》。《经典序录》:郑玄《诗谱》二卷,徐整畅,太叔裘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