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10-艺藏 -02-绘画

32-画学集成---第5页

性尚分流,事难兼善。蹑方趾之迹易,不知圆行之步难;遇象谷之风翔,莫测吕梁之水蹈。虽欲游刃,理解终迷;空慕落尘,未全识曲。若永寻河书则图在书前,取譬连山则言由象者,今莫不贵斯鸟迹,而贱彼龙文,消长相倾,有自来矣。故傜龁其指,巧不可为。杖策坐忘,既惭经国;据梧丧偶,宁足命家。若恶居下流,自可焚笔;若冥心用舍,幸从所好。戏陈鄙见,非谓毁誉。十室难诬,伫闻多识。今之所载,并谢赫之所遗,犹若文章,止于两卷,其中道有可采,使成一家之集。且古今书评,高下必铨,解画无多,是故备取。人数既少,不复区别,其优劣可以意求也。
湘东殿下梁元帝初封湘东王。画芙容湖醮鼎图。
右天挺命世,幼禀生知,学穷性表,心师造化,非复景行所能希涉。画有六法,真仙为难。王于像人,特尽神妙。心敏手运,不加点治。斯乃听讼部领之隙,文谈众艺之馀,时复遇物援毫,造次惊绝。足使苟、卫阁笔,袁、陆韬翰。图制虽寡,声闻于外,非复讨论木讷可得而称焉。
刘璞
右胤祖之子,少习门风,至老笔法不渝前制。体韵精研,亚于其父。信代有其人,兹名不堕矣。
沈标
右虽无偏擅,触类皆涉,性尚铅华,甚能留意。虽未臻全美,殊有可观。
谢赫
右写貌人物,不俟对看,所须一览,便工操笔。点刷研精,意在切似,目想毫发,皆无遗失。丽服靓妆,随时变改,直眉曲鬓,与世事新。别体细微,多自赫始。遂使委巷逐末,皆类效颦。至于气连精灵,未穷生动之致;笔路纤弱,不副壮雅之怀。然中兴以后,像人莫及。
毛惠秀
右其于绘事,颇为详悉,太自矜持,翻成赢钝。道劲不及惠远,委曲有过于棱。
萧贲
右雅性精密,后来难尚。含毫命素,动必依真。尝画团扇,上为山川,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辩干寻之峻。学不为人,白娱而已,虽有好事,罕见其迹。
沈粲
右笔迹调媚,专工绮罗,屏障所图,颇有情趣。
张僧繇五代梁时吴兴人
右善图塔庙,超越群工。朝衣野服,今古不失,奇形异貌,殊方夷夏,实参其妙。俾昼作夜,未尝厌怠,惟公及私,手不挥笔。但数纪之内,无须臾之闲。然圣贤曬瞩,小乏神气,岂可求备于一人,虽云晚出,殆亚前品。
陆肃
右绥之弟。早藉趋庭之教,未尽敦阅之勤。虽复所得不多,犹有名家之法。方效轮扁,甘苦难投。
毛棱惠秀侄
右惠远之子。便捷有馀,真巧不足。善于布置,略禾烦草。若比方诸父,则床下安床。
嵇宝钧聂松
  右二人无的师范而意兼真俗,赋彩鲜丽,观者悦情。若辨其优劣,则僧繇之亚。
焦实愿
右虽早游张、谢,而靳固不传。旁求造请,事均盗道之法,殚极斫轮,遂至兼采之勤。衣文树色,时表新异,点黛施朱,重轻不失。虽未穷秋驾,而见赏春坊,输奏薄伎,谬得其地。今衣冠绪裔,未闻好学,丹青道堙,良足为慨。
袁质
右蒨之子。风神俊爽,不坠家声。始逾志学之年,便婴痛痫之病。曾见草庄周木雁、卞和抱璞两图,笔势道正,继父之美。若方之体物,则伯仁龙马之颂;比之书翰,则长胤狸骨之方。虽复语迹异途,而妙理同归一致。苗而不实,有足悲者,无名之贵,谅在斯人。
释僧珍释僧觉
右珍,蘧道愍之甥;觉,姚昙度之子。并弱年渐渍,亲承训勖。珍乃易于酷似,觉岂难负析薪。染服之中,有斯二道,若品其工拙,盖嵇、聂之流。
释迦佛陀吉底俱摩罗菩提
右此数手,并外国比丘。既华戎殊体,无以定其差品。
  光宅威公,雅耽好此法,下笔之妙,颇为京洛所知闻。
解倩
右全法章蘧,笔力不逮,通变巧捷,寺壁最长。
贞观公私画史
  裴孝源,贞观时官中书舍人。此篇名为“画史”,实是公私所藏图画目录。起自曹魏,终于贞观十三年,共收卷轴二百九十八,画壁四十七间。无片言评论,仅篇末略作概述,颇疑今传本久非原帙。但所列图画各目及寺观壁画,材料简属珍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考张彦远《名画录》引孝源画录最多,皆此书所无。盖孝源别有一书,记贞观、显庆间画家品第,如谢赫《古画品录》之例,非此书也。”又“其文重沓不明,疑传写有误”云。
贞观公私画史
  [唐]裴孝源
  叙曰:虙牺氏受龙图之后,史为掌图之官。有体物之作,盖以照远显幽,侔列群象。自玄黄萌始,方图辩正,有形可明之事,前贤成建之迹,遂追而写之。至虞、夏、殷、周及秦、汉之代,皆有史掌,虽遭艰播散,而终有所归。及吴、魏、晋、宋,世多奇人,皆心目相授,斯道始兴。其于忠臣孝子,贤愚美恶,莫不图之屋壁,以训将来。或想功烈于千年,聆英威于百代。乃心存懿迹,默匠仪形,其馀风化幽微,感而遂至,飞游腾窜,验之目前,皆可图画。且夫艺有精深,学有疏密,前贤品录,益多其流。大唐汉王元昌,天檀其材,心专物表,含连覃思,六法俱全,随物成形,万类无失。每燕时暇,多与其流商榷精奥。以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