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10-艺藏 -01-书法

24-墨史-元-陆友-第7页

,与潭州胡景纯相上下,而胶不及。
李世英,绍兴中在吴秦王益府治墨。一日,王为世英进墨入内,率一圭重十两,高宗见其墨挺厚大难执,遂不御而还之。其铭为“藂桂堂李世英造”者特佳。子克恭。
华邦宪,孝宗朝供御造墨。其一面曰“选德殿制,淳熙癸卯臣华邦宪造”,幕有特龙如画。
侯璋(汲人)、石宪(长沙人)、萧凤、彭云、彭绍、张楠(泸人)、姚孟明、李英才(庐陵人)、杜大椿、张楚材、朱鼎臣、陈中正。已上十二人咸精其艺。淳熙以来,士大夫喜用其墨,视前代为无媿矣。
叶世英,闽中人。周子充《玉堂杂记》云:丁酉十一月壬寅,内直宣名至清华阁,旣退,中使传旨赐世英墨五团。世英,御前墨工也。弟世杰。
郭忠厚,以墨名家,忠厚。子玘,玘子喜,忠厚。墨至今尚有射气,其面为双脊龙文,幕曰“嘉定己卯臣郭忠厚造”。会稽王宣子家藏玘墨一挺,铭曰“复古殿制、端平乙未臣郭玘造。”
胡智,新安人。李司农云智得李氏墨法。其聓陈琦,守妇翁之法,不求速售,故世少知者。司农寓居新安,物色其人,使之造墨,犹有昔人典型。
杨振,字声伯,长兴人。武举得官,蓄古器最富,多精品,故所制不下赵彦先。
朱知常,铭曰“朱知常墨”,不下蒲史。
黄元功、詹从之、诸葛武仲、周达先、樊宗亮。已上五人并居太末,传赵彦先墨法,颇异常品。
刘忠恕,吴中人,家有墨一挺,形制甚大,止曰“刘忠恕”三字。纹理剥落,试之色泽如新。
刘文通子士先,端平闲供御墨工。
叶茂实,太末人,善制墨。周公瑾言其先君明叔佐郡日,尝令茂实造软帐,烟尤轻远。其法用暖合羃之,以纸帐约高八九尺,其下用盌贮油,炷灯烟直至顶。其胶法甚奇,内紫矿、秦皮、木贼草、当归、脑子之类,皆治胶之药。葢胶不治则滞而不清,故其墨虽经久或色差淡,而无胶滞之患。
杨伯起者,以墨称。其言取烟欲浮而轻,胶欲老而澄,均调揉治,不失其齐量,然后墨成。虽然,是直其麄耳,至若心解神悟,超然法度之外,吾亦不能评也。
俞林,善庆殿供御墨工,顷在淮南见墨一笏,幕作云龙文,面曰“俞林丘攽共制香墨”。攽,不知何人。
李果、徐禧、戴溶、谢东、黄表之、潘士衡、潘士龙、杨逢辰(庐陵人)、叶子震、柴德言、周朝式、张公明、张永清、朱仲益、林杲(字东卿)、舒泰之、舒天瑞、陈伯升(天台)、陈道眞、郑宣、方文龙、项应珍、范厚叔、翁寿卿、王大用、翁彦卿、周伯起。已上二十七人并宋末名手,如舒泰之、翁彦卿皆尝供御造墨,其形制少精而多麄,殊不逮前人。岂一物之微,亦与世高下。葢松烟之法久绝,故刘叶之徒专尚油烟,宐简版不宐纸也。
◎高丽
高丽贡墨,猛州为上,顺州次之。旧作大挺,不善合胶,脃软不光。后稍得胶法,作小挺,差胜。然其烟极轻细,往时潘谷尝取高丽墨,再杵入胶,遂为绝等。其墨有曰“平虏城进贡”者,有曰“顺州贡墨”,或曰“猛州贡墨”。率长挺而坚薄如革版,其色泽,则顺不逮猛也。李公择曾惠苏子瞻墨半枚,其印文曰“张力刚”,岂墨匠姓名耶?云得之高丽使者。魏道辅云新罗墨有蝇饮其汁,绳立死,不知何毒之如是也,后常戒人合药勿用新罗墨。日本亦有墨,遍肌印文,如柿蒂形。
◎契丹
陆子履奉使契丹日得墨,铭曰“阳岩鎭造”者,其国精品也。滕子济亦有墨一大笏,为龙凤之文,面曰“鎭库万年不毁”。
◎西域
西域僧为苏太简言彼国无砚笔,但有好墨,中国不及,云是鶏足山古松为之。太简常获贝叶,上有梵字数百,墨倍光泽。会秋霖,为窗雨湿,因而揩之,字终不灭。
◎金国
刘法,字彦矩,常山人,善博物。自制墨数品,铭曰“栖神岩造”者,佳品也。杨邦基为画《墨史图》,一曰入山,二曰起灶,三曰采松,四曰发火,五曰取煤,六曰烹胶,七曰和剂,八曰成造,九曰入灰治刷,十曰磨试。彦矩云初无入山、磨试二事,而成造、入灰、出灰、治刷本四事,杨合为二,复增入山、磨试,总成十图云。
杨文秀,字伯达,本江左人,在金之季,以善墨闻。其法不用松炬,而用镫煤。子彬得其遗法,以授耶律楚材,楚材授其子铸,使造一万丸,铭曰“玉泉万笏”。
◎杂记
《说文》云:墨,书墨也。从黑从土。墨者,烟煤所成,土之类也。
《释名》曰:墨者,晦也。言似物晦黑也。
《汉书》: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麋大墨一枚,小墨一枚。
汉中官令主御笔墨。
《东宫故事》:皇太子初拜,给香墨四丸。
《东汉观记》曰:和熹邓后卽位,万国贡献悉禁绝,惟岁时供纸墨而己。
扬雄,诏令尚书,赐笔墨,观书石室。
汲太子妻《与夫书》曰:幷致上书墨十螺。
《魏官仪》云:尚书郎缺,试诸郎,故孝廉能文案者先试一日,宿召会都,坐给笔墨以奏。
陆士龙《遗兄士衡书》云:三上台曹公藏石墨数十万